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22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0]
鄞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语文试卷
鄞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语文试卷
(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语感错落有致,语调起伏diēdàng( ),或壮丽豪迈、气势磅bó( ),或清丽wǎn( )约一咏三叹。真草隶篆行,异彩纷呈,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zhàn( )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
2.将下列诗句前的字母填入文中相应的横线上(2分)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_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A、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B、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C、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D、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处于豆蔻年华的我们,对异性产生倾慕之心是生理和心理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必然结果。
B.有人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是“缘”把我们连在一起;我说只有“志”才能让我们走到一起,因为我们“志道”相同,所以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追求事业,成就自我。
C.作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写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向往;画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诗如画;音乐家会用歌声唱出生命的美好;幽雅动人……
D.溪水西流,你要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东前进,你要看看东方之神叱咤风云的威武雄姿。
4.古诗文填空(6分)
(1)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 , ”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唐代诗人王维以写景见长,在他的笔下,不但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明净之美,在《使至塞上》中,亦有“ , ”的苍凉雄浑之美。
(3)据报道,宁波到杭州的火车将开行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时速达到200公里,宁波到杭州只需一个小时,真是“ , 。”(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5.文学常识填空(4分)
歇后语同成语一样,也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语言文化之一,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许多歇后语都出自一些文学名著作品中,如:“林冲上梁山 ——官逼民反”就出自《水浒》;“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三国演义》。请你在下面的歇后语中填出相关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来:
(1) 进曹营 —— 一言不发。 (2) 战李鬼 —— 打假
(3) 进大观园 —— 看得出神 (4) 照镜子 —— 里外不是人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材料所透露的信息。(2分)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容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浏览完整试题
7.综合性学习(4分)
最近宁波市教育局已确定了我市 “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共有10所中小学。3月底,这10所学校的音乐教师已前往沈阳参加由教育部统一安排的京剧培训班。目前,我市的试点学校纷纷开始探索京剧教学。这些被确定为试点的学校,有的具有京剧(戏曲)教学师资方面的优势,有的原来就有学生戏曲社团的基础等,参加试点活动积极性高,能为全市中小学开展 “京剧进校园”探索积累丰富的经验。
(1)请写出一部你所知道的传统京剧名《 》。(1分)
(2)作为一位初中学生,你对“京剧进校园”持什么观点?请说出理由(50字以内)。
(3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山 影 (15分) 方叶
① 不知你喜不喜欢,淡淡的山影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
② 山影无疑是一种美,一种宁静无言的美。山,无论崔嵬高峻,还是峥嵘峭拔,山影永远是灵秀而含蓄的。比之庞然实体来,淡淡的山影显得更加空灵,超脱。那份宁谧,那份幽远的韵致,让人如啜饮清泉,一下涤净了心头的尘俗。
③ 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之外,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遣胸中的郁结。而山庐梦影,既真实又缥缈,既可亲可感,又可寻可思,理所当然是高人雅士抒情写意的最佳具象。看唐代诗人笔下的山影何等瑰丽多姿!“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在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的眼中,山影是多么苍凉、壮阔和空旷啊。作为山水大诗人大画家的王维,原本就倾心于凄美的风光,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波折,更加看破世事,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烟云,不值依恋,于是,他平静地走出浑浊的世道,投向佛寺和大自然怀抱,把自己的身影彻底地融入浓浓淡淡的山影里。无论置身于“空山新雨后”,还是“独坐幽篁里”,也无论品味“山色有无中”,还是聆听“深山何处钟”,山影勾勒出的是他那种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心态;行行句句,无不充满了清幽恬淡的禅意和孤寂深远的意趣。
④ 人们对于山影的喜爱,纯然是精神上的快乐和抚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辞去归来,在寻常的山中采菊,种豆,除草,饮酒,写诗,抚琴,悠远的山影雕塑了一位高洁伟岸的形象。同样的,敬亭山也不孤高绝寰,而李白照样“相看两不厌”。个中奥妙,是敬亭山的山影里栖立着诗人那种“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傲然不羁的心曲,以及对趋炎附势、溜须拍马时尚的轻蔑。尽管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却历尽了千载而不朽。
⑤ 对于讲求写意畅神的中国水墨画,飘渺空灵的山影,更是不可或缺的意境。从王摩诘破墨点染的雪石图》,到董源平淡天真的《夏山》,从米芾意似未已的《溪山雨霁》,到石涛恣肆苍莽的《黄山八胜图》,我们读到的自然不仅仅是峻峰云岭,松石板桥,茅舍僧寺,透过那些淋漓酣畅的笔墨,更可以窥视到孤拔豪迈的心境和活跃通脱的灵气。静穆的山影看似平常,其实情长意浓,意境深远,深深烙印着画家们的审美情趣争理想情操。
⑥ 许多年来,攀山涉水,深入林谷,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山影把大自然的一切拥入自己的怀抱,相济相融。酿造出自然界的一种大和谐,大完美。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
8.第①段中说“淡淡的山影是我生命的一种底蕴”。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解释“底蕴”的具体含义。(2分)

9.结合全文,请分条简述古往今来人们喜欢游历山川的原因。(3分)

10.阅读文章第③段,请分点指出唐代诗人笔下瑰丽多姿的山影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并用原文回答山影成为抒情写意最佳具象的原因。(3分)

11.文中大量引用诗画材料,请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好处。(3分)

12.文章最后说:“常常沐浴在这种宁幽净洁的氛围中,人自然会渐渐变得神怡意远起来。”请摘引本段六个字概括“这种”具体指代的内容。(2分)

13.下列对作品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 ( )
A. 古往今来,人们游历山川,只是为了欣赏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
B.敬亭山的山影并不巍峨奇峭,而李白照样“相看两不厌”,个中奥妙,就在于诗人轻蔑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尚。
C.“山影始终是我一个无法走出的梦境”,形象地表现了山影的魅力和作者对山影的特殊感情。
D.作品把“我”和众多古代文人画家对山影的情感融为一炉,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自身的审美情趣、理想情操。
(二)漂泊者的故乡 刘墉 (15分)
归 乡
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的费尔班克去,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
窗外除了远处仍然覆着白雪的山头,四面望去全是杉树林,那些树又都长不大,好像上面有什么力量压着,全不到5米高。
“树长不高的!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即使在夏天,往下挖,没几尺就是冰冻层了,”中年的女司机对我一笑,“一年只有4个月不下雪。”
“在这儿生活,寂寞不寂寞?”我问她。
“不寂寞,我有8个孩子。从17岁开始生,现在老大都30了,”她又回头一笑,“下月抱第7个孙子。”
“他们都到南边去了吧?”“不,全在费尔班克。”
“没一个到美国本土去?”“去玩过,都回来了,受不了外面的拥挤和吵闹……还有污染。”她突然发出一串大笑,“信不信?这里是天堂,一个鸟不生蛋的天堂。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
守 土
电视上转播奥运会体操比赛。特别为夺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俄国队名教练阿卡耶夫作了专题报道。
20多年来,阿卡耶夫为俄国训练出许许多多体操名将,一个个拿到奥运奖牌,又一个个移民欧美。
对欧美那些富裕国家,争取顶尖好手“入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事,只要想跳槽,几乎立刻就能办成。于是那些跳槽的选手,一个个换了护照,拿了高薪,住了华厦,代表其他国家出赛,或担任其他国家的教练。


展开余下试题但是,阿卡耶夫仍然留在俄国住小小的房子,拿不高的月薪。
“谁说俄国穷苦、没前途?”阿卡耶夫在电视上说,“我就爱它。”
现场转播,也特别拍摄了以前受教于阿卡耶夫,而今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的画面。
镜头运用得很妙,远远带到阿卡耶夫不时抬头远眺“老学生”的特写。
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了。
阿卡耶夫的脸色一震。
我不知道他的感觉,是喜,是悲?还是再一次失落?我猜想,阿卡耶夫会不会心里暗骂:“谁让你不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离乡10年前认识了一位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他抱着一叠作品四处兜售,画的都是“水乡”。氤氲的水气、蒙蒙的雨丝、撑着伞的村妇,在青瓦白墙的杏花村里,美极了。
隔两年,又遇到他,画价涨了不少,画的依然是“杏花春雨江南”,用的依然是宣纸、徽墨,只是感觉差多了。
“离开小时候长大的土地,只好拿以前的旧稿子改造,‘空想’总不如‘眼看’的变化多。”画家倒也坦白。
最近逛画廊,又见到他,江南的雨景成了纽约的高楼,凄迷的水色成了十里红尘的灯火,透过水墨的技巧,把纽约的风景画活了。
“我找到了另一块土地,”他得意地说,“何必执著在一个地方?”
归乡与离乡
故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有的人小时候虽然爱妈妈,到了叛逆期,却看母亲不顺眼,急着离开家。也有人在孤儿院长大,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我常想,到底是那“安土重迁”,守着故土一辈子的人对,抑或“志在四方”,早早就离乡背井、出去打天下,甚至一辈子不再归乡的人对?
“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定是父母的故乡。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漂泊来?
这世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
只知道: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
对于漂泊者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
14.“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应如何理解?“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是什么意思?(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本文第二部分举了两个例子,它们分别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的?(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分)
16.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说“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50字以内)(4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 (11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 空乏其身
衡于虑 而后喻
1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曾益其所不能 D、入则无法家拂士
20.翻译文中的划线句。(2分)

2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分)
22、《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2分)


(二)(9分)
秦王坚①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②为御史中丞③。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④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⑤之弟也,酗酒,豪横⑥,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⑦德,奏未及报⑧,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⑨,疾恶纠案⑩,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⑾者二十馀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
【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符坚。河东:郡名。②邓羌:人名。③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 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指官职名。④王猛:人名。⑤太后:符坚的伯母。⑥豪横:恃强横暴。⑦收:拘捕。⑧报:答复。⑨同志:志趣相同。⑩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⑾刑免:判罪免官。]
2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为 ( ) (2) 患 ( )
24.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25.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2分)

26.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1分)

27.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五.作文(50分)
28.请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罗曼•罗兰
②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雨果
③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④ 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
⑤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 ——爱默生
⑥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 ——丘特
⑦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⑧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上面是关于书的名言,你读了有何感想?请打开你的记忆之门,检索你的读书故事,请以“我和书 ”为题作文(请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要求不少于600字。

鄞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语文参考答案 2008.4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跌宕 礴 婉 绽 2. D,B,A,C 3、A
4.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徐庶 李逵 刘姥姥 猪八戒 6、略7、略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8、能涤净心头尘俗的那份宁谧幽远。(或:会使人变得神怡意远的宁幽净洁。言之成理即可。)(2分)


展开余下试题 9、①欣赏山川之美 ②获取履艰越险的快慰 ③心灵与静美的山水相洽相融,排遗胸中的郁结。 ④寻求精神上的快乐和抚慰(每条1分,写满三条,言之成理即满分)
10.苍凉、壮阔和空旷;怡然自得和超凡脱俗(或:孤寂深远清幽恬淡)。(2分) 山影既真实又缥缈,既亲切可爱,又可寻可思。
11.①把山影具体化 ②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2.大和谐,大完美(2分)
13、C、D(2分)
(二)(15分)
14.(1) 反映了女司机对故乡的辩证认识,意在说明无论故乡环境好与坏,只要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就是我真正的故乡。(2分)
(2) 我们不会永远住在祖先住过的地方,以祖先的故乡为故乡。(2分)
15.(1) 第一个例子用来说明老一辈仍固守着安土重迁的传统。(2分)
(2) 第二个例子用来说明年轻一代漂泊中找到了新的归宿,拥有了第二故乡。(2分)
16.全文分三部分,先叙后议,并用小标题标明各部分的侧重点;选取三个人物的生活片段,表现他们对故乡的态度上的差异,为下文的“议”作铺垫。(3分)
17.此为开放题,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语言顺畅为满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11分)
18.(1)田间、田地 (2)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 或 资财缺乏,即贫困
(3)通“横”,梗塞,不顺 (4)了解,明白 19、A 20、略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2.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二)(9分)
23.⑴做、担任 ⑵祸害 14.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2分,答到大意即可)
25.强德恃强横暴,抢夺别人的财物,掳掠他人的子女,成为百姓的祸害。(2分,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
26.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27.略(2分,评价要扣住人物性格特点等,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嫉恶如仇,执法如山,雷厉风行等) (61.175.210.15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鄞州中学提”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2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