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5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5]
全国大联考2009届高三第八次联考•语文试卷
全国大联考2009届高三第八次联考•语文试卷
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语文研究室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试卷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露风/公开露面 裨将/大有裨益 要塞/敷衍塞责
B、落枕/落落大方 巷道/街头巷尾 数落/数典忘祖
C、提挈/锲而不舍 佚名/卷帙浩繁 信笺/明修栈道
D、绮丽/倚马可待 诧异/叱咤风云 泥淖/风姿绰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场沉疴。
B、在当前经济进入“寒冬”的时刻,太平洋期货公司运用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风险,在这次金融海啸的冲击中挥洒自如。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赢得了新机遇。
C、为给中国人“降温”,很多论者试图揭出圆明园的很多文物是中国人自己毁掉的“史实”,为侵略者烧杀掠夺的史实开脱,这些行为只能是扬汤止沸,让事情越来越乱。
D、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高职学生不能自恃在专业技能方面怀瑾握瑜而掉以轻心,应在具备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努力拓宽知识的广度,增强就业竞争力。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B、仿古家具多是以紫檀、黄花梨、红木等明清贡木原料为主,造型简洁、质朴,不仅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美,还给人以含蓄、高雅的意蕴美。
C、人类航天活动制造了很多太空垃圾,世界各国应加强立法,制定国际公约,从卫星发射、回收、制造上研究减少产生太空垃圾的办法。
D、在目前中国三元社会结构所呈现的各种矛盾重叠的情况下,我们应把防止宏观经济过度收缩带来社会结构不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治理的目标。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冀州,古时地处燕南赵北,东与齐鲁接壤,历来是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汇处,千百年来,
▲ , ▲ , ▲ , ▲ ; ▲ 、 ▲ 、文能治国的宰相、武能安邦的将帅;有著书立说的思想家、发明创造的科学家、开馆讲学的教育家、蜚声文坛的文学家、造诣深厚的 艺术家;还有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仁人,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志士,以及叱咤风云、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领袖等等。
①母仪天下的太后
②名贤俊杰史不绝书
③人文资源丰富
④有主政一国的帝王
⑤得文化发展风气之先
⑥文化积淀厚重
A、⑤⑥③②④① B、⑤⑥④①②③
C、③②④①⑥⑤ D、③②⑥⑤④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郡人也。祖斐,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阳塘侯。父益之,粱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浏览完整试题 悉达幼以孝闻,起家为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侯景之乱,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时兵荒饥馑,京都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幼以归焉。悉达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景平,粱元帝授持节、仁威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留异、余孝顷、周迪等所在锋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卒皆乐为之用。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亦遣赵知理授征西将军、江州刺史,各送鼓吹女乐。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高祖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齐遣行台慕容绍宗以众三万来攻郁口诸镇,兵甲甚盛,悉达与战,败齐军,绍宗仅以身免。
王琳欲图东下,以悉达制其中流,恐为已患,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共为表里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相持岁馀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高祖见之,甚喜,曰:“来何迟也?”悉达对曰:“臣镇抚上流,愿为番屏,陛下授臣以官,恩至厚矣;沈泰袭臣,威亦深矣。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高叹曰:“卿言得之矣。”授平南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世祖即位,晋号安左将军。
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迁安南将军、吴州刺史。遭母忧,哀毁过礼,因遘疾卒,时年三十八。赠安左将军、江州刺史,谥曰孝侯。
史臣曰:彼数子者①,或驱驰前代,或拥据故乡,并识运知归,因机景附,位升列牧,爵致通侯。 (选自《陈书》卷十三《徐鲁周荀周传》)
[注] ①鲁悉达是与徐世谱、周敷、荀朗等人合传。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所济活者甚众 济:赈济,救济
B、悉达抚绥五郡 抚;安抚,镇抚
C、王琳欲图东下 图:图谋,谋划
D、遭母忧,哀毁过礼 忧:忧伤,担忧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王好乐,则齐国其庶几
B、士卒皆乐为之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C、齐遣行台慕容绍宗以众三万来攻郁口诸镇/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济江而归高祖/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鲁悉达“识运知归”的一组是(3分)
①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②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③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④两 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⑤频遣使招诱之,悉达终不从⑥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侯景叛乱时,以孝道而闻名乡里的鲁悉达,组织当地人保卫新蔡一带,致力于耕田,储积谷物,安抚灾民,被他救济而存活的人很多。
B、在梁末动荡之际,王琳想沿江而下,利用地势之便,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篡国,但受鲁悉达势力所阻。事实上鲁悉达保护了陈高祖。
C、在西受王琳的威胁、东受陈高祖的袭击、北受北齐的进攻的形势之下,鲁悉达始终保持中立,最终没有投向任何一方。
D、鲁悉达任侠仗义,颇好诗书,又能礼待贤士,并恪守孝道,年轻时就以孝而闻名,后因母丧而染病身亡。年仅三十八岁。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 ”线的句子断句。(4分)
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共为表里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相持岁馀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
译文
②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
译文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登乐游原①
杜牧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②无树起秋风。
【注]①乐游原:在长安东南,地势高旷,是汉唐时期的登临胜地。汉宣帝时建有乐游庙,故名。②五陵:汉朝时高祖、惠帝、景帝、武帝、昭帝的陵墓。
(1)诗中的“销沉”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说“万古销沉向此中”?(4分)






(2)前人欣赏这首诗,尤为赞赏末句的“无树”一词。请简析诗人用这一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这一词的表达效果。(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展开余下试题(2)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苏轼《前赤壁赋》)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讲史的时空观
龚鹏程
①古代小说与讲史各有门庭。小说家既可说今,也可道古,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楱梦》;讲史家却只能演述古事,如《三国演义》、《新编五代史平话>。
②时空观不同是历史与文学最主要的差异。即使运用了想象,历史形象和事实也都必须建立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这个时空,是一个公共的、自然的时空,是唯一的,不可改变亦不可替代。而文学中的形象和事实,则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人造时空——作品中。这个时空独立自存,与作品以外时空无必然关联。其中的事件,可以自为因果、自为起始与结束。历史则必须追问“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讲史中的时空,是历史性的。小说中的时空则属于文学性,是作者创构的私有时空。正所谓:“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可对公共的、自然的时空予以压缩、扩大;亦可自我构筑一个时空,让事件在其中发展。有时也会借用一段公共时空,作为小说的历史场景。但这些时空是借用的,其时其地与所叙之事并无逻辑的、必然的有机关系。
③历史对小说没有限制性,却是讲史的叙述基础。讲史所述古事不能违背公众客观的历史认知。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中人所共同认知。讲史必须为这个公共的、自然的时空服务,不能让张飞大战岳飞。
④讲史常只能讲一段时间中的历史,但历史并不因所讲史事结束而终止。中国的讲史对空间缺乏应有的关注,不曾考虑历史也可以用“共时性”的空间布列来说明,而是惯用以时间瓦解空间布列的方法来说明历史。具体体现在常运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象。例如三国、五代等空间上分裂抗衡的局面,讲史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把它时间化。分立的空间,被束成一条时间线,它在某些地方分散了,但散开的丝缕不久又合拢,线仍是一线。
⑤这时,时间是线性的、连续的。依此时间观,讲史者事实上进行着与正统史学家完全一样的历史叙述工作。讲史,比以纪传体为主要叙述形式的正史,更严格地采用了编年叙述的方法。
(选自《读书》,有删节)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家既可说今,也可道古,不受自然时空的限制,所以小说中的事件可以跨越历史时代,也可以浓缩在历史上的某一天。
B、“不能让张飞大战岳飞”,这一事例说明讲史的基本特点是以自然的时空为准则的。
C、《西游记》借用“唐朝”这段公共时空作为小说的历史场景,但小说所表达的内容与唐王朝的历史并没有必然的有机关系。
D、历史是讲史的叙述基础,讲史必须尊重史实;讲史者纵然多么同情蜀汉,也不能把三国的历史讲成蜀汉统一了中国。
E、中国的讲史者事实上进行着与正统史学家完全一样的历史叙述工作,也就是说讲史者与正统史学家的工作性质其实是完全一样的。
13、下列分别对②段“公共的、自然的时空”和“特殊的人造时空”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基本的历史进程为公众共同认知;独立自存,与自然时空无必然联系。
B、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文学性的,线性而连续的。
C、是历史性的,不可改变也不可替代;是作者创构的私有空间。
D、基本的历史进程,为公众共同认知;借用时空,与叙事无逻辑关系。
14.解释第②段中“历史则必须追问‘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一句的含意。(4分)





15.概括中国的讲史具有的特点。(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野姜花 林清玄
①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每一把有五枝花,一把十块钱。
②老人说他每天出去种作的时候,总要经过横生着野姜花的坡地,从来不觉得野姜花有什么珍贵,只觉得这种花有一种特别的香。今年秋天,他种田累了,依在树旁午睡,睡醒后发现满腹的香气,清新的空气格外香甜。老人想:这种长在野地里的香花,说不定有人喜欢,于是他剪了一百把野姜花到通化街来卖,在一小时内就卖光了。
③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姜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了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④第一次认识野姜花的可爱,是许多年前的经验。我们在木橱醉梦溪散步,一位少女告诉我:“野姜花的花像极了停在绿树上的小白蛱蝶,而野姜花的叶则像船一样,随时准备出航驶向远方。”然后我们相偕坐在桥上,把摘来的野姜花一瓣瓣飘下溪里,真像蝴蝶翩翩;将叶子掷向溪里,平平随溪水流去,也真像一条条绿色的小舟。并且女孩告诉我:“有淡褐色眼珠的男人都是注定要流浪的。”然后我们轻轻地告别,从未再相见。
⑤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月桃花像一串晶白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⑥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⑦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地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展开余下试题 ⑧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了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⑨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感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到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⑩每天上班的时候,我会路过复兴甫路,就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兰花。”这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了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⑪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所有走苏花公路的车子都要在那里错车。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沿海的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突然兴起一种想法,这些百合开在深山里是很孤独的,惟其有人欣赏它的美和它的香才增显了它存在的意义,再好的花开在山里,如果没有被人望见就谢去,便减损了它的美。
⑫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魅力。
⑬当我们在随意行路的时候,遇到卖花的人,也许花很少的钱买一把花,有时候留着自己欣赏,有时候遂给朋友,不论怎么样处理,总会值回花价的吧!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16.作者笔下的野姜花是可爱的,那么它可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加以归纳分析。(3分)





17.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野姜花”,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去描写其他的花,记述和花相关的事。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18.作者说“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花魂”应作何理解?这句话有着怎样的丰富意蕴?请对此加以探究。(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从状元到资本家的张謇
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清朝咸丰三年,出生于一个富农兼小商人家庭。他读书很勤奋,十六岁就考取秀才。但不久他因家道中落辍学,长期以游幕为生。光绪十年(1884),张謇重操科举旧业,次年参加乡试,以第二名中举。但此后四次参加会试均遭蹉跌。张謇心灰意冷,把自己多年常用的一套考具也扔掉了。光绪二十年(1894)春,张謇迫于父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全国大联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