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1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7]
四川省乐山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查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学科网
学科网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4页,第Ⅱ卷5—12页。考试结 学科网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科网
学科网
第Ⅰ卷 学科网
注意事项: 学科网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学科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学科网
皮擦干净后,再选潦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学科网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学科网
符合题目要求。 学科网
一、(12分,每小题3分) 学科网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学科网
A.校勘/酵母 悚惧/怂恿 挟持/邂逅 学科网
B.信笺/ 渐染 魂幡/燔烧 豁达/霍然 学科网
C.狙击/掬水 青稞/窠臼 烂醉/滥觞 学科网
D.赛车/塞车 赦免/敕造 户牑/原宥 学科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学科网
A.搀假 人困马乏 完璧归赵 目不瑕接 学科网
B惊讶 胜卷在握 徇私舞弊 经天纬地 学科网
C.劳驾 千钧一发 好高骛远 耳濡目染 学科网
D.汲取 卖官鬻爵 功亏一溃 惴惴不安 学科网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学科网
当前,一场历史罕见的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加剧,给全球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很 学科网
走冲击。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 ;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 。通过 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 学科网
,催生新一轮的 。 学科网
A.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科技革命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 学科网
B.科技革命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 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学科网
C.社会需求 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 技术创新 经济繁荣 学科网
D。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 社会需求 经济繁荣 技术创新 学科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学科网
A。全国医疗改革试点工作拟在2009年初展开,医改覆盖基本医疗系统的90%的人群, 学科网
并为其负担至少一半的医疗费用为目标。 学科网
B 数年前当赖斯对中东地区进行访问时,两人在一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中榍识,立即对彼 学科网
此产生了好感。 学科网
C.1月5日,国资委出资的河北省7家国有重点企业——一河北钢铁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省建设公司、省建工集团、华药集团、河北物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抱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学科网
D.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犬,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就是由于工作 学科网
紧张诱发的。 学科网
学科网
二、(9分,每小题3分) 学科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学科网
美国的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一项模拟太阳内部热核聚叟的实验,这项耗资12亿英磅的核聚变实验将于明年春天结束。美国国家点火机构(NIF)的科学家们将利用激光聚焦于氢燃料之上以产生激光聚变。每柬激光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浓缩了相当于美国所有电站1000倍总功率的能量。在核聚变反应室内将因此发生一次剧烈的爆炸,并产生巨大的能量。科学家们实验的目的就是利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大小的核燃料来产生l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压数十亿倍的高压。如果实验能够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核聚变发电站 学科网


浏览完整试题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人类将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来源。 学科网
国家点火机构项目主任埃德·摩西斯介绍说:“我们正在努力制造出与太阳一样的内部环境。核聚变将成为世界上所有能量的来源,其实也就接近了真正的太阳能量。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物理学成果,可以帮助人类解决许多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全球难题,”在国家点火机构内,经过多重透镜折射、镜面反射以及放大器放太,一个单独的虹外线激光将变成一束 学科网
能量超过家用灯泡功率100亿倍的激光柱。然后,研究人员再将该激光柱转变为192束单独 学科网
的紫外线激光柱,照向目标反应室的聚变舱中。。当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内部时,将在数十 学科网
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高能x光射线,压缩燃料球芯块直至其外壳发生爆裂。燃料球芯 学科网
块外壳爆裂会产生一种同样大小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内部的核聚变,从 学科网
而产生巨大能量。 学科网
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国家点火机构将具备每五个小时点燃一次激光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但是,一个稳定的核聚变发电站需要每秒犬约十次的核聚变点火。目前.国家点火机构正准备与英国同行们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核聚变发电站的研究和建设。 学科网
欧洲的“高功率激光能源研究设施”,的目标就是建造一个每两分钟就可以点燃一次核聚变的激光动力反应堆。 学科网
目前的核电厂和核武器都是采用核裂变的方式来获得能量。由于这种获得能量的方式采 学科网
用的是对人俸和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放射性物质,核武器已被国际社会禁用,核裂变电厂也 学科网
将渐渐退出能源舞台,最终登上能源舞台的就是核聚变,以后人类将因为核聚变发电的成功 学科网
而不再受能源匮乏的困扰。 学科网
5.下列关于美国科学家目前正在进行的这项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科网
A.这项实验是为了模拟太阳内部的热核聚变。 学科网
B.这项实验将耗资12亿英镑。 学科网
C.这项实验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亿分之一秒。 学科网
D.这项实验将用一粒不超过针头太小的核材料来产生1亿摄氏度的高温和超过地球气 学科网
压数十亿倍的高压。 学科网
6。对这项核聚变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科网
A.一个单独的红外线激光通过处理和放大变成能量巨大的激光柱。 学科网
B.这个激光柱再转变为192束单独的红外线激光柱。 学科网
C.这些激光柱照射到聚变舱压缩燃料球芯块引起其外壳爆裂。 学科网
D.燃料球芯块外壳爆裂产生的反向作用力向内压缩燃料引起燃料核聚变。 学科网
7。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学科网
A.这项实验如果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具有实际意义的核聚变发电站建设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学科网
B.核聚变方式与核裂变方式相比,将取代后者而成为核电厂的新的获得能量的方式。 学科网
C.如果实验成功,美国的科学家将具备每五个小时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而欧洲的 学科网
科学家已具备每两分钟就激发一次核聚变的能力。 学科网
D.核聚变产生的能量是接近真正的太阳能量,这项技术将极大地造福人类。 学科网
学科网
三、(9分。每小题3分) 学科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学科网
山涛为吏部尚书(《资治通鉴》) 学科网
以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涛典选十余年,每一官缺,辄择才贲可为者启拟数人,得诏 学科网
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言之于帝,帝益亲爱之。涛甄拔人物,各为题目而奏之,时称“山公启事”。 学科网
涛荐嵇绍于帝,请以为秘书郎,帝发诏征之。绍以父康得罪,屏居私门,欲辞不就。壹 学科网
谓之曰:“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绍乃应命,帝以为秘书丞,初,东关之败,文帝问僚属日:“近日之事,谁任其咎?”安东司马王仪对曰:“责在主 学科网
帅。”文帝怒日:“司马欲委罪孤邪!”引出斩之。仪子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三征七辟, 学科网
皆不就。未尝西向而坐,庐于墓侧,旦夕攀柏悲号,涕泪著树,树为之枯。读《诗》至。衷 学科网
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为之废《蓼莪》「注1」 。家贫,计口而田,度身而蚕;人或馈之,不受;助之,不听。诸生密为刈麦,褒辙弃之。遂不仕而终。 学科网
臣光日:昔舜诛鲧而禹事舜,不敢废至公也。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事晋室可也。嵇绍苟无荡阴之忠「注2」 ,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 学科网
注l:《蓼莪》,《诗经‘小雅》篇名.歌咏“为人子必须尽孝”,诗中反复吟哦 “哀哀父 学科网
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吴天罔扳”。 学科网
注2:晋惠帝于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败绩于荡阴,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丽嵇绍 学科网
朝服,下马登辇,以身卫惠帝,被乱兵所杀。 学科网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学科网
A 言之于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学科网
B.绍以父康得罪 令以责之里正 学科网
C·树为之枯 缇骑接剑而前,问:“谁为哀者?” 学科网
D·计口而田 子路率尔而对 学科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科网
A-涛典选十余年 典:主管,执掌。 学科网
B.得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之 显:明显。 学科网
C·近日之事,谁任其咎? 任:听凭,放任。 学科网
D.司马欲委罪孤邪! 委:推卸。 学科网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短文写到的人物有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文中的文帝)、吏部尚书山涛、嵇康与其子嵇绍、王仪与其子王褒。短文说的是山涛掌管吏部为晋武帝推荐干部很能干,嵇绍事晋、王褒不事晋,以及《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B 山涛任吏部尚书推荐干部,善于揣摩晋武帝的意思。他先拟出数人,看晋武帝倾向于哪一个,他就将这个人排在推荐名单的前头,因此每次推荐的干部都被晋武帝任用。大臣们不知就里,以为是山涛太过于自作主张了。


展开余下试题 C·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残害死了,他的儿子嵇绍却在山涛的劝说下,出来为晋王朝服务;而王褒则因其父王仪不该死而被文帝司马昭害死了,终生不仕。司马光按照忠孝标准对这两人不同的做法都表示了赞同。
D·王褒痛父非命,隐居教授。他成天哀痛父母,吟哦《诗经·小雅。蓼莪》篇,使得他的学生都不敢再吟诵这首诗了。学生们看到他生活贫困,经常周济他,帮助他做农活,最终让他安享天年。

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共12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O分)
(1) 涛谓之日;“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况于人乎?”
译文;
(2) 嵇康、王仪,死皆不以其罪,二子不事晋室可也。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燕诗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敖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 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
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
顾,随风四傲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匆悲,
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惫,令日尔应知。
① 按照诗人对自己诗歌的分类,这是一首“讽喻诗”,请你谈谈这首诗歌“讽喻”(规劝)的是什么。(4分)
答.

②赏析“青虫不易捕……一一刷毛衣”这10个诗句。(4分)
答:

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丽的横线上。(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司马迁对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之解说为:“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迂对屈原人品的最高赞赏是:“推此志也, 。”
(2) 苏轼在《赤壁赋》中表明自己对世间万物段与不取态度的句子是:“且夫天地之间,
, ,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在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裘山山
八月,我又去了西藏。当我从成都那片常年灰暗阴沉的天空下走进高原的阳光里,一眼
看见那片熟悉的蓝天,呼吸到那缕无比清冷,无比新鲜的空气时,我就知道自己一直在渴望
与它重逢。我忍不住张开整个身心对它说:你好,西藏!
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面前。这苍凉蕴含着难以征服的力量,蕴含着无
法了解和进入的神秘。广袤的天空下,人和土地的比例发生了根本变化。天空和大地永远在
目光的最尽头相逢。
对于常人来说.这种苍凉常常会令人产生恐慌。在一次去往日喀则的途中,我们停车在
路边。左右两侧是漫漫的沙砾地,目力所及没有一丝生命痕迹。我独自远离了汽车和同伴,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突然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慌,感到自己很渺小.渺小到只剩下一
个念头。在这片土地上,人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活下去。当我想到这一点,突然崇敬
起那些生下来就被搁置在这儿并能够活下_去的人来了。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他们独自行走在路上,从偏远的土墙泥屋走向高高山顶的喇嘛庙。他们表衫蓝缕,饥肠
辘辘.但目标明确.步履沉稳。他们的目光越过人类的头顶直视天边。他们用前半生辛勤劳
作,后半生去走朝圣的路——我之所以说“走朝圣的路”而不说“去朝圣”,是因为他们往
往死在路上。
每当我看见他们在朝圣的路上独自行走,或一走一拜时,心里就会涌起一种感动,就会
问自己:什么是你的朝圣之路?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到自己过去生活的俗处,感到自己只是从
人的生存本能出发考虑问题,没有一种能在大自然面前保持镇静和平衡的精神世界,没有一
种能与这自然对应的坚定信仰。
每每行走在渺无人烟、旷达无垠的高原,每每看见旷野中偶尔闪现的绿树和灌木,每每
看见围墙上镶嵌着牛粪的藏民院落,每每看见猎猎飘扬在路上、河上、山顶上的五色经幡,
甚至每每看见从山上横冲下来漫过公路的泥沙,我常会觉得自己被世俗放遥了,会感觉到一
种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在这种时候,人的心灵往往会抹去岁月的泥沙,以纯净的声音与
自然对话。
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一再惊奇并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最遥
远、最陌生的地方发现了故乡,并对那些似乎极隐秘、极难接近的东西产生热爱。
在这个地球上,能使人产生故乡感觉的,不止有那方血脉绵延的泥土,还有那片能与你
心灵相通的天空。在西藏这片天空和大地永远在目光的最尽头相逢的神秘土地上,自然已经
不只是个客观存在了,它具有神性和灵魂。在这里,与自然对话,就是与灵魂对话。
是的,西藏,它是我灵魂的故乡。
从西藏归来,忽然之间就淡漠了许多世俗的欲望。临走之前的种种念头和怨艾,仿佛都被那商处的风吹走了,只留下一种单纯。
重新走在纷纷攘攘的都市,重新见到一张张熟而孔.重新听到一些熟识的和生涩的消
息,令我感到我被甩出原生活轨道的这段时间,这里仍旧是多么的热闹而又无聊。没过几
天,我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又夹在了走时看的那本书中间。
西藏给予我的启示如此深刻,却无法带出西藏。它似乎超重,超大,如同故乡让游子无
法携带一样。看来我只能经常攀上去,感受它,然后再搁下它。
但它的气息已随我而来,我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嗅着它的气息而生活,抵御都市对我的
中伤。待到这气息渐渐弱小时,我套再次踏上与它重逢的旅途,一次又一次。
(文章有改动)
14 文章第3段末尾说“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美的风景。”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想法?(4分)
答:

15 文章第6段中说“我常会觉得自己被世俗放逐了”,你怎样理解这个句子中“放逐”一
词的丰富含义?(6分)
答:

16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说的“西藏这片土地已经不只是个客观存在,而是具有神性和
灵魂”的理解。(6分)
答:

17。文章末尾作者说“我会再次踏上与它重逢的旅途,一次又一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展开余下试题(6分)
答:


六、(15分)
18.阅读下列材料,为已拟出的对联的上联补写出下联。(4分)
2009年春运期间,西安铁路局对农民工专列实行饭菜供应“零利润”,为农民工平安返乡创造良好的条件。
上联;农民工专列饭菜供应零利润
下联:
19.用一句话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新闻标题。(6分)
随着2008年底,《梅兰芳》《赤壁》《非诚勿扰》等一部部国产大片热闹登场,中国电影新年伊始喜报频传:2008年国产电影数量
票房收入、综合收益等。在连续数年高增长后,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记者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获悉,2008年票房达43.41亿元,较2007年增长30.48%;故事片产量达到406部,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人民至上》《5·12汶川不相信眼泪》《冰雪同行》,展现了中国人在2008年的时代风骨。同时《梅兰芳》《赤壁》《非诚勿扰》《画皮》《叶问》《长江七号》等国产大片,积极探索“三性统一”的创作道路,力求形式和内容的协调,产生了既叫座、又叫好的艺术效果。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不利环境下,中国电影市场逆势上扬、一片飘红,彰显出产业化发展带来的巨大是生机和活力。
答:
20.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你对下列材料的感悟。(不超过30字)(5分)
学校里常常you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头脑灵活,个性较强,调皮好动,不听从常规管理,问题不断。针对调皮学生教育难的问题,学校站在以生为本、素质教育、爱心教育、赏识教育的高度,透过“调皮”表象看到“聪明、能干、有主见、能创新“的积极一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每位孩子体验成功。
答:


七、(60分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材料作文)。(60分)
四川盆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两个阶段起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刘备据蜀称帝,建立
了蜀汉政权。一个是蒋介石退守重庆,以重庆为陪都。刘备时,天下还另有两个政权,曹魏
与孙吴。蒋介石时大部分天下虽然听重庆政府的,但南京还有一个汪伪政权,溥仪也在“满洲帝国”当皇帝。因此,四川盆地内发出的政令从来没有号令过全天下。
如果蒋介石是逃到四川的,那么还有一个人也是避乱躲进了四川。他就是唐明皇李隆
基四川是一个躲避灾难的宝地。灾难过去,蒋介石和李隆基就都又出川去了。
我看北宋的三苏,真觉得他们离开四川去到京师是选对了人生的道路。“我家江水初发
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真真切切说得太好了。留在四川的四川人,成不了气候。
感悟上述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以上的
文章。文章内容要紧扣所给的材料。
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C 3.B 4.C
二、(9分.每小题3分)
5.C 6.B 7.C
三、(9分,每小题3分)
8.D 9.C 10.D
四、(23分)
11.翻译(10分)
(1) 译文:山涛对嵇绍说:“我替你思考很久了。天地运行四季变换,都有消减、增长的变化,何况是人的悲伤情感呢?”(每个句子占1分,共5分)
(2) 译文:嵇康和王仪,他们的死,都不是他们的罪过造成的(而是司马氏集团迫害致死的),因此,他们的儿子(嵇绍和王褒)不出来服事晋王朝,这是可以的。(不以其罪,不因为他们的罪过,2分;后一个句子3分。共5分)
12.诗歌鉴赏(8分)
①答:规劝年轻人要记住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苦。(4分,酌情给分)
②答:这10个诗句刻画双燕为了抚育子女而辛苦操劳,为了孩子们能不挨饿而不知疲倦地劳作,甚至消瘦了自己的身体。还写了双燕为了孩子今后能独立生活,负担起了教育的责任。诗人恰到好处地用物类比人,字字写燕,却字字都在写入,起到了很好的感染和教化作用。(内容解说2分,技巧评说2分。酌情给分)
13.名篇默写(两题任选一题,两题都做了的,只评阅前一题)(5分)
(1)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方正之不容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前3句各1分,后1句2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2)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五、(22分)
14.(4分)
答:西藏高原的苍凉会让常人产生自己很渺小的恐慌,而生活在这里的西藏人却能够在这里活下去。 (答出“活下去”就给分。)
15。(6分)
答: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是贬义褒用。“放逐”一词原指把被判罪的人驱逐到边远地方。这里作者的意思是指被喧闹繁华的尘世“放逐”到了西藏高原这个彻底的自然环境当中,使自己能够以纯净的声音与自然对话。(答出“贬义褒用”3分;答出“会感觉到一种彻底置身于自然的舒畅”或“人的心灵往往会抹去岁月的泥沙”或“以纯净的声音与自然对话”3分)
16.(6分)
答:西藏虽然同样有血脉绵延的泥土,但它那片蓝天、那缕空气让人产生与西藏的天空心灵相通的感觉。作者的意思是,任何地方的故乡绵延血脉的泥土都会使人感觉身心的温暖和眷念,而只有西藏那天空和大地永远在目光的最尽头相逢的高原苍凉能激起人的灵魂与自然对话。所以作者说这里的土地具有神性和灵魂。(注意答案是否区别了西藏的天空,是否有“能激起人的灵魂与自然对话”。酌情给分)
17.(6分)
答:作者从西藏归来后不几天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上,重新遭受到都市对自己的中伤。西藏带给作者的感受,作者却带不出西藏,而作者需要在世俗的生活中嗅着它的气息而生活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省乐山”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