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074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苏教版高中语文六月份月考题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6月份“月考题”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 A 垦利一中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月考 语 文 试 题 2005年6月 垦利一中 王同亮编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 2.将第Ⅰ卷每小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首相应的位置上,将第Ⅱ卷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玉砌(qì ) 叱咤(chà ) 笞刑(chī ) 贼氛方炽(zhì) B、濒临(pīn ) 估量(liáng ) 咀嚼(jué ) 欲寄彩笺(qiàn ) C、孝悌(tì ) 沮丧(jǔ ) 恫吓(xià ) 卓有成效(zhuō ) D、伺机(sì) 重创(chuāng ) 离间(jiàn ) 垂涎三尺(xián ) 2、下列各项汉字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贤惠 犄角 飞弛 黯然神伤 B、演绎 恻隐 编纂 再接再厉 C、敲榨 暗淡 缭绕 集思广益 D、谙习 苍桑 惊愕 不可思议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航空兵某团去年配合科研单位在西藏高原对珠穆朗玛峰进行了科学________。 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_______。③他是个有心人,又肯钻研,很快_______了专业知识。 A、考查 权力 熟悉 B、考察 权力 熟习 C、考察 权利 熟习 D、考查 权利 熟悉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网络对今天的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它走进了千家万户。 B.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如果不切实际非要这样想,谁就会曲解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C.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D.单纯地讲,一个单位裁减几个人的确算不了什么,但在现行的体制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一不小心,会招来很多的麻烦。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从2005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将换用新教材,新教材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增加了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新内容。最近,有关人员介绍了语文、数学等5门学科教材的改动之处。 B.座谈会刚刚开始,编辑部的小李突然走进来,很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就匆匆忙忙地走开了。 C.与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一样,《身负重罪》也写了三个“血旺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为什么不约而同的都是三个?可能潜意识里有“桃园三结义”的影响)。 D.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并且还会被不良情绪困扰,沮丧、焦虑、忧心……严重时你会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没有希望了吗?没有办法了吗?有。《情绪健康指南》能轻松解决你的问题。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香港舆论普遍认为,连战“登陆”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只要两岸的中国人均以追求和平发展为目标,两岸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化解分歧,找到走向长期和平共同发展的途径。 B.目前,人权公约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人道危机干预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但部分国家以“维护人权”粗暴干涉一国主权和内政的做法遭到了许多国家的强烈反对。 C.在这一次抢险救灾中,战士们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集体财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D.不知是曾几何时,中国民航机票的价格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民航总局不许打折,但暗折机票的情况仍然流行,销售打折机票的广告随处可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7.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8.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建筑。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的欣赏与创造。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昭帝时,以功次补武安长。奉世长女媛以选充内宫,为元帝昭仪,产中山孝王。元帝崩,媛为中山太后,随王就国。奉世长子谭,太常举孝廉为郎,谭弟野王、逡、立、参至大官。 参字叔平,学通《尚书》。少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余年。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进退恂恂,甚可观也。参,昭仪少弟,行又敕备,以严见惮,终不得亲近侍帷幄。参多病。永始中,超迁代郡太守。以边郡道远,徙为安定太守。绥和中,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以中山王见废,故封王舅参为宜乡侯,以慰王意。参之国,上书愿至中山见王、太后。行未到而王薨。王病时,上奏愿贬参爵以关内侯食邑留长安。上怜之,下诏曰:“中山孝王短命早薨,愿以舅宜乡侯参为关内侯,归家,朕甚愍之。其还参京师,以列侯奉朝请。”五侯皆敬惮之。丞相翟方进亦甚重焉,数谓参:“君侯物禁太甚。君侯以王舅见废,不得在公卿位,今五侯至尊贵也,与之并列,宜少诎节卑体,视有所宗。而君侯盛修容貌以威严加之,此非所以下五侯而自益者也。“参性好礼仪,终不改其恒操。 顷之,哀帝即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参姊中山太后,陷以祝诅大逆之罪,参以同产当相坐,参自杀。且死,仰天叹曰:“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身至封侯,今被恶名而死,姊弟不敢自惜,伤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赞曰:《诗》称“抑抑威仪,惟德之隅”。宜乡侯参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然卒死于非罪,不能自免,哀哉!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功次补武安长 次:次等,差等 B.行又敕备,以严见惮 敕:整饬,严整。 C.朕甚愍之 愍:怜悯,同情。 D.然卒死于非罪 卒:突然,猝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冯参父子在汉朝都官居高位,最终都遭谗邪陷害;冯参的姐姐是元帝昭仪,因元帝驾崩而哀帝即位,被哀帝祖母傅太后害死。 B.冯参既有才学又重礼仪品行,颇受重用,直至为宜乡侯。但被任命为代郡太守时,因为嫌路途遥远不愿赴任而被贬为安定太守。 C.中山孝王和母亲离京到了所封的地方后,冯参讲究礼仪请求去看他们,但他还在路上中山孝王就去世了。皇上答应了中山孝王生前让舅舅冯参回京城的请求。 D.冯参为人过于严谨庄肃,威严在五侯之上,遭到嫉恨。丞相翟方进很敬重他,曾善意劝他应有所改变,但冯参没有听从。 14.对本文作者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诗经》中的话,高度赞扬冯参沉抑庄重的威仪,认为这是美德归聚的处所。 B.说冯参能“择地而行”,文中不近帷幄、上书愿至中山之事就是例证。 C.“不能自免”表明作者对冯参待人接行过于严肃即“物禁太甚”的态度有所批评。 D.“谗邪交乱”是自古贤良受害的原因之一,作者既同情冯参,又痛恨这种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30分) 1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③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①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 ②满清末造( ) ③ 树之以桑( ) ④ 斧斤以时入山林( ) ⑤ 涂有饿莩( ) ⑥无乃尔是过与 ( ) ⑦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⑧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 17、下面两首诗词有相近的主旨,采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对此作具体分析。(6分)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名句填写(6分) ①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②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③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⑤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 ⑥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论语》) 19、文学常识填空(4分) ①《论语》是 汇集整理而成的 体散文,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 ②曹禺,原名 ,现代著名剧作家,代表作有 、 、 。 ③雨果, 国作家,代表作品有 、 等。 ④我们学的教材上的《辛德勒名单(节选)》选自 国 (揭示:什么人?)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 20、下面一段话是写黄山的。试用平实的语言概要表述这段话的信息要点。(不超过35个字)(4分)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们,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答:黄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21—24题。 不见大雁 刘长春 ①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②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③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④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⑤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潺。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⑥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⑦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⑧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⑨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地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长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言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行进,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⑩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11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12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13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木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它们的食粮。 ○14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15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16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17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18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21、第⑥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文段⑨中画线短语“孤独与贫瘠的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⑩中画线短语“自己的苦恼与孤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是什么?以此结尾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事物我们司空见惯却往往熟视无睹。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会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事物中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现手法。 ②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体会。 ③不少于700字。 6月份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18分) 1、(答案:D|A:咤,zhà 炽,chì B:濒,bīn 笺,jiān C吓hè卓zhuó) 2、(答案:B|A:弛-驰 C:榨-诈 D:苍-沧) 3、C(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熟悉:知道得清楚。) 4.D。A项此句应为“今天的人们对网络已经不陌生了”B项应改为“误解”,“曲解” 是指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意愿(多指故意地);而“误解”是指“理解得不正确”。C项“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是指干坏事,应换成贬义词“东窗事发”。 5、D。A项“普通高中将换用新教材”后的逗号应改为句号,因为第一句话到此已经完整,下面一句已经变换了陈述的角度。B项“谢谢”是引述者语句的一部分,冒号是多余的,应删去。C项应将括号放到句号的后面,因为它是对全句的补充说明。 6.A。B项在“以‘维护人权’”之后加“为由”。C项句式杂糅,可在“财产”后加逗号,并在“免遭”前加“使它”。D项“不知是”与“曾几何时”语义重复;“情况流行”搭配不当。 二.(12分) 7.C(本节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8.A(古代建筑的“内向性庭院式空间”和“情态”这两点缺一不可) 9.B(A项更美在其空间;C项应是院墙阴影,与树无关;D项关系颠倒) 10.C(小院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不一定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12分) 11.A。应为:依次、顺次、按次序。 12.C。(A项,介词,凭借|由于、因为。B项,副词,将,将要|连词,况且。C项,动词,去,往,到;D项,连词,表修饰|连词,却) 13.C。A项,“冯参父子最终都遭谗邪陷害”不对,“元帝驾崩而哀帝即位”不是昭仪死因。B项.因病和路途遥远而改任,并非不愿赴任而被贬。D项.文中未说“嫉恨”。 14.C。应是对“非罪而死”的同情。 [参考译文] 冯奉世,字子明,是上党潞地的人,迁徙到了杜陵。汉昭帝时,根据功勋按照次序补任武安地区的长官。奉世的长女冯媛因为被选中充入内宫,后来成为汉元帝的昭仪,生了中山孝王。元帝驾崩后,冯媛是中山太后,随中山王到了封地。奉世长子冯谭,太常年间举孝廉任职为郎,冯谭的弟弟冯野王、冯逡、冯立、冯参位至大官。 冯参字叔平,才学通晓《尚书》。年轻时担任黄门郎给事中,守卫京城十余年。冯参为人矜持庄严,注重讲究仪容,进退小心谨慎,风度很可观。参是昭仪最小的弟弟,行为又整饬完备,以严肃显示敬畏,始终不为姐弟亲近进昭仪帷幄。冯参常生病。永始中年,越级提拔为代郡太守。因为边郡道路遥远,改任安定太守。绥和年中,皇上立定陶王为皇太子,因为中山王被废弃(太子位),所以封中山王舅舅冯参为宜乡侯,用来宽慰中山王心意。冯参到封国,上书希望到中山见中山王和王太后。还未到,中山王就去世了。中山王病时,上奏希望贬低冯参的爵位,(让他)按关内侯的食邑待遇留在长安。皇上怜悯他,下诏书说:“中山孝王短命早死,希望将他舅舅宜乡侯冯参降为关内侯,归到京城的家,我很怜悯他。那就让冯参回到京城,凭列侯的身份奉行朝请的职事。”五侯都敬重惧怕他。丞相翟方进也非常敬重他,多次对冯参说:“您待人接物的禁律太过分。您以王舅的身份被降爵位,本不能处在公卿的位置,如今五侯是极尊贵的,您(却能)与他们同列,应该稍微降低仪态举止,显得有尊奉之意。然而您认真地修饰仪容将威严施加于他们,这不是用来使五侯居下而对自己有好处的办法啊。”冯参生性讲究礼仪,终究不改变自己一贯的操行。 不久,哀帝即位,哀帝祖母傅太后当权,追究怀恨冯参的姐姐中山太后,构陷了祭祀祈祷时发诅咒的大逆不道的罪名,冯参因为是同胞,判处连坐的刑罚,冯参自杀。他将死时,仰天叹息说:“我冯参父子兄弟都充任高位,身至封侯,如今遭恶名而死,姐弟不敢自相顾惜,哀伤不能到黄泉之下会见先
展开余下试题
展开余下试题
浏览完整试题
上一篇:
高二第二学期5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成都市二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