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9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黔江民族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3月考试题
黔江民族中学2009届高三语文3月考试题
命题人:陈在应 审核人:杨举波
第Ⅰ卷(共33分)
一、(共12分,每小题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经纶 沦陷 沧海 囫囵吞枣 美轮美奂
B.荟萃 描绘 污秽 脍炙人口 市侩哲学
C.弘扬 红装 彩虹 洪水猛兽 鸿篇巨制
D.贿赂 恪守 网络 束之高阁 络绎不绝
2.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字形只错一个的一项( )
A. 渲染 奥秘 以老卖老 坐收渔利
B. 部署 苦恼 笑容可拘 寒喧客套
C. 媒体 融洽 绝无紧有 融汇贯通
D. 精练 仿碍 合盘托出 老羞成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上海坐两个小时的车就可以到嘉兴,再坐一个小时的船就可以到乌镇,你会发现,这里依旧充斥着江南水乡的古老韵味。
B.随着深圳“申大”的成功,大运会承办地区龙岗区的房价一路飙升,拔出萝卜带出泥,今年一季度整个深圳楼盘均价也随之上涨了12.5﹪。
C.即使本届奥运会门票样式设计尚未确定,但官方票务人士介绍,今年6月30日前不申购,开、闭幕式门票将会很难买到。
D.潘基文“笑到最后”的整个过程并不真如媒体说的那样顺风顺水,事实上,联合国内部充满着对话、沟通甚至交易和较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的美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诞生和发祥地,其厚厚的黄土层是经数百万年沙土堆积而成的,历尽了沧桑岁月。
C.名望有时也调皮也气人,有些人钻营一世也只能够和别人裤脚相齐;有的人光明磊落原地站着,却已获得别人发自心底的尊重与拥戴。
D.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注重实效,不盲目攀比;要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小题。
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千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每年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他们是由于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饮水而流离失所的。目前,被列为世界性生态灾难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我国境内由西向东扩展,跨省越市、长驱直入。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距天安门仅72千米,且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近来,沙尘频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见。在草原、耕田沦为荒漠后,许多原住居民只好沦为生态难民。由此沙进人退,背井离乡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造成严重的压力。
另外,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还日益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身心病态(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不安全性的增加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许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失就源于生态基础的沦丧。
浏览完整试题
生态主义者认为,应将安全问题扩充为对现代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态安全更应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所致,更有来自境外的生态侵略!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构成对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欧洲时装市场对“沙图什”的需求使中国特有的藏羚羊尸横遍野;中东达官贵人对猎鹰的喜好使中国西北的猎隼屡遭捕捉走私;韩国对熊胆粉的消费使中国数以千计的野生熊类身陷囹圄;日本情侣有互赠相思鸟的毛病,中国出口商便大量收购野鸟,导致自然界鸟少虫多,加重了生态失调;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却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国家自己不养羊,却资助中国养。他们得到的是羊绒,所谓“第一世界享,第二世界纺,第三世界养”,使我们中国落个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这种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态侵略不用耗费一枪一弹,便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之地。这种持久而广泛的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进行的鲸吞蚕食,巧取豪夺,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严重,祸患更长久!诸如荒漠化一类的生态灾难现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林草不兴,国土不宁!必须正视:在国家安全上,我们正面临一种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却关乎民族危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的安全问题:生态安全
5.有关“国家生态安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如果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那么这个国家便是生态安全的国家。
B.人类的身心病态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更将导致国家生态安全遭受严重挑战。
C.国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
D.国家生态安全关乎民族危亡和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我们必须正视。
6.下列对“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荒漠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许多居民因为土地荒漠后沦为生态难民。
B.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已构成中华民族生存的心腹大患。
C.荒漠最大的恶果是使人们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D.由于人类至今没有对赖以生存土地荒漠引起重视,即将面临丧失生存空间的威胁。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安全的严重危机主要是由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
B.只有改变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才能保障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C.西部是生态脆弱之地,西部开发首先要重视生态建设,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荒漠化带来的危害。
D.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预防植被惨遭破坏,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就必须把住出口关,禁止一切野生动植物的出口。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小题。
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
更始立,……兴为长史,奉迎迁都。更始诸将皆山东人,成劝留洛阳。兴说更始日:“陛下起自荆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山西雄杰争诛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王氏①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今久不抚之,臣恐百姓离心,盗贼复起矣。……今议者欲先定赤眉而后入关,是不识其本而争其末。恐国家之守转在函谷,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更始日:“朕西决矣。” 拜兴为谏议大夫。…… 会天水有反者,攻杀郡守,兴坐免。
时赤眉入关,东道不通,兴乃西归隗嚣。(嚣)虚心礼请。而兴耻为之屈,称疾不起。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兴闻而说嚣日:“《春秋传》云‘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嚣②,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问者诸将集会,无乃不道忠信之言;大将军之听,无乃阿而不察乎?昔文王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尚服事殷。……高祖征伐累年,犹以沛公行师。今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而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无乃不可乎?惟将军察之。”嚣竞不称王。 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兴复止之曰:“夫中郎将、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孔子日:‘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不可以假人者,亦不可以假于人也。无益于实,有损于名,非尊上之意也。……”嚣病之而止。……
侍御史杜林荐之日:“窃见河南郑兴,执义坚固,……宜侍帷幄,典职机密。……”乃征为太中大夫。兴好古学,尤明《左氏》《周官》。世言《左氏》者多祖于兴……。
(选自《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注释】①王氏:王莽,这里指王莽暴政。②嚣:(xiāo),奸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攻杀郡守,兴坐免 坐:坐视
B.嚣矜己自饰 矜:夸耀
C.常以为西伯复作 作:发作
D.嚣病之而止 病:患病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同学者皆师 ②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B.①兴闻而谓嚣日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后遂广置职位,以自尊高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郑兴劝说隗嚣“不称王”的理由的一组是 ( )
①诸将集会,不道忠信之言 ②大将军之听,阿而不察
③令德虽明,世无宗周之祚 ④威略虽振,未有高祖之功
⑤欲举未可之事,昭速祸患 ⑥无益于实,有损于名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郑兴有政治远见,在众将领都不愿迁都的情况下,指出先平定赤眉然后迁都是本末倒置,并劝说更始帝认清形势,安抚百姓,西进入关,稳定政权。
展开余下试题
B.郑兴在赤眉军人关、东面的道路不通的情况下,往西归附了隗嚣,隗嚣很虚心,以礼相请,而郑兴却认为屈就于他是耻辱的,就推说有病不起来。
C.郑兴善于引经据典,他巧妙地引用《春秋传》有关言论来指出隗嚣身边将领心怀异志,并引用孔子的话,批评隗嚣大量设置官职来提高自己地位的做法。
D.郑兴喜好古文经学,他钻研《公羊春秋》,精通《左氏传》,造诣高深,与他一起学习的人都以他为师。人们说起《左氏传》时,大多采用他的说法。
第Ⅱ卷(共117分)
四、(共20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天下同苦王氏虐政,而思高祖之旧德也。(3分)
译文:
(2)虽卧洛阳,庸得安枕乎?(2分)
译文:
(3)而欲举未可之事,即速祸患,无乃不可乎?(3分)
译文:
13.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按要求答题(6分)
秋词(刘禹锡) 行秋(徐玑)
山明水净夜来霜, 戛戛秋蝉响似筝,
数树深红出浅黄。 听蝉闲傍柳边行。
试上高楼清入骨, 小溪清水平如镜,
岂如春色嗾人狂。 一叶飞来细浪生。
注释:嗾,“教唆”的意思。
(1)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情感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感情基调是 ,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2分)
(2)请简析刘诗后两句的艺术手法和徐诗整首的艺术手法。(4分)
答:
14.按提示写下面的空白。(6分,每两空1分)
(1)《劝学》第二段首先说明:“ , 。”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2)足足拍了五年的《2046》终于要公映了。昨天下午,影片全国公映庆典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首映、庆典时间都已确定,但问起具体细节,主办方的回答还是“尚未确定”,看来王家卫是打算将神秘进行到底了,让人不由得想到那句“ , 。”(引用《琵琶行》中的话)。
(3)苏轼《赤壁赋》中刻画曹操形象的句子是“ , 。”
(4)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例如 国作家 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 的《 》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散文,按要求回答15—18题。
家之恋
乔安娜•门特
11月的一天下午,昏暗的光线伴着寒风透过光秃秃的树枝,在我家的窗户上投下了一张黑色的网。微弱的光线渗进室内。屋里,父亲沉重的躯干颓然倒在椅子里。房中一片寂静。我不时抬起头来注视着父亲的腹部。我看见它轻微地起伏,运动神经仍在工作。他坐在一张已磨损的特制的桃色丝绒椅子里,衣服上油墨斑斑,周围放着报纸和其他杂志。右边的茶几上放着一盏灯和几星期来的《奥马哈世界先驱》,左边的杂志架上塞满了一年的《全国地理》,上面又堆放着《时代》《内布拉斯加农场主》,而更多的是《世界先驱》。所有这些报刊上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土。有时当我用吸尘器打扫时,我故意把吸尘管对着他和报纸来吓唬他,或者就干脆在他手臂上吸尘。这使他开怀大笑。我很喜欢他能这样,我喜欢感到父亲仍然在那儿并且伸手可及。
突然间,他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他的头和双手一起抽搐,同时抓起弄皱了的报纸。当他用颤抖的双手试图举起报纸阅读时,又开始了那特有的“沙沙”响声。下面就是他读报的样子:运动神经开始工作,双手拿起报纸,头开始颤动着向前倾,并且和手一起愈来愈往下沉,眼睑一张一闭,直到报纸掉在腿上,随后运动神经又停止工作。有时他一连几天都看同一版报纸。但是,正如他说的,“生活对我来说总是崭新的。”
他与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前相比判若两人,那时他还未得震颤性麻痹,是一位高大,黝黑,膀宽,眼睛碧蓝的德国人。而现在他却永远地弓腰驼背,突出的眼睛越过总是滑到鼻尖的眼镜上端,直勾勾地盯着什么。左脚吃力地拖荡着,步履维艰。最近三年里,他脸部肌肉失控,时而不由自主地弄出嘈杂的声响,但仍然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动。他读报时坐的椅子的弹簧已经断裂。他习惯在上床时让两百磅重的身体一下子倒在床上,把床架也弄断了。我们的家庭就是如此地望着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而度过了十三年。父亲变糊涂已有六年。我和母亲认为这是件幸事,因为他似乎不再去注意岁月的流逝及其对他的影响。正如他有时说的,“我仅仅是在这儿打发时光。”
但在我们家里总要有人照看他,主要是我母亲。她默默地在实现1940年11月22日的誓言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她俩是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玻利斯物价管理办公室工作时结识的。婚后第四年当共和党削减开支时,物价管理办公室关闭了。母亲跟着父亲回到了内布拉斯加的家乡。在这儿他们养育了五个孩子。母亲常常告诉我,过去他们一起生活得多么幸福。她多么为他而感到自豪!他具有她想在一个丈夫身上找到的一切品质:洒脱,善良,虔诚,是一位她能在众多方面依赖的人。
现在关系变了。父亲成了一个要全部依靠母亲的人了。以前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一去不复返。母亲挑起了曾经由父亲承担的照料家庭的重担,还要额外地添上照看父亲(这是非常花时间的)和干全日工作。所有这一切都要一位五十九岁的妇女包揽,实难想象。我的两个弟弟无知透顶,他们竟指责母亲对父亲缺乏同情,建议母亲花更多的时间与父亲做伴。我想说的是:要知道,正视死亡不是件容易的事。人们喜欢抱抱婴儿,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是生活中的新生力量,然而我们中间又有谁愿意看着死亡之神一步步走近我们爱着的人呢 母亲过去和现在都一直爱着父亲,而她的爱并不是能轻易被两个弟弟所理解的那种简单的爱情。她把爱留在记忆中,爱使她照料好一个空荡荡的家,一个失去精神的灵魂。她与他在新的关系中同舟共济。就像一位母亲尽管看着自己的孩子不幸地死去,她还是深深地爱着。
15.从第一段写父亲身边摆设(画线处)的文字中你读出了什么?(6分)
答:
16.父亲变糊涂了,“我和母亲认为这是件幸事”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4分)
答:
17.请简要分析一下“母亲”的形象(6分)
答:
展开余下试题
18.从全文的内容看,作者的“家之恋”是怎样表现的?请有条理地回答。(6分)
答:
六、(15分)
19.比兴手法是《诗经》开创的,它是我国古代诗歌中一种非常好的表现手法。在后来的民歌中以及现在的歌词中,这种手法得到了继承、发扬。请你依照下面的示例,用比兴的手法写两句或几句歌词,内容不限。(内容提示:青春、理想、亲情、奥运、“嫦娥一号”)(4分)
示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 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陕北民歌《泪蛋蛋》)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歌词)
仿写:
20.下面文字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5分)
(1) 某月某日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一非法分子抢劫同学财物,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圆文化节上”一曲萨克斯精彩绝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某月某日上课迟到5分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下列图表的内容用一段叙述性文字表述出来。(6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过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黔江民族中学高三语文月考答题卡
第Ⅰ卷(共3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第Ⅱ卷(共117分)
12.翻译(8分)
(1)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译文: (2分)
(3)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3.诗歌(6分)
(1)刘诗的感情基调是 ,徐诗的情感基调是 。(2分)
(2)答:
(4分)
14.按提示写下面的空白。(6分,每两空1分)
(1) “ , 。”
(2) “ , 。”
(3) “ , 。”
(4) 国作家 ,中国作家 的《 》 (5)《 》、《 》
15.答:
(6分)
16.答:
(4分)
17.答:
(6分)
18.答:
(6分)
19.仿写:
(4分)
20.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09高考诗歌鉴赏最后40天预测题
下一篇:
高2011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黔江民族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