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模拟卷
阅读:1053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五)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文后的方框内。(4分)
在心灵需要抚慰的时候,置身于书的天地无疑是暂时的放松与修qì。脱离了世俗的束缚,忙lù紧张的工作,生活,让想象驰chéng,让心灵放松,向古人评说人生之理, 与现代人共诉心中苦闷。这是一种心灵的洗dí,也是一种心灵的滋养。
(选自《时文选粹》第二集)
2、读下面的话,根据你的理解,把相关的诗句填在横线上。(4分) 走过四季,文人的笔下总有优美的章句吟诵着对四季景致的感悟与赞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胜似绘画的一句“_____,______”,绘出春草的萌发;《爱莲说》中富有哲理的一句“______,______”,赞出夏荷的高洁;《水调歌头》中满含慰藉的一句:“______,_______”,吟出秋月的祝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借写春花的一句“_______,_______”,比出冬雪的美丽。
3、斟酌下列文句,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画线处。(4分)
(甲)夏夜,柳丝是些温寂垂悬的 ,在月光里睡着。(司马中原《如歌的行板》)
(乙)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 ,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鲁迅《好的故事》)
(丙)我看见红色羽毛和黄色羽毛的朱鹂鸟,啄着葡萄架上的青葡萄。美丽的朱鹂鸟常常成群的飞进院子里来……一粒粒的青色葡萄在往地上跌落,跌出碎细的 。(萧白《六月的眸光》)
(丁)……沿路上都是蓬勃的,微笑着的野蔷薇,风来了,它们扭一扭腰,送一个明媚的 ,仿佛是在时装展览会里表演时装似的。(张爱玲《存稿》)
甲 乙 丙 丁
①帘幕 ②雾霭 ③耳语 ④云锦 ⑤睫毛 ⑥眼波
4综合性学习。(4分)
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搜集了很多有关辛弃疾的资料,了解到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沙场秋点兵的爱国将士,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诗词作家。下面就是学生搜集的有关材料。
①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也有人认为辛词的风格是婉约派。请你选出属于婉约派的一句。( )(2分)
A、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B、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②“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常常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上面材料中就有 “醉里挑灯看剑”的词句,表达了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谈谈下列诗词中的“酒”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材料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 游
浏览完整试题
材料二: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 维
5、“雨”,作家笔下的爱物。同样是对雨的刻画,但表达的主题思想却各有不同。“雨”让作家_ 触景生情,她在《 》中写下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赞美了母爱的博大。而“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那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夏日暴雨,烘托了 《 骆驼祥子》中主人公
的痛苦。
: 二、阅读与鉴赏。(44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 ,梦归故乡。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话脍炙人口,请赏析。
阅读文言文,完成78– 11题。(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唯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 ( ) (3)亭亭净植( )
9.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用原文填空。(2分)
(1)用类比来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11. 甲文的陋室主人与 乙文中“菊,花之隐逸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有什么异同?(3分)
展开余下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12 ——16题。(12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 ,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2、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13、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4、请仔细揣摩选文画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3分)
答:你解读的是 句,
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
②内容特点
③表达作用
1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 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 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 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16、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7– 22题。(17分)
美啊,迎春花
①俗语道:“五九、六九,阳坡看柳。”时下“五九”已过,我不知道阳坡上、河岸边的柳树是不是已露苞芽,只觉得阴霾的天气仍然显得肃杀和凛冽。走上楼顶的小花坛,数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似乎还沉浸在漫长的回忆之中。只有一小丛迎春花,绽放着一簇簇小黄花,给整个花坛带来一抹生机和暖色。
②记得楼顶的小花坛里的这株迎春花去年夏天险遭厄运,那时她生长在一只白色的小花盆里。虽每天浇水,可夏日骄阳似火,花坛里的桂树、梨树、石榴、葡萄、紫薇、月季等花树经过严酷炙烤,到了下晚都无精打采的萎缩着枝叶(A)它们都长在矩条形的土槽里,总能从深层土壤里汲取些许润泽。那株长在小花盆里的迎春花毕竟回旋地余地太小,有几次见她细长的枝条被毒烈的日头晒得几近枯萎,小小的叶片皱得可怜兮兮。眼见这株迎春花不定哪天就会香魂一缕随风散去,我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在一场小雨后,我将这株迎春花移栽在花坛的土槽里,这才使她在其他的花木间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
③看着这株迎春花不亢不卑绽放在料峭春寒中,我的心头漾起一股暖暖的欣慰(B),一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就会使一株小小的花草如此的进取和激情。那些细长的枝条此刻似乎积聚了好多的明亮、欢快和愉悦;那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活脱脱是一支支金色的小喇叭,在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或是朗诵着一首首激情的诗篇。
④迎春花开了,春天自然开始启程。这时的春无需用眼睛去寻找,你可以调动所有的联想享受到春的盈盈娇俏的身影和润泽的清香。那看似依旧干枯的枝头是否裂开了一丝微隙?那里就藏着一抹春的消息,不信?要不了一两天,一芽,两芽,三芽……许许多多的鹅黄色的嫩芽就像小鸟的嘴翘,从那些小微隙间吐出来,欢乐地呼吸着清新的气息。黄灿灿的迎春花丛只用一隅亮色,就这样轻轻地揭开了春的面纱。
展开余下试题
⑤与迎春花紧密相连的是初春,这和仲春时莺飞草长、姹紫嫣红的春光是不同的。前者萧瑟中透着清新;后者五色迷离,浓艳绮丽。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是偏爱初春的明净萧疏之美的。杜甫的《腊日》中有“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之句,妙在“漏泄”二字;我更喜欢韩愈的《初春小雨》,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细雨滋润着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别轻看这初春的浅淡春色,也别看轻在肃杀和凛冽的初春中悄然开放的迎春花。花看半开,最有情趣;酒喝微醉,最得佳境。这是迎春花带来的一抹清新峭逸的淡墨写意画,它会唤醒我们对于一切初生的幼小的生命以更深切的更超达的关爱。(本文有改动)
17、阅读全文,请说说作者认为“迎春花”“美”的原因有哪些? (3分)
18、开头一段中写“数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有何用意?(2分)
1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写移植后的迎春花“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说明这株迎春花需要人的呵护,也表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B.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迎春花的色彩和
上一篇:
孝感市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四)
下一篇:
七年级记叙文阅读训练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9年中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