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08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8]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地区学校2009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地区学校2009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审卷人:谢永勋 江都市丁沟镇中学)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2009年3月
第Ⅰ卷(选择题共15 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恻隐(cè) 庖代(páo) 执拗(ǎo) 才疏学浅(shū)
B.华裔(yì) 累赘(zuì) 驾驭(yù) 杳无消息(yǎo)
C.凄怆(chuāng)菡萏(dàn) 吮吸(shǔn)不谙世故(ān)
D.凛冽(lǐn) 笑靥(yè) 冗杂(lǒng) 白鹤晾翅(liàng)
2.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的一项是( )(2 分)
⑴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已全面 ,这就意味着农民买家电可获得财政补贴。
⑵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⑶面对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应该用心聆听,才能 到大自然的情趣。
A.启动 丰富 领略 B.启程 丰厚 领悟
C.启程 丰富 领悟 D.启动 丰厚 领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2009年的春晚,小沈阳惟妙惟肖、技惊四座的表演,获得全国观众高声叫好,从而一炮走红,身价倍增。
B.如今不少年轻人深居简出,不社交、少运动、迷上网,在网上购物、订餐甚至网上打工,成为继“月光族”后的又一新族群——“宅男宅女族”。
C.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该企业积极应对,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从而使得产品不仅没有滞销,而是销路越来越好。
D.本次月考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法国佳士得拍卖行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强拍圆明园兽首,这是为了一己私利,公然藐视国际公理、伤害中国人民情感和利益。
B.随着在太空飞行494天的“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标志我国的探月一期工程已经圆满完成。
C.技术创新的新浪潮正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存储、获得和处理有关我们星球的各种环境和文化现象的信息。
D.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心。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戏剧的种类很多,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如《威尼斯商人》属多幕剧,《江村小景》属独幕剧;还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如《威尼斯商人》属喜剧,《江村小景》属悲剧。
B.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与英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都具有“硬汉精神”。
C.丰子恺在《给我的孩子们》中,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出对纯真人性在成长中被世俗生活磨灭的哀痛。
D.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先帝”是指刘备,“陛下”是指刘禅,“旧都”是指洛阳。
6.将下面①—④句填在横线上,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 。
①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 ②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③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④仿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


浏览完整试题A.④②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①③④②
第Ⅱ 卷(共135 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3分)
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míng 记同学的深情厚谊,满怀对未来的chōng 憬,我就要告别亲爱的母校了。啊,母校,明天年我可能成不了ruì 智的哲人、风光的名人,但是,我一定会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勇于负责的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8.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 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 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 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_________ __ 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6)小而言之,是为中国, ;大而言之,是为学术, 。(鲁迅《藤野先生》)
(7)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 ,死于安乐”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8)我们课内外学国的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请写出完整的两句:

9.名著阅读。(5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从中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1)片段回眸。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朝花夕拾•猫鼠狗》中狗和猫成了仇家的原因。(2分)


(2)人物评析。《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


10.专题学习。(7分)
三年的语文学习即将结束,回头看看,在这段语文学习的旅程上,你是否留下了坚实的脚印,是否撷取了朵朵鲜花,是否演绎出人生的哲理……九年级(3)班准备开展“我心中的语文”的综合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1)如果你来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环节?请再列举两项。(2分)
环节一:
环节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 思考语文,领悟语文的内涵
(2)语文课代表准备致开场白,请帮忙拟写。(2分)
初中三年,光阴荏苒。忆同学少年,良多趣味。我们曾吟周敦颐《爱莲说》,立下君子之志;我们曾学毛泽东指点江山,歌颂风流人物; ,
……如今,这些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
(3)在“思考语文,领悟语文的内涵”这一环节,同学们发言积极,有人认为“语文是一棵树,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有人认为“语文是一本书,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 那么在你的心灵词典上,又是怎样诠释语文的呢?请用“语文是……”的格式拟写一条“格言”,表达你对语文价值的理解,并对你的“格言”作简单的阐释。(3分)
格言:
阐释: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诗歌欣赏(4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甲、乙两诗的颔联都是千古名句,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蕴涵哲理等),作简短赏析。(2分)

(2)甲、乙两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2 一15题。( 14 分)
【甲文】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小信未孚 ( ) ②公将鼓之( )
③知胜之道也( ) ④百战不殆(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展开余下试题②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
     
1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他不“鄙”在哪里?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3分)


15.举例说明甲文中的鲁国为什么能够战胜齐国,并从乙文中找出依据。(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 一19 题。( 15 分)
谈阅读
叶圣陶
阅读总得“读”。出声念诵固然是读,不出声默诵也是读,乃至口腔喉舌绝不运动,只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如古人所谓“目治”,也是读。无论怎样读,起初该用论理的读法,把文句中一个个词切断,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又按各句各节的意义,读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这样读了,就好比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大体总能听明白。最忌的是不能分解,不问关系,胡里胡涂读下去——这样读三五遍,也许还是一片朦胧。
读过一节停一停,回转去想一下这一节说的什么,这是个好办法。读过两节三节,又把两节三节连起来回想一下。这个办法可以使自己经常清楚,并且容易记住。
回想的时候,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有些国文读本在课文后面提出这一类的问题,就是帮助读者回想的。一般的书籍报刊当然没有这一类的问题,惟有读者自己来提出。
……
总之,阅读以了解所读的文篇书籍为起码标准。所谓了解,就是明白作者的意思情感,不误会,不缺漏,作者表达些什么,就完全领会他表达的意思。必须做到这一步,才可以进一步加以评论,说他说得对不对,合情理不合情理,值不值得同情或接受。
在阅读的时候,标记全篇或者全书的主要部分,有力部分,表现最好的部分,这可以帮助了解,值得采用。标记或画铅笔线,或做别种符号,都一样。随后依据这些符号,可以总结全部的要旨,可以认清全部的警句,可以辨明值得反复玩味的部分。
说理的文章大概只需论理地读,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诸如此类。美读的方法,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读法,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读要不要读熟?这看自己的兴趣和读物的种类而定。心爱某篇文字,自然乐于读熟。对于某书中的某几段文字感觉兴趣,也不妨读熟。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领会,这是很大的乐趣。
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因为文言是另一种语言,不是现代口头运用的语言,文言的法则固然可以从分析比较而理解,可是要养成熟极如流的看文言的习惯,非先熟读若干篇文言不可。
阅读当然越快越好,可以经济时间,但是得以了解为先决条件。胡里胡涂读得快,不如通体了解而读得慢。练习的步骤该是先求其无不了解,然后求其尽量地快。出声读须运动口腔喉舌,总比默读仅用“目治”来得慢些。为阅读多数书籍报刊的便利起见,该多多练习“目治”。
阅读之后该是作笔记了,如果需要记什么的话。……
最要紧的,阅读不是没事做闲消遣,无非要从他人的经验中取其正确无误的,于我有用的,借以扩充我的知识.加多我的经验,增强我的能力。就是读文艺作品如小说诗歌等,也不是没事做消遣。好的文艺作品中总含有一种人生见解和社会观察,这对于我的立身处世都有极大的关系。
(节选自《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学国文学习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有改动)
16.文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完整地介绍了阅读的过程。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各用一个字对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加以概括。(3分)
阅读的过程:①读→② →③ →④ 解→⑤ 评→⑥
17.作者认为“目治”是一种怎样的阅读方法?你认为要迅速捕捉阅读信息,是诵读好,还是“目治”好?请简要阐释。(2+3分)


18.阅读文章结尾画线句,你认为好的文艺作品与立身处世有怎样的关系。(3分)

19.作者认为书读熟了就会“得到新的领会,这是很大的乐趣”,请举例谈谈你这方面的体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20 一24 题,( 18分)
绝 唱
严 阵
①我总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三四月间,荷花出水,一片浅绿。它浅浅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③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④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⑤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⑥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个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的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⑦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它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一种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达着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展开余下试题⑧何况,它还有散落满池的莲子呢!隆冬过后,新芽又将破水而出,青青的绿意又将覆盖这片古老的荷池。
⑨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选自2009年第04期《青年文摘》绿版)
20.整体感知。通读全文,说说题目“绝唱”的含义。(3分)

21.写法揣摩。作者写荷叶的美,红花的美有什么作用?(3分)

22.语言品析。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写得很好,试评析其妙处。(2分)

23.内容探究。“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圆明园残荷为什么会给作者强烈的“震撼”结合本段内容,概括回答。(4分)


24.综合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只要精神不屈,便谁也摧毁不了你!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这一哲理的理解。 ( 80 字左右)(6分)




三、作文(60 分)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走过,其间我们欣赏过人生的阴晴圆缺,经历过成长的喜怒哀乐,品尝过生活的酸甜苦辣——读书的滋味、获奖滋味、失败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当家的滋味、淋雨的滋味……将会镌刻在我们的心里。
请以“ 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作文答题纸另附)

语文参考答案
2009.03
1. C 2. A 3. C 4. D 5. B 6. A
7.铭 憧 睿
8.(1)悠然见南山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星汉灿烂 (4)酒酣胸胆尚开张
(5)受任于败军之际 (6)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7)生于忧患 (8)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9.(1)一次,动物们要开会议事,让狗去请大象。结果狗将猫当成了大象请来了,受到动物们的嗤笑。从此,狗和猫就成了仇家。(只要说出大意即可。)
(2)热爱自然,如百草园的生活;厌倦旧的教育方式(内容、制度等),如三味书屋的生活、怕背《鉴略》等;富有爱心、善良、有正义感,如对长妈妈态度的变化、对猫的厌恶、对隐鼠的同情等
10.(1)示例:总结语文,评估学习的收获 回味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2)示例:我们曾谈曹操青梅煮酒、纵论天下英雄。我们曾诵李白举头望明月,细诉思乡情怀。(只要上下一致,语意连贯即可。)
(3)示例:格言:语文是一座桥,一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
阐释:一个人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产生了对别人的感情,如果没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很难把这种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一个人没有很好的鉴赏理解能力,对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阅读文学,我们欣赏电影电视,只有具备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才能和作品人物交流,才能和作者“对话”。是语文这座桥,超越时空地沟通了人与人心灵。
11.(1)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诗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2)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对乡村的依恋之情
12.①为人所信服 ②击鼓 ③规律,道理 ④危险
13.①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勇气就消耗尽了。
②上下目标一致就能取胜,用有准备对待无准备,自能取胜。
14.示例:从四个方面表现鲁庄公的不“鄙”——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答对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15.示例: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16.想、问、记
17.“目治”就是默诵,即用眼睛在纸面上巡行而不用发声的一种读书方法。
“目治”好,因为“目治”无须逐字逐行扫描,口腔喉舌不必运动,只需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处理信息,这样比诵读速度要快。
18.围绕“好的文艺作品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功能”作答即可。
19.要点:举出实例,写出新的领会,乐趣,语言简洁流畅
20.满池残荷在生命结束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最美的展现。
21.运用衬托手法,突出残荷是最美的。
2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绿叶的美;运用叠词,增加了音韵美。
23.圆明园残荷即使残破也要高高挺立,即使被摧折也要守住自己的根,显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相映衬,具有象征作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江苏省扬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