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391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必修一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91]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题
文言文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1.下列语句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然则何时而乐耶/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厚此薄彼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
⑵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3.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浏览完整试题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三、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左传》)
1.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徧 徧:
(3)神弗福也 福: (4)牺牲玉帛 牺牲:
2.下列四项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答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曹刿:
鲁庄公:
四、《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皆以美于徐公 以: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4)王之蔽甚矣 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辍耕之垄上 D。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
3、请将文中“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4、(1)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2)这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2分)
答:
五、阅读《歧路亡羊》回答问题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 说符》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 逃跑 B。既率其党 率:率领
C.何追者之众 何:为什么 D。既反 既:已经
2、请将文中“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一、1.B这(A观赏/景观,C快乐/乐趣,D迫近/轻视)
2.略
3.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4分)
二、1.饮酒(归园田居)(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 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同'邀',邀请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示例略,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 5.示例略,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
三、.(1)参与 (2)遍及,普遍 (3)赐福,保佑 (4)指猪、牛、羊等祭祀用品 2.B 3.(1)衣服食物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2)这才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没有了。4.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有远见卓识的人。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善于纳谏。
四、1、以为,认为 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传到 指责 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2、A 诚:确实 于:对、向 在 之:结构助词,的 往(或到)……去 间:间或,偶然 参与
3、 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或敌国)。(错译“所谓”的意思扣1分,句式不顺扣1分)
4、(1)一是有邹忌这样敢于且善于进谏的贤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3分,答出一点得2分)
有邹忌这样敢于直谏善劝的忠臣,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臣的建议,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2)A、在分析问题时,我们要敢于且善于提出自己的正确看法。B、要认真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意思相近即可,3分。结合生活体验,谈到上面一点即可得3分,谈到两点加1分)
应该正确对待批评意见,人际交往中借鉴这种说话委婉的方法。答:在他人的赞美面前,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要审慎对待他人的赞美面前,不要被他人所利用。要广开言路,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不同意见。
1五、21、A 亡:丢失
2、岔道(或十字路口)之中又有岔道(或十字路口),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33、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意思相近即可 (116.16.50.29)
上一篇:
09年广东湛江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下一篇:
湖北省武汉市2009高三5月模拟试题
标签:
语文版
九年级
必修一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九年级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9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