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14  
标签:粤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4]
华南师大附中南海分校高二下粤教版语文选修期中卷和答案
华师附中南海实验高中高二08-09学年下学期期中
粤教版语文选修1、2、4测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或卡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低徊(huí) 搭讪 (shàn) 谪居(zhé)
B.犄角(jī) 蓬蒿(hāo) 发酵(xiào) 瘦削(xuē)
C.干涸(hé) 果脯(fǔ) 蕈菌(xùn) 桎梏(gào)
D.一瞥(piē) 浅薄(bó) 胚胎(pī) 封禅(shà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沧桑 猗郁 烦燥 欢渡春节 B.炽热 攀缘 黯淡 流恋忘返
C.愧怍 戏谑 混沌 摩顶放踵 D.掮客 蒙昧 拜谒 鞠躬尽萃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做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B.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C.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自然难以开展。
D.他们说,论起她的贤惠,可说是寥若晨星,亲闺女也做不到这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
C. 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D. 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10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 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 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浏览完整试题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3分)
A.乌有城坏其徒俱死 哪里
B.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完全理解
C.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 确实
D.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最终
6.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B.如巡、远之所成就
C.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D.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 (3分)
A. 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B.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逾黄茅岭而下
C. 以千百就尽之卒 D.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不以物伤性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8.下列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有风飒然至者
B.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C.投以小石
D.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张家子弟怀疑许远怕死而降贼着实让作者气愤不已,作者假设同意诬者所言,而后又提出了有力的反诘,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B.许远才能远不及张巡,所以接纳张巡共守睢阳,听他指挥,没有猜疑和妒忌。这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由此足以看出许远以国家为重的高贵品质。
C.作者又以人死与绳断作比喻,用归谬法指出认为城陷是许远个人过失是不达于理的。
D.作者将保卫睢阳提高到关系国家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于是种种否定睢阳战役的谬论就统统破产了,也揭穿了小人的阴险面目,使他们再也无法冒充正人君子。
1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三、课外文言文段阅读(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②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丰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 ①滃(wěng)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涵煦:滋润化育。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顾:向四周看
B.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 按:依照
C.今滁介江淮之间 介:处在、位于
D.掇幽芳而荫乔木 掇:采摘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于是疏泉凿石 ②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B.①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 ②而孰知上之功德
C.①升高以望清流之关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①而故老皆无在者 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叙述作者治理滁州,开地建亭的事。本段开门见山,紧扣文题,也为末段的点明中心埋下伏笔。
B.文章的第二段着力叙写五代战事频繁,唐朝豪杰并起,这正是为了烘托当时“丰乐太平”的政治局面。
C.文章有“丰乐”二字贯穿其中,但意义则有转换,第一段的“丰乐”意为丰山美景可乐。第三段的“丰乐”则为丰年可乐。这种暗换概念的写作技巧,堪称绝妙。
D.《丰乐亭记》与《醉翁亭记》均写于作者贬谪滁州时。文章开篇虽有贬谪荒凉之地的酸楚,而随后则是为朝廷歌功颂德,并抒发与民同乐的思想。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2分)
译文:
(2)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2分)
译文:
(3)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3分)
译文:
四、诗歌鉴赏题,本大题(1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5.请在下面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3分)
(1)歌楼听雨:
(2)客舟听雨:
(3)僧庐听雨:
16.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少年游 柳 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 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
17.结合本词内容,从艺术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3分)
18. “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 , ”(辛弃疾《青玉案》)
(2)昨夜星辰昨夜风, 。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
(3) ,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柯灵
①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清淡的图画。
②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是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懒洋洋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③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全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④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⑤你是否觉得工作太劳累了?我劝你工作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着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尔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⑥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墙,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⑦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20.文章开篇将“巷”比作“散文”和“图画”,下文又从几个方面具体写出了小巷的特点。请用文中词语概括这些特点。(3分)
特点之一:_______________;特点之二:_____________;
特点之三:____________。
21.作者在第4段中涉及了一首唐诗《乌衣巷》,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22.文章的最后一段连用了4个以“爱”引导的句子,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分)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江南小巷独有的风味表现得真实自然,与上海、北方等地的同类建筑物,大异其趣。
B.苔痕、藤罗、修竹、艳花、紧闭的门扉、闲卧的家犬……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雅冲淡的小巷图。
C.文中关于负手行吟、恋人漫步等内容的想像,自然地再现了小巷中的人文生活,取材虽然平凡却读来别有温情。
D.在作者看来,安全、宁静、平易等品格是小巷与名园胜境、大街马路的区别所在,而这些品格也都为小巷增添了美感。
E.本文布局严整,第1段构成全文总纲,贯串全篇,后面文字从不同角度分述开篇的“文情画意”,收放自如,脉络清晰。
六、语言运用题(12分)
24、依据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组成前后响应的排比句。(6分)
白云所以为人讴歌,是因为它纯洁多姿。
高山所以为人景仰,是因为它正直崇高。


25、有些关于文学人物的评论,虽一言两语,却能形象地揭示人物性格,突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如:诸葛亮——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保尔•柯察金——用行动诠释生命的钢铁战士。请参照示例,从下面的文学形象中任选两位,各写一句简短的评语。(6分)
老葛朗台 马蒂尔德 周朴园 阿Q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一只蝴蝶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然它迷路了。左冲右突努力了好多次,它都没有飞出房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房中飞出去,是因为它总在房间的顶部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一扇敞开的窗户。最终这只蝴蝶耗尽了气力,落在桌子上,就像一片毫无生气的叶子。
材料二:“二战”期间,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活下来的人不到5%。根据有过亲身经历的犹太人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研究,人们发现,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一篇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中语文选修1、2、4测试卷答案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C 如果
6、B ( A完全理解。 C 而且将要。 D跟从并且。)
7、D (A 向; 在。B 转折关系连词,却;承接关系连词。C 凭借;因为。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A 定语后置,其余为介宾结构后置。
9、B 说“许远才能不及张巡”并不准确,而且这也不是许远接纳张巡的原因。
10、率领着那些伤病饥饿瘦弱的余部,即使想离开睢阳城也一定做不到了。得分点:将、虽、句意。
11、B(按,查看)(3分)
12、C(C项均为表目的连词。A项①介词,因为/②介词,在。B项①助词,衬音作用,不译/②结构助词,的。D项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表修饰关系的连词。)(3分)


展开余下试题13、D(文章没有流露“贬谪荒凉之地的酸楚”。)(3分)
14、(1)它的上面有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正确译出“耸然”、“特”各1分)(2)更为庆幸的是百姓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和我同游。(正确译出“幸”的词义、“乐”的意动用法各1分)(3)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此游乐,抬头看山,低首听泉。(正确译出状语后置、“既……乃”的关系和整句的句意各1分)
15.答案:欢乐 失意 无奈 (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
解析:“红烛”、“罗帐”描绘“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适意快活;“断雁”(即孤雁)、“西风”渲染了词人的漂泊身世与孤寂心境,有游子怀乡之情愫。“僧庐”则点明词人遍尝悲欢离合,晚年引身而退,看似无情实则痛楚无限。
16.答案:C 解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写的是一幅显示他的当前处境的自我画像。一个白发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在十余字中,一览无余。江山已易主,壮年愁恨与少年欢乐,已如雨打风吹去。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达出词人无可奈何的心绪,使其“听雨”嘎然而止。
“总无情”是不在乎、不在意的意思。A项“无感情”太绝对;B项说法不准确;D项“本身无感情”更不恰当。
17.(3分)以哀景映衬哀情(写借景抒情亦可,但必须点出景物和感情特点),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艺术手法1分,表达情感2分)
18.(2分)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1分);“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1分)。
19(1)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画楼西畔桂堂东。心有灵犀一点通。
(3)出师未捷身先死,
20.优雅;幽静;悠闲(3分,每空1分)
21.(4分)由古今盛衰联想到小家庭的哀乐(2分),进而表现置身小巷能使一切得到净化,使人忘却忧愁(2分)。
22.(4分)用4个“爱”引导的这一组排比句,将不同嗜好者的不同品味表现得鲜明、有层次,从而将小巷的魅力表现到极致(2分),语言明快流畅,富有节奏感,很好地激发起读者的感情,富于感染力(2分)。
23.(4分,每项2分)C (“想像”、“自然再现”的分析有误,这里是对读者“你”的建议与劝说,并非作者的想像。) E (开篇的“散文与图画”并非“全文的总纲”,它只是前4段内容的总述,故“贯串全篇”的说法失当。)
24、 例句:大海所以为人瞻仰,是因为它心胸广阔;
河流所以为人歌诵,是因为它奔腾不息;
土地所以为人赞扬,是因为它包容万物。(每句3分)
25、 马蒂尔德——时贪慕虚荣,换得十年艰辛。老葛朗台——被金钱吞噬人性的吝啬鬼。
周朴园——伪善的外表,自私的灵魂。 阿Q——精神胜利的典型化身。(每句3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构思点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必须明确的是,目标只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常有人一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这是不是有些像那只蝴蝶?其实,只要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我们的眼前很有可能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目标是积极心态的主要标志,心态积极,必定是因为有明确的目标,而目标又促使心态更加积极。没有脱离远大目标的积极心态,也没有消极心态产生的远大人生目标。写这篇文章,关键是把握好目标与心态的辩证关系———目标反映了心态,心态决定了目标。
附:《丰乐亭记》(欧阳修)参考译文:
我到滁州任知州的第二年夏天,才饮到滁州一处甘甜的泉水。向滁州人打听,在州城南百步远近的地方找到了泉源。它的上面有丰山高高地独自耸立,下有溪水幽静地深藏山谷,其中一道清冽的泉水,水势盛大,向上喷涌。我上下左右观看,非常高兴。于是凿开岩石,疏通泉流,开辟出一片地方建筑亭子,与滁州的人们前往游乐。
滁州在五代战乱的时候,是兵家用武的地方。当年,太祖皇帝曾率领周朝的军队在清流山下打败李璟的兵马十五万人,在滁州东门之外活捉南唐将领皇甫晖、姚凤,于是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过当地的山川形势,研究它的地方志,登上高处瞭望清流关,希望能找到皇甫晖、姚凤被擒的地方。但当年亲历战事的人都不在了,因为天下平定已经很久了。自从唐代政治颓败,海内四分五裂,天下豪杰并起,相互争夺,到处都是敌对政权,数也数不清。到了宋朝承受天命,圣人出世,四海统一。过去凭借山川险阻称王称霸的人,有的被铲平,有的自行消亡,百年之间,冷清清地只见清流山依旧高耸,清流河仍然清澈。想问当时战争情况,经历过的人都早已死去了。今天滁州位于江淮之间,地方偏僻,是船只车辆、商贾游客都很少到的地方。百姓生下来就不见外地的事情,安心于耕田种地,穿衣吃饭,养老送终。谁能知道皇上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如雨露滋润、阳光普照达百年之久呢!
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民风安恬闲适。既已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便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此游乐,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花草,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下荫凉,秋迎风霜,冬赏冰雪。秋冬的刻削裸露,春夏的清幽秀茂,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民众也为年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他们推求这里的山川形胜,叙述这里风俗的美好,使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而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便写了这篇文章,并给亭子起名为丰乐。
附:《少年游》鉴赏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长安东灞桥这一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全词通过描写富有寓意和韵味的景物来表达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
开篇总揽灞桥全景“参差烟树灞陵桥”一句,直接点明所咏对象,暮色苍茫中,杨柳如烟;柳色明暗处,灞桥横卧。灞桥是别离的象征,眼前凄迷的灞桥暮景,更易牵动羁泊异乡的情怀。灞桥不仅目睹人世间的离鸾别鹤之苦,而且也是人世沧桑、升沉变替的见证。“风物尽前朝”一句,紧承首句又拓展词意,使现实的旅思羁愁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把空间的迷茫感与时间的悠远感融为一体,貌似冷静的描述中,透露出作者沉思的神情与沉郁的情怀。“衰杨古柳”三句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作者想象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此词写衰杨古柳,憔悴衰败,已不胜
标签:粤教版 高二 选修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华南师大附”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