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3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8]
2009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一次模拟卷语文
2008—2009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 文
本次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测试时问150分钟。答题时,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第 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河畔/绊脚 抚育/周公吐哺 所向披靡/靡靡之音
B.晕车/熨烫 兵谏/间不容发 退避三舍/魂不守舍
C.沏茶/悲戚 绯闻/妄自菲薄 鲜为人知/数见不鲜
D.挣扎/挣钱 下载/千载难逢 风尘仆仆/前仆后继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饿殍 唐突 贸然 振聋发聩
B.编纂 幅射 暮霭 稗官野史
C.口碑 文采 蹩脚 通霄达旦
D.漪沦 园满 草芥 豆蔻年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从法律上讲,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我负,我一定要向法院____________。
②日本最近推出一款会洗碗的机器人,据悉,这种机器人可于5年内____________。
③国家粮食局副局长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政策与去年_________相同。
A.申明 面世 大约 B.声明 面市 大约
C.申明 面市 大体 D.声明 面世 大体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钱?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对着荷花淀吆喝:“出来吧!你们。”
D.课文《药》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省在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灾后重建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合理规划,科学重建。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帮助你走出这片陌生的领地。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1页(共8页)
C.朝鲜《劳动新闻》12日发表文章说,朝核问题是美国对朝政策的产物,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完全取决于美国是否转变对朝鲜的政策”。
D.在新的时代,“神七”的升空不仅是多种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且是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结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纹/饰
①“纹”和“饰”通常被当作一个词,即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但“纹”与“饰”还是有区别的:“纹”者“文”也,“文”既可以表示“纹理”,更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意义;而“饰”有“巾”形,趋于“装饰”一义,其工艺内涵不言而喻。
②“纹”与“文”因何相通?一般的解释是“文”源于“纹”——鸟兽之纹启发了古人的造字思维,仓颉等人因而模仿足迹和毛羽,用交错的线条组织成形形色色的文字。尽管“纹”中有“文”,青铜器上的“纹”与“饰”却无法截然分开,因为青铜艺术讲究的就是“以纹为饰”。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纹饰,而其中又以动物纹为主体。根据出土情况来看,早期青铜器上几何纹很少担任主角,在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大行其道的时代,几何纹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等到动物纹从青铜器上淡出,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春秋战国之际,以几何纹为主体纹饰的青铜器已屡见不鲜,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
③青铜器上动物纹与几何纹的此消彼长,与早期彩陶图案的演化历程甚相契合。彩陶图案早于青铜纹饰,当青铜器开始铸造时,古人或许已经习惯了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做法,商代早期青铜器上就出现过只有一对兽目的兽面纹。与此相印证,龙山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也有强调眼睛的兽面纹。兽面纹即饕餮纹,属于青铜纹饰的代表,其特征是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眼睛在整个纹饰中居于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预示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不重要的地方尽可省略,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并予以夸张表现。不仅如此,人们还注意到,兽面纹的形成过程中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向心性,这种从两侧向中心聚拢而构成的图像,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对称与平衡。这是美的体现(“美”字也能对折),“纹”之所以能“饰”,依靠的的就是对称与平衡之美。
④然而就在动物纹趋于消歇之时,一种新的“纹”加入了“饰”的队伍,这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包括一些“前汉字”)。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没有文字,图形文字繁荣于商末夏初。其中,表现动物的可谓“文”中有“纹”,如羽纹、鳞文、甲纹和翼纹等,这些纹样使得这些文字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它们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在此我们看到了“以文为饰”,“饰”固然是一种辅助性的功能,但通过发挥这种辅助性的功能——“效用与花纹同”,“文”为自身赢得了成为艺术主体的机会。
⑤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体现在饕餮纹饰中的赫赫威议与勃勃生机,为金文书法所继承并传之后世。
(节选自《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作者:傅修延)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2页(共8页)
6.下面关于“纹”、“文”和“饰”的表述,与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
A.“纹”指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其中包括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动物纹,也包括几何纹以及青铜器上的文字。
B.从初始意义说,“文”是“纹”的同义词,但“文”还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更广泛的意义,“纹”中包含了“文”。
C.青铜器“以纹为饰”,所以,“饰”也可以视为“纹”的同义词。但是,“饰”的内涵,则更多地强调其作为工艺手段的装饰功能。
D.“文”起源于“纹”,“纹”的出现又早于“饰”。“纹”与“饰”既有一定的区别,在艺术表现方面又有相同的功能。
7.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纹饰是青铜器上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动物纹又向来是纹饰的主体。
B.彩陶图案与青铜纹饰都采用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构图方法,这在早期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C.兽面纹将最具本质传神意味的眼睛放在整个纹饰中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是与后来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相吻合的。
D.兽面纹的形成过程显示出强烈的向心性,就连其中的“美”字,也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对称与平衡”的关键理念。
8.下列关于汉字演化过程与特征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汉字起初是以“饰”的身份出现在青铜器上的,但通过发挥这种辅助性的功能,汉字后来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的主体。
B.繁荣于商末夏初的图形文字“文”中有“纹”,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因而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
C.汉字具有亦文亦图的性质,也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因而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
D.与纹饰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汉字书法传承了纹饰中的勃勃生机,并从而获得了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黄 贞 文 传
清•杨凤苞
黄淳耀。字蕴生,号陶庵。嘉定县人。少即以圣贤自期。尝作日历,昼所为,夜必书之。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崇祯十六年,试礼部,有要人谕意,欲荐为榜首,峻却之。成进士,不谒选而归。
南都初建①,求仕者争趋之,淳耀独不赴。或问故,应曰:“某公素善余,今方与当国者比,往必为彼牢笼矣。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卒不往。迨嘉定被围,偕弟渊耀暨侯峒曾、龚用圆、张锡眉诸人固守。及城破,兄弟并诣城西竹胜庵。将死,僧止之曰:“公未仕,可勿死也。”淳耀曰:“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今借上人一片干净土,死得所矣。”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 进不能宣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3页(共8页)
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寡益,学道无成,耿耿不昧,此心而已。”遂衣冠北向再拜,自经死。
渊耀字伟恭,年十五,补诸生。幼颖异,甫就傅,即向学。既乃受业于兄,悉得其绪论,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伯氏所未及。性狷介,不妄交游。淳耀登第后,与之书曰:“传胪②时,人见鼎甲先上殿,皆啧啧称羡,以为登仙,吾此时叹息无限。天地间自有为数千年一人、数百年一人者,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可笑也!”渊耀得书,益以品节自厉.就义时,见兄头帻坠地,复下拾而冠之,乃就缢于右。
淳耀所著诗、古文、制举业,原本六经,旁通三史③,规范先正④,皆传于世。卒年四十一。门人私谥贞文。渊耀卒年二十二。有《谷帘学吟》。兄弟死时,口血喷壁间,入砖寸许,其迹历久不灭云。
(选自《续古文观止》
[注]①南都:南明福王政权的首都南京。 ②传胪:殿试后宣旨唱名。 ③三史:指《史
记》《汉书》《后汉书》。 ④先正:先贤。
展开余下试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即以圣贤自期 期:要求
B.今方与当国者比 比:争斗
C.迨嘉定被围 迨:等到
D.往往启伯氏所未及 启:陈述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黄贞文“耿耿不昧”的一组是( )
①昼所为,夜必书之 ②缊袍粝食,不苟取一钱
③成进士,不渴选而归 ④公未仕,可勿死也
⑤城亡与亡,此儒者分内事耳 ⑥平居谈道讲德,往往启伯氏所未及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淳耀考中进士后没有求官,在南明王朝刚建立时也没有去求官,因为他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
B.在民族危亡关头,黄淳耀挺身而出,率志士抵抗人侵,城破后自缢丽死.表现出凛然难犯的民族气节。
C.黄淳耀的品节对他的弟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黄淳耀就义后,他弟弟也戴着哥哥掉下的头巾从容就义。
D.这篇人物传记,记载了黄淳耀兄弟从容殉难的感人事迹,文章最后对兄弟死时的细节描写使文章显得更为生动真实。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4页(共8页)
第 Ⅱ 卷(非选择题共 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君子始进必以正,岂可损名义以徇之耶?(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人必不肯为数千百年之一人,而必欲为三年之一人。(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天净沙 湖上送别
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题限选4题)(8分)
(1)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_____________》、《战国策》,有纪传体的《_____________》和《汉书》等。
(2)古人笔下的雪景姿态万千,如柳宗元《江雪》中的“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杜甫的《绝句》中“__________门泊东吴万里船”,都描绘了意境迥异的雪景图。
(3)屈平疾王之听之不聪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5页(共8页)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秋的感怀
孟超
①据说桂林是没有秋的,因为秋老虎过了之后,便就快到冬天了;可是事实也不尽然,在八九月间,一阵热雨之后,到了晚上,也总有一些滋味和与夏天不同的凉意。
②当你走到树底下,也照样的飘下了一两片树叶,虽然用不到猛然的一惊,但秋的感念多少是存在的。
③除此,街头上、庭院里,我也找不出秋的征象了,这大约是那些人认为是没有秋的原因吧。
④记得在上海时,秋一到,马上路口里就有敲着木梆的卖白果的声音,它像候鸟一样,才准确哩,郡声音真使人有说不出的寂寞之感啊;尤其是热天还没有过完,大商店、小商店、百货公司,都挂出“秋季大减价”的市招,触目惊心,使你不管怎样的热衷,总不会不觉秋是在心里哆嗦的。
⑤北平,我也曾去过,秋更容易感到的,且不必说西山的红叶、北海的残荷;就是东西来顺、便宜坊等处的涮羊肉、烤鸭,都按时上市了,即使天气还热燥燥的,那你能说他不是秋天吗?
⑥我的故乡——青岛,更是一个最好秋的圣地。那里,山,在初秋被翠绿的草色点染得更加清秀妍丽,遍山的爬山虎的叶子,红的像胭脂一样,不用三杯两盏也就心醉了。自然海滨浴场是阑珊了,软沙的轻梦,也快到了醒的时候,但晚间山高月小,秋涛击着岩石,南海边人迹还不冷落,在煦煦的余温中,临着海去听秋声,的确会使人心情奔放的!
⑦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
⑧不过,有人告诉我,在关外,秋高马肥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旅雁的唳声,总有一点苍凉之意,那情景是介乎悲爽之间,很可代表了秋那种使人捉摸不定的味道,可惜我没有到过关外,还得留待失地收复之后,再去领略吧。
⑨抗战之后,我也曾在初秋的夜晚,在大别山作过随军的长征;我也曾在黄鹤楼头,对着秋的江流,作过夏口汉阳的远瞩;我也曾突破敌寇的包围,登过武胜关,偷越了鸡公山的脚麓;我也曾在襄江的古渡,看过落日,吊过三国的遗迹;……然而,那些时候,秋似乎不在心上似的,虽然也倏忽地过去了,可没曾留下了凄凉的感觉。
⑩桂林,不似上海,不似北乎,不似青岛,更不似皖鄂各地,画家虽也曾画出了“漓江秋渡”的画意,但我站在中正桥头,却感不到桂林同别处哪里有什么不同。
⑾往年秋天一来,总要举行一次筹募寒衣大会,那可使我们觉到秋天到了壮士衣单借以作为秋的表征,但今年还没开始,更使人觉到秋意薄了。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6页(共8页)
⑿秋天,只低徊于欧阳子的《秋声赋》,那总不免使人气短的,抗战已经四个年头了,不但我们的力量应该愈磨愈壮,而且心情也需要更健强些,哪里能受了时令的摇动呢?
⒀让我来模拟一下吧,新谷是在收割中,无边的大野,撒下遍地的黄金;农夫农妇们,纷忙在田亩里,都辛勤地露出了笑脸;没有作战的部队,也放下了枪杆,帮助着他们秋收,田垄里唱起生产的歌声、收割的歌声,这是多么自然的、美妙的、使人兴奋的,抗战中的欢愉的画面呵。
⒁再想下去,秋收之后.食粮是充实了,人民生活是安定了,士气也增加了,抗战是在无形中添加了不少的劲儿,我不能卑薄秋,而满怀喜悦,正为着秋而鼓舞哩。
⒂这样,这样,我飘飘然地赞颂着秋的来临!
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心稍微一沉,又似乱梦被打破了一般。到处都闹着米价的高涨,正如秋潮般的汹涌,物价也像与米价竞赛似的,只见它不断地升起,没有低落的希望,大家都皱着眉头,喊出了困苦的呼吁,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了。
⒄今晚,踏着凉月的影子,想到秋,也感到秋了;但心实在飘不起来,生活下坠着,气压铅样般地低沉着,紧压着,不知为什么忽然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旧诗:“曾惊秋肃临天下”,反复了多时,以后是什么,却记不起来了。(原文有删改)
补注:本文作者孟超为现代著名作家,文章写于1941年,当时作者在桂林从事抗日文化工作。
16.本文先后写到了桂林、上海、北京和作者家乡青岛等地的秋天,作者是以什么为行文线索,把这些材料串连起来的?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描写了哪几种不同的秋景。(7分)
17.文中“抑扬”手法的运用贯穿始终。试以(11)——(17)段为例,作简要而具体的说明。(6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
18.结合原文,简要说明文中两个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情感。(4分)
(1)那都是抗战前的事,不谈它也罢。(2分)
答:
(2)秋没曾使人悲戚,人倒使秋添上了不少的苍凉。(2分)
答: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7页(共8页)
19.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身屠南国的桂林,思绪却绵延到千里万里之外的沪、平、皖、鄂等地和故乡青岛,又联想到写作《秋声赋》的欧阳修,体现了抒情散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特点。
B.文章善用对比的手法。比如开头几段,将桂林、上海、北平的秋天和故乡青岛的秋天作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挚的喜爱之情。
C.文章的语言平易朴素,却朴而不拙。结尾处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看似信手拈来,却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D.文章以“秋的感怀”为题,既有作者对家乡的秋的美好的追忆,有对胜利之秋的憧憬,也有对现实之秋的深深忧思,将战士的豪情与文人的柔情融为一体。
E.和郁达夫脍炙人口的《故都的秋》一样,本文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秋的名篇。两位作者咏秋抒怀,同样表达了对动荡时局和民生疾苦的深沉关切。
六、(9分)
20.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范围内不断得到重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开始由以往单个的项目性保护,走上全国整体性、系统性的保护阶段。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我们开始对与物质文化遗产一道,共同延续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现存文化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全面的重新认识。我们审视人类自身及社会整体发展目标时,不能不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体现具有“文化自觉”的特征。
21.把下面画线的一段话改为整句。(可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奥运会虽然过去了,但很多事将永远被我们铭记:面对穷凶极恶的藏独分子,残障女孩金晶用身体守护火炬;我们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以极具象征意味的“卷轴”的形式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华美展现:奥运健儿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通过一次次努力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体现。
21.改为整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插柳不叫春知道”为题,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模拟一)第8页(共8页)
2008——2009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D(A.pàn/bàn fǔ/bǔ mǐ/mǐ B.yùn/yùn jiàn/jiān shè/shè
C.qī/qī fēi/fěi xiǎn/xiān D.zhēng/zhèng zài/zǎi pú/pū)
2.A(B辐射 C通宵 D圆满)
3.C(“申明”是“郑重地陈述和说明”的意思,“声明”是“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重在说明,以说服对方:“声明”重在公开宣布,以让公众知道。“面世”指新作品或新产品与世人见面,“面市”指商品开始投放市场。“大体”在这里是“大致”的意思;“大约”表示估计或推测,不合乎句意。)
4.B
5.C (A成分残缺,应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的态度”。 B项主客倒置。D递进关系语序不当。)
二、(9分,每小题3分)
6.D(“纹”的出现又早于“饰”文中无据。)
7.C (A错在“动物纹又向来是纹饰的主体”,B错在“都采用以……的方法”,将或然变为必然。D错在将“美”字列为兽面纹的图案。)
8.B(据原文第4段,“‘文’中有‘纹”’只是“表现动物的”图形文字的特点,而并非全部图形文字的特点,所以,该项有以偏概全之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9.B(勾结) 10.A(均为介词用) 11.C 12.C(将头巾戴在黄淳耀头上)
四、(24分)
13.(1)君子初进身必须循着正道,怎么可以损伤名义而屈从私情呢?(“正”1分,“徇”1分,大意 1分,共3分)
(2)向前不能替国家出力,退后不能隐居保持自身清白(“宣力”1分,“洁身”1分,大意1分,共3分)
(3)现在的人竞不肯做数千年、数百年才出的一个人,却只想做三年中就出的一个人
(“数千百年之一人”1分,“为”1分,“而”1分,大意1分,共4分)
14.(6分)(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启程(1分)。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1分)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1分)。
(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1分)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1分)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1分)
15.(8分)(1)国语 史记 (2)孤舟蓑笠翁 窗含西岭千秋雪
(3)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 (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每空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空不给分;5题全部作答,按前4题给分)
五、(21分)
16.(7分) 作者是以“感怀”为线索(或:以对秋的体味与怀想为线索)来串连材料的。(1分)围绕这一线索,作者描写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的秋景:
(1)眼前现实中的(1分)使人悲戚、压抑的秋景(1分);
(2)回忆中的(1分)或使人寂寞或使人心情奔放的(答出一处即可)秋景。(1分)
(3)怀想(想象、模想)中的(1分)或使人悲爽、苍凉,或使人兴奋、欢愉(喜悦、鼓舞)(答出其中一处即可)的秋景(1分)
高三语文(模拟一)答案第1页
17.第11段至15段是作者情感由“抑”而扬的上升过程,(1分)第13段写欢愉、美妙的收秋场面,14、15段写自己“喜悦”而至“飘飘然”的心情,更使情感的“扬”达到顶点与高潮。(2分。能联系文章指明作者情感由平抑到扬起的变化即可)
第16、17段,作者的心“一沉”,“乱梦被打破”,回到米价、物价飞涨的现实中,心情也悲戚、苍凉、沉重,(1分)这是由“扬”而“抑”的过程。(1分)
18.(1)上海、北平,尤其是故乡青岛的秋天都无比美好,但如今这些地方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语句中,蕴含着对大好河山沦落敌手的深深的痛惜之情。(2分。答到最末一句的大意即可。)
(2)大自然的秋天并不悲苦,但物价飞涨、现实混乱、百姓困苦,使人无法高兴起来。语句中,表达了作
上一篇:
广东广州花都区2009届高三期初调研试题
下一篇:
七年级上期期中检测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2009年江西”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