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试卷
阅读:1018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含部分答案)
2009年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题(9分)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A项说的是“通俗历史”历史悠久,答非所问)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解析:此题的信息筛选区间是第二段,该段以“但是”一词为转折点,其后的语言信息都是回答原因的,而B、C、D三项都是在这个范围内提取的信息,所以A项错。)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通俗历史以满足公众的意愿为基本出发点,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参见第2段第4-10行)
B.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民众在业余文化方面的迫切需求,史学不得不走出隔尘绝俗的精英式研究误区,适时调整了研究目的和方式。(B 注意原文的“衍生”)
C.通过“贬恶扬善”的方式以优化民风,激活有利于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向善意识,这是史学的“终极追求”在社会道德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参见第3段第5-7行)
D.中国古代很多具有普世性的行为规范与道义原则,只有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加以表述与阐释,才能在今天得到最大限度的活化和有效传承。(参见第3段第5-11行)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无中生有)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该项属于强加因果关系;另外,原文是“几乎”一词;)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原文第2段说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很少走热”;另外,原文说“当商品经济趋于发达、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时候,日益走热。)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D)
文言文(9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延余两人坐 延:邀请。
B.降跽谢过 谢:感谢。(长跪)
C.过立恭宿别 过:拜访。
D.而乐无加乎此 加:超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D )
(顺承/修饰) (代词/兼词)
(代词/副词) (连词“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寒食节之后动的笔)
浏览完整试题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3分)( D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涛)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筹)。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木讷寡言不黯(谙)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 )
A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
B.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适用对象误用,“笔走龙蛇”用于书法方面,形容书法笔势矫健生动)
C.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色彩误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D.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词义误用,“如履薄冰”形容做事极为谨慎小心)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D )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60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搭配不当)
B.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歧义句)
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缺宾语)
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建设。
19.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目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
新春对联
答案:
翠柳迎春千里绿, 黄牛耕地万山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办公室对联
答案:
桃李满目春绣锦, 芝兰绕阶座凝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弯道超越”本是赛车运动中的一个常见用语,意思是指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是每个车手都必须面对的。相对于直道而言,弯道上困难大,变数多。过弯道时,原来领先的车手可能因为弯道而落后,而本来落后的车手也可能利用弯道超越对手。现在,这一用语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的“弯道”一般被理解为社会进程中的某些变化超越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作文解析
(一)审题
命题所给材料以“现在”为界共分两层。前面介绍“弯道超越”及“弯道”的本义,后面介绍其比喻义、引申义。因此我们审题时应该抓住后者,寻找关键词语——“关键点”“机遇”,再依据材料中的重点阐释语句——“被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便可准确的找到立意的切入点。
(二)立意拟题
1、立意——揭露时弊;题目——弯道超越与飞黄腾达
2、立意——人生感悟;题目——弯道超越是我腾飞的翅膀
3、立意——经济意识;题目——在弯道处超越对手
4、立意——社会生活;题目——弯道超越:一把优胜劣汰的尺子
5、立意——社会生活;题目——抓住机遇 相机而动
6、立意——经济意识;题目——在弯道中寻找商机
说明:以上答案是本人自己做的,仅供同学们参考。 (220.176.195.187)
上一篇:
陶庄学校七年级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月份)
下一篇:
广东三鑫一模试题(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选修
高考试卷
相关:
关于“2009年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