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32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5]
高中语文基本功非常6+1晚练晨读系列训练
高中语文基本功“非常6+1”晚练晨读系列训练七
制题人:黄程碧
你的班级: 你的姓名: 本次训练得分:
一篇美文(16分)
柔 软
朱以撒
①暮秋经过这一大片河滩的沙石地,效果比春日好多了。已经通体枯黄的芦苇枝条,头上都顶着一丛丛的银灰色芦花。时光使每一株芦苇的生命都达到极端,以柔软出现,毛茸、蓬松,还有一种轻如蝉翼的分量。顺从着风力,像铺展开来的云层,夕阳打在一部分芦花上边,看着有些恍惚,这些全然在自然环境中生生死死的植物,走到生命的终端,可以说已修成正果了。再过一些时日,许多芦花将随风飘散,风把它们的子孙携到天涯海角,开始新一轮的生命旅程。
②如果不是有事,真想停下车来,剪一束芦花,带它们回家。
③一种毫无人工介入痕迹的植物,要走到这一步,可以想见生存的艰辛。青年时代结束后,我( )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更对芦苇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 ( )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 )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早已荡然无存。当一个人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 )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④有时返回老家,会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庵里走走。仅仅一墙之隔,把嘈杂的市声隔在另一个世界里。眼前清幽静谧,有袅袅暗香浮动。有一位我少年时的出家妇人在这里度着晚年。当年她住在与我隔壁的邻居家中,静静修行。家中收拾、涮洗一尘不染,从不与街邻有瓜葛,也不高声大嗓。一个人诚心向善,许多言行就简洁而且低调了。那个时节,人性中充满着冲撞、对峙的坚硬,她看起来就越发轻柔了。有的人是不可改造的,她的柔性就是如此,尽管事佛的仪式停了下来,落满尘埃,但是她的内心一定在继续着,没有放弃。她以一种柔软的形态,不动声色地继续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群结队的人甩动着有力的臂膀疾行,她的徐缓迟疑一眼可见。她干脆住到庵里,心境环境更为默契。几十年过去,有不少人如风中树摧折委地,而更多像她这般柔软的人留存了下来。
⑤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这是没有疑义的。
⑥不珍惜生命,只能从自身寻找答案。我认识的长者多半以教书为业。这些上一辈的教书先生,此时已垂垂老矣。当年将智慧和知识传递给众门徒时,站在讲台上,一副挥洒自如状,善于板书的右手,在黑板上三下两下,文字奔涌而出。静坐下边的听讲者,会心对视,充满钦佩。一个场景改变了,肯定是与这个生命的能力相关联——过度的劳心、劳力,以为青年时期生命透支满不在乎,结果许多疾患都热闹地集合到了人生的晚景。这个最需要安息静养的时日,变得举家不宁。一位师长坐在床里,盖着被子吃鱼,与我断断续续地说话,品咂鱼骨后信手就扔在床下。这个举动,我判断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围,我的心里难过起来。完全可以追溯到当年的生活目标,把自己当作一匹不知倦返的马,承载生理限度以外的劳作,促使自己成为一名硬汉。当年不按生命科学的规则蛮干,如今病痛缠身。我们常说人富有睿智,不会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实际上我们已经多次被绊倒。淮南王刘安说得痛快:“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把两种毫无可比性的生命放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生命过程,不同的生存方式,都能尽其圆满。想来,遵循生之规则者,善莫大焉。
浏览完整试题
⑦除了对命数的敬畏外,对于自然界外在情绪上显示出的风水、阳光、雨露,我都持抱敬畏之心。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我在芦苇丛里欣赏到的随风俯仰舒展自如的美感,这种姿态一直让我迷醉。是否都要像遮挡风沙的木麻黄那般伤痕累累?每个人的答案都是截然不同的,它窥探着我们隐秘的内心。很庆幸的是,我们居住在这个滨海城市,靠山而临水,风起而水涌,周而复始地为我们直接地体验,不能不说是大自然有意的昭示与启迪。
⑧此时,应该看得更清晰了。
1、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篇叙述暮秋时分漫过一大片芦苇地,描写芦苇的生存姿态,“修成正果”,活出极致。结合自己青年以后的生活经历,生发“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潜藏着生存的策略”的人生感悟。
B、回忆回老家的行踪时,描写了寺院的幽静环境和“老妇人”柔软的生存状态,对比引出“我的师长”透支生命,不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所造成的境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出家老妇人”生存策略的认可和对“师长”遭遇的同情,惋惜。
C、文章主旨鲜明,充满哲理性,启示人们要遵循生之规则,敬畏生命,爱惜生命,“柔软”地对待生活。
D、本文以“柔软”为线索,材料丰富却又浑然一体。叙述、描写、对话、议论、抒情多种表达形式自然运用,内容丰富,摇曳生姿,又不失人生况味。
E、文章最后写到“遮挡风沙而伤痕累累的木麻黄”和“风起云涌”的居住城市,同样暗示“生之规则”,并富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填入原文中最适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青年时代结束后,我 喜爱柔软之物,比较松竹梅的坚硬,我更对芦苇有好感。柔软是一切生命际遇中最原始之性,以适应著称。 这一大片芦苇改插旗杆,美感肯定是另一类。柔软的腹中,显然 着生存的策略,否则,无数次狂风从此处扫过,早已荡然无存。当一个人坚硬的笔尖与这些柔软之物 相遇时,的确有一种顺服的美感升起。
A、越发 如果 潜藏 猝然 B、更加 唯有 隐藏 突然
C、更加 唯有 潜藏 突然 D、越发 如果 隐藏 猝然
3、注意下面句子的特点,以下面给出的词语开头另写两句话。(4)
肉体是物质的,物质是时光的信物,时光最终让生命破绽百出。
答:理想是
梦幻是
4、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并将标点符号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我向来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采取了躲避顺应的策略—我通常是一位旁观者站在安全处看风来风往潮起潮落。
答:
二首古诗(12分)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2,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3。
诗万首,酒千觞4。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5,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
1.西都:指北宋的西京洛阳。 2.清都:道家传谓紫薇天帝的居所,《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薇,均天广乐,帝之所居。山水郎:作者虚构出来管理山水的神官。 3.券、章:均指公文。 4.觞:酒杯。 5.玉楼金阙:指神仙居住的楼阁宫殿。
5、这首诗体现出作者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答: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是五十三岁。那时,她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了,自己也流离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
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②舴艋(zé měng):小船。
6、词的首句含蓄地描绘了景物怎样的特点?由此而引发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载不动,许多愁”在表现技艺上有什么特色?
答:
三句文言(10分)
景公问晏子曰:“天下有极大物乎?”晏子对曰:“有。鹏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该于天地,然而寥寥不知六翮之所在。”
公曰:“天下有极细者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7、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颈尾该于天地,然而寥寥不知六翮之所在。(3分)
答:
(2)东海有虫,巢于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4分)
答:
(3)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3分)
答:
四个实词(14分)
8、写出下面文言实词的意思。
盖
1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3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
4盖钟子期死,伯乐终身不复鼓琴( )
5盖亦反其本矣( )
6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展开余下试题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
3暮去朝来颜色故( )
4 君安与项伯有故( )
5 既克,公问其故( )
6 故遣将守关者( )
7 此物故非西产( )
8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固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2固请,召有司案图( )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6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
顾
1赢得仓皇北顾( )
2顾野有麦场( )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5大行不顾细谨( )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五个名句(10分)
9、补充下面的句子
(1)是日也,______________,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 ,信可乐也。
(2)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如泣如诉,_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3)固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5)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___ ,又有 ______________,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六道题目(18分)
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煞尾/煞白 剽窃/漂白 褴褛/缕析 B.薄膜/帐簿 喘息/揣度 靓妆/菁华
C.反省/省悟 田畴/踌躇 憔悴/精粹 D.朝觐/朝晖 径直/痉挛 遏止/扼要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斑纹 刚愎自用 辩别是非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B.蛊惑 愤世嫉俗 如雷贯耳 有一利 必有一敝
C.贻误 垂涎三尺 蜚然成章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D.膏粱 老马识途 剑拔弩张 前事不忘 后世之师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法制社会中,想问题,办事情,都应该以法律为______,不能随心所欲。
②球迷们纷纷指出如此众多的手续 规定 得过于繁琐。
③光盘是一种区别于软盘的存贮________,它有点类似我们见到的CDS唱片。
A.准则 不免 媒介 B.准绳 未免 媒介
C . 准绳 不免 媒体 D.准则 未免 媒体
13、 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以为这样做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B.采取拔苗助长,矮子里面选将军的方法评聘职称,导致出现职称注水和贬值现象。
C.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鼓琴,樵夫钟子期听得出神入化。
D.我们班这次在高二段篮球赛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的确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在5日的会议中,出于防止避免执政联盟破裂的考虑,扎尔达里已原则同意弹劾穆沙拉夫,并要求执政联盟全力支持。
B.针对各电视台竞相在娱乐节目名称中使用“奥运”字眼,广电总局日前下发通知予以整顿。近期热播的湖南卫视竞技节目《奥运向前冲》4日正式更名为《快乐向前冲》。
C.崔轶楠接手的23班,总体成绩并不是年级最好的,当她提出要让班级的总体成绩和文体活动都拿“年级第一”的时候,不自信的学生们嘘声一片。
D.在新形势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B、什么是说明文的科学性呢?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反映正确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不科学的。
C、江苏南通机场建成后,当地曾一阵欢喜,称“南通南通,不再‘难’通”。但事实上,南通机场开航至今,一直陷入亏损境地,成为当地的一个沉重负担。
D、还有不少因素使铁容易生锈,如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表面粗糙,铁中杂有其他金属……等等。
心灵深处:一篇读后感(20分)(不少于300字)
《柔软》是一篇洗眼、动魄、洗心的杰出现代散文,你读后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与同学们共勉!
高中语文基本功“非常6+1”晚练晨读系列训练八
制题人:黄程碧
你的班级: 你的姓名: 本次训练得分:
一篇美文(20分)
光 之 色
林清玄
①我是真正见过蓝色苹果的人。有一次去参加朋友的舞会,舞会不免有些水果点心,我发现就在我坐的位子旁边一个摆设得精美的果盘,中间有几只梨山的青苹果,苹果之上一个色纸包扎的蓝灯,一束光正好打在苹果上,那苹果的蓝色正是塞尚画布上的色泽。那种感动竟使我微微地颤抖起来,想到诗人里尔克称赞塞尚的画:“是法国式的雅致与德国式的热情之平衡。”
②设若有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见过苹果,那一刻,我指着那苹果说:苹果是蓝色的。他必然要相信不疑。
③当塞尚把苹果画成蓝色以后,大家对颜色突然开始有了奇异的视野,更不要说马蒂斯蓝色的向日葵,毕加索鲜红色的人体,夏卡尔绿色的脸了。
④艺术家们都在追求绝对的真实,其实这种绝对往往不是一种常态。
⑤然后,灯光变了,是一支快速度的舞,七彩的光在屋内旋转,打在果盘上,所有的水果顿时成为七彩的斑点流动。我抬头看到舞会男女,每个人脸上的肤色隐去,都是霓虹灯一样,只有一些活动的碎点,像极了秀拉用细点的描绘。当刻,我不仅理解了马蒂斯、毕加索、夏卡尔种种,甚至看见了除去阳光以外的真实。
⑥在阳光下,所有的事物自有它的颜色;当阳光隐去,在黑暗里,事物全失去了颜色。设若我们换了灯,同样是灯,灯泡与日光灯会使色泽不同,即使同是灯泡,百烛与十烛间相去甚巨,不要说是一支蜡烛了。我们时常说在黑夜的月光与烛光下就有了气氛,那是我们多出一种想象的空间,少去了逼人的现实,即使在阳光艳照的天气,我们突然走进树林,枝叶掩映,点点丝丝,气氛仿佛滤过,就围绕了周边。什么才是气氛呢?因为不真实,才有气有氛,令人迷惑。或者说除去直接无情的真实,留下迂回间接的真实,那就是一般人口里的气氛了。
⑦有一回在乡下,听到一位农夫说到现今社会风气的败坏,他说:“都是电灯害的,电灯使人有了夜里的活动,而所有的坏事全是在黑暗里进行的。”想想:人在阳光的照耀下,到底还是保持着本色,黑暗里本色失去,一只苹果可以蓝,可以七彩,人还有什么不可为呢?
⑨有阳光的天色,是给人工作的,不是给人艺术的,不是给人联想和忧思的。有阳光的艺术不是诗人词家的,是画家的专利,中国一部艺术史也是亮灿照耀,到印象派的时候更是光影辉煌,只是现代派艺术家似乎不满意这样,他们有意无意地改变光的颜色。抽象自不必说了,写实,也不要俗人都看得见的颜色,而要透过画家的眼睛,他们说这是“超脱”,这是“真实”,这是“爱怎么画就怎么画才是创作”。
展开余下试题
⑩我常说艺术家是上帝的错误设计,因为他们要在阳光的永恒下,另外做自己的永恒,以为这样就成为永恒的主宰,艺术背叛了阳光的原色,生活也是如此。我们的黑领先夜愈来愈长,我们的屋子越来越密,谁还在乎有没有阳光呢?现在我如果批评塞尚的蓝苹果,一定引来一顿乱棒,就像齐白石若画了蓝色的柿子也会挨骂一样;其实前后还不过百年的时间,一百年,就让现代人相信没有阳光,日子一样自在;让现代人相信艺术家的真实胜过阳光的真实。
⑧这样一想,阳光确实是无情,它让我们无所隐藏,它的无情在于它的无色,也在于它的永恒,又在于它的自然。不管人世有多少沧桑,阳光总不改变它的颜色,所以仿佛也不值得歌颂了。熟知中国文学的人应该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日暮(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尽是黄昏(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尽是斜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尽是落照(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阳光的无所不在,无地不照,反而只有离去时最后的照影,才能勾起艺术家诗人的灵感,想起来真是奇怪的事。
(11)
即 使 在 有 光 的 日 子 , 推 窗 究 意 看 的 是 什
么 颜 色 呢 ?
1、将下面的语段改写成一个单句。(6分)
答:
2、将下面括号里的诗句换成其他诗句(4分)熟知中国文学的人应该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的阳光尽是日暮①(天寒翠袖薄,日暮依修竹),尽是黄昏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尽是斜阳③(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尽是落照④(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答:① ,
② ,
③ ,
④ ,
3、请给“光之色”下一个定义。(不超过15字)(4分)
4、重新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然后将文字和标点符号正确规范地书写在(11)
段的方格里。(6分)
我发现就在我坐的位子旁边一个摆设得精美的果盘,中间有几只梨山的青苹果,苹果之上一个色纸包扎的蓝灯,一束光正好打在苹果上。
答:
①阳光本色的失落是现代人最可悲的一种 ②现在变成了小部分了 ③玫瑰花可以红到透明 ④天可以蓝到什么程度 ⑤稻子可以绿成如何 ⑥许多人不知道在阳光下 ⑦那是因为过去在阳光下工作的占人类的大部分
二首古诗(12分)
江 阴 浮 远 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5、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心理。(6分)
答:
菩 萨 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6、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三句文言(10分)
养 兰 说
(明)陶望龄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澡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轩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衔”中“金”换“玄”)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
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7、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
答:
上一篇:
九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下一篇:
广东梅县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2009、0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高中语文基”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2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