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模拟卷

阅读:1050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南京市秦淮区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南京市秦淮区2009年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子曰: ▲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4)白头吊古风霜里, ▲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5) ▲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 。”
(7)荷花是高洁的象征,人们喜欢以荷花的“ ▲ , ▲ ”,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周敦颐《爱莲说》)
(8)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 ▲ , ▲ 。”
(9)在默写古诗词名句时,有时同学不能正确区别“雁”与“燕”的含义而出现误写。其实,这两种形象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雁”常与思乡有关,如 ▲ 。
“燕”常与报春有关,如 ▲ 。
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为目标的“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自2007年启动以来,至今已有两年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项活动。
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6分)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翠绿色的操场。广播里传来优美的《校园多美好》的音乐声,同学们个个精神抖sǒu,跟随着动感的音乐旋律,两两结对,翩翩起舞,有时像一只只蝴蝶,有时像一只只áo翔在天空的雏鹰。放眼望去,操场似乎就是一个超级大舞台,同学们轻盈的舞步、 ▲ 、 ▲ ,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画。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旋律 ▲ 翩翩 ▲
抖sǒu ▲ áo翔 ▲
(2)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写出恰当的内容。(2分)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各地、各学校的体育场地条件不平衡,所以我们应该开动脑筋,因地制宜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B、两年的“阳光体育”实施下来,家长、学生和老师都发现,运动不是学习的“敌人”,而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C、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大胆引进独轮车、轮滑、滑板等共计20多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让所有学生乐此不疲。 
D、由于很多学校教师指导训练的方式严谨巧妙,孩子们在赛场上拼搏又很顽强,因此学生们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赫赫有名。
4、如果请你为“阳光体育”设计活动标志,你打算用什么色彩作为标志图的主色调?请简述你的理由。(2分)

5、“阳光体育”实施近三年来,有关部门为了解活动在家长、老师群体中的认可度,进行了活动支持率调查。请根据下面的柱状图说说你的发现。(2分)
对活动的支持率调查图:

我的发现: ▲


浏览完整试题6、在下列两个名著语段中任选一个,回答问题。(3分)
语段一:(小福子死了,祥子的希望破灭了)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语段二:……他对自己说:“朋友,你是一个假英雄!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都能结果他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觉得不好活下去——就啪的一枪倒下去。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你是不是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挣脱这铁环呢?难道你已经把你在诺夫哥罗德——沃伦斯基战斗中,一天十七次的冲锋,而终于不顾一切困难攻克了该城忘了吗?把手枪藏起来,永远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过这种念头。即使到了生活实在是难以忍受的时候,也要找出活下去的方法。使你的生命有用处吧!”
我选 ▲ :
该语段选自作品《 ▲ 》,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 ▲ ,表现了人物此时 ▲ 的人生状态。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古诗文阅读(15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3分)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诗极其出色地运用 ▲ 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1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主旨句“断肠人在天涯”。(2分)

【古文阅读】
甲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①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②映长明灯③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⑥。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⑦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
①蹊(xī):践踏。 ②策:通“册”。 ③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④恬:心神安适。 ⑤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⑥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⑦被:披。
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书诗四句 听诸生诵书
B.复到舅家问焉 已而复如初
C.不能称前时之闻 闻而异之
D.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9、下列句子应有两处停顿,请用“/”标注。(2分)
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
A.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B.或以钱币乞之 依僧寺以居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忘其牛
D.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怒,挞之
11、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2、甲文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 ;乙文王冕“遂为通儒”的原因是 ▲ 。(2分)
(二) 阅读《漫话风筝》,回答13--17题。(14分)
○1风筝又名纸鸢,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大概是风筝的雏型。五代时,李邺在宫中曾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鸢首上系竹哨,风入竹哨,声如筝鸣,这大概是风筝名称的由来。到了唐代,风筝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手工艺品。人们用它褥纸糊绢,并绘上比喻福寿喜庆的图案,放到高空,令人赏心悦目。诗人高骈就曾经写过一首描绘风筝的的小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送别调中。”把风筝的鸣叫描写得惟妙惟肖。
○2风筝是我国的一种民间玩具。在阳光明媚的初春,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散文《风筝·孩提纪事》中,生动地描绘了他儿时放风筝的情景:“终于拣下个晴日子,我们便把它放起来:一个人先用手托着,一个人就牵了线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儿便一紧一松,眼见得凌空起去,渐渐树梢高了,牵线人立即跑起来,极快极快地。风筝愈飞得高了,悠悠然,在高空处翩翩着,我们都快活了,大叫着,在田野拚命地追,奔跑。”童年时,我也曾经象贾平凹写的那样,喜欢放风筝。记得我们放的风筝,是家乡传统的“八角风筝”。做法是细竹扎成八个角的骨架,糊上薄棉纸,再把响弓藤(一种植物)系在风筝头上,风筝飞到高空,便会发出“呼呼呼”的响声。风筝不仅是儿童玩具。在古代,通讯工具缺乏,在军事上常常用风筝作传递信号或消息的工具。古书上有“公输般为木鸢以窥宋城”的话,这是在军事上利用风筝的记载。木鸢就是风筝,因为当时还没有纸,风筝是用木片做的。在古书中还有很多在军事上利用风筝的记载,如汉朝的韩信,南北朝的羊侃,都曾经在军事通讯上利用过风筝。《新唐记》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节度使田悦发动叛变,包围了临洺城,城中粮食将尽。这时朝廷派遣了大军前来援救,临洺守将张丕为了和援军联络,就放出带有联络信的风筝。叛军发觉后向风筝发射大量的箭,无奈它飞得太高,无法射中。后来风筝和信到达了援军营地,于是援军和守军联合打退了田悦。在近代的抗日战争中,华北有些农村的人民也曾经用风筝作为传递鬼子扫荡消息的信号。
○3风筝的造型式样有禽、兽、虫、鱼、京剧脸谱、人物等。风筝的结构分硬膀型和软翅型两大类。我在京都读书时,曾经在天安门广场观看过人们放风筝,其中的蝴蝶风筝、老鹰风筝、凤凰风筝属于软翅型类,京剧脸中的包公风筝属于硬膀类,龙头蜈蚣风筝是软翅类中的立体类。天空中,一群“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只“老鹰”展翅云霄,滑行盘旋,像是在捕食猎物;那只艳丽的“凤凰”婀娜多姿,迎风展翅;那只神奇的“八卦”随风飘动,冉冉上升,好象述说万物的起源;那个“包公”瞪圆双眼,在空中俯视大地,好象在张嘴怒斥人间腐败丑恶;还有那条雄健的“龙头蜈蚣”长达几十节,摇头摆尾,飘浮天际,好象在兴云降雨。天安门广场的风筝,如一幅美丽的风景,吸引着众多的游人,使人们留连忘返。


展开余下试题○4以风筝兴旅游,以风筝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新中国人民的一大创造。1984年,山东潍坊举办了首届国际风筝会和国内风筝邀请赛,从此以后,该市年年举办规模宏大、场面壮观的风筝会和邀请赛,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人,潍坊已成为享誉中外的“风筝城”。
1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14、文章第①段加点词语“大概”能否删去?请简析理由。(3分)

15、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第○3段画线句描写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

1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分)
A、文章第①段中引用高骈的诗描写了风筝的鸣叫声,从而交代了风筝名称的由来。
B、文章第○2段中列举了许多事例,详略分明地说明了风筝的用途。
C、文章第○3段叙述了“我”在天安门广场看风筝的经历,说明观赏风筝给人们带来了无限趣味。
D、文章第○4段介绍山东潍坊的风筝盛会说明了风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7、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材料二: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上面两则材料出自鲁迅的《风筝》,你觉得材料中出现了哪些本文中介绍到的关于风筝的知识?不少于两点。(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1题。(13分)
慢速流淌的河
李汉荣
①我故乡那条河很美,很清澈,很温柔。
②那是一条慢速流淌的河。
③她为什么流得那样缓,那样慢呢?
④我沿河行走,仔细观察她的河岸、河湾、河心、河滩,以及两岸的树林、草地、村庄。
⑤我想知道她缓慢的原因。
⑥早起的渔船会让她兜许多圈子,扎猛子的鸭们也让她必须画圆一个又一个漩涡;产卵的鱼逆水上行,河就慢慢儿送他们一程,更有那戏水的孩子们把密集的水花儿缀在身上;A河边歇息的大伯把双腿伸进水里,她就停一会儿仔细抚摸那粗糙的皮肤,还捧起沙粒轻轻按摩他结满老茧的脚底;有时,一头过河的黄牛贪恋河风的清凉,就站在水里用尾巴系住一朵朵波浪;七八头水牛结伴儿蹚进河心,像军舰一样停泊在深水区,只把头仰在水的外面向天空喷吐泡沫……以上种种难以一一叙及的事物,都会放慢她流淌的速度。
⑦晌午,准备做饭的大嫂们来到河边,将一只只水桶放下去又提上来,一部分河水就走进了村庄的水缸、灶台和生活,B炊烟知道自己的根源在哪里,它们绕来绕去就绕到河的上空,似乎在安慰因它们而减少流量降低了流速的河流,生怕她延误了下游。
⑧在开满野花的河湾,洗衣的姑娘们,会把各色衣服泡在水里,反复揉搓,也把各色的心情泡在水里,反复揉搓。这条河有多少河湾呢?河湾里有多少姑娘在洗衣呢?我没有统计,其实也根本无法统计清楚。一条河就被她们反复揉搓着,说不定,每一滴河水都在姑娘们的手中逗留过,然后,带着她们的手温和手纹,不情愿地返回河里。这美好的停留,放慢了河流的速度,河,因此有了深度,有了不为人知的许多细节。
⑨在偏僻的河段,会有一些从远方归来的人,来到老柳树下,坐在古老的石头上,这恰好是他小时候坐过的石头,饱经沧桑的身体重叠于年少轻狂的记忆。他掬起河水,看它一点点从指缝漏尽,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这样一点点漏尽;他撩起河水,看那一层层水花一直坚持到河心,然后被一个波浪带走;他久久地凝望河面,他相信,河流的内涵已经被他改变,就像生活的内涵已经把他改变。一条丰富的河流,总是忙于接纳、沉淀和自净,始终保持了清澈的内心。河,在他的影子里放慢了流速,似乎不忍心再让他的影子有半点破碎。
⑩就这样,一条河形成了缓慢的流速,她也满足于这缓、这慢。缓慢地,她不急于带走太多东西,而是让掉进河里的一切,比如雨水、落叶、雪、虹、石头或女孩子的发卡,都有沉淀的机会和重新上岸的机会。缓慢地,她不忽略任何事物,她耐心地为每一个投来的倒影造像。即使一只鸟的倒影,她也要让它完整地呈现;即使一弯残月的倒影,她也要用每一个夜晚,去仔细修复它的创伤,直到它重新浑圆;即使一个简陋的水瓢,她也要让它盛满。人们从她这里听到的,总是不急不慌的絮语。
○11是的,在她的缓和慢里,两岸的人们似乎并没有失去什么,即使失去了什么,他们至少没有失去缓和慢,以及在温柔的缓慢里,看到和想到的许多细节。
○12而这条缓慢流淌的河,并没有因此耽误她的下游。属于她的下游,属于她的海,一直在远方等候着。   
(摘自西安日报.西岳2009,2,3)
18.根据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写出故乡的那条河流速缓慢的原因。(4分)
(1)在河边:早起的渔船兜圈,扎猛的鸭子画圆,产卵的鱼逆水上行,老人小孩休憩戏水,黄牛水牛喝水冲凉;村中大嫂提水做饭……因为这些,河流放慢了她流淌的速度。
(2) ▲ : ▲ ,因为这些,河流放慢了她流淌的速度。
(3) ▲ : ▲ ,因为这些,河流放慢了她流淌的速度。
19.请从画线句A和B中任选一句,从语言的角度作一点赏析。(3分)
我选( ▲ )句。
赏析 ▲
20.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2分)
A.文章开头五节语段简短、舒缓柔美,与“慢速流淌的河”语意相符,也与全文从容温婉、娓娓道来的文风相合。
B.文章第⑧节和第○11节加点的词语“细节”在含义上相同,均指微不足道的事情。
C.文章第⑨节画线部分的三个词语体现了这条河流让自己的内涵逐渐丰富的过程,顺序可以颠倒。
D.文章第○11节中,作者对两岸的人们因为河流的“缓和慢”而“失去了什么”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之情。
21.结合全文思考:“慢速流淌的河”如何看待自己缓慢的流速?这条河的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三、写作(50分)
22.生活的美好需要细细品味,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放慢你的脚步,就像“慢速流淌的河” 一样“缓慢地”,“不忽略任何事物”,“耐心地为每一个投来的倒影造像”,这样才“有了不为人知的许多细节”,人生才变得丰富多彩。请以“放慢你的脚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展开余下试题书写3分
秦淮二模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10分, ○1—○8题1分,第○9题2分)○1温故而知新○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 烟笼寒水月笼沙○4老木沧波无限悲○5晨兴理荒秽○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如:归雁洛阳边 ;衡阳雁去无留意;谁家新燕啄春泥 ;似曾相识燕归来
2、(6分)(1)(4分) xuán piān 擞 翱
(2)(2分)如:优美的身姿、自信的笑容等
3、(2分)D
4、(2分)言之成理即可。
5、(2分)发现:从2007年活动实施至今,老师和家长们对活动的支持率大大增加(或支持率逐年增加)。
6、(3分)《骆驼祥子》 心理活动 对生活的绝望、无奈、颓废、麻木
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心理活动 矛盾、动摇—坚定(自责—自励)
二、42分
(一)15分
7、(1)景物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1分)
(2)“断肠人在天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游子思念家乡的悲痛心情,痛到了“肠断”!(2分,修辞和情感各1分)
8.(2分)B
9.(2分)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10.(2分)C
11.(4分,每句2分,关键词意思正确,语言表达通顺,意对即可)
○1村里人对他感到很惊奇, 渐渐地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一样,以礼相待。
○2(王冕)一到晚上就偷偷出门,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亮光诵读,书声琅琅直到天亮。
12.(2分)父亲“不使学”(1分);答内因(王冕勤学、王冕痴学)给1分;如只答出外因(名师指导、母亲的理解支持)的给0.5分。
附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到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一个人牵了牛来责备牛踩了庄稼。父亲大怒,打了他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韩性死后,他的门人侍奉王冕就像侍奉韩性一样。 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赡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争着拦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
(二)14分
13.(4分)风筝的悠久历史 儿童玩具 传递信息的工具 风筝的造型和种类
14.(3分) 不能删。“大概”表推测,说明作者并不肯定这种说法,如果删掉就变成肯定的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3分)运用比喻(打比方)、拟人、排比的手法(答出一点即给1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说明风筝的种类繁多,姿态优美(2分)。
16、(2分)A
17.(2分):风筝是我国的一种民间玩具//在阳光明媚的初春,放风筝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风筝的造型多样、结构各异。
(三)13分
18.(4分)在河湾,姑娘们洗濯衣服、荡涤心情
在河滩(柳树下),远归的人坐石凝神、掬水寻梦
19. (3分)
①句:拟人修辞,用“抚摸”、“捧”、“按摩”等饱含情感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河流对村民们的深情呵护及包容万物的博大情怀。(突出河流的特点)
②句:拟人修辞,用炊烟的徘徊缭绕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河流的无私奉献精神及村民们对河流为他们无私付出的歉疚与感激之情。
20.(2分)A
21.(4分)这条河很满足于这缓、这慢,她不忽略任何事物,耐心地包容万物、帮助万物创造尽可能完美的生命。(写出两点即可)
启示:在越来越喧嚣浮躁的现代生活中,这条河教会了我们要放慢脚步、关注生活美好的细节;乐于奉献,领会生命的意义和真谛。(一点1分)
三.写作(50分)
22.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书写3分
卷面整洁1分 字迹工整1分 书写美观1分 (58.212.210.78)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南京市秦淮”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