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882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8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二《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选修模块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2、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用2B铅笔答于机读答题卡上,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用钢笔答于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城阕 绰约 芙蓉泣露 迷花倚石忽已瞑
B、青瞑 金樽 钟鼓馔玉 天涯霜雪霁寒霄
C、俳优 兰橑 切中肯綮 出师一表真名世
D、溽署 沽取 雕栏玉砌 且放白鹿青涯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手捧录取通知书,他踌躇满志,意气昂扬。
B.在北京奥运会上,美国选手埃蒙斯最后一枪戏剧性地打出了4.4环,中国选手邱健功败垂成,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C.而那些声名不甚彰著的笔名,多属于报坛的过客,兔起鹘落,不惹人注意。
D.老师批评他说,你这种片面地看问题,目无全牛的办事方式让我感到失望。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才能做好。
B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C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D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4 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错的一项是( )
A 旧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唐代以后的诗统称近体诗,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苏幕遮”等;题目要根据词的 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C《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恨歌》都是乐府诗。后来,由于词也是按谱填写且可以清唱,所以,词的别号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D中国古典诗歌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都是很讲究声律的。因此,朗读诗歌要把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句中节拍、句末韵脚和章节间节奏的把握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每小题3分)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
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
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
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
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
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
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
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
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浏览完整试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橇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
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
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
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日: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5.对下列旬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向:脸朝着,面向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w.w.w.k.s.5 u.c.o.m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不忍杀之,以赐公
C.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①愿为诸君快战w.w.w.k.s.5 u.c.o.m ②吾为若德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杀
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w.w.w.k.s.5 u.c.o.m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
阅读《蜀相》,回答下列问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9对这首诗中的诗句的 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 “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天下,复兴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指渡过难关。 w.w.w.k.s.5 u.c.o.m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B 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 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世的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 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9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1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省:探望。
B. 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访问。
C.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通“叩”,询问。
D. 时座上有健啖客 啖:谈话。
12.下列省略句中补出的省略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平陈子灿省兄(于)河南 于:介词,到……(某地)
B. 故尝与(之)过宋将军 之:代词,他,指代大铁椎。
C. 吾始闻汝名,以(之)为豪 之:代词,你,指宋将军。
D. 客不得已,与(之)偕行 之:代词,他,指宋将军。
13.下列对《大铁锤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介绍宋将军的“工技击”“雄健”,是为了衬托大铁椎的勇武。用了以勇衬勇的表现手法。
B.文中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大铁椎身怀绝技,轻捷善战的个性特征。
C.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说明他是一个胆小鬼。
D.“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渲染了战前的肃杀气氛。
14.把《大铁椎传》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答:
展开余下试题
(2)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
答:
(3)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答:
15 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4)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5)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槛遣心 杜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1)诗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末联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出”或“斜”字在诗中的表达作用或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
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
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摇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顾右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儿飘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要借助意象来传达感情。我们学过的诗词中都有挥之不去的“月”的影子。请选择你所知道的诗歌中含有”月”的意象的两个诗句,仿照下列句式,用排比句写出诗人笔下借月抒情的不同
例句 友人左迁,愁肠百断,太白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来排解充塞胸臆的苦闷;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苏轼、辛弃疾旷达的个性,成就了豪放派“大江东去”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绝世气慨;柳永、李清照的多情伤感,孕育了婉约派“执手相看泪眼”和“人比黄花瘦”的哀婉凄美。
从普希金汹涌澎湃的《致大海》到冰心那充满爱与童真的《春水》,从闻一多令人回味的《红烛》到舒婷含蓄深沉的《致橡树》,我们都可以看出,每一位文化名人身上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因子,散发着文化的芳香。
请以“走进文化名人”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自主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C 2 A 3 B 4 A 5 B 6 D 7 D 8 C 9 C 10 B (每题3分)
文言文阅读 11 D 12 B 13 C ( 每题2分)
14 翻译共10分)
(1)客人刚来时,不戴帽不穿袜,用一块蓝手巾裹著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一件行李都没带,可是腰里裹着很多银子。(“不冠不袜”“白金”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3分)
(2)我多次打死响马贼,夺取了他们劫来的财物,所以他们认为我是他们的仇人。长住你这里,祸患将牵连到你。(“数”“仇”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3分)
(3)宋将军本来自以为了不起 ,但想看看客人的本事,于是极力请求。(“故”“且”“请客”译对各1分,句子译通1分,共4分)
15略
16(1)所写景物既显得幽静又富有生机。写的是春天的景物,如“澄江平”,“幽树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是富有春日特征的景色。(2分)
(2)对比的手法。“十万”和“三两”,一多一少,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3分)
(3)“出”写出了细雨中鱼的欢欣,;“斜”写出了微风中燕予的轻盈,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感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3分;分析其中一个即可)
17镜头三:不知什么缘故,突然间姑娘抓起一把莲子,隔着河水,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镜头四:没想到抛莲子的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姑娘红着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
18 答案示例
韶华易逝,明月长存,若虚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来感叹萦绕心头的失落;
故国沦丧,身陷囚笼,后主用“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来表达贯穿岁月的哀叹; (124.22.133.86)
上一篇:
2008学年兴宁中学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
下一篇:
澄城中学高二年级上学期中外传记选读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中国古代诗”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88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