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962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北京市宣武区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北京市宣武区
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II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并且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
A.吊唁 赝品 气焰嚣张 燕过拔毛
B.演绎 情谊 主观意测 自怨自艾
C.毗邻 脾胃 蚍蜉撼树 乐此不疲
D.囹圄 参与 生杀予夺 语焉不详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 、繁衍的地球。尽管我们并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 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 和适应了千万年 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 即便 进化 到
B.生息 即便 进化 或
C.生息 如果 演化 到
D.栖息 如果 演化 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 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
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受到考生家长的好评。
D.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我国消费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5.下列对联相应的文学家,依次是 (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范仲淹 白居易 杜甫 辛弃疾
B.韩愈 白居易 杜甫 陆游
C.韩愈 李白 陶渊明 陆游
D.范仲淹 李白 陶渊明 辛弃疾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身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外汇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浏览完整试题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 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B.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C.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D.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②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B.①每以振施为务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C.①士谦家富于财 ②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D.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补出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郡王睿举德行,(睿)称疾不就
B.(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C.为(债家)设酒食,对之燔契
D.(己)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
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士谦“轻利重义”的一组是 ( )
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②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③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④“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⑤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⑥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B.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C.李士谦对于给他人的恩惠和人们对自己的赞誉常常看得很淡,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D.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时甚至有百姓愿代其而亡,大家自发地为李士谦树碑来纪念他。
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2)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①。沙上并禽②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
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这首词上阕写“午醉醒来愁未醒”,此中意味,与柳永《雨霖铃》中“
”二句的感受相仿佛,令人生出“酒过愁肠愁更愁”的感叹。(1分)
(2)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6分)
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6分)
①群臣吏民, ,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③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⑤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关汉卿《窦娥冤》)
四、(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嫦娥“撞月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下简称“嫦娥”)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整星成功撞月。至此,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
“嫦娥”为什么要撞月呢?
首先是为了深入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这不但能发现其潜在的利用价值,更能从中获得太阳系天体早期演化过程的线索。这样的线索在地球、金星、火星等有大气和火山活动的行星上已难觅踪迹。在解释月球演化的学说中,最成功的一个是“岩浆海假说”。它认为月球形成早期曾有一个深达数百千米的熔融表层,轻的物质上升,重的物质下降。此说主要依据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带回的380千克月球岩石土壤样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遥感资料。
经过阿波罗探月的喧闹,直到20世纪90年人,探月热潮才又兴起。先后有日本“飞天”探月器的子卫星“羽衣号”、美国的“月球勘探者号”、欧洲的“SMART—1”、印度的“月船撞击探测器”等多台探测器受控撞月。它们多半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曾光顾的区域,采取获取图像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来搜集以前未曾得到的数据,其中就包括曾轰动一时的极地水冰的发现。
目前,通过撞击月球获得月面及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已成为主流做法。今年5月美国将发射名为“LRO”的母卫星以释放它的子卫星“LCROSS”来撞击月球极地,激起尘埃云;母卫星将在飞跃尘埃云时收集数据并传回地球。而“嫦娥一号”的落月点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这里距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发射的探月卫星“月球16号”及“月球20号”的着陆点不远,这两个探测器都曾把月球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嫦娥”撞月还为将来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二阶段“月面软着陆探测与自动巡视勘察”进行了技术积累,即进行着陆轨道控制试验。在“软着陆阶段”要攻克着陆轨道设计与制导、导航与控制等技术。尽管此次“嫦娥”整星撞月——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过程进行跟踪监测,但是这样获得的轨道控制经验也是任何国家都不会与人分享的,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为我国航天探月研究提供了民间常宝贵的资料。
展开余下试题
1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嫦娥一号”成功撞月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月球“岩浆海演化假说”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
C.月球极地水冰的重大发现依赖于图像获取和光谱分析的结合。
D.卫星撞月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是当今人类探月工程的主流做法。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耗费巨大、艰辛备尝的探月活动,在上世纪大约沉寂了20年。
B.上世纪前苏联发射的“月球16号”对了解月面物质的构成立有战功。
C.撞月探测器坠落于以往探月器未涉足的区域,将使所获数据更全面。
D.“嫦娥”与前苏联“月球20号”着陆点相近,是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
16.综观全文,此次“嫦娥”撞月留有的遗憾和取得的收获各是什么?(4分)
五、(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
剪纸
于德北
二姑奶算家乡的一个传奇人物吧?她已经三十几年没有回老家了。我见过她一次,面色白皙,双眉入鬓,一看小时候就是个美人坯子,怎么出落也不会走样。
和所有农村姑娘不同的是,当年的二姑娘绝不像其他的女孩,手指粗短,肤黑皮糙,毫无美感。她有一双非常纤细的手,二姑娘三岁学剪窗花,我老家那个村每逢过年,都要请二姑娘剪许多的窗花。各家各户自买红纸,一沓沓铺在二姑奶的炕上,不少孩子趴在二姑奶的窗台上,看二姑奶舞执剪刀的手上下翻飞,从她指间飞落的纸屑,像冬天飘落的雪花,给残阳照了,红白相间,十分好看。
二姑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伙伴,叫彪子。人长得十分壮实,可惜十九岁那年往县里送粮,翻车压断了腿,从此成了一个跛子。
人们都说,两个人毕竟没有定亲,二姑娘不会那么胡涂,她有的是理由,也有的是机会,给自己剪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
但二姑奶没有。她告诉彪子,好好养伤。伤好后,她又拿出自己的积蓄,让彪子拜师傅学木匠,将来找机会出去做工。二姑奶相信,他们一样可以过上让人羡慕的日子。
二姑奶说:“过日子不一定非靠卖苦力。咱能行。”
彪子哭了。
二姑奶和彪子的婚礼办得很热闹。二姑奶没向彪子家要一分钱彩礼,她的举动令周围的姐妹很不解。
二姑奶和二姑爷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二姑爷在二姑奶的帮助下学会了木匠手艺,吃穿不是问题。东家盖房子,西家嫁闺女,都要找他去,除了管吃管喝,哪次完工后都会得到丰厚的报酬。
但二姑奶不能生育。婚后三年,他们的怀里还是空空的。后来请大夫来看,说二姑奶得了一种病,失去了生育的能力。面对农村中这天大的打击,二姑爷出人意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二姑奶悄然垂泪的时候,二姑爷欣然坐在二姑奶身边,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对她说:“没孩子怕啥,我又不喜欢热闹。”
我们那个村有一个小学校,校长是一个民俗学家,很喜欢二姑奶的剪纸。他约二姑奶去学校给孩子们讲课,就讲讲怎样剪窗花。二姑奶不好意思地推却了,她一边低头羞涩地笑,一边说:“俺哪会讲课。”
校长说:“那就给俺们表演。”
一群孩子跟着起哄。
二姑爷在一旁拍了手说:“去,咋不去?别人想去还去不成呢!”就这样,二姑奶在我们村的小学校当了一回女先生。
那天,小学校的校长和二姑奶突发奇想,把学生们从家里带来的红纸用糨糊粘上,宽宽大地铺了大半个操场。阳光照下来,把红纸照得透明,鲜艳。
二姑奶收拾停当,手执剪刀上了场,她打扮得分外精神,人也爽气了十分。有十几个小姑娘帮她抬纸,二姑奶像龙行云,凤鸣天,身子轻快、便捷;抬臂落臂处,人呀、鸟呀、山呀、水呀随着大片大片的纸屑落地,一件件、一层层地显露出来……
这是一幅普天同庆图。望着这件完成的作品,二姑奶脸上的笑意一如三月的春光。
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剪纸作品。
二姑奶说,这么大一张纸,如果把她心里设计的美丽图形剪出来,怕是一辈子也不够。可是,天忽然下了大雨。大家守在雨里不肯离去,可是没办法,雨水可以使万物萌发,也可以把一切一一二姑奶以至全村人的大窗花在雨水的冲刷下都成了泡影。但是,全村的人们都乐于传颂它的美丽。
热爱民俗的老校长哭了,他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壮举而感动。
17.结合作品,简析二姑奶这一人物形象。(6分)
18.操场剪纸的一段,一方面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另一方面又写二姑奶说“这么大一张纸”,剪完它“怕是一辈子也不够”。这里,作者对人物的言行描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4分)
19.作品结尾“他说他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壮举而感动”,这里的“壮举”融合了哪些内容?(3分)
20.作品题为“剪纸”,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二姑奶和二姑爷的婚事和家事,说说作者这样写有何意图。(5分)
六、(10分)
21.请根据下面一段话中提供的信息,以单句的形式为作家莫言所说的“文学意义”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4分)
文学不要求客观和统一,甚至可以说,惟有那种高度主观的、与大家的感觉不同的感觉,才属于文学。你写城里的道路是沥青铺成的,这没有什么独特的文学审美意味,但如果一个打工仔产生了幻觉,在幻觉中发现城里的道路像他奶奶那根用了多年的又自又长的裹脚布,这就具有了文学意义。
(莫言《城乡经验和写作者的位置——在台北出版节“作家之夜”的发言》)
22.论坛留言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很多中学生参与其中,主要是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焦点新闻人物发表自己的随感。请你为下列文字写一则留言。(6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语言通顺,条理清楚,不超过80字
(新浪网)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在谈到长城保护问题时,认为“应该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与长城捆绑起来,引导他们,让长城成为老百姓的经济来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保护这棵‘摇钱树’,而不是去破坏”。
七、(60分)
23.从下面两则标题中任选其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①童心 ②主流与支流
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第I卷(30分,每小题3分)
1—5CBCDC 6—10ADCCB
1.C。[A“雁过拔毛”;B“主观臆测”;D“参与”的“与”读yù,其余加点字均读yǔ。]
2.B。[“生息”,生活生存,生长繁衍,多指人口;“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即便”,表假设和让步;“如果”只表假设。“演化”,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变化。“或”,表示在连接的几个成分中选择一个,结果带有某种不确定性;“到”,直到,表示达到的较为确定的时间。]
3.C。[“不亦乐乎”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不能形容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应为“不可开交”;“寡廉鲜耻”,不知羞耻,此处不合语境,应为“道貌岸然”;“邯郸学步”指学别人的东西没学到,反倒把自己的东西忘掉了,此处不合语境;“薪尽火传”,喻师徒传授,技艺、学说等代代相传,此处符合语境。]
展开余下试题
4.D。[A项成分赘余,“千方百计”与“想尽办法”重复;B项语序失当,“未来的教育”应置于“不仅”之后;C项成分残缺,“施行”后缺失宾语中心词“举措”。]
5.C。
6.A。[B项中的“致谢”,今义为“表达感谢”,文中义为“表达歉意”。C项中的“贫乏”,今义为“贫瘠的、匮乏的”,形容词;文中义为“贫困的人”,名词。D项中的“终于”,今义为“到底”,副词;文中义为“死在……”,“终”“于”是两个词。]
7.D。[A项中前“之”为助词,取独;后“之”为助词,提宾标志。B项中前“以”为介词,“把”;后“以”为连词,“用来”。C项中前“于”为介词,“在……方面”;后“于”为连词,“比”。D项中的两个“而”均为表顺承的连词,“就”。]
8.C。[A项:(士谦)称疾不就。B项:(士谦)望见盗刘其禾黍者,默而避之。D项:(所谓阴德者)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
9.C。[①句表明“孝”;②句表现尊崇古礼,道德高尚;⑥句表现不慕虚名。③④⑤三句均为人物如何面对利益和道义的。]
10.B.[“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有误,原文“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和“有兄弟分财不均”之间无因果关系。]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李士谦,字子约,是赵郡平棘人。幼年丧父,因为事奉母亲孝顺而出名。十二岁时,北魏广平王元赞征召为开府参军事。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高睿以德行科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堤拔为国子祭酒。士谦知道后,竭力推辞,得以作罢。
李家是豪门旺族,每年到春秋两个社祭日,一定举行大宴,竭尽欢乐,人人在醉,喧闹不堪。曾经有一次在士谦住所聚会,面前满是丰盛的食物,士谦却先为常房亲属摆出了黄米,对众人说:“孔子称黄米为五谷之长,荀卿也说吃东西应先吃黄米、小米,古人所崇尚的东西,难道能违背吗?”老少都肃然起来,退席后相互说:“见到君子以后,才发现我们这些人的道德不够高尚。” 士谦家里财富很多,对待自身很节俭,常常致力于救济施舍,家乡有无力办丧事的人家,士谦就赶 过去,缺多少供应多少。有兄弟间分财产不均,以至互相诉讼的,士谦听说后,就拿出自己的财产,补给分得少的,使他和分得多的相等,兄弟惭愧恐惧,相互推让,终于成了善人。有一次别人的牛闯进他家田里去,士谦把它牵到荫凉处饲养,比主人饲养得还好。望见有人偷割他家的庄稼,他就不出声地躲开。他家的僮仆曾经捉住偷他粮食的人,士谦安慰那人说:“穷困使你这样,再没有责怪你的道理。”叫人马上将其放了。
后来李士谦拿出几千石粮食借贷给同乡人,正赶上收成不好,借贷人家无法偿还,都来表示道歉。士谦说:“我家的余粮,本来就是打算救济用的,哪里是为求利的呢!”于是叫来所有的借债人,为他们摆设酒食,当着大家烧了借契,说:“债了结啦,请不要放在心上了。”让大家放心离开。第二年大丰收,借债的人争着来偿还,士谦拒绝了,一点也没收下。到春天,又拿出粮种,分给贫穷人家。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有人对士谦说:“您的阴德多。”士谦说:“所谓的阴德是什么呢?就像是耳鸣,只有自己听得见,别人没有知道的。现在我所做的,我和先生您全部都知道,哪里有什么阴德呢!”
开皇八年,士谦死在家中,当时六十六岁。赵郡的男男女女听说了,无不流着泪说:“我们这些人不死,反而让李参军死了!”参加葬礼的有一万多人,同乡人整理了他的事迹,到尚书省请求给他一个“先生”的谥号。事情后来被搁置不提,于是大家共同在他的墓前树了碑。
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1)和士开也看重他的名望,要劝说朝廷把他提拔为国子祭酒。
(2)赵郡的农民感激他,抚摩自己的子孙说:“这是李参军留下来的恩惠啊。”
[评分标准:本题6分。第(1)小题3分,“讽”“擢”两个要点各1分;全句翻译通顺,1分。第(2)小题3分,“德之”“遗惠”两个要点各1分;全句翻译通顺,1分。]
12.(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评分标准:本题1分。填错、丢字、多字、写错字一律不给分。]
(2)上阕写“愁”,有对自然的春光已逝之愁,有对自己的年华老去之愁,有与友人的后会无期之愁。
[评分标准:本题3分。伤春,伤老,伤离别,3个要点各1分。]
(3)(示例)这首词写了作者伤春、孤寂之情。“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云、月、花人格化,“破”“来”“弄”等词语,写出月夜之景的美丽与动感。这一描写与“沙上并禽”的情态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由这一画面再想到“明日落红应满径”,则使作者的伤情之情、孤寂之心表现得更加生动传神。
[评分标准:本题6分。全诗思想情感,1分;“云破”一句的修辞及其在句中的作用,2分;“云破”一句和上下文的关系及对全诗的作用,2分;答题表述有条理、流畅,1分。]
13.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③复得返自然④晴空一鹤排云 上⑤便胜却人间无数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题1分,多字、丢字、写错字一律不给分。]
四、(10分)
14.C。[A项“为我国探测月球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有误;B项“主要依据宇航员带回的月面土壤样本”有误;D项“以印证获得的数据”有误。]
15.D。[为了论证前苏方的成果”,推断无据。]
16.遗憾是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因为在绕月轨道上没有其他探测器对撞月 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收获是获得了轨道控制经验、星上的CCD相机实时传回的清晰图像,这些都是探月研究中异常宝贵的成果。
[评分标准:本题4分。“遗憾”,2分,答出“没有获得月面和月面以下物质的光谱”即可;“收获”,2分,“控制经验”和“传回图像”各1分。]
五、(18分)
17.要点(包括依据):①人美(天生貌美);②手巧(擅长剪纸);③心纯(忠于感情);④聪慧(相信手艺);⑤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并懂得用心设计和努力描绘(创作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剪纸作品)。
[评分标准:本题6分。前4个形象要点,各1分;第5个形象要点,2分。答案须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只有简单定位没有文本依据,只得一半分,总分不出现半分。]
18.不矛盾。作者写二姑奶很快完成了一幅普天同庆图,意在通过人物轻快、便捷的剪纸姿态,表现其剪纸技艺的高超(1分)。作者写二姑奶感叹“这么大一张纸……怕是一辈于也不够”,意在表现人物对生活之美的追寻、设计、经营永无止
上一篇:
九年级语文期初调研试卷
下一篇: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大庆油田教育中心期末检测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北京市宣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