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289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9]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
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2009、5、28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卷面书写(5分)
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池沼(zhǎo) 承载(zài) 贻误(yí) 镂空(lòu)
B、签赏(jiàn) 颠簸(bǒ) 威慑(sè) 嶙峋(lín)
C、轩榭(xiè) 桥敦(dūn) 黏液(zhān) 蔓延(màn)
D、丘壑(hè) 比拟(nǐ) 掘洞(jié) 蛰伏(zhē)
2.根据下面每句话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8分)
○1比喻两种敌对力量,互为条件,交替消长。( )
○2照着自己一向的做法去做。( )
○3先动手以制服对方。( )
○4弯下手指头计数时,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居首位。( )
3.下面关联词使用正确的是( )(3分)
飞机的速度( )快,( )地球还只是这么大,( )人口也在增多,将来人们全都坐飞机上了天,挤来挤去,还能飞得快吗?
A、只要……只要……就 B、虽然……但……而且
C、虽然……如果……那么 D、即使……而……并且
4.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8分)
⑴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 )
⑵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 ( )
⑶外界干扰对我不起作用,飞行一万多公里,弹头命中目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公里,甚至只有二百米。( )
⑷一旦遇到敌害,如老鹰啦,蛇啦,蜥蜴啦,它就可以蜷成一团,像刺猬一样,全身根根尖刺一致朝外,敌人也就对它无从下手了。 ( )
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准确性。(6分)
⑴苏州园林和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⑵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
6.向阳中学初一12班要开展有关“桥”的主题探究综合性学习,请完成以下问题:(13分)
(1)赵州桥、卢沟桥、广济桥、洛阳桥、东关桥是我国名桥,你知道下列说的是哪一座桥吗?(5分)
a、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这座桥有详细的记载。1937年七七事变在此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土的开始。( )
b、位于福建省泉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
c、闽南绝无仅有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共六墩五孔两台,桥基采用“睡木沉基”,船形桥墩以上部分全为木材构造,技艺之精湛。( )
d、位于广东省潮安县潮州镇东,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 )
e、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 )
(2)写出三个有关桥的成语或俗语:(6分)
a、
b、
浏览完整试题
c、
(3) 写出一部有关桥的电影、小说或一首有关桥的诗歌(歌曲)(2分)
三、阅读理解。(54分)
(一)(34分)
⑴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⑵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的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7.在第一段文字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 、 、 、 (4分)
8.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选文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
”。句中“ ”二字贯穿全篇,全文紧扣这两个字分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选文第二段中的“ ”一句和最后一句话照应了这一特征。(6分)
9.第二段可分为两层,这两层之间关系是 。在假山的堆叠部分,文中“ ”一句从游览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的堆叠的艺术效果。在说池沼的特点部分,文中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一句评述池沼与其他景
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6分)
10.第二段说明的中心句是 ( )(3分)
A、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C、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体现了设计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D、苏州园林中池沼的布置显出出自然美
11.第二段文字对第一段文字中“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作了具体介绍,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州园林有假山,有池沼,山水映衬,互相配合。
B、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注意了与竹子花木相配合,使人产生“身在山间”的实感。
C、苏州园林中的池沼与桥梁、石岸、石头或花草金鱼等景致的配合,富有自然之趣。
D、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注意互相配合,讲究对称美。
1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句中“艺术”和“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 (3分)
13.两段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依次是 、 。(2分)
14.说明事物要注意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这两个文段采取的是 顺序。
从全文看,这两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是 (2分)
15.“如在图画中”、“鱼戏莲叶间”加上引号的作用分别是 、 。(2分)
16.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第一段中的“一切”“决不”等词语表达了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B、第二段中的“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
C、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选文的语言以平实为主。说明文在表达方式上以说明为主,不能有描写和议论。
D、第二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又”字,既呼应了前文中石岸的修砌、石头的布置和花草的栽种都已“入画”的介绍,又强调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的成画效果,体现了语言运用的连贯性。
(二)(20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甲)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乙)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丙)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
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丁)
17.“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一句是从原
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于( )处。(2分)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8.本段的中心句是 。(2分)
19.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然后自己从选文中找出类似的一处加说
明。
⑴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6分)
(2) 句子:
表达作用:
20.文段末的“两不妨碍”是指哪两方面都不妨碍?(4分)(
21.要想使将来的桥梁造得很低,必须具备三方面的前提,请加以概括:(6分)
⑴
⑵
⑶ (121.207.118.147)
上一篇:
姜堰市2008-2009八年级期中语文调研试题
下一篇:
2009年汕头中考金平区语文模拟考试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8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