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87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7]
高二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高二下学期语文三月月考试卷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枕藉/狼藉 省亲/省城 扁舟/扁担 属于/举酒属客
B、攒射/积攒 执拗/拗口 洗马/洗涤 便宜/便宜行事
C、偏裨/裨益 饮食/饮马 请帖/服帖 仆人/前仆后继
D、供养/供应 庶几/茶几 忖度/揣度 强迫/期功强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娇瞋 殒首 坻石 清莹秀辙
B、央浼 懵懂 阜盛 绵里藏针
C、笑靥 愀然 暇疵 冯虚御风
D、横朔 纨绔 盘恒 嘻笑怒骂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唯权”“唯尊”“唯上”等人治观念影响农民对法律的公正性、严肃性的认识,最终也就导致了其法律信仰的 。
②在听取了教育专家的讲座以后,许多家长深感惭愧, 以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许多困惑。
③太子奶集团董事局主席李途纯说:“想建功立业, 有‘舍我其谁’的气势和胆魄。”
④一个合格的人大代表, 要思考重大的原则问题, 要敢于在涉及这些问题时提出和坚持符合人民利益的决策性意见。
A.缺失 坦承 必须 既/更 B.缺乏 坦陈 必需 不仅/也
C.缺乏 坦承 必需 既/更 D.缺失 坦陈 必须 不仅/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B、明年春天,世界拳王来北京作商务性角逐,此举不仅能让观众大饱眼福,还将载入历史的史册。
C、刚刚结束的全国“文代会”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
D、这次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了。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近日,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首次向外界披露,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专家刘景云先生考证审定,并最终认为,大麦地岩画中的发现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文字史。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其早期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左右。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专家的普查和研究,宁夏中卫大麦地有3172组8453个岩画个体图形,内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灵、狩猎放牧和舞蹈祭祀等。岩画专家采用丽石黄衣测年得出早期岩画距今1.6万年至1万年之间,岩画中的图画文字经过两年的实地考察和大量的研究考证后,最终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专家刘景云考证审定。
浏览完整试题
大麦地岩画区及其毗邻地区,还遗存有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等。这说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大麦地,是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聚集地区,是他们举行祭祀仪式的朝拜圣地。研究表明,大麦地岩画区内图画符号是我国原始文字,有许多象形与抽象符号已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
据国际岩画委员会委员、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祥石介绍,在大麦地岩画个体图形中,已经发现有1500多个图画文字,其中能识读的图画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不能识读。
6.对“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中的“岩画群”所包含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麦地发现的岩画群,距今约2万年,是我国最早的图画文字。
B.在大麦地发现的岩画群中,早期岩画距今约2万年,其中有我国最早的图画文字。
C.在大麦地发现的岩画群,距今约2万年,其中有我国最早的图画文字。
D.在大麦地发现的岩画群中,早期岩画距今约2万年,是我国最早的图画文字。
7.对文中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麦地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最早的岩画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B.岩画研究专家认为岩画内容十分丰富,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C.岩画专家用丽石黄衣测年法测出了早期岩画产生的大致时间。
D.对岩画的图画文字的研究、考证成果最终经过了古文字专家的考证、审定。
8.对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景云先生认为大麦地岩画中发现的图画文字,改变了中国的文字史。
B.有关大麦地岩画群的研究是由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小组完成的。
C.大麦地是古人居住、活动的聚集地区,也是他们举行祭祀的朝拜圣地。
D.在大麦地发现的岩画个体图形中的图画文字,现在只能识读其中的小部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游摄山栖霞寺记
[明]王世贞
余以三月朔赴留都①,从京口陆行且百里,始及龙潭驿。大雨,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与江相胶带而行,如是者凡二十里。雨益甚,江山之胜顾益奇,秀色在眉睫间,应接不暇,欣然忘其衫屦之淋漉也。抵驿,与儿子骐及张生元春小饮。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谓:“径险而受雨则泞,可无往也。” 余兴发,不可遏。
质明起,遂取所向道。时晓色熹微,与霁色接,溪流暴涨,不绝声。然所过诸岭多童,至中凹处,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趋驰道数百步,得寺曰栖霞。右方有穹碑,唐高宗所撰,碑阴“栖霞”二大字,雄丽飞动,疑即唐人笔也。稍东,拾级而上曰山门,一碑卧于地,拂而读之。后拾级复上,与元春、儿骐由殿后启左窦而出,探所谓千佛岩者。其阳为石塔,塔不甚高,而壁金刚力士像于四周,颇巧致。塔左圆池,一泉泓然满其中,石莲花蹙沸而起,僧咸资汲焉,曰品外泉。兹泉陆羽②所未品也。
循千佛岩沿涧而进,迤逦不可穷,时旭日渐融,草树被之,葱茏有光泽。涧水受雨,争道下迸,势如散珠,声若戛玉。僧以酒茗从,兴至辄酒,足疲辄茗。已,由中峰涧过岭,其直如截者曰天开岩。中仅通一线径,虽不甚高,而孤险啮足可畏。将自此问绝顶,而力不胜矣。其西则层叠浪岭,直下乱石错之,若海波汹涌。儿子兴未已,复呼元春登绝顶。返则日下矣。欲骄余以所不及见,余谓:“若所见非大江耶?业已自龙潭饱之矣。”二子不能对,乃就寝。
今天下名山大刹,处处有之,然不能两相得。而其最著而最古者,独兹寺与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而已。灵岩于三十年前一游之,忽忽若梦境耳。今者垂暮,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选自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卷六十三,有删节)
[注]①留都:指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②陆羽:唐朝人,精于茶道,遍品名茶和名泉,著有《茶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没于危峰峭壁之址 址:山脚
B.然所过诸岭多童 童:光秃
C.而复与观栖霞之胜 胜:胜景
D.僧咸资汲焉。 资:积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与江相胶带而行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B.石莲花蹙沸而起
合流屈曲而南
C.兹泉陆羽所未品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僧以酒茗从
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11.下列句子句式与“欲骄余以所不及见”相同的一项是( )
A.夫水,智者乐也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先写赴留都路上冒雨依山沿江而行,得见奇伟秀丽的江山美景,喜悦自得,忘却了衣履尽湿,为下文写对摄山栖霞的游兴作铺垫。
B.文章写观寺,依次写观寺院、石碑,及千佛岩、石塔和品外泉。写游山,所见有雨后初霁,草树润泽,涧水奔流;有山岩孤险,群峰层叠。
C.作者慨叹,三十年前游济南灵岩,仅得见古寺;但不如栖霞寺这样既著名又古老,而且名山与古寺两者相得益彰就更为难得。
D.文章叙事写景中,穿插了对寺院碑刻的书法艺术的考察和评价,简略介绍了品外泉得名的由来,体现了作者的见解和学识。
第Ⅱ卷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忽得苍松古柏之属,是为摄山。(3分)
译文:
(2)呼驿宰,问以摄山道,甚难之。(3分)
译文: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译文:
14.给下面一段话用(/)断句。(2分)
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为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15.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大林寺桃花
展开余下试题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诗词寻觅春天的方式有所不同,请找出相关诗句。(2分)
(2)说说以上诗词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第一小题必做,第二至五小题任选三小题做)
(1)《 》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民战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与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的《三国演义》被合称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2)但以刘 ,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3)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4)故 ,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5)《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秋日的灯盏
①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②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风寒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③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跑——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④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白日瞳孔里也跃动着两团火焰。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这个脱节需要修复,不是顺着时光飞驰,而是逆向而走。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承担的。
⑤渐渐形成一个晚秋爱好者。从枝头泛黄到飘落,抵达地面时已呈现着冬日的节奏。尚在砚边的余墨被风吹干,兑点水,作一幅草草小品,荒率、清寒,透视着笔底漫不经心的挥洒状态,万木萧疏,百草枯黄,一个在秋风中穿行的漫游者,心事清癯。一些被春日枝繁叶茂遮蔽的疤痕,一些少年时代持抱不放的爱恋,不是展现了,就是放弃了。季节使人、物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啊,幻想的春日和无比实在的秋日,夜里,曾经是润泽的盛宴,现在已是金戈铁马的秋声——有理由说,春日秋日的笔下文辞一定是不同色泽的,尽管出自一人之手。我仍然记得秋日里修订春日写下的一叠文稿,落笔如刀斧,删尽繁枝缛叶——这就是文字的命运,像许多果实那样,春夏的花枝招展,只有到了秋日,是否存在才能确认。
⑥有一些灯盏没能亮到秋日,与生俱来的命数,使它们止步于初秋。刘安说,不与夏虫语寒,不与曲人语道,因为生命中缺乏言说的条件,回放曾经在春日里生机无限的花朵,不禁追问起空间的历程,究竟隐伏着多少玄机:在时光携带着无数浮沉不定的生物匆匆行进时,伤逝之美也在同时上演——使一个走到秋日下的人,那些郁积着浓艳和空洞的春愁,此时一笔勾销。
(选自《经典美文》2007年8月号,有删节)
17.作者笔下的“秋日”有哪些特点?(限用文章中的词语)(4分)
答:
18.“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指什么?为何称之为“灯盏”?(5分)
答:
19.第④段划线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20.本文隐含作者对生命追求过程的思考,请加以概述。(6分)
答:
六、语言运用题(9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我翻阅《茶经》,①寻思着是什么样的感动让陆羽写下了这本书?②是喜欢喝茶?③还是在品酌之中体会茶汁沿喉缓缓而下,④与血肉之躯融合之后的那股甘醇?⑤
茶是本无名姓的人替它取了名,是拟人化了。不管名字代表它的出身、焙制过程,抑或冲泡时的香味,总是人的【甲】深情厚意(自作多情)。人就是霸道,喜欢用自己的一套逻辑强加到茶身上,连累得茶也有尊卑高低了。
喝茶时顺便看看林中茶,是件有意思的事。蜷缩是婴儿,舒放自如为【乙】豆蔻年华(韵味最佳),肥硕即是阳寿将尽。一撮叶,看一生。
(1)选出标点使用不恰当的两项。(只填序号)(2分)
(2)从表达效果出发,就甲、乙两处是否要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4分)
[甲]处:
[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在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一条揭示语境含义的熟语。(3分)
例:三个和尚没水喝。推诿责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三个臭皮匠(裨将),顶个诸葛亮。
(3)一个和尚挑水吃。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展开余下试题
中国象棋有三十二枚棋子,每一枚都有自己的位置。车、马、炮纵横驰骋,杀伤力强;兵卒相对是弱子,它步步为营,一般情况下,其杀伤力大不如车、马、炮,所以有“弃卒保车”之着。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兵卒同样能发挥出色的所用,甚至能斩将夺帅,决定棋局的胜负。
人生如棋。人的一生,在不同的时期会处于不同的位置,我们应根据所处的位置发挥不同的作用。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A、jiè/jí xǐng/shěng biǎn/pián shǔ/zhǔ
B、cuán/zǎn niù/ào xiǎn/xǐ pián(bian)/biàn
C、pí/bì yǐn/yìn tiě/tiē pú/pū D、gōng jī duó qiǎng)
2 B (A、瞋-嗔 殒-陨 辙-澈底 B、暇-瑕 D、朔-槊 恒-桓 嘻-嬉)
3. A
[解析]“缺乏”指“没有”或“不够”,语义侧重在“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缺失”指“丢失”“散失”,语义侧重在“应该具有而失去”。 “坦承”指坦白地承认;“坦陈”指坦率地陈述。“必须”指一定要,副词,“必需”指一定要有;不可少,动词。“既/更”比“不仅/也”在兼顾两个方面的基础上还多了一层强调后者的作用,语义更有强调的意味。
4. C。(A、逻辑顺序不对,应是先不吃国家救济粮,再向国家交售大米。 B、重复赘余,“历史”和“史册”有重复。 D、有歧义,是老师和你一起去,还是我和你一起去?
5. C (这道题是一道传统排序题。看似有一定难度,其实这类题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同时要注意隐藏信息。考生应当首先注意②⑤⑥句,因为⑥句很明显是一个带有总结性的句子,而②⑤句又明显被镶嵌在⑥句之中,先说文化,后说历史,也就是⑤必在②前面,而只有C选项符合推测,所以答案很轻松就选出来了。)
6.B(A项,早期岩画距今约2万年,图画文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C项,早期岩画距今约2万年;D项,图画文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7.B(原文是:“内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灵、狩猎放牧和舞蹈祭祀,”生活情景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
8.A(原文是推测的说法)
9. D 资:依靠
10. B(连词,表示修饰。A.介词,相当于“跟”、“同”;连词,表示并列,可译为“和”,“同”。 C.助词,在动词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属名词性短语,表示 “所……的事物”;“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D.动词,可译为“带着”;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1.D(A为判断句,B为介词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
12.C(作者认为,济南之灵岩、天台之国清、荆州之玉泉与摄山栖霞寺同为“最著与最古”的寺庙)
13.(1)忽然发现许多苍松古柏之类的树木,这里就是摄山。(2)我叫来了驿站的主管官吏,向他探问前往摄山的道路,他认为路很难行。(3)见课本。
14.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为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译本:施人钱财的便是恩惠,教人善良的是忠师,为国家效力的是仁士,所有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能做的不要勉强。
15. (1)白诗是“长恨春归无觅处”。黄诗是“除非问取黄鹂”。
(2)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两位诗人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16:(1)水浒传 罗贯中 (2)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3)渺沧海之一粟 羡长江之无穷 (4)不积跬步,不积小流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4分)素洁、岑寂、冷峻、萧疏、枯黄、实在、荒率、清寒 (每点1分,选对四点即可)
18.(5分)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如答浆果稻穗谷仓,可以酌情给分)(2分)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因为灯盏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这些与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给人们的感受相同,二者有相似点。(2分,意对即可)
19.(6分)内容上,它叙说了一个文人创作一本书的过程,是前三段内容的延伸和深化。(3分)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中的灯火与上文中的灯盏相呼应,又引出下文中文人对乡村秋日生活的热爱和留恋。(3分,意对即可)
20.(6分)①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由繁华、虚浮而归于本真的过程。②生命的追求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艰辛的过程。③生命在追求过程中,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达不成目标,只要经历过,奋斗过,也可以无愧无悔。(以上三条答出两条即可,每条3分,意思对即可。)
21.(1)②③
(2)[甲]处:要替换。“自作多情”为贬义词,与下文“霸道”“强加”的感情色彩相吻合,而“深情厚意”为褒义词。
[乙]处:不替换。“韵味最佳”不能照应上下文中的“婴儿”与“阳寿将尽,比喻前后不协调。
22. (1)团结合作 (2)集思广益 (3)独立自主
23.详见高考评分标准
可从这几个角度立意: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作用;不同的人,所处的职位有高低之别,岗位有显要与平常之分,但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一番成绩;只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有助于发挥自身的作用。
附参考译文:
我于三月初一前往南京,从京口出发由陆路行走,走了将近一百里路,才到达龙潭驿。天下着大雨,我在山峰高耸、崖壁陡峭的山脚下穿行,紧贴着长江向前行进。在这样的道路上一共走了二十里。雨越下越大,长江和山峰的美景看起来就更觉得奇秀,美丽的景色不断呈现在眼前,让人应接不暇。喜悦自得,竟然忘却了衣衫鞋袜全被雨浸湿,水直往下滴。到达驿站时,同我的儿子王骐以及一个叫张元春的书生一起饮了一会儿酒。我叫来了驿站的主管官吏,向他探问前往摄山的道路,他认为路很难行,说:“道路艰险,而且下雨之后变得泥泞,还是不要去了吧。”但我的游兴大发,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挡我。
天亮时我们就起来,顺着昨天打听到的路径行走。这时,天刚破晓,天色微明,同雨过天晴后清新的山色相连,山间的小溪一夜之间水流暴涨,哗哗的流水声不绝于耳。但是所经过的山岭大多是光秃秃的,来到中间的山凹里,忽然发现许多苍松古柏之类的树木,这里就是摄山。沿大道走了几百步远,发现一座名叫栖霞的佛寺。寺院的右边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碑文是唐高宗撰写的,石碑的背面镌刻着“栖霞”两个大字,笔法雄健清丽,笔力飞动,想来是唐朝人的手笔。稍稍向东,踏着石阶
上一篇:
安县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试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竞赛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高二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