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62  
标签: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2]
海南省国兴中学海师附中嘉积中学三亚一中2009年高三联考语文科试卷
海南省国兴中学 海师附中 嘉积中学 三亚一中
2009年高三联考语文科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2)本试卷共18页。其中试题卷10页,答题卷8页。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音乐理论中,声、音、乐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声与音的区别在于,音有节奏、音调,而声没有。通常将声称为噪声,将音称为乐音。人与动物都有听觉,能够感知外界的声响。不同的是,动物一般不能识别声与音,而人不仅有感知音的欲望,而且能利用声的特性构成乐音,来满足自己感官的需要。是否懂得乐音,是人区别于禽兽的重要标志,所以《乐记》说:“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在外物的作用下,人心会跃动而起。因外物作用的强弱不同,人的情感表现为不同的层次,《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手舞足蹈再配上歌曲,是心情达到极致时的表现。乐音出自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乐音种类很多,可以是端庄的,也可以是张狂的;可以是细腻的,也可以是粗犷的;它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诱导着人的情感的发生与转换。犹如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所以《乐记》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音有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乐音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则,对人性的宣泄毫无节制,会引导人走向颓靡或暴戾的极端,最终毁灭人性,是亡国之音。而高层次的乐音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因此,对乐音要有所选择,儒家将最高层次的音称为“乐”。《乐记》说:“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称为乐。是否懂得音与乐的区别,十分重要,所以《乐记》又说:“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唯有君子才懂得真正的乐。
春秋时期有古乐与新乐之争。所谓古乐,是自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如黄帝之乐《咸池》,尧之乐《大章》,舜之乐《韶》,禹之乐《夏》等,节奏缓慢庄重,富有寓意。新乐则是时人所作的淫声乐曲,恣意放荡,无思想内涵可言。《乐记》记载了魏文侯向子夏问乐的对话。魏文侯对子夏说:我端冕而听古乐,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郑、卫之音,就不知疲倦。请问原因何在?子夏说:古乐进退齐一,没有奸声,弦匏笙簧,相互配合,奏乐始于击鼓,舞毕击金铙而退。君子聆听到此,可以说出古乐的义理,然后思索修身齐家,均平天下。新乐不然,行伍杂乱,奸声滥溺,舞如猴戏,男女混杂,尊卑不别。乐曲终了,君子不知所云。魏文侯好乐舞,但却是知音而不知乐,子夏讥笑他说“今君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古乐是圣人确立的父子君臣的纪纲之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配以乐器、辅以舞蹈、加以节奏的作品,所以子夏说“德音之谓乐”。而新乐“淫于色而害于德”,不能称为乐,所以,有道君王万万不敢将它搬进宗庙祭祀祖先。


浏览完整试题1.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阐释“对乐音要有所选择”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乐音出自人心,又能给人以反作用,各种各样的乐音,能使人有不同的感受,从而诱导着人的情感发生和转换。
B.是否懂得音和乐的区别十分重要,只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才能懂得真正的乐。
C.低层次的乐音无益于人的教化,而高层次的乐音则能使人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人性。
D.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提高个人道德水平,促使社会进步;以小人之道为主导的乐音,以满足个人感官刺激为目的,不利于社会进步。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乐就是儒家认为的以君子之道为主导的乐音,新乐就是儒家认为的以满足感官刺激为目的的乐音。
B.古乐对人的感官刺激不如新乐那么强烈,所以魏文侯听古乐时总是担心会睡着,而听新乐时却不知疲倦。
C.古代有道君主不敢把新乐搬进宗庙祭祀的原因是新乐恣意放荡,无思想内涵可言。
D.文中引用《乐记》中魏文侯向子夏问乐的对话,目的是讥笑魏文侯只知音而不知乐。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很早就有重视乐音对人的教化作用的传统。
B.儒家强调乐音对人的道德熏陶作用,这对我们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有借鉴作用。
C.孔子曾称春秋时期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其原因可能是春秋时期盛行的是新乐,表现的是对声色犬马的狂热。
D.如果人人都能欣赏高层次的乐音,而摒弃靡靡之音、亡国之音,那就一定能达到儒家所强调的修身、齐家、平天下的目的。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每题3分,7题10分)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迁参军、领长史,加扶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構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雅:向来
B.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赞:赞美
C.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推:追究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 克:战胜、攻取
5.下列句子分别表现蒋琬“社稷之器”和“宽厚待人”的一项是( )
A.①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
②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適莫,得免重罪。
B.①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②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C.①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②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D.①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
②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蒋琬二十岁时就与他的表弟颇有名气。他在任广都县令时曾因不理政事险些被刘备杀掉。
B.蒋琬不但有治国之才,而且宽以待人,东曹掾杨戏曾经诽谤蒋琬说他“办事昏庸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但蒋琬并不在意。
C.蒋琬才智出类拔萃,处群臣之首,诸葛亮去世时,朝野惶惧,蒋琬虽初总朝政,而镇定自若,既无悲戚的容颜,又没有喜悦的声色,神态举止,一如往日。
D.蒋琬的个人品格值得称道,他一心为公,胸怀宽大,能体察下情,不计个人恩怨,维护了蜀汉集团内部的团结。
7.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4分)

(2)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暑 旱 苦 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8.有人认为本诗首联“屠”“着翅”两词用得巧妙,你是否同意?(5分)



9.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暑旱”?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请简要分析。(6分)

(三)默写(6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四题任选三题)
(1)不以物喜,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
(《梦游天姥吟留别》)
(3)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展开余下试题 (4)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想讨一本书
我给小有名气的“大款”方先生开车期间,他正追求一位姓申的小姐。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方先生终于与申小姐有了第一次约会。共进午餐后,申小组接受了方先生的进一步邀请,坐车来到了方先生的住处——位于龙华的一幢豪华别墅。
下车后,我们看见门柱上斜靠着一个乞丐样的人。他身上裹一件脏兮兮的棉衣,似有所求地望着我们。
心情很好的方先生赶紧走上去问他:“你是不是想吃点什么?”
想不到乞丐回答:“这会儿太阳很好,我吃喝足了,只想在您这儿晒会儿太阳。还想……”
“还想什么?”方先生从口袋里掏出100元钱,晃动在乞丐眼前,调侃地追问道,“别难为情,尽管说吧,我会满足你的。”他料定一个乞丐的要求不会特别难以应付。
“我想……”乞丐支吾着,最后鼓起勇气说,“您千万别笑话我。您可以想像我的日子,饭是每天都能吃上的,只可惜好长时间没读书了,总想讨一本看看,可是一直难以启齿。您能不能让我进您家书屋里,随意挑一本书呢?”
方先生一下子愣住了。一方面,他惊奇于这个乞丐非同寻常的奢求;另一方面,他羞愧自己满足不了这个乞丐这一简单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让小姐目睹了自己的窘迫!
乞丐也看透了方先生的尴尬,急忙说:“天底下没书的人很多。只是,我没想到这家房屋的主人也会没有。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说罢,抬腿欲走。那溢于言表的鄙薄与不屑令在场的人都很难堪。
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的申小姐急忙走上去,将随身携带的一本文摘读物递给乞丐,和颜悦色地说:“也许,你会喜欢这本书,不妨读读吧。”
乞丐接过,连声道谢,然后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读了起来。这天送走申小姐后,方先生满腹心事。
不久的一天,方先生突然做出决定:“阿伟,送我去书店。”
在书店经理室,方先生将一张2万元的支票拍在办公桌上,对接待他的小姐说:“愿意与我做一笔大生意吗?”
小姐说:“当然愿意。不过,我们这儿没什么大生意,只有书,您任意选吧。”
方先生将支票扔到小姐面前,说:“我才懒得选,拜托你了。下午两点,我来取货。”
小姐惊奇地盯着眼前这个财大气粗的人,不知如何应付。当方先生准备掉头而去时,她才醒过神来追问道:“您想要一些什么书呢?”
“只要是书,只要有名气。”方先生头也不回地说。
下午两点,我们驱车来到书店。那位小姐走了过来,将支票给方先生,并说:“很抱歉,我们经理不想接受这笔生意。”
方先生再一次愣住了。他咆哮道:“你们的经理呢?让他出来见我。”
“不必了。”小姐笑笑,“我们经理看过支票,就知道您是谁了。他要我一定转告您:本书店没有一本书是做摆设的废书。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最终总会归属于那些真正爱书的人。”
11.对这篇小说的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这篇小说主要采用对话和行为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B.文中的方先生财大气粗,目空一切,认为有钱就能办到任何事情。没有想到因为不读书而连续碰壁。
C.文章表明了物质财富的充裕并不等于精神的富有,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还应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
D.乞丐的形象表明了精神生活的享受必须建立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E.小说的结尾让我们知道了那个乞丐原来就是书店的经理,使这篇小说的构思显得很巧妙。
12.请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三个作用。 (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方先生对乞丐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心理,请你写出当乞丐讨要一本书,方先生为什么“惊奇”、“羞愧”和“窘迫”。 (6分)
表面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次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你根据文章设想一下,在听了书店小姐转告的经理的话后,方先生会有怎样的表现?你这样设想的理由是什么?(理由不少于两条) (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25分)
忆蔡尚思先生
施宣圆
5月20日,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享年104岁。噩耗传来,我思绪滚滚,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与匡亚明先生争论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他给我们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选修课,我有时去旁听。那时老师下课后就回去,学生和他们接触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80年代初以后,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年2月的一天,他来电要我去他家,说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张《文汇报》,指着学林版一篇匡亚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说,他不同意匡老的观点,要写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革命,是南京大学校长,是一位孔子研究专家。匡老的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一是凡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宗法等级制、专制君王统治利益的,必须批判,必须决裂;二是凡属于含有合理因素、又含有历史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因素的思想,必须进行科学分析,批判其消极因素,吸取其积极因素;三是凡属至今仍有生命力而闪耀真理智慧因素的要发扬光大。
不久,蔡尚思先生送来文章:《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指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坚持“两分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匡老的“三分法”不是研究孔子的根本方法。两篇文章发表后,成为当时还未形成争鸣风气的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
蔡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不良的学术风气,也敢于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1997年国庆节,我去他家,他说现在学术界都说陈寅恪是“国学大师”,简直是“大家公认”的,他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贵在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上世纪20年代初,陈寅恪曾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讲课,蔡先生听过他的课。蔡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而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可以说周秦诸子是中国文化的老祖宗,而陈寅恪先生却反而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今人盛称周秦之国粹,实大误”。难道有这样的“国学大师”吗?蔡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确是大师,但要知道,在大师中,他是中国史学大师之一与通晓多种多国文字大师,而不是所谓的‘国学大师’。”
他对老师是很尊重和钦佩的,再三强调,仅凭陈寅恪通晓十六七种文字,他就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比所谓“国学大师”更加难能可贵,更加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我问他敢不敢写文章发表?他说怎么不敢。说罢,从信封中抽出一篇稿子,我一看,标题:我知道的陈寅恪先生(发表时改为《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原来,他稿子已经写好。“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尊重历史事实。”蔡先生这样说。
“学术研究贵在争鸣”
在学术界,蔡先生是以敢于讲真话、敢于争鸣著称的一位老教授。解放前,他就以批判封建礼教道统而得罪国民党当局。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地参加孔学和其他学术问题的争论。每次参加学术研讨会,不管大会还是小会,他都与人争鸣;他的文章都要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于是,有人说蔡先生思想“偏激”、“好辩”;也有人劝他做学术界的“好好先生”,年龄那么大了,何苦再去得罪人呢?然而,他总是坚信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在学术上决不朝秦暮楚。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他的见解是他研究的心得,他的讲话发自他的内心。


展开余下试题蔡先生说:“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没有争鸣就不能有所创新,自成一家。没有争鸣就只好陈陈相因,人云亦云,变成奴才,止步不前,葬送学术。”他多次在报刊上著文呼吁:学术没有禁区,学术必须民主,学术必须争鸣,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没有争鸣就出不了大家。他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实践自己的诺言。正因为如此,他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思想家一一进行剖析,重新评估,完成了以《中国传统思想的总批判》为代表的20余部中国思想史大著,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
(《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5月30日)
1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匡亚明认为应该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指凡属于糟粕的内容必须抛弃;凡属于合理又含有历史局限性的内容则有选择地吸收;凡属于真理的内容则要发扬光大。
B.蔡尚思先生认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应坚持传统的“两分法”。并由此引发了与匡亚明先生的一段争论。
C.蔡尚思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且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而陈寅恪先生却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为此又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
D.蔡尚思先生对老师陈寅恪很尊重很钦佩,虽然如此,他仍然不赞同人们称陈为“国学大师”,表现了蔡尚思先生敢于求实的精神。
E.“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是蔡尚思先生的治学观点,也是他的行为方针。
16.简述三个小标题的作用。(6分)
答:

1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6分)
答:

18.从蔡尚思先生敢于争鸣的优秀品质中,从他的事迹中,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请谈谈。(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电视连续剧《石破天惊》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像《变形记》这样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一般的读者往往对其敬而远之。
C.美国欲用一箭双雕的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既能推翻伊朗现政权,又能进一步控制中东石油。
D.眼看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学生沉迷在网吧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严禁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坚决打击隐瞒实际年龄现象”,要求各国奥委会带头执行,严格遵守。
B.2008年7月29日至8月4日,大陆两家旅游公司共180多人,赴台湾考察旅游线路,沿途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C.日前,安南呼吁各国政府及社会组织重视日益泛滥的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停止至今还在各地愈演愈烈地制造自杀性爆炸事件的恶劣风气。
D.2008年上半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GDP产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靠的是政府和企业大幅度的科技投入取得的。
21.下面是某校学生写的一张海报,其中在用语得体、语法规范、应用文要求及标点符号等方面存在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5分)
海 报
为配合我省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国防意识,提高同学们的国防知识,我们邀请了省军区彭司令赴我校作题为《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讲座。时间为本月6日下午3时。届时欢迎同学们光顾。
××中学学生会
2009年4月6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22.请仿照下面的例句,自选相关话题,用排比并列然后再总结的形式造句。(4分)
愿读小说,喜欢品味那情节跌宕的精彩;愿读散文,喜欢感悟那人生的真挚;愿读诗歌,喜欢体察那心灵的敏感……读书之乐,在品味,在感悟,更在那阅读中的种种共鸣。


23.某校举行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80字,要求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5分)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陌生人保护我们,陌生人扑灭我们的火灾,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陌生人通过收音机、电视或报纸告诉我们世界的新闻。当我们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飞机旅行,我们的生命便掌握在陌生人的手中。如果我们得病进医院,陌生人护理我们,治愈我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陌生人。
但是生活中我们不得不防范陌生人,存款取钱,电脑电邮,箱包门锁,刷卡消费,处处有密码,时时有密码,人人背密码,行行讲密码,
于是大家都是陌生人。面对这样的现象,你有怎样感触和思考?
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海南省国兴中学 海师附中 嘉积中学 三亚一中
2009年高三联考语文科正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1-3题 每小题3分)
1、B(答非所问) 2、D(此处目的是说明古乐和新乐的不同)
3、D(夸大了乐音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4—6题 每题3分 共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海南省国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6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