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69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嘉定区高职模拟试题1
  2008届自主招生嘉定区模拟试卷(一)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5分)
胡萝卜、鸡蛋和咖啡
谢布内姆•蒂尔凯希(土耳其)
一天,女儿满腹牢骚地向父亲抱怨起生活的艰难。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后,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了厨房。父亲往三口同样大小的锅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很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一口锅,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二口锅,最后,他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三口锅,然后他把三口锅放到火力一样大的三个炉子上烧。 
女儿站在一边, ① 惑地望着父亲,弄不清他的用意。20分钟后,父亲关掉了火,让女儿拿来两只盘子和一个杯子。父亲将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分别放进了两只盘子里,然后将咖啡倒进了杯子。他指着盘子和杯子问女儿:“孩子,说说看,你见到了什么?” 
女儿回答说:“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胡萝卜、鸡蛋和咖啡了。” 
父亲说:“你不妨碰碰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女儿拿起一把叉子碰了碰胡萝卜,发现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她又拿起鸡蛋,感觉到了蛋壳的坚硬。她在桌子上把蛋壳敲破,仔细地用手摸了摸里面的蛋白。然后她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里面的咖啡。做完这些以后,女儿开始回答父亲的问题:“这个盘子里是一根已经变得很软的胡萝卜;那个盘子里是一个壳很硬,蛋白也已经 ② 固了的鸡蛋;杯子里则是香味浓郁口感很好的咖啡。”说完,她不解地问父亲:“亲爱的爸爸,您为什么要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呢?” 
父亲严肃地看着女儿说:“你看见的这三样东西是在一口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利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它们的变化却是迥然不同。胡萝卜生的时候是硬的,煮完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么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咖啡豆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煮了一会儿就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水里,变成了可口的咖啡。” 
父亲说完之后,接着问女儿:“你像它们之中的哪一个?” 
现在,女儿更是有此摸不着头脑了,只是怔怔地看着父亲,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接着说:“我想问你的是面对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萝卜那样变得软弱无力,还是像鸡蛋那样变硬变强,亦或像一把咖啡豆,身受损而不堕其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向四周散发出香气,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围所有的人?简而言之,你应该成为生活道路上的强者,让你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好、更漂亮、更有意义。”
1、把“凝”、“疑”分别填入横线处①         ②           (2分)
2、“三口同样大小的锅”、“一样多的水”、“火力一样大的三个炉子”,这三个“一样”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3、父亲用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分别喻指(3分)
                                                                           


浏览完整试题                                                                           
                                                                           
4、文中的父亲通过“实验”告诉女儿的道理是:                               
                                                                        (2分)
5、概括文章的内容:                                                       
                                                                        (2分)
6、读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发。(80字左右)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15分)
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们最喜爱的是春天。生机勃发繁花似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诗人热情吟诵的对象。而这些千古华章,又成了人们了解我国春天气候特点的极好材料。
    ②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时则在《十二月立春》中写下这样的诗句:“盘装荞菜迎春饼,瓶插梅花带雪枝。”诗中的东风,即春风。可见,虽然春天急迫地降临人间,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这春季来得有多快!这类诗句中最精彩的,还是唐代贺知章在长安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前两天看柳,枝上还是光秃秃的,可是今天却看见嫩叶已经从芽苞中绽出。原来,这是因为北方春季升温快,物候变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园也看到了柳树两天内发叶时情况。正是因为柳树春季发叶如此迅速,诗人才会用剪刀这类令人联想到动作快速的词汇来描写。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遮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③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说明,华夏大地五湖四海并非都同时被春风吹绿。如果把连续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准,那么北纬280的长沙3月10日入春,北纬300的武汉3月巧日春到,而北纬320的南京则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姗姗来迟。可见春天的脚步是有先后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东北大地仍然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而广东已经告别春天进入绿阴深深的夏季了。实际上,古代诗人早已发现南北春季到来的时间不同。例如唐代张敬忠在《边词》中说:“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现代气象资料表明,西安大约在3月下旬春天已经开始,而纬度较高的内蒙古五原,春天到来的脚步则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皇都长安则早已蛇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④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的《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天气暖热得人们已经穿起单衣,桃花落尽,野梅结籽,田野里已经响起蛙声,可是突然间,蛙声却没有了:这在气象学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萧立在《春寒叹》中形象地描写了“倒春寒”造成的灾害。“今年有田谁力种?恃牛如命牛亦冻。君不见邻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风呼啸,赖以生存的耕牛已经冻死,风中夹杂着八十老翁凄惨的哭声,令人心碎。为什么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呢?因为我国春季还经常有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冷空气。如果前期冷空气少,春暖快,长期积聚的北方强冷空气一旦南下,便会发生强烈的季节逆转,春天里又会出现严寒的天气。


展开余下试题    ⑤古代诗人对我国春季的认识是十分丰富的,他们描写华夏春天的诗词不仅在文学上,而且在科学上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7、从全文看,我国春天气候的三个特点是(3分)
①                                                                           
②                                                                          
③                                                                          
8、第②段画线句通过                  ,说明了                         的特点确实存在,让人信服。(2分)
9、第④段两处引用了古诗来说明我国春天的气候特点,作者为什么先引用吴涛的《绝句》,后引用萧立的《春寒叹》?(4分)
                                                                                
                                                                             
10、请任选一处文中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11、我国的气候非常复杂。除了本文的介绍外,你从下列诗词中还能发现我国春天其
他的什么特点?请选择一首,写出你的发现。(3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选择第(  )首,我的发现是: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20分)
谢南冈小传
〔清〕恽敬  
谢南冈名枝崙,瑞金县学生。贫甚,不能治生,又喜与人忤。人亦避去,常非笑之。性独善诗,所居老屋数间,土垣皆颓倚,时闭门,过者闻苦吟声而已。会督学使者按部,斥其诗,置四等,非笑者益大哗。南冈遂盲盲三十余年而卒,年八十三。
论曰:敬于嘉庆十一年自南昌回县。十二月甲戌朔,大风寒。越一日乙亥,早起自扫除,蠹书一册堕于架,取视之,则南冈诗也。有郎官为之序,序言秽腐。已掷去,既念诗未知如何,复取视之,高邃古涩,包孕深远。询其居,则近在城南,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南冈遇之穷不待言,顾以余之好事为卑官于南冈所籍已二年,南冈不能自通以死,必死后而始知之,何以责居庙堂、拥麾节者不知天下士耶?古之人居下则自修而不求有闻,居上则切切然恐士之失所,有以也夫?
1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A.又喜与人忤(             )
B.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                )
C.顾以余之好事为卑官于南冈所籍已二年(                 )
D.南冈遇之穷不待言(               )
13、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 ⑴南冈遂盲盲三十余年而卒
⑵询其居,则近在城南,而南冈已于朔日死矣
B. ⑴居上则切切然恐士之失所
⑵顾以余之好事为卑官于南冈所籍已二年
C. ⑴南冈不能自通以死
⑵何以责居庙堂、拥麾节者不知天下士耶
D. ⑴蠹书一册堕于架
⑵敬于嘉庆十一年自南昌回县
14、下列句子中有与“有郎官为之序”的“序”字词性活用特点相同现象的是(    )(3分)
A.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D.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 会督学使者按部,斥其诗,置四等,非笑者益大哗。
                                                                              


展开余下试题2) 古之人居下则自修而不求有闻,居上则切切然恐士之失所,有以也夫?
                                                                              
16、本文为谢南冈外传,主要记叙了他             ①                  的身世。
文末的议论,作者以古今相比,目的在于             ②                   ,
                                                         。(3分)
二、写作(50分)
17、以“生活也是一本教科书”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嘉定区高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