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学考模拟卷
阅读:914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学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4]
新都区2009年(春)初中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新都区2009年(春)初中毕业诊断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100分,B卷50分,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A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答在答题卡上,其余的答在试卷上。
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题号 A 卷 A卷
总分 B 卷 B卷
总分 全卷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㈠ ㈡
得分
A卷(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18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áng)起了头,挺起了腰,绽(zhàn)开了笑脸。
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mú)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jiáo)字。
C.忽然,她猛省(xǐng)过来,用手一拍自己的额头,急忙拔腿就跑,没跑上几步,又转身奔(bēn)回捡起地上的外衣。
D.万卡嘴角撇(piě)下来,拿赃手背揉揉眼睛,抽噎(yī)了一下。
2.下面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B.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C.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从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D.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粹骨。
3.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全市人民都在欢度节日,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门前的立交桥建设施工工地,却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B.山村的夜晚繁星闪烁,月明风清,真是一个幽美的地方。
C.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好,向群众宣传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D.莫斯科地铁站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但都宏伟壮观、富丽堂皇,让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要挟。 B.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后代。
C.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身:亲自 D.箪食壶浆 壶;用壶装。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曹操比于袁绍 B.则名微而众寡
信义著于四海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贤能为之用 D.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浏览完整试题
将军既帝室之胄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对上面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可与争锋”和“不可图也”,说明当时曹操和孙权的力量都很强大。
B.“此用武之国”和“益州险塞”,说明当时荆州和益州的位置都很重要。
C.“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说明刘备政治上有号召力,社会上有威望。
D.“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说明刘备完成了霸业,兴复了汉室。
第 Ⅱ 卷(其它类型题,共82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共10分)
7.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译文:
⑵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
8.用课文原句填空。(自选四句填写)(4分)
⑴子曰:“其恕乎! ,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⑵蒹葭苍苍, 。(《诗经》)
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⑷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⑸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⑹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9.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做其中一小题)(2分)
⑴杜甫在《望岳》一诗中与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慨意思相类似的两个句子是:“ , ”。
⑵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两句表达了他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⑶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 。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题。(12分)
①丘吉尔曾说:“你要别人具备怎样的优点,你就怎样去赞美他。”
②莎士比亚曾说:“人性深处最深切的渴望,就是渴望别人赞美。”
③因此,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的优点、长处,然后真实地而不是虚伪地给以赞美,这是我们以人为本的与人相处之道。
④史提夫•汪德尔,曾是美国某一个时代最伟大的流行歌手和作曲家。实际他是个双目失明的人。说也奇怪,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天赋竟是因为一位老师请他帮忙逮一只躲起来的耗子。老师知道,双目失明的人听力极好。结果就这样一次在一般人看来微乎其微的鼓励和欣赏,促使汪德尔发现了自己的听力天赋,找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日后成了一代歌王。
⑤一个叫马克的小孩子,很可爱但很调皮。成人后在战场上壮烈牺牲。人们在检查他的遗物时发现他贴身内衣的口袋里有一张沾满了鲜血的纸片,这是一张注满了马克优点的纸片。原来小学时马克特别调皮,常常惹祸。可班主任并没有对他完全失望,而是细心去捕捉他的优点,发现他的长处,甚至用放大镜放大的方式,使同学们能看到他的细微的优点,还发动全班同学,让每个人都说出小马克的一个优点,然后由马克自己一一记在纸上。没想到这样一张纸片,他一直珍藏在自己的胸前,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让鲜血将它染红。
⑥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真诚地赞赏和鼓励每一个人,就可能产生奇迹。
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考试得了95分,有的家长责备孩子,说比100分少5分;有的家长鼓励孩子,说他比90分超出5分。两种不同的方式,显然会有迥然不同的结果。
⑧有人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是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干得比其他时候更好。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个普通人呢。
⑨当然,我们说鼓励、欣赏、夸奖,并不是无原则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鼓励、欣赏、夸奖;也不是说不能批评,不能指出缺点。
⑩我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要欣赏人,不要吝惜你对人生真诚的赞美。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1.第①②两段都是引用的名人名言。作为文章开头,这样重复引用,是否恰当?删去其中一段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12.⑥⑦⑧段的顺序,有没有该调换的?如果有,说明应怎样调换及调换的理由。(3分)
答:
1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具体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4.文中说“有人发现,世界上任何一个伟人,都是在受到赞赏的时候干得比其他时候更好。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每个普通人呢。”请补充出一个事例(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但不能是文中出现过的)来证明这句话。(2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60分)
1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⑴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感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然而,生活中往往有值得铭记的日子,并且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这一天,让我铭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展开余下试题
⑵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星星与月亮在一起,夜空更加璀璨;小草与鲜花在一起,大地更加缤纷;心与心在一起,牵挂更加浓烈;与亲朋好友在一起,生活更加丰富;与书籍名士在一起,思想更加深刻……
请以“在一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得少于20行);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0
400
500
600
700
800
B 卷(5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诗歌鉴赏。(4分)
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2分)
2.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2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6题。
细 柳 营 司马迁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 军士吏被甲 被: ② 天子且至 且:
③ 将军约 约: ④ 按辔徐行 徐: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2分)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 吾欲入劳军 军细柳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6.选文表现了周亚夫的什么品质?(2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吧。请你从下面所列出的几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完成下面的题。(4分)
《三国演义》(罗贯中) 《家》(巴金)
《子夜》(茅盾) 《老人与海》(海明威)
我选择的书名: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
与该人物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 (1分)
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1分)
该人物形象给我的人生启示:
(2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8~14题。(18分)
黄河一掬
余光中
①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一行八九个人,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就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②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旷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
③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④于是大家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⑤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的,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走出,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⑥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①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展开余下试题
⑦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
⑧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
⑨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左手的掌纹》,有删节)
【注】①山大:山东大学。
8.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写出文中作者的行踪。(2分)
→ → →
9.文章开篇就说“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终于”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答:
10. 明明是手“伸进黄河”,为什么说是“热血触到了黄河”?(3分)
答:
11.“凉凉的”黄河水为什么“令人兴奋”?请结合这一段内容谈谈你的体会。(3分)
答:
12.文章写了自己在山大诵诗以及流沙河、徐显明、龚自珍等内容,结合全文谈谈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⑤⑥⑦段的内容。(2分)
答:
14.应当如何理解结尾的“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这句话的含义?(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语言运用(12分)
15.近日,《中国青年报》和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公布了他们对公众了解国学的渠道情况的调查(见下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任选其余的两项中的一项,对图表作说明和分析。(4分)
公众了解国学的渠道百分比 读古文经典 读关于国学的通俗书籍 看电视讲座
56.1 44.1 31.6
【例】选:看电视讲座
说明:公众了解国学的渠道看电视讲座占31.6%。
分析:电视讲座能够将束之高阁的学术文化转化成普通人喜欢的知识、语言,甚至日常道理,更易让普通人接受,起到普及国学的作用。
选:
说明:
上一篇:
上海市长宁区高考二模试题
下一篇:
2008年秋季八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学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新都区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