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38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8]
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试卷
必修三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座号: 分数:
一、基础题(4×4=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锦瑟(sè) 粗糙(zāo) 湍急(tuān)
B、浣女(huàn) 谄媚(xiàn) 邂逅(xiè)
C、惘然(wǎng) 哨卡(qiǎ) 癖好(pǐ) 
D、教坊(fang) 歼灭(jiān) 炽热(z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渔舟 瞑目 楼兰 兰田日暖 B、绸缪 踟蹰 烦燥 无可辨驳
C、凄怆 婉约 浩淼 芳草萋萋 D、松驰 纨绔 山坳 水泻不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人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那些进口饮料。
B.他俩从小学到高中同窗十二载,一直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因琐事而吵架。
C.在国庆节前的全市卫生大扫除中,市直属机关干部倾巢而出,分片参加了集体劳动。
D.中国足球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振奋人心;但在世界杯小组赛中却表现欠佳,铩羽而归,令国人大失所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与老王共事多年,特别是编纂《辞海》的几年,我们朝夕相处,对于他的为人治学和领导才能,的确受益匪浅。
B、暑期大学生勤工俭学招聘市场在建庆中学举行,校门前有的路面积水,但两万多名大学生仍从四面八方涌来。
C、记忆力惊人的马哈戴蒙能够背出圆周率前的31811位数。
D、不久前,中国入世谈判代表龙永图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就入世后人才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二、积累题(8分)
5、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6、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
7、 ,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
8、 ,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9、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10、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11、想当年,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课内阅读(40分)
(一)阅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回答问题。(10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3、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14、“穿金甲”的“穿”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5—18题。(16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浏览完整试题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愁思,悲伤的情思。
B、主人忘归客不发 不发:不忍动身。
C、别有幽愁暗恨生 生:人生。
D、小弦切切如私语 私语:低声说话。
16、诗歌的第一节写离别,诗人直抒胸臆,突出一个“ 惨”字,作者如何烘托这一“ 惨”字?(5分)
17、“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
18、对文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作了概括介绍。“ 秋瑟瑟”“无管弦”“惨将别”突出了秋天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邀请琵琶女,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这说明琵琶女依然保留着年少时的傲慢,对一般的邀请者不屑一顾。
C、“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很传神。琵琶女欲言又止,琵琶遮面表现了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的她犹疑和顾虑,刻画出自惭身世,有难言之痛,又有一丝戒备的复杂心理。
D、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从她演奏的曲目上看,是当时的名曲;从她演奏的过程来看,旋律的变化复杂,富有艺术感染力;从听众的反应来看,听众悄无声息已深深被吸引住。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9—21 题(14 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9、解释下列加粗字词。(4分)
(1)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 (2)卷起千堆雪 雪:
()故国神游 故国: (4)早生华发 华发:
20、作者为什么要将“周郎”和“赤壁”并称?(5分)
21、这首词里写景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气势雄伟的“ 江山如画”的景象,你觉得哪些词句用得好?(5分)
三、课外鉴赏。(2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3×2=6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2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幽寂。
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3、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的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没有运用动静相称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眼。(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4.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3分)
25.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景象,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5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就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6、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27、试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6分)
四、语文实践。(10分)
28、许多俗语和名言警句,如果变换一个角度思考,就会产生另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理解。请依照示例,写出你对下面名句的不同看法,要求通顺、合理。(3句中任选2句)
示例:喜怒不形于色
另一种看法:把真实的想法埋在心底,一是对身体不好,二是人家会说你的城府太深,工于心计,所以我宁可把喜怒写在脸上。
(1)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另一种看法:

(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另一种看法: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一种看法:

答案:
1、C(A糙cāo B谄chǎn D炽chì)
2、C (A 蓝田日暖 B 烦躁 无可辩驳 D 水泄不通)
3、D解析:A项:“下里巴人”是古曲名,非人名。B项:“相敬如宾”一般指夫妻之间。C项:“倾巢而出”褒贬误用。D项:“铩羽而归”,飞鸟损伤了羽毛归来,比喻遭遇失败,沮丧地归来。
4、D。 A项,“对于……受益匪浅”不通,删去“对于”并在“的确”后加“使我”。B项,“市场”与“举行”搭配不当,可改“市场”为“活动”。C项,“前的”改为“的前”
5—12(略)
13、前两句写了边塞的景色:天空阴云密布,白雪皑皑,暗淡无光。作用:既描绘了边塞的景色,也渲染了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定下了壮阔悲凉的基调。
14、穿是磨穿的意思,点明将士戍边时间漫长,战事频密,战斗艰苦。抒发了身经百战的战士们以身报国的豪情壮志。
15、C (滋生)
16、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怅惜别;霜叶衰草,秋风萧瑟,更显出荒凉寥落;没有音乐助兴,只能对饮闷酒,借酒浇愁,更反映出失意谪居的冷落寂寞。最后借用秋江月影,烘托出主客之间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形象说明诗人此时的哀愁就像那茫茫江水一样无边无际,此时的心绪就像江中破碎动荡的月影一样零乱。以上这些描写,为悲剧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场,创造了悲凉的气氛。 (意思相符即可)


展开余下试题17、“别时茫茫江浸月”用环境描写的手法烘托出诗人秋夜送客时的感伤孤寂悲凉的情怀。“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江水无声,秋月无言,以无声衬托有声,充分写出听众备琵琶曲征服后为之陶醉回味的场面。(意思相符即可)
18、B “琵琶女依然保留着年少时的傲慢,对一般的邀请者不屑一顾”没有根据。
19、风流:有功绩,有文采。雪:浪花。故国:故地、旧地。华发:花白的头发。
20、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作者对他的敬仰,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华和功勋,英雄形象就变得格外鲜明了。
21、在写景方面,如“乱石穿空”写江山险峻,“惊涛拍岸”写巨浪惊险,“ 卷起千堆雪”写江水汹涌澎湃,这三句江、山合写,有声有色。
22、A(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A项中“花落”“月出”“鸟鸣”是动态描写,而“山空”则是静态描写,对诗的艺术技巧鉴赏不当)
23、B(A项用“桥响”之动衬托“犬吠”之遥,以“庭空”衬托环境之静。C项用“寒树”“霜桥”衬托环境之静。D项用“鹤鸣”衬托“楚山”之静,用“露白”衬托“秋江”之“晓”。B项采用直陈式描写。)
24、解析:要想回答这两个题,首先要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此诗是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写的。杜甫到了晚年,已经是“漂泊西南天地间”,没有一个定居之所,只好“以舟为家”了。所以下边接着写“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亲戚朋友们这时连音信都没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到处漂流!从这里可以领会到开头的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本来含有一个什么样的意境了。另外,还要了解到杜甫虽然当时的政治生活是坎坷的、不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致君尧舜上”的抱负,时刻关心国家的命运,忧国忧民,这样,这两个问题就容易回答了。
答案: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25、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26、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台所望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
27、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28、(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并非每一个人说话都是一贯正确的,说错了,改了就好。
(2)前边就是死胡同了,就要无路可走了,还在把别人的批评当作耳边风,有你吃亏的那一天。
(3)自己不喜欢的,就以为别人也不乐意。自己喜欢的,不问别人愿意与否就强加给被人,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吗? (218.16.237.116)
标签:粤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粤教版必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3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