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250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0]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含附加题)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括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第七大题)、选做题(第六大题,甲、乙两类文本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O.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省视/省事 差遣/出差 附和/曲高和寡 揣度/度德量力
B.窥伺/伺机 颤动/颤音 精辟/鞭辟入里 商贾/余勇可贾
C.斐然/菲薄 啜茗/辍笔 湍急/逸兴遄飞 措施/厝火积薪
D.辅导/果脯 纤细/阡陌 浩大/皓首穷经 自诩/栩栩如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宇航员翟志刚的首次太空漫步,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一次实现了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和伟大奇迹。
B.由于大量的科普杂志往往以歌颂科学的神圣与伟大为己任,新近问世的《新发现》杂志能与读者心平气和地谈论科学的两面性与局限性。
C.目前,名人代言食品广告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对此,《食品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名人代言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将承担连带责任。
D.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问题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3.根据情境,为下面这段文字拟写一个结论。(不超过30个字)(4分)
有位企业家在商界有着惊人的成就。一天,他陪同父亲到一家豪华酒店进餐,富丽堂皇的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欣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一度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也许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结论: ▲▲▲
4.上世纪60年代,台湾兰丽化妆公司为推出祛斑霜新产品,在电视上做了这样一则广告:荧光屏上显示出七个醒目的大字“只要青春不要痘”,紧接着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来,用扇子遮住了面颊,显得十分忧伤,然后一句副标题说明了含意——“青春是美好的,但恼人的青春痘却令人十分扫兴,既遮不住又躲不掉”。
广告语要求简洁、鲜明、生动、独特,将所宣传的对象特点凸现出来。请从广告的形式、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对“只要青春不要痘”这一广告语的妙处,作简要评析。(5分)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万石君罗文①传
苏 轼
罗文,歙人也。资质温润,缜密可喜,隐居自晦,有终焉之意。里人石工猎龙尾山,因窟入见,文块然居其间,熟视之,笑曰:“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使从诸生学,因得与士大夫游,见者咸爱重焉。


浏览完整试题 武帝方向学,喜文翰,得毛颖②之后毛纯为中书舍人。纯一日奏曰:“臣幸得收录以备任使。然以臣之愚,不能独大用。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不足以置左右,愿得召臣友人罗文以相助。”诏使随计吏入贡。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使待诏中书,久之拜舍人。
是时墨卿、楮先生③,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上尝叹曰:“是四人者,皆国宝也。”然重厚坚贞,行无瑕玷,自二千石至百石吏,皆无如文者。
上得群才用之,诏书符檄礼文之事,皆文等预焉。上思其功,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号万石君。
文为人有廉隅,不可犯,然搏击非其任,喜与老成知书者游,常曰:“吾与儿辈处,每虑有玷缺之患。”其自爱如此,以是小人多轻疾之。或谗于上曰:“文性贪墨,无洁白称。”上曰:“吾用文掌书翰,取其便事耳。虽贪墨,吾固知,不如是亦何以见其才。”自是左右不敢复言。
元狩中,诏举贤良方正。淮南王安举端紫④,与文并用事。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上幸甘泉,祠河东,巡朔方,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上还,见文尘垢面目,颇怜之。文因进曰:“陛下用人,诚如汲黯之言,后来者居上耳。”上曰:“吾非不念尔,以尔年老,不能无少圆缺故也。”左右闻之,以为上意不悦,因不复顾省。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殚翼起之。日殚,胡人,初不知书,素恶文所为,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上悯之,令宦者瘗⑤于南山下。
(选自《苏轼文集•三十九卷》,中华书局版)
【注】①罗文:人名。有一种歙砚也名为罗文,产于婺源龙尾山。②毛颖:笔的别称,古时笔以兔毫制成,有锋颖,因此借作姓名为毛颖。韩愈有《毛颖传》。③墨卿、楮先生:墨与纸的别称。④端紫:指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⑤瘗:(y1)埋葬。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相与定交,磨砻成就之 成就:完成
B.武帝方向学,喜文翰 方向:目标
C.今臣同事,皆小器顽滑 小器:吝啬
D.然搏击非其任 搏击:争斗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蒙召见文德殿,上望见,异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以歙之祁门三百户封文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C.紫常扈从,而文留守长安禁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D.因是挤之殿下,颠仆而卒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文的一生有起有落,经历了成才、荐举、得幸、被谗、失宠等过程。他自重自爱,因而遭到小人的轻蔑嫉恨。
B.汉武帝用人重视真才实学,尽管罗文有贪墨的缺点,但汉武帝仍然重用罗文;汉武帝用人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后来者居上。
C.罗文、毛纯、墨卿、楮先生共同协助汉武帝治理国家,四人同心同德,友爱互助,当时的人把他们称作“文苑四贵”。
D.本文寓意丰富,能给读者很多启迪。从罗文成才的原因看,个人的禀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学习与交往也很关键。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所谓邦之彦也,岂得自弃于岩穴耶?(3分)
(2)紫虽乏文采,而令色尤可喜,以故常在左右,文浸不用。(4分)
(3)文乞骸骨伏地,上诏使驸马都尉金日殚翼起之。(3分)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采 桑 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斯是陋室, ▲ 。(刘禹锡《陋室铭》)
(2) ▲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故木受绳则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
(4) ▲ ,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 。(苏轼《赤壁赋》)
(5) ▲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6)独学而无友, ▲ 。(《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草 丛
陈洪金
没有谁比草丛更需要泥土与水分了。草丛在大地上卑微地生存着,它们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一片不起眼的泥土,微小的根须,总是把土地当成自己的母亲。无数个日夜,风不停息地吹,把浅浅地依附在泥土上的草丛使劲地往天空中撕扯,孱弱的草丛彼此紧紧地靠在一起,抓住土地上的每一粒沙石。存在,成为它们对生命最大的渴望。风雨过后,草丛长出一片绿色,承受阳光的抚慰,仰望蓝天,轻声歌唱。
草丛狭长的叶子摇曳着,泉水顺着草根源源不断地涌上来,催生出细小的花朵。花朵的绽开,使草丛获得生命的延续。某一年春天,山坡上全成了草丛的家园,引来了蝴蝶、蜜蜂,编写着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寓言,使村庄优美,让人们感动。草丛没有把自己嵌进村庄的版图,它们沉默地把自己的命运慢慢地交给了倾斜的山坡,交给了幽深的峡谷,它们把天空中的温暖与湿润紧紧地攥在手里,静静地守着大地留给它们的一个简单而自在的家。也许,天老了的时候,村庄会渐渐忘记了草地的存在,人们都离开了峡谷,草丛还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会把它们的土地紧紧抓住,所有的一切变化,都只与自己相关。
草丛遥远的绿色吸引着村庄的一切。牛羊的蹄爪踩在湿润的草地上,草尖上闪着耀眼光芒的露珠纷纷落下来,打湿了那些青色的蹄子。傍晚,草丛啜饮着暮色里纷纷下落的晚露,送走了最后离开的一只黑色的山羊,在被牛羊啃食过的伤口里轻轻地挣扎着,慢慢地生长着另一片叶子,竭力守住身下的这片土地。草丛已经习惯了山野的沉默与峡谷的宁静,它们在沉默之中接受牛羊的到来。


展开余下试题 一个老人,跟在马匹的身后,终于找到了这一片草地。他蹲下来,挥动镰刀收割。草叶掩蔽了泥土和石头,鲜绿的汁液在草茎里流动,被镰刀一路割去,整个山坡上都弥漫着青草的味道。
天上的风越来越紧,草丛被每一天的夕阳一点一点涂上了黄色。清澈的水声逐渐离开,草丛对蓝天的畅想与歌唱,只能通过整个冬天里的一场漫长的梦来实现。被镰刀割过的草丛,早已变成了深灰色的创口,直直地面对着天空中的寒冷。草丛不会因为树林的高深而把自己看作大地上最低矮的事物,它们的存在,却因为冬天的存在而被一颗颗心热切地惦记着,与众多注视的目光一起等待着另一段美好时光的到来。一样的守候,却只有草丛最先知道春天不知不觉的问候。
一粒种子落在泥土里。草丛把身下的泥土让给了天空中坠落的种子,一声不响。老人走了,他穿着厚厚的棉衣躺在院子里的稻草垛上,接受一种没有生机的温暖,回忆着自己在所有山路上的身影,唯独没有想起他的镰刀曾经无数次探寻过的草丛。草丛是属于峡谷的,每一次被造访,每一次被忘却,草丛都只在乎它们对水分和阳光的渴求,那是它们最本质的生命旅途,在天空的飞舞,被马匹的亲吻,对村庄的凝望.都是它们分外的事。草丛把种子存放在身下的泥土里,峡谷就有了希望,从此,它们不会太多地留意村庄里的炊烟和屋檐,不会把村庄里的田地当成一种向往,让自己被自己折磨得失去了浓浓的绿色。同样,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
11.文章反复强调草丛“抓住土地”。草丛为什么要“抓住土地”?请结合全文作具体说明。(6分)
12.结合表达特色,说说你对“在天空的飞舞,被马匹的亲吻,对村庄的凝望,都是它们分外的事”这句话的理解。(5分)
13.文章两次描写了割草的老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14.为什么文章开头写草丛“用尽所有的努力苦守着脚下”的土地,结尾却说“它们也会渐渐地忘记用尽一切力量抓住身下的土壤时的艰难”?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5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廷杖”的美学
“廷杖”,也就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打大臣屁股,被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称为“明代特有之酷政”。这一“酷政”的创制者是明王朝的奠基人朱元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璋。
按现代人的想法,打屁股,总比杀头掉脑袋强多了,怎能算什么特别的酷政?这就是时代的差异了。昔日的读书人讲究“可杀不可辱”,即使犯法,白刃加颈,也比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羞辱强。这种旧士子的观念,讥其迂腐也好,说它是一种气节也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包括专制君主在内的大多数人也是尊重这个客观存在的,所以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刘基曾经对朱元璋说,“古者公卿有罪,……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刑,可以说正是昔日特有的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一种良法。
可是朱元璋偏偏就喜欢折辱读书人,动不动就在大堂上杖责。朱元璋开了个先例,他的后代们虽然没有他治国的手腕,但羞辱读书人的爱好却一脉相承,嘉靖皇帝一次就可以杖死十几名大臣。
朱元璋的爱杖责大臣,并不仅仅是性格暴虐使然,更是其过份敏感、极度自尊而又自卑的心理在作祟:没有受过诗书教育的朱皇帝就是要让心高气傲的读书人难堪。明代历史上大臣受杖责,多半是因为劝谏。劝上一两次,皇帝老儿就烦了,就要打你。可是居然就是有人不怕挨打,又接着劝谏,被打者一时前赴后继。
从主体而言,打人者无疑是在享受征服和羞辱别人的快感。就客体来说,被打者一个接着一个,排队等着打,这又是为了什么?你可以说这是旧式士子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使命感,驱策着他们敢于批君王之逆鳞,敢于正视这淋漓的鲜血,但如果全部排除背后的心理因素,我是不信的。《明史》记载,万历年间大臣赵用贤因为批评张居正而被杖责,肉腐烂溃落,其妻把掉落的肉腌制以后精心收藏作为纪念。在这样奇特的纪念品中,难道没有蕴藏一种奇特的心理吗?“廷杖”,主体意在羞辱,而客体却偏能变羞辱为光荣,以至几块腐肉也成为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符号。这种心理还不仅仅是受杖者个人及家属的,史书明载,一个官员如果无辜被杖,就仿佛拥有了一页浓墨重彩的光荣史,终身令人倾慕,天下以为至荣。这样一种效果,惯施淫威的专制君主们可曾料及?
延杖,杖出一种美学,这当然是一种病态的美学,也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
(文章有删改)
15.依据文本,下列对“刑不上大夫”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刑不上大夫”是说封建君主一般不对读书人动用刑法,这个法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都被采用,但在明代却被摧毁了。
B.中国法制史上有“刑不上大夫”之说,它是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良法,长期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因此形成了“士可杀不可辱”的观念。
C.文中强调“刑不上大夫”是客观存在,有力证明了“廷杖”是“明代特有之酷政”的观点,又为下文分析病态心理提供了依据。
D.援引“刑不上大夫”之说,通过对照,批判“廷杖”的创制者朱元璋的暴虐与专制,暴露“廷杖”盛行的明代社会的病态现象。
语文试卷第6页(共8页)
16.明代人如何看待遭受廷杖的事?作者认为明代大臣敢于前赴后继受廷杖的原因有哪些?(6分)
17.文章结尾说廷杖“是病态社会下的一种病态心理”。请结合全文,说说主体的病态心理是什么,并分析客体病态心理的思想根源。(6分)
乙、实用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一17题。
极速蓝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频节目分辨率做得越来越高,让我们在欣赏到更清晰的影视节目的同时,也使得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大大增加。传统DVD光盘的容量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蓝光以及蓝光光盘适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一代蓝光DVD存储技术采用全新的蓝色激光波段进行工作,并因此而得名。蓝光利用波长较短的蓝紫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越多的信息,因此,蓝光使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突破步伐迈得更大。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蓝光为什么可以读写密度更大的光盘呢?这要从激光谈起:读写用的激光,精确到极限,能读出这种激光波长一半长度的点。蓝光光盘使用波长约405纳米的蓝紫色激光,能够读写200纳米左右的点,而数码光盘(DVD)和普通(CD)光盘则分别使用波长约650纳米的红色激光和波长约780纳米的近红外激光,只能够读写325纳米和390纳米的点,所以同样的一张光盘,能读写的点多了,记录的信息自然也就多了。
蓝光光盘的直径为12厘米,和CD、DVD光盘的尺寸一样。目前,一张单层蓝光光盘能够存储25GB的文件,足够刻录一部2小时的高清晰电影。双层更可以达到46~54GB的容量。同时,蓝光允许4.5~9MB/s的记录速度。是现在DVD的1-2倍。蓝光光盘拥有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可以保护光盘里面重要的记录层,保证蓝光产品的存储质量和数据安全。
在技术上,蓝光刻录机系统可以兼容此前出现的各种光盘产品。蓝光产品的巨大容量为高清电影、游戏和大容量数据存储带来了可能和方便,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目前,蓝光技术得到了世界上170多家大的游戏公司、电影公司、消费电子和家用电脑制造商的支持。


展开余下试题 不仅如此,日立、三星、LG等业界的巨头还于2004年10月4日联合成立了蓝光联盟BDA,负责蓝光光盘标准制定及促进版权保护技术的完成。如今,BDA的成员已经达到90多个,在创造蓝光光盘发展机会方面作出很大贡献,促成了蓝光光盘的成功。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8期,有删改)
语文试卷第7页(共8页)
15.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蓝光光盘和分别使用红色激光、近红外激光的CD、DVD光盘的尺寸一样,而记录的信息量和速度却是CD、DVD光盘的1-2倍。
B.蓝光光盘采用双层结构,不仅增大了容量,而且具备了一个异常坚固的层面,保护里面重要的记录层,保证存储质量和数据安全。
C.通常来说,读写光盘使用的激光波长越短,读写的点就越小,精确度就越高,读写的密度就越大,光盘存储的信息量也就越大。
D.蓝光联盟成功研制出蓝光光盘,负责制定了蓝光光盘标准,完成了相关的版权保护技术,为蓝光光盘提供了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16.标题中“极速”一诃有哪些含义?(6分)
17.蓝光产品为什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清娱乐的发展”?请简要概括其自身原因。(6分)
七、作文(70分)
18.心灵的契约是我们每个人与自己或与他人在内心的约定。诚信、责任、理想、诺言、操守……支撑“人”的结构,体现契约精神。缺乏心灵契约,浮躁空虚,游离易变,犹如失去根系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枯萎、干涸……
请以“守住心灵的契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 文 (选考历史)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 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孟子•公孙丑上》)
19.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 百里以力服人者
20.《孟子》是“四书”之一,请写出“四书”的其它三部。(2分)
2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在《女神•炉中煤》中,郭沫若以深情的笔调自喻为正在炉中熊熊燃烧的煤,表达了对心中一直暗恋着的“年青的女郎——祖国”的倾慕之情:愿为她不惧牺牲,奉献一切。
B.《明天》通过寡妇单四嫂子含辛茹苦抚养独子阿毛结果却痛失独子的故事,令人震悚的展示了一幅旧时代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同时抨击了黑暗社会的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中人们的无情和冷漠。
C.“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边城》结尾以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D.《哈姆雷特》中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都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体现出来的。“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就充分刻画了哈姆雷特在叔父克劳狄斯跪地忏悔时紧张考虑“杀还是不杀”的犹豫矛盾心理。
E.孤独贫困的老渔夫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从狮子身t-_~lR力量,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贯穿《老人与海》始终的“狮子”这一意象,对塑造形象、深化主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语文附加题第1页(共2页)
23.简答题(10分)
(1)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卞列情节相对应的五个主要人物的姓名。(5分)
①怒鞭督邮 ②割须弃袍 ③单骑救主 ④辕门射戟 ⑤白衣渡江
(2)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有何表现?”这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5题。
时下中国各地,到处都劲吹着滚滚“韩流”,另—方面,今天的韩国也到处涌动着滔滔“汉流”。“韩流”的核心部分是电视剧,而“汉流”的核心部分无疑首推汉语。
某杂志2002年曾对韩国“汉语热”作过调查。称韩国人学汉语是为了“过上好日子”,甚至说是为了“望子成龙”和“盼女成凤”。中国人爱看韩剧,则似乎没有韩国人“汉流”的功利性目的,而主要是一种审美的接受和欣赏,没有实际利益的考量,只有审美层面的愉悦、情感层面的共鸣。而两国闯的这种不同,都是符合各自国情的。
中国“韩流”劲吹的深层原因;’又和“汉流”即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的暂时缺失有关。中国人爱看韩剧,除了韩剧的人物和故事能够打动人心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观众从中看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周边国家的良好传承,并由此感叹本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流失。正如韩国学者所指出的,“韩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中韩两国人民在感情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很相近,自然韩国的文化产品也就很容易打动中国人的心。”看来,“韩流”之所以会在中国劲吹,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流”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大惊小怪“韩流”的来势凶猛,或愤愤不平于“韩流”抢走观众,因为这股“韩流”所代表的,恰恰是“汉流”的回归。从历史上“汉流。” (儒家文化)对“韩流”(韩国文化)的影响,到今天“韩流”(韩国电视剧)向“汉流”(儒家文化)的回归,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传承,以及彼此的互动与交流。
24.从材料看,“韩流”、“汉流”涌动的原因有何不同?(6分)
25.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韩流”。(9分)
语文附加题第2页(共2页)
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A项,xǐng/shěng,chāi,hè,duó;B项,sì,chàn,pì,gǔ;C项,fi,chuò,tuān/chuán,cu6;D项,fǔ,xiān/qiān,haò,xǔ)
2.(3分)C(A项,“实现”与“伟大奇迹”搭配不当。B项,加强因果,前后两个句子之间没有因果关系。D项,前后不照应,“中国经济能否渡过危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两面对一面)
3.(4分)示例一:我们常常为失去的机会(或不曾取得的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的拥有而感奋。
示例二:我们往往对得到的不以为意,但对没有得到的却格外羡慕。
4.(5分)形式方面:①巧妙地拆分“青春痘”为“青春”与“痘”。②关联词“只要……不要……”语气铿锵,态度坚决。③语言诙谐风趣。
内容、效果方面:④爱憎分明,不容置疑。⑤符合青年人的内心期待。⑥激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南通市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