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08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是为配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专题教学而设计,故在依据09考纲的精神,又兼顾阶段性考查的特点,适当突出阶段学习的内容。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二 (下)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焦庆康 审核人:张义谦
2009-4-25
友情提醒:
1、1~19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
2、文科附加题部分答案请直接写到试卷上。
一、(1~3题每小题3分,第4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三聚氰胺(qíng) 炽热(chì) 剽窃(piāo) 船桨(jiǎng)
B.一蓑烟雨(suō) 脊梁(jì) 粗糙(zào) 鹧鸪(zhègū)
C.扃牖而居(jiōng) 萌蘖( liè) 回眸(móu) 弄堂(nòng)
D.揠苗助长( yà) 胴体(tòng) 修葺(qì) 鸣啭(zhu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航天紧紧瞄准世界最新科技,亦步亦趋紧跟世界航天发展新动向,所以“太空漫步”才得以圆满成功。
B.面对民俗展览会上展出的秦淮扎灯、桃花坞年画、惠山泥人、扬州漆器等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观众交口称赞,感叹相见恨晚。
C.奥运盛会在北京举办的难得机遇极大地激发了中国运动员的昂扬斗志,他们以无所不至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各项比赛当中且取得了不凡的业绩。
D.政府与民众不是施舍与被施舍的关系,而是互动的唇齿相依的关系,有
困难得到政府的帮助,民众无需感恩戴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08年底,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再起,双方交战激烈程度堪称极致,
目前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已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再度被阴云笼罩。
B、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后,新闻大战的硝烟随处可见,世界各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媒等机构纷纷派出编辑、记者参与报道。
C.新年伊始,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分别举行了自主招生测试,灵活新颖、别具一格的考试题目,让平时习惯于死抠课本的许多莘莘学子直呼难以招架。
D. 南京市卫生局对南京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门诊筛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要求医务人员坚持职守,有序地进行筛查救治,做到结石患儿当天就诊,当天检查完毕。
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加以评论。请选择两个不同的角度评价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40字。(6分)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公布了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并向周正龙发放奖金2万元。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法律界人士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网易网友举报虎照原型系年画。11月26日,网易公布了全套华南虎的数码照片。12月2日晚,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到网易,认定照片中的老虎是假老虎。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确认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纸老虎”。陕西省林业厅和镇坪县13名公务人员被严肃处理。
(1)_ ___△ △ △
(2)_ ___△ △ △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藩,字叔翰,赵郡人。年四十余未仕,读书扬州,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亚居守东都,署为从事。洛中盗发,有诬牙将令狐运者,亚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后获真盗,藩益知名。
浏览完整试题
王绍持权,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王仲舒、韦成季辈为郎官,朋党辉赫,日会聚歌酒,慕藩名,强致同会,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曰:“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后果败。
裴垍言于帝,以为有宰相器,遂拜藩门下侍郎、同平幸事。藩性忠荩,事无不言,上重之,以为无隐,四年冬,顾谓宰臣曰:“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给人足,或国贫下困,其故何也?”藩对曰:“古人云:‘俭以足用。’盖足用系于俭约。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 自然帑①藏充羡,稼穑丰登。若人君竭民力,贵异物,上行下效,风俗日奢,去本务末,衣食益乏,则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自然国贫家困,盗贼乘隙而作矣!伏愿宫室舆马,衣服器玩,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则天下幸甚。”帝曰:“俭约之事,是我诚心;贫富之由,如卿所说。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滥,极言箴规,此固深期于卿等也。”藩等拜贺而退。
时河东节度使王锷用钱数千万赂遗权幸,求兼宰相。藩与权德舆在中书,有密旨曰:“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藩遂以笔涂“兼相”字,奏上云:“不可。”德舆失色曰:“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曰:“势迫矣!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元和六年卒,年五十八,赠户部尚书。藩为相材能不及裴垍,孤峻颇后韦贯之,然人物清规,亦其流也。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八》)
[注]①帑:收藏钱财的府库。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3分) 。
A.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责怪
B.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励
C.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约定
D,“日又暮,何暇别作奏!”事果寝 寝:搁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李藩忠直敢谏和清正自持的一组是( ▲ )(3分)
A.①必务损之又损,示人变风 ②仲舒辈好为讹语俳戏,后召藩,坚不去
B,①藩性忠荩,事无不言 ②日又暮,何暇别作奏!
C.①唯当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②藩知其冤,争之不从,遂辞出
D.①邀藩一相见即用,终不就 ②困于自给,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郎官王仲舒、韦成季等人结成私党,地位显赫,每日聚会饮酒,并喜欢传播谣言,表演杂戏作乐。尽管他们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却不愿与他们交往。
B.李藩认为,如果国君耗尽民力,爱好珍宝,就会上行下效,奢侈成风,舍本逐末,造成国贫家困,盗贼纷起。所以力谏皇上减省用度,以示崇尚节俭。
C.河东节度使王锷重金贿赂权贵宠臣,请求兼任宰相。尽管皇上已下旨让中书省拟诏批准,但李藩认为不可,并在形势紧迫的情况下力阻此事。
D.裴垍认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荐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虽然才能不如裴垍,但和裴垍一样清正自持,不像韦贯之那样待入傲慢苛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吾与仲舒辈终日,不晓所与言何也。(3分)
译文:_ __△ △ △
(2)诚使人君不贵珠玉,唯务耕桑,则百姓既足,君孰与不足!(3分)
译文:_ _△ △ △
(3)纵不可,宜别作奏,岂可以笔涂诏耶!(3分)
译文:_ _△ △ △
三、(18分)
9.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4分)
答:_ _△ △ △
(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答:_ _△ △ △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4分)
答:_ _△ △ △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三首(其一)
宋•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两句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_ _△ △ △
_ _△ △ △ 。
(2)诗歌开篇便点出环境的“清”,试联系全诗,具体分析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这一环境特点的?(4分)
_ _△ △ △
_ _△ △ △ 。 11、名句名篇默写。(8分)
(1) _△ △ ,笑谈渴饮匈奴血。
(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_△ △ ,只有香如故。
(3) _△ △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4)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_△ △ 。
(5)小轩窗。正梳妆。 _△ △ 、 _△ △ 。
(6)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_△ △ ?
(7) _△ △ ,夕揽洲之宿莽。
(8)乘骐骥以驰骋兮, _△ △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12—15题。
老钱的灯
孔庆东
当着导师的面,自然是叫钱老师。但背后,还是觉得叫“老钱”过瘾。
老钱在世上混了五十个年头了,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有时便不免暗发一点鲁智深式的腹诽:今日也要做学问,明日也要做学问,冷了弟兄们的心。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老钱笑得更加开心,青黄的灯光在他秃得未免过早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因为我知道人走茶凉之后,那支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展开余下试题
我常常从那支灯下经过。二十一楼的西半边,冲南,二层中间的那个窗口。我披星戴月从三教回来,耳朵里落进一串老钱粗犷的笑——大概又接见了什么文学青年吧。我深更半夜晚上出门,来回总要绕到那窗下。看一眼那灯,似乎心里就多了一份舒坦。每当我冲着书缝打呵欠时,不禁就想到:老钱大概还在干着吧?我再忍会儿。
有一次送女朋友,我说:“从那边儿绕一下,看看老钱的灯。”她勃然小怒:“又是老钱,老钱!老钱的灯有什么好看的?简直是变态!”我勃然大怒,顺手给了她一记红焖肉,酿成了一场大祸。
所以我有时觉得,老钱的灯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老钱的满头黑发,不就是被它弄没的么?只要它亮着,老钱就像着了魔似的翻呀,写呀。写鲁迅,与周作人。可是人家那哥俩儿有他这样的“贵府”,有他这样的青灯么?“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也许他很欣赏陆游的这联名句吧?
一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就再也说不清了——我的经验。
所以还是盲目崇拜一点什么为好,一种主义,一个人,一盏灯……
当我面对书本“读欲”不振时,当我独望窗外无所事事时,当我觉得白天之重和黑夜之轻都压得自己难以承受时,我就想:去看看老钱的灯吧,顺便吃个煎饼果子。
站在那窗下,仿佛能听见那灯嗡嗡地喘息着,好像一盘时间的磁带在转动。有时真想喊一声:“嘿,老钱,悠着点儿!”
灯嗡嗡地喘息着。
老钱是个普通人。
但他的灯,亮在我心上。
1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老钱”这一人物形象。(4分)
_ _△ △ △
_ _△ △ △ 。
13.简要分析文章末尾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6分)
_ _△ △ △
_ _△ △ △ 。
14.文题为“老钱的灯”,试概括“灯”的象征意义。(4分)
_ _△ △ △
_ _△ △ △ 。
15.作者认为,“一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就再也说不清了——我的经验。”此处的“再也说不清”,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
_ _△ △ △
_ _△ △ △ 。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1分)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为什么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蒸蒸日上的时候,会爆发文化大革命?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因为人文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容易显现出来。它的失落不容易被注意到,等到大家集体发现就来不及了。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中国进入世界经济体系大约是不可逆转了,我们已经加入WTO。但是,我们的人文教育是否必须进入西方模式,而使我们本来的人文教育传统毁掉?我觉得当务之急是如何在西方的模式下坚持民族的自主性和多样性。我们任重而道远。
16.人文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重点通过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唤醒人性中真善美的因素和做人的良知的教育。
B.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使之灌输到人的主观世界中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的教育。
C.通过各种知识的学习,培养人的真善美的品性,使之能意识到“我是人”的教育。
D.传授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使人懂得做人道理的教育。
17.从全文看,造成人文教育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4分)
_ _△ △ △
_ _△ △ △ 。
18.人文教育缺失造成的危害是什么?(4分)
_ _△ △ △
_ _△ △ △ 。
六、(70分)
19、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风景无处不在。拈花微笑,必然有一种智慧;微风细草,必然有一份感动;平常话语,必然有一份真情;周围风景,必然有一种美丽!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我都会告诫自己:在水一方,守望一道风景。
请以“守望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三次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附加题)
友情提醒:
1.由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解答,其他考生不做。本试卷总分40分。
展开余下试题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及座位号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答案直接写在试卷对应题目的横线上(或括号内)。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1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20.用“/”线给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21.这个故事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二、名著名篇阅读题。(15分)
22.下列对名著名篇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成功塑造了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的形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表现了他极度困惑、痛苦的灵魂搏斗。
B.《老人与海》中作者倾力塑造的是“硬汉子”性格的典型形象。主人公桑提亚哥自尊自信,顽强进取,勇于拼搏,蔑视死亡,临危不惧,与厄运斗争到底,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胜利者。
C.《三国演义》中蜀国占据西蜀一带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对孟获七擒七纵,实属其无奈之举。
D.《三国演义》中写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胜袁败主要原因是袁绍不听许攸袭击许昌的建议,反而认为许攸是奸细,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了许攸的建议,烧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
E.巴金的《家》中,觉新是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但对封建家长的专制意志处处忍让、顺从。为了维护封建家庭,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他终于觉醒,毅然投奔了光明。
23.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5分)
答:
24.“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5分)
答: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归纳要点,分析问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宏大的“缶阵”引起轰动,其创意和效果都非同凡响。“缶阵”之缶,据说是依据曹侯乙墓之青铜鉴缶仿制。鉴和缶都是先秦礼器。此鉴缶由内外两件组成,外面为方鉴,方缶置于鉴内,鉴击组合后,之间的空隙正好用来盛冰。其功能类似现代冰箱而不是乐器,主要是在丧礼场合保证祭祀用酒的醇正。
先秦时期乐器的定型有漫长的过程。只有在新石器时代后期,才有可能出现陶缶一类打击乐器。击缶而歌的目的是节奏,而不在于缶音。随着钟、鼓的出现,音响、音质始终有问题的缶就不可能像丝竹、金石类乐器那样成为主流乐器,进入中原的礼乐序列。陶器本为生活用品的大路货,饭饱酒酣之余击缶而歌多是率性而为。因此,先秦时期的缶只是偶然作为乐器,不用于礼乐场合。再者,先秦的乐器分类是按照乐器的质地,即所谓金、石、土、革、丝、竹等八音。以“蒙皮发音的“缶阵”之缶,是革一类之鼓,而不是土一类之缶。
将缶阵之缶称为传统之缶,显然是—种误读。准确地说,或可称之为“鉴缶状电子发光鼓”。
然而无知无畏。知识、文献、专家或权威在文化创新上往往是桎梏。一般而言,在无现代文化干预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突变很难发生,而误读却很容易造成文化的传承出现差异性和 多元化,这是对文化发展的很好补充。试问,有哪一种方式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比这种误读更有力?又有哪一种方式比误读给传统文化带来如此新的活力呢。
25.作者说:“将缶阵之缶称为传统之缶,显然是一种误读”依据有哪些?(9分)
答:____
2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缶阵”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哪些启示?(6分)
答:____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二(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A 2.D(A亦步亦趋,指自己没有主张,或者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含贬义。B指第一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样。C“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 3. D/A项为成分残缺,“巴以双方由冲突迈向和平”后应加上“的前景(或“美好愿望”)”;B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传媒”并列不当;C项为赘余,应将“许多”删掉。 4. 从制假者角度:利欲熏心,制假骗奖,假虎照拷问诚信指数。从传假者角度:“纸老虎”大行其道,公务人员不作为令人痛心疾首。从打假者角度:圆睁双眼,穷追猛打,社会呼唤依法打假。
二、(18分) 5.C(期待,期望) 6.A(分别排除B②、C①和D①) 7.D(“孤峻”意为性情“孤高严正”,不是待人“傲慢苛刻”并非贬意,裴韦二人,俱为清正自持之人)
8.(1)我和王仲舒这些人呆在—起一整天,不知道与他们说些什么。(3分)
(2)假使国君不以珠玉为贵,只是致力于农耕蚕桑,百姓丰足了之
上一篇:
09年官亭中学高考语文仿真试卷
下一篇:
(粤教版)高三最后冲刺基础知识(1-4题)及语言表达
标签:
苏教版
高二
选修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江苏省灌云”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