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6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0]
2009年云南牟定一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之三)
2009年云南牟定一中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之三)
(云南牟定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家金ynmdwjj011@126.com)

班级: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_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王家金)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秉(bǐng)性 星宿(xiù) 咨(zhī)嗟 雕栏玉砌(qì)
B.矍(jué)铄 荆杞(qǐ) 戍(shù)边 乳臭(chòu)未干
C.朔(suò)漠 坼(chè)裂 阡(qiān)陌 心肌梗(géng)塞
D.巉(chán)岩 飞湍(tuān) 欲壑(hè) 风光旖(yǐ)旎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被誉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权威地位的足球解说员黄健翔正式向央视提出辞职,这震惊了中国各大传媒,在这个平淡的冬天里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B.11月25日,4万余名应届毕业生和任期将满的大学生“村官”参加了北京市公务员考试,他们将竞争2707个公务员职位,开考前一小时,各考场外已人满为患。
C.2009年5月3日,湖北省公安县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抽完规定数量的本地产的香烟的红头文件被《楚天都市报》暴光后,一些人不置可否,说是在“为地方经济作贡献”。
D.今天我算是亏惨了,你马上给你父母打个电话,这次的席桌钱要平摊,你们花的酒水钱我们也三下五除二,哪个也莫想占便宜。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国将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公众。
B牟定彝族左脚舞是以歌、舞、乐三部分组成,并包含了彝族人民对天、地、日、月、火、虎、原始、自然崇拜及诸多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性传统舞种为活动内容的。
C.10月12日和13日,昆明某旅游汽车公司两辆运送团队的旅游车分别在西双版纳野象谷和森林公园景区内遭到当地旅游车司机的围攻、辱骂。
D.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30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告诉我们,就是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2009年2月28日下午3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中国政府网_______工作,并与网友在线交流。在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中,温总理回答了经济、就业、反腐等多方面的问题。
②据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时段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由2007年10月31日的18.2603亿亩减少为18.2574亿亩,净减少29.0万亩,比上年度净减少数量下降50%,耕地减少势头得到初步___________。
③在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___________了包括兽首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对此,法国文豪雨果希望法国有朝一日能“把这些赃物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A.考察 遏制 劫掠 B.考察 限制 劫掠
C.考查 限制 掠视 D.考查 遏制 掠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散文中的闲话笔调
吴永福
散文写作中,最有兴味的或许就是笔调了。笔调,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现代散文中,有一种甚为风行的笔调,就是闲话笔调。胡适曾说:“白话散文很进步了。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这一类作品的成功,就可彻


浏览完整试题底打破那‘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了。”可见所谓闲话笔调就是谈话风格的,或者说用谈话方式来作文。
此种笔调经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提倡,便有了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之说。此种谈话风格的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甚为醉心,并在许多文章中反复中说。林语堂因甚为欣赏谈话风格的行文,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但要以此来挑战古文的简洁,就不足为训了。用谈话方式来作文自然是很好的,但作文毕竟不完全等同于谈话。若是真将那种谈话过程记录下来,也够得拉杂,更不用说话题的游移了。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就要明智得多。呼应于周作人的说法,林语堂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但又格外地张扬了幽默。幽默可为行文增添风趣,但若过分大张旗鼓地提倡,则本身很可能成为一个幽默。
闲话笔调是散文中一种较为自然的言说方式。此种笔调是用说话来交流的,心中存有一个交谈的对象,如此即可展开交流。至于所谈的题目并未限制,照林语堂的说法,正是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所不谈。不过,作家的言说仍不离心灵或性情,因而所谈的题目也是有喜恶的。但不妨假定读者那方面也有同好,如此即可达成沟通。此种笔调虽说有一种涵盖作用,但并不碍于各人的谈论,并非千人一面,可各有面目。比如周作人的创作以闲适为主,从而讲求所谓生活的艺术。但在退隐的心态下,也不无书斋生活的苦闷,于是于闲适中渗出一股苦味来。林语堂虽说倾心幽默,倒也率意而谈,不无名士作风。至于以幽默见长的,或许要算梁实秋。但梁实秋也是心存雅致,幽默只不过是用来抵斥种种不雅的,所谓相反相成是也。而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则并不见佳。他显然是过于看重幽默了,并以之作为作文的主旨,却有可能落入油滑。其实,幽默表现于文中,多是一种点缀,可为行文增添谐趣,但若要从头到尾地幽
默下来,就往往吃力不讨好。
因而即便同是闲话笔调,也可各有不同的,这才是真正的个人笔调。但个人应当以自我说话,而自我又处于大我与小我之间,这就得把握其中的分寸。比如周作人将载道与言志对立起来,从而将写作完全地由载道转为言志,却又囿于个人的性情,所得就小了,因而小品文也就沦为小摆设。其实,言志与载道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社会生活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各种观念,也可谓各有其道。文中若尽是载道口吻,实则就是充当了各种观念的传声筒,这就在文中丧失了自我。但若想将自我完全游离于各种观念之外,恐怕也不现实,正如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一样,各种观念或道对人也有一种约束作用。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换言之,重个性,这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散文。若抹去个性,从而充当某种观念的传声筒,仍又是载道之文了。在散文中,笔调确乎是个人的。而所谓的个人笔调,就是要在散文中形成独具个性的言说方式。
(选自《阅读与写作》,有删改)
5.下列关于“闲话笔调”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闲话笔调是现代散文创作中非常流行的,是由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等作家提倡的一种创作风格。
B.闲话笔调以性灵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采用谈话的方式和读者进行心灵或性情等方面的交流。 ’
C.闲话笔调深受林语堂、周作人等作家的喜欢和欣赏,如林语堂就曾在许多文章中反复申说。
D.虽然同属于闲话笔调,但不同的作家依然会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并非千人一面,而是各具特点。
6.以下关于各个作家创作风格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作人以闲适为主,但在闲适中也带有书斋生活的苦闷。
B.林语堂追求幽默,但是率意而谈,体现出名士作风。
C.老舍为幽默而幽默,刻意为之,适得其反,有一股油滑之风。
D.梁实秋行文简练,文章雅致,用幽默来抵斥种种不雅。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作家是否成熟,关键是看他是否形成了真正的个人笔调。
B.用平淡的谈话方式来包藏深刻的意味是我国现代散文的一大特点。
C.因为用谈话的方式来写,所以闲话笔调的散文篇幅往往都很长。
D.文章只是言志,那就会沦为小摆设,因而文章要以载道为主。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于仲文字次武,少聪敏,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宁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渍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
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
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日:“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渍,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 耽:沉迷


展开余下试题B.仲文军次蓼堤 次:驻扎
C.仲文伪北,让军颇骄 北:败逃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 薄:轻视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仲文“有谋略”的一组是 ( )
①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日:“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对他进行进攻。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战中,他在贼兵将士松懈之时,挑选精锐骑兵,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出谋划策,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为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4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勒石纪功,树于泗上。(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桂州腊夜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寒梦不离家’’中的“寒”字用得好,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①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③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2)青山与绿水给人们带来种种美好的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
起千堆雪”,何等豪迈;“_______________,波心荡,__________________”,何等哀婉;“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又是何等明艳。
本题是二选一的形式,只是第(2)题属于情境型默写,相比较而言,有
五、(22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7题。

走散的炊烟
马德
惟一不变的是炊烟。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树梢之上,就在一群麻雀之上。
秋天老了,是冬天;炊烟老了,是新的炊烟。
炊烟可以自由散去,但根是散不去的。它的根无处不在,在故乡的天空中,在故乡的大地上,在那浓得化不开的云彩下,在一块鹅卵石与另一块鹅卵石的缝隙里。
天空是不会散的,大地也不会散,就像母亲,那么忠贞,那么坚韧,在游子的心中,在鱼尾纹的最深处。
就是那一地的炊烟。
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爬上草垛的几片枯叶,轻轻淡淡地笼住天空的几声鸟鸣,然后就走了。
只留下鸟鸣,只留下草垛,只留下房脊,只留下树梢。
还有母亲,还有一村的房子。
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走得脚底越来越虚,越采越浅,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和炊烟都把根丢了。
把根丢在了村庄。
其实。只要我摸着炊烟回去,我就会找到我的村庄。我的房子,还有那一地的鸟声,还有站在大门口,手搭凉棚,向远方遥望的白发苍苍的母亲。
我无法活得像浮萍一样潇洒,它可以连根都不要,但是我无法做到。
九岁那一年,母亲让我好好学习,她信手一指炊烟,她说人活着就要像这炊烟,要不停地向上走。那一年我就记住了炊烟,记住了头顶湛蓝的天空,记住了母亲的话,记住了炊烟的方向。于是,我就发奋读书,我知道自己很笨,但我仍坚韧不拔地向前走,冥冥之中被一种东西手臂一般地召唤着。
后来我就离开了村庄。后来,我就游走了,就像一缕炊烟一样,从村庄的上空,从母亲的眼神里,从我所钟爱的鸟声中,游走了。
从此,我在村庄的那一片天空的背影里,寂静地消失。
但草垛上的一片枯叶,自家院里的一块土坷垃,以及村旁近头的一棵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悄悄地扔一些东西过来。
咔的一声,打得我生疼。解开上衫,我发现,打疼我的全是乡愁。
多么真切的情怀啊,真切得就像母亲对自己乳名的一次次呼唤。
是啊,都是一缕缕飘得太远的炊烟,远过了母亲呼唤的声音,远过了村庄的温暖,远过了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距离。
从村庄走出去,你就是在漂泊,你就注定是在漂泊了。走自己的路,却是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却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除了被村庄
捂热的心,你正在一点一点地被融化,被异地的
风,被异地的水,甚至被异地站立在土地上的一
群麦子。
可是,我却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随意地在一处地方驻扎下来,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我还是村庄的,我只能是我的村庄的。
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选自《作文与考试》)
14.通读全文,说说“炊烟”在文中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故乡那么多事物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那袅袅绕绕的炊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在文中两次提到自己“无法学得像浮萍一样”,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余下试题 17.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用词精确,尤其是一些句子中的动词用得十分贴切,请你选择两句来具体说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某大型超市每天晚上九点停止营业,请你写一篇广播稿在晚上九点时对顾客作一下提示。要求:语言得体,亲切自然,不少于50字。(6分)




74字



19. 阅读下面的一则寓言。然后概括其寓意。(25字左右)(5分)
大象获得了动物奥运会负重比赛的金牌。消息传来后,登门求教者络绎不绝。
熊请教举重技术,大象毫无保留,热情传授;
豹请教搏杀技法,大象犹豫了一会儿,也泛泛地说了说;
马请教奔跑技能,大象稍稍迟疑了一下,也讷讷地谈了谈;
……
最后,大象居然满足了驴子和老虎的要求,分别向它俩谈了歌唱和爬树方面的技巧。


20.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⑴请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要求:语言简练,2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 请以“脚比路远”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800 字。
作文评分标准(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类别 一等
(20~17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总分
评卷人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特征(20分)
(错别字、字数不足、标点错误)减分

2009年云南牟定一中高三模拟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D (A项中,“咨’’应读作zī;B项中,“臭”应读作xiù;C项中,“朔”应读作shuò。2.答案:A 3.答案:A。 解析:B.句式杂糅,“是……舞种”与“以……为内容的”混杂;C.搭配不当, “旅游车”不能说遭“辱骂”;D项中,“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语序混乱,应改为“不仅符合中关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答案:A(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遏制:制止;控制。限制: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劫掠:抢劫、掠夺。掠视:目光迅速地掠过。) 5.答案:A【解析】从原文可知,胡适并没有提倡闲话笔调。6.答案:C【解析】 C项中“有一股油滑之风”错,原文是说“有可能落入油滑”。 7.答案:A【解析】B项,范围扩大,这只是周作人等人提倡的小品文的特点;C项,“往往”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林语堂“还力主扩充散文的篇幅”,而且文中还说“梁实秋先生力主行文的简练”;D项,“以载道为主”错,应该是既要言志,又要载道。8.D(“薄”通“搏”,意为“搏击”。)9.D(①只是交代战况,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10.B(“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一句中的“十七八”不是“十七八个”,而是分数“十之七八”) 11.答案:(1)给予大张旗鼓的宣扬,让他乘驿车到洛阳去发兵,讨伐檀让。(2)檀让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3)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12.答案: (1)此诗抒发了诗人腊夜怀乡,想急切回到家乡的真挚感情。(2)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用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悲凉的感情色彩。(大意对即可) 13.答案:(1)①一夜飞度镜湖月 送我至剡溪 ②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③怎一个愁字了得(2)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二十四桥仍在 冷月无声 红杏枝头春意闹
14.是指飘泊离乡的游子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说明了“我”思乡之切,炊烟会断、会散、会灭,但炊烟也有根;故乡的儿女会走、会飞、会一去不复返,但心中的思乡之情不会因为时空的变化而削弱、消散,所以说“我不过是那一缕走散了的炊烟”。
15.因为炊烟的飘忽不定与游子的漂泊有着外在的相似;炊烟的根在村庄,游子的根在故乡,二者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所以作者选择炊烟作为意象是颇有道理的。
16.对比映衬的作用。用浮萍无根的随波逐流来突出炊烟的有根,“根”即绵绵不断的思乡情怀。
17.示例:“从树梢上绕出来”“从房脊上站起来”:“绕”写出炊烟的飘忽之态;“站”用拟人的方法形象地写出炊烟在无风的状态下向上冒的形态。(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
亲爱的顾客朋友们:
晚上好!我们的营业时间就要到了,您不要着急,请慢慢地挑,细细地选,我们会耐心等待,超市员工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您明天继续光临。
19.答案: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上存在的一味盲从、自以为是的现象。20.答案:⑴揠苗助长⑵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盲目实施超前教育而伤害孩子身心的现象。
21.作文:略
参考译文:
于仲文,字次武,年少时就聪明灵敏,小时候上学,就沉迷在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09年云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