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3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教材过关测试
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下册第一次教材过关测试
考试时间:100分钟 分值:150分
一、基础知识选择 (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蹒跚 (pán) 朱拓(tà) 胆怯(què) 咀嚼(jǔ) B、玷辱 (diàn) 凫水 (fú) 形骸(hái) 搭讪(shàn) C、炮烙 (luò) 谬种(miào) 吮吸(shǔn) 悚然(sǒng) D、执 拗(niù) 歆(xīn)享 肖像(xiāo) 滑稽(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讥诮 僵绳 寒喧 沸反盈天 B、应酬 噩梦 怂恿 水乳交溶 C、瞎制 唾弃 通牒 随声附合 D、告诫 诡秘 祭祀 联绵不断
3、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她 _____ 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②她张着口_______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没趣。
③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______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④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________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
A、讪讪 怔怔 惴惴 匆匆
B、讪讪 惴惴 怔怔 匆匆
C、怔怔 讪讪 惴惴 匆匆
D、怔怔 惴惴 讪讪 匆匆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释义有错的一项是
A、讪讪(难为情的样子) 踌蹰(犹豫不决,也做“踌躇”)
B、喁喁(形容低声细语) 自诩(自夸)
C、有酒盈樽(酒器) 世与我而相违(不相合)
D、窈陷(幽深昏暗的样子) 恨晨光之熹微(天亮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几个人一坐到一块就谈吃谈穿,真是百无聊赖。
B、《祝福》中的鲁四老爷十分顽固守旧,祥林嫂被绑架后,他只说了“可恶!然而……”,真是惜墨如金。
C、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D.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我信口雌黄,说个笑话给你听。
6.、下面的文学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边城》的主旨是通过一个充满凄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湘西人民淳朴善良的心灵。
B、宋朝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C、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善于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了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对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鲁四老爷的书房窗下案头上,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
和一部《四书衬》——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鲁四老爷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阶级本质。
B.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是《祝福》中“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的肖像描写,表明在长期的打击与折磨下,祥林嫂已陷入极度的悲哀,精神几乎麻木了。
浏览完整试题
C.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眼镜碎了没有。——这是别里科夫被柯瓦连科推下楼后的一段细节描写。揭示出别里科夫的狼狈相。
D.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震动”是女人内心震惊的外在表现,“吮”的行为是想稳定一下自己的心情。
8.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么另一联内容是什么,属于哪一联? ( )
A.下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B.上联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C.上联 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D.下联 德性坚定品节详明
9、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组是
荷花变成人了_____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______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______原来是他们________
A逗号 问号 感叹号 句号
B问号 问号 逗号 感叹号
C问号 分号 感叹号 句号
D逗号 分号 逗号 感叹号
10、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沛公安在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④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⑥大王来何操?
A. ①⑥/②/③⑤/④ B. ①②⑥/③⑤/④
C. ①⑥/②/③⑤④ D.①/⑥/②/③⑤/④
二、文言文阅读与翻译(20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卮酒安足辞 B. 杀人如不能举
何辞为 刑人如恐不胜
C. 哙拜谢 D. 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乃令张良留谢 其意常在沛公
12.下面古今异义解释正确的一项 ( )(3分)
A.以致天下之士 (连词,多表示不好的结果) B.以为桂林、象郡(认为)
C.沛公居于山东时 (同今山东省)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变故)
13.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夫秦王有虎狼之心”等等一番话,表面上是抨击秦王,实际上是指责项王。
B.樊哙有的话同前文所写刘邦与项伯的对话几乎完全一样,这表明刘邦方面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C.樊哙引怀王与诸将相约的话,意在提醒项羽,应该当王的是刘邦,而不是你项羽。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14.翻译下面的句子(11分)
(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3分)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3分)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2分)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3分)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5分)
题乌江亭 乌江亭
[唐]杜牧 [宋]王安石
胜败兵家事不期, 百战疲劳壮士哀,
包羞忍耻是男儿。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多才俊, 江东子弟今虽在,
卷土重来未可知。 肯为君王卷土来?
[注释] 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是项羽自刎之处。
15.上面两首诗歌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属于 和 。(2分)
16.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表现的思想内容却不同,请指出不同之处。(3分)
四、填空题(共15分,每格1分,)
17__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8不似春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19.在《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20.我国的成语源远流长,许多来自于古书,请举出《鸿门宴》中的两个成语: 、
。
21__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4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1记得祥林嫂曾执着地问过,人,到底是有没有“魂”的?当时的祥林嫂,已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如此麻木的人儿,竟也询问起“魂”来,可见,这东西实在是重要得很!
○2人,其实是有魂的。如果一个人失了魂,那么,便只剩了一具空壳,活起来很没劲、很无聊的。而“魂”这东西,又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有时失了魂,却还甲 .
○3到底什么是人的魂?说白了,就是人的某种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老夫子的魂;“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这是岳大元帅的魂;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是共产党人夏明翰的魂……正是这些魂凝聚成了我们的民族魂,才使我们的民族涉过滚滚的历史长河,走向文明,走向昌盛.他们虽然都死了,可他们的魂依然活着,成为我们的脊梁。
展开余下试题
○4不仅仅是人死了才能有魂;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英雄徐洪刚那不畏强暴、见义勇为、沥血追歹徒的精神,便是他的魂;青年志愿者们为社会服务,奉献社会的一片爱心,也是他们的魂……
○5然而,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却失去了那宝贵的魂:孕妇受辱,围观者甚众,却都“木刻”似的;眼见救人的勇士求助,却浑似不见一般;病者横于闹市,过者达百余人,却都袖手旁观……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都令人忿忿然。若鲁提辖大官人亲历,不免又要叉开五指,或者挥起大拳头了。
○6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伟人的话没有错,人本身不能永恒,只有人的精神才能永恒!
○7丢了魂怎么办?要紧的是努力地寻回来。仔细想来,祥林嫂其实并未“麻木”而至于“不仁”,至少,她已有意无意地意识到自己失却了“魂”,尽管她所谓的“魂”实属子虚乌有。而我们现在的某些人,失去了至关重要的魂却还懵懵懂懂而不自知,这才是不得了的呢。
○8按迷信的说法,人若丢了“魂”,便乙 神志不清,是必须及时地“叫”一“叫”,将“魂”叫回来,若时间长了,这“魂”便很难回归本身。迷信不可信,但有时却可以从中悟出些道理。对我们有些人,也该“及时”地“叫”一“叫”:“魂兮,归来!”
25、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分别填入文中甲 、乙 处(2分)( )
A、六神无主 B、不以为然 C、浑然不觉 D、茫然若失
26、第○4段中写“徐洪刚”“青年志愿者们”是为证明:(3分) ( )
A、当代青年也是有魂的。 B、活着的人也是有魂的。
C、活着的人与死了的人的魂的含义不一样。 D、个人有魂,集体也有魂。
27、第○4、○5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 。
28、本文围绕“魂”展开议论,层次分明,段落之间有很强的逻辑性,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两个字,以显示本文的思路。(4分)
→ → →
29、下列标题中,最适合做本文题目的一项是:(3分) ( )
A.魂兮,归来 B 人是有魂的 C 从祥林嫂的“魂”谈起 D “魂”与精神
六、语言表达(5分)
30.依照示例,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 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 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
附:1-13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答案
七、作文(6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当然,不同的人对幸福也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
请以“幸福“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议论阐发、编述故事等等。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B(A.怯qiè;c.谬miù;肖xiào) 2.D(A僵-缰 喧-暄B溶-融;C瞎-辖 合-和) 3.A 4.D 5.C 6.D(通史) 7.C(动作描写)8.B 9.B 10.A
11.B 12.D 13.C(为沛公辩解)14(1)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用意常常在沛公身上。
(2)那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3)(4)略
15.七言绝句、咏史 16.杜牧认为: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根据“壮士衰”“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等可分析出作者的意图。
17—24略 20.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四者任选两个)
25.甲.C乙.A 26.B 27.例证、对比论证
28.问魂――有魂――丢魂――招魂 29.A
30.(1)轻轻地你走了,就如你轻轻地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留下一片安静,营造美好环境。 (2)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带走美丽动人的故事,留下沟通读者的桥梁。 带走知识的圣水,留下知识的源
31.略(注意前后本体的变化及字数要求) (60.165.133.157)
上一篇:
2008-200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07-2008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