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79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9]
2009年度高一年级下第五单元试题
育英中学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逡巡(qūn) 从散约败(zòng)
氓隶(máng) 鞭笞天下(chī)
B.瞋目(chēn) 人为刀俎(zǔ)
戮力(lù) 按剑而跽(jì)
C.癸丑(guǐ) 流觞曲水(shāng)
激湍(tuǎn) 游目骋怀(chěng)
D.流憩(xī) 放浪形骸(hái)
轻飏(yáng) 植杖耘耔(z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追亡逐北 因利乘便 威震四海 有酒盈樽
B.云集响应 嬴粮影从 深谋远虑 度长絜大
C.同年而语 项庄舞剑 矫首遐观 茂林修竹
D.趣舍万殊 静燥不同 情随事迁 惠风和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惠文、武文、昭襄蒙故业 蒙:蒙受
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惜
C.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奋:奋斗
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可靠的
4.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内
B.南取汉中 ,西举巴、蜀
C.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説 D.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选出对加点宇的解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
7.下面关子“而”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浏览完整试题
②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⑥吾恂恂而起。
A.①④/②⑤/③⑥ B.①③④⑥/②⑤
C.①④/②⑤/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8.选出对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约从离衡 ②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③外连衡而斗诸侯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⑦道芷阳间行 ⑧刑人如恐不胜
⑨上伟之 ⑩亦不详其姓字
A.①③/②⑤⑥/④⑩/⑦⑧/⑨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C.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⑩/⑨
9.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B.加彘肩上,披肩切而啖之 啖:通“淡”,慢慢地吃
C.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通“纳”,接纳
D.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坐:通“座”,座位
10.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如因善遇之 ②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④皆为龙虎,成五采。
A.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为”字相同
B.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为”自不同
C.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为”字相同
D.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为”字也不同
11.从文言句式角度看,下列各句子“田园将呒胡不归”同类的一句是( )
A.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平遑遑欲何之?
B.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欺。
C.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D.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地质队员们经过长期考察,终于在崇山峻岭中找到了一处蕴藏丰富的稀有矿藏。
B.在室内工作久了,一旦登上一座清幽的山岗,游目骋怀,心情无比舒畅。
C.他平日里虽然放浪形骸,但却为人厚道。
D.这个人也太薄情,刚登上副局长的宝座不几天就情随事迁,嚷着闹起离婚来。
1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B.《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都是陶渊明的诗。
C.王羲之的书法笔势“飘若浮云,娇如惊龙”,有“书圣”之称。
D.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祈人,曾担任右将军,也世称“右将军”,东汉著名书法家、散文家。
14.
译:秦国有余力乘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
B.为之奈何?
译:怎样对付这件事?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于是有所寄托,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
D.请息交以绝游。
译:让我同外人(指官场的)断绝交游吧!
1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作者司马迁与同时代的司马相如并称“两司马”。
B.“序”是一种文体,它是附着在正文前来对正文进行介绍、评价和陈述写作宗旨或记读后感的文章。
C.陶渊明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
D.秦时称说的“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与今天所说的山东大致相同。
二、(33分,每小题3分,翻译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6.“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意思正确的是 ( )
A.奋起 猛烈 振作 B.奋斗 功德 震撼
展开余下试题
C.发展 功业 举起 D.奋发 烈士 挥动
17.下列各句已补出被省略的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象郡
B.(百越之君)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俯首系颈,委命(于)下吏
D.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18.对所给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文:于是让蒙恬在北面修筑长城并让他守卫在竹木作篱筑的军营中。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古代帝王的治国之道,焚烧了诸子百家的言论,企图用这个办法使奴隶们愚昧无知。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可靠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陈列着坚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
D.自为主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自认为险固的关中,金属修筑的城墙,正是子孙万代帝王的基业呀。
19.对这段文字理解分析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这段文字的中心是写秦始皇的功业,即其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②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讽刺秦始皇自以为可以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
③这段文字刻意渲染“攻”时的秦是何等强大,意在与后来秦灭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
④作者依次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在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意在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⑤作者依次从政治、刑法、文化、军事、地理形势各方面铺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表现秦始皇企图保其帝业传之百世万世以至无穷的野心。
⑥作者依次从军事、文化、政治、刑法、地理形势各个方面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措施,意在讽谏汉文帝,应效法秦始皇从多方面制定巩固政权的措施。
A.①③⑥ B.②⑤ C.①③④ D.②⑥
20翻译:(2*6分)
(1)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译文: 。
(2)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
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21.下列句中加点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 )
A.天子有后,有夫人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C.夫战,勇气也 D.子见夫子乎
22.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B.楚人伐宋以救郑
C.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D.皆以美于徐公
2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已为陈迹”的“为”词性、意义相同的是( )
A.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B.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D.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三、(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1—26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岁数,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强复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①五万人,彀者②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牲畜,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媛杀剧辛③。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展开余下试题
注释:①百金之士:《管子》有“能破敌擒将者赏五百金”之说,这里指骁勇善战的将士。②彀(gòu)者:射手。彀:拉满弓。③庞媛(xuān)杀剧辛:庞媛,赵将;本赵人,后为燕将。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悉勒习战 勒:统率,整饬
B.不得田畜 田畜:土地和牲畜。
C.辄入收保 保:通“堡”,营垒边。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伺探。
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李牧至,如故约——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其后十余岁——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赵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斯人,吾谁与归
D.王翦因急击赵——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26.对下列各句所省略的主语的认定,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辄入收保 (赵军)辄入收保
B.复请李牧 (大臣及李牧旧部)复请李牧
C.终以为怯 (人们)终以为怯
D.佯北不胜 (李牧指挥的军队)佯北不胜
27.翻译下列语句(5分)
(1)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2分)
译文:
(2)①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②以数千人委之。(3分)
译文:①
上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下期中试卷
下一篇: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2009年度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