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015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08-09(上)八年期末教学检测试题及答案
龙港区2008~2009学年度(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konglingxia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得分
批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正确、整洁、规范、美观地书写下面的词语。(2分)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2、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3)题。(4分)
语文是什么?记得曾有一篇文章中是这么写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 ),你觉得( ),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这就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 )dī落的露珠,是那古城旧都中天香国色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 )tāo天白浪里的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1)给加点字的注音。(1分)
静谧 山重水复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分)
dī落 tāo天白浪
(3)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要求所填写的词语均为四字词语,填写后句子表意完整、准确。(2分)
初升的朝阳( ),你觉得( ),这就是语文。
3、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还在于精神的感化和性情的_____。
②月色溶溶的夜晚,一声_____的笛声从远处传来。
③古人说,水——天下是_____,但是它却能摧毁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
④这种颜色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立即采取措施,以免温度过高__ _机器设备。
A、陶醉 清脆 柔和 损伤 B、修炼 嘹亮 柔顺 损害
C、陶冶 悠扬 柔弱 损坏 D、培养 悠长 软弱 损失
4、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在下面横线上修改。(2分)
(1)中考在即,每一个考生都做好了复习迎考。
浏览完整试题
(2)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5、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6、根据提示将相关的人物写在序号后的括号内。(3分)
A、醉打蒋门神 侠肝义胆、疾恶如仇 《水浒传》 ( )
B、大闹天宫 桀骜不训、敢作敢当 《西游记》 ( )
C、病榻上写作 意志坚强、奋斗不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
7、古诗文填空。(10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2) ,把酒话桑麻。
(3)辛苦遭逢起一经, 。
(4) ,长夜沾湿何由彻。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在烈日下田间艰辛劳动的诗句是:
, 。
(6)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的两句诗,现在经常用来赞扬老师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它们是 , 。
(7)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们的总是痛苦和灾难。如: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到的“ , ;
, !”
8、口语交际(2分)
课堂上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数学题,你的同桌却向你借笔,老师误以为你上课说话,狠狠批评了你,你觉得怎样向老师解释,才能让老师明白真相,又不至于丢面子。(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选出下列作品、作家、作家所处朝代及评价对应有误的一项。( )(2分)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
B、《过零丁洋》 文天祥 南宋爱国诗人
C、《渔家傲》 范仲淹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D、《过故人庄》 王维 唐代诗人
得分
批卷人
二、阅读理解。(满分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节选自《孙子•军争篇》)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公将鼓之 ( ) ②公问其故( )
③三军可夺气 ( ) ④朝气锐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彼竭我盈,故克之。
展开余下试题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阅读理解。(4分)
(1)[甲]文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2分)
(2)节选的[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观点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15分)
胡萝卜、鸡蛋和咖啡
谢布内姆•蒂尔凯希(土耳其)
一天,女儿满腹牢骚地向父亲抱怨起生活的艰难。
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厨师。他平静地听完女儿的抱怨后,微微一笑,把女儿带进了厨房。父亲往三口同样大小的锅里倒进了一样多的水,然后将一根很大的胡萝卜放进了第一口锅,将一个鸡蛋放进了第二口锅,最后,他将一把咖啡豆放进了第三口锅,然后他把三口锅放到火力一样大的三个炉子上烧。
女儿站在一边,疑惑地望着父亲,弄不清他的用意。20分钟后,父亲关掉了火,让女儿拿来两只盘子和一个杯子。父亲将煮好的胡萝卜和鸡蛋分别放进了两只盘子里,然后将咖啡倒进了杯子。他指着盘子和杯子问女儿:“孩子,说说看,你见到了什么?”
女儿回答说:“还能有什么,当然是胡萝卜、鸡蛋和咖啡了。”
父亲说:“你不妨碰碰它们,看看有什么变化。”
女儿拿起一把叉子碰了碰胡萝卜,发现胡萝卜已经变得很软。她又拿起鸡蛋,感觉到了蛋壳的坚硬。她在桌子上把蛋壳敲破,仔细地用手摸了摸里面的蛋白。然后她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里面的咖啡。做完这些以后,女儿开始回答父亲的问题:“这个盘子里是一根已经变得很软的胡萝卜;那个盘子里是一个壳很硬、蛋白也已经凝固了的鸡蛋;杯子里则是香味浓郁口感很好的咖啡。”说完,她不解地问父亲:“亲爱的爸爸,您为什么要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呢?”
父亲严肃地看着女儿说:“你看见的这三样东西是在一口大的锅里,一样多的水里,一样大的火上,利用一样多的时间煮过的。可它们的变化却是迥然不同。胡萝卜生的时候是硬的,煮完后却变得那么软,甚至都快烂了;生鸡蛋是那么样的脆弱,蛋壳一碰就会碎,可是煮过后连蛋白都变硬了;咖啡豆没煮之前也是很硬的,虽然煮了一会儿就变软了,但它的香气和味道却溶进水里,变成了可口的咖啡。”
父亲说完之后,接着问女儿:“你像它们之中的哪一个?”
现在,女儿更是有此摸不着头脑了,只是怔怔地看着父亲,不知如何回答。
父亲接着说:“我想问你的是面对生活的煎熬,你是像胡萝卜那样变得软弱无力,还是像鸡蛋那样变硬变强,亦或像一把咖啡豆,身受损而不堕其志,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向四周散发出香气,用美好的感情感染周围所有的人?简而言之,你应该成为生活道路上的强者,让你自己和周围的一切变得更好、更漂亮、更有意义。”
1、“三口同样大小的锅”、“一样多的水”、“火力一样大的三个炉子”,这三个“一样”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父亲用胡萝卜、鸡蛋和咖啡分别喻指:(6分)
3、文中的父亲通过“实验”告诉女儿的道理是:
展开余下试题
(2分)
4、概括文章的内容:
(3分)
5、读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nb
上一篇:
龙港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期末阶段教学质量检测
下一篇:
龙港区08-09(上)九年语文期末教学检测试题
标签:
语文版
八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08-09(上)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