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30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高二册半期考试题
四川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试题
高2011级 语 文
命题人:胡军 赵琳 朱丹 审题人:朱丹 刘萍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裨(bì)益 琐屑(xiè) 粗糙(cāo) 强词夺理(qiǎng)
B.矜持(jīn) 付梓(xīn) 札记(zhá) 未雨绸缪(móu)
C.剽掠(piāo) 湮没(yān) 歼灭(qiān) 清流激湍(tuān)
D.摇曳(yè) 慰藉(jiè) 龟裂(jūn) 戛然而止(g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赋予 狭隘 大才小用 相形见拙
B.剔除 谗邪 膏腴之地 沧海一粟
C.缥缈 辐射 穿流不息 翻云覆雨
D.贮存 嗔怪 群贤毕至 以德抱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股市带来巨大的 ,各国政府相继采取措
施,防止出现新一轮金融危机。
②近年来,由于盲目开垦、过度放牧及其他掠夺性经营行为,80%以上
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
③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永远不
会因为岁月的 而消减我们对母亲那深深的爱。
A.振荡 退化 流失 B.振荡 蜕化 流逝
C.震荡 蜕化 流失 D.震荡 退化 流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黄花梨木的木色金黄而温润,中心的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不
变形、不开裂、不弯曲,其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
B.铜、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
比较困难的。
C.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所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中
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成功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D.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
会决定在斯瓦尔巴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韩魏之经营
6.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大王来何操 ④多于市人
之言语 ⑤以为桂林、象郡 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⑦不拘于时 ⑧灭六国者
六国也,非秦也 ⑨师不必贤于弟子 ⑩为天下笑者,何也
A ①⑦⑨/ ②③⑥/ ④⑤/ ⑧⑩ B ①⑦⑩/ ②③⑥/ ④⑧/ ⑤⑨
C ①⑦⑧⑩/ ②③/ ④⑨/ ⑤/ ⑥ D ①⑦⑩/ ②③⑥/ ④⑨/ ⑤/ 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汶川大地震成因探寻
目前,中国正全力进行汶川地震救援,而科学家也开始给这场破坏性如此巨大、影响地区如此广泛的地震寻找成因。
科学家们称,目前来看,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这次破坏性巨大的地震。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特别容易发生地震。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在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是个岛屿;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对板块漂移来说,这是个不慢的速度。
这种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板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也就是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称,如此强度的地震每50到100年会发生一次。


浏览完整试题不仅如此,日本筑波大学(Tsukuba University)研究员Yuji Yagi牵头的一个地震研究小组表示,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断层线分两个不同阶段爆发的,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可能因此导致地震强度增大、时间延长。
该研究小组称,第一阶段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的运动,造成23英尺宽的地壳断裂,为时约50秒。随后不久,沿着该断层线的另外一个部分很可能发生了持续60秒的小滑移。
Yagi说,这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经历了为时大约两分钟的强烈地震。与此相比,造成6,000多人死亡的1995年日本神户发生的强烈地震只有20秒,能量也不足汶川地震的1/30。
其他科学家还指出,汶川地震震源离地表较近,只有6英里。震源浅的地震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因为能量的释放距离地面更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所在大陆板块年代已久,很多地区地壳都很脆,且构造相似。东京大学(Tokyo University)地震研究所的Teruyuki Kato说,这样,地震形成的冲击波能传播数百英里,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就像光波在光纤里传播一样。离震中约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
与此同时,在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由于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地质结构不稳定,震动更为严重。研究者表示,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的破坏力增大;而且土壤肥沃的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增大了人员伤亡的数量。
当然,有些问题还未找到答案。科学家们表示,该地区的地震研究也因为频繁的塌方而受阻,塌方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比如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
Kato说,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来找到确切成因。不过很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个地震相当活跃的地区。(选自《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2008年5月15日)
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汶川地震破坏性巨大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易发地震。
B.汶川地震可能是沿着龙门山断层线分两个阶段爆发,震动时间长。
C.汶川地震属浅源地震,能量释放距离地面近,引发的震动更剧烈。
D.长江在四川盆地形成了厚厚的沉积层,不牢固的地层使地震破坏力增大。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目前印度板块以每年两英寸的速度向北快速运动,在大陆板块边缘部位积聚的能量剧烈释放,形成地震。
B.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专家认为,类似于汶川地震这种强度的大地震每50年到100年就会发生一次。
C.此次地震,距震中1000英里远的上海都有震感,是因为地震形成的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没有明显衰减。
D.地表的裂纹或暴露的山脊等掩埋了很多地质构造证据,从而使得各国专家对汶川地震的研究一再受阻。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专家一旦找到汶川地震的确切成因,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带的地震问题。
B.地震持续时间的长短和能量的大小与地震中伤亡人数的多少成正比。
C.1995年神户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小于汶川地震,是因为震源离地表远。
D.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附近的地区,往往是地震多发地
区。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博通群书,晓战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开元末,擢进士第。巡以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振护无吝。更调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巡下车,依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
安禄山反,(巡)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当此时,王命不复通,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六人者,皆官开府、特进。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
至睢阳,……有诏拜巡御史中丞。被围久,食尽,巡士多饿死,存者皆痍伤气乏……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贼知外援绝,围益急。众议东奔,巡、远①以睢阳江淮保障也,若弃之,贼乘胜鼓而南,江、淮必亡。且帅饥众行,必不达。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城遂陷,与远俱执。巡众见之,起且哭,巡曰:“安之,勿怖,死乃命也。”巡不屈,年四十九。
(选自《旧唐书•张巡传》,有删节)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②?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注释: ①远:睢阳太守许远。与张巡一起卫睢阳。②逆遁:预先逃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身被创不顾 被:遭受 B.有诏拜巡御史中丞 拜:授予官职
C.皆官开府、特进 官:做官 D.治绩最,而负节义 负:违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不与庸俗合 ②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B.①勿怖,死乃命也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① 巡、远以睢阳江淮保障也 ②董之以严刑
D.①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②及其所之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巡以太子通事舍人的身份出京任清河县令时,倾尽资财救济保护因为
困顿归附他的人,毫不吝啬。
B.张巡再调真源县令,一到任,就诛杀豪猾大吏华南金,同时赦免了他的
党徒,使他们都改恶从善。
C.安禄山反叛,身为真源县令的张巡起兵讨贼,身经百战,被皇帝授予中
丞御史,后来死守睢阳,城陷被杀,成为一代死节名臣。
D.韩愈从唐朝平叛的全局出发,指出睢阳保卫战的战略意义,赞扬了张巡、
许远以少胜多,力保江淮不失、天下不亡的历史功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


展开余下试题
(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14.阅读下面两首李商隐写的咏柳诗,完成(1)(2)两小题。(8分)
赠 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曾逐东风指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从时间上看,《赠柳》写的是 之柳,《柳》写的是 之柳。(2分)
(2)这两首诗中诗人对柳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
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奈何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或命巾车, 。 ,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淡 之 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其实,浓妆加上艳抹,本身已经带有一丝贬义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更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相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尝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地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斗,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疲的结果,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
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16.为了突出“淡之美”的特点,文中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概括。
(8分)

17.第五段中引用了王维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请简析它在文段
中的作用。(4分)

18.作者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综观全文,分点简要概括“淡之美”的
特点。(4分)

19.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的“生活观”是什么。(6分)

六、(15分)
20.用一个单句概括下面短文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5分)
据介绍,根据国家部署,四川完成了大熊猫、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和湿地资源的四项调查。在岷山地区17个大熊猫保护区开展了生态监测和巡护工作,以大熊猫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四川争取到了2400多万元资金用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15个,保护区面积774.2万公顷,比1997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时增加了2倍多,一些珍稀野生动物植物的数量也有相应增加。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6分)
庭院里玉兰树在蝉鸣声中舞蹈,不时送来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伴着蝉鸣和幽香,小女孩长大了,渐渐读懂了①苏东坡的豪放②李白的飘逸③李清照的婉约④杜甫的沉郁⑤柔美的朱自清⑥犀利的鲁迅。
修改:
22.将“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热情”二字。(4分)
扩展句: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作家王蒙在一篇散记里说,在美国遇见一些华裔富翁,他们忧心忡忡并满怀激情地问道,能为祖国做些什么?王蒙想了想回答:做好自己的事。这听起来似乎很朴实,但是却耐人寻味。
请以“做好自己的事”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得抄袭。
高2011级2008—2009半期考试试题
高 2011 级 语文 (答题卷)
四 五 六 七 Ⅰ卷 Ⅱ卷 总分

四、13.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



展开余下试题
(2)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14.(8分)
(1)从时间上看,《赠柳》写的是 之柳,《柳》写的是 之柳。
(2)这两首诗中诗人对柳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15.(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
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
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奈何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或命巾车, 。 ,亦崎岖而经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五、16.(8分)


17.(4分)


18.(4分)


19.(6分)



六、(15分)20.(不超过15个字)(5分)

21.(6分)
修改:


22.(4分)
扩展句:


高2011级2008—2009下期半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1.A【B“梓”读zǐ;C“歼” 读jiān;D.“戛” 读jiá】
2.B【A.才—材,拙—绌;C.穿—川;D.抱—报】
3.D【震荡:指动荡,对外界产生影响;振荡: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
不断作往复运动,一般不对外界产生影响。退化: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出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失,多用来指时光等抽象的东西;流失:指自然界的矿石,土壤自己散失或者被风力吹走,也指河水等自己流掉。多指具体事物的失去】
4.C 【A项主谓搭配不当,主语颜色不能搭配后半部分的谓语;B句语序不当,“一般” 一般”应放在“是”前,“它们”指代不明,应为“它们的矿石”;D 项成份残缺,“ 长期考察 ” 后残缺中心词 “ 的需要 ”】
5.B【A古义:“所”与“以”结合,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C古义:意外变故;今义:十分,极。D古义:搜集、保存、积蓄的东西;今义:筹划、计划、组织。】
6.D【①⑦⑩为被动句,②③⑥为宾语前置句,④⑨介词结构后置句,⑤为省略句,⑧为判断句】
二、7.A(是地震的原因但不是破坏性大的原因)8.D(主客倒置,应为“地表的裂纹和暴露的山脊”作为研究此次地震的证据被塌方等地质灾害掩埋”)9.D(A项“从根本上解决地震问题”错,B项“成正比”错,C项“震源浅”没有依据。)
三、10.D(承担) 11.A(都是同、跟。B项①是 ②竟然;C项①认为 ②用;D项①取独 ②到)12.D(“以少胜多”不准确)
四、(23分) 13.(10分)(1)六个将领把力量不敌叛军的情势报告了张巡,(说)况且皇上生死不知,不如投降。(“白”1分,“以势不敌”介词结构1分,大意3分)(2)等到他没有救援而且十分困难的时候,他率领他那些剩余的受伤而残废、饥饿的以及瘦弱的士兵,即使想离开(指睢阳)也一定不可能(实现或达到)了。
(“及”1分,“穷”1分,“将”1分, 大意2分)
14.(8分)(1)春日 秋日(2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2)《赠柳》:
写柳婀娜多姿,表达欣喜赞美之情;花飞似雪意味着离凋谢不远,“忍”字则透露出诗人的爱怜之情。《柳》: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枯凋,表达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惨苦悲叹之情。(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5分)(1)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策扶老以流憩 云无心以出岫 取之尽锱铢(2)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官盛则近谀
五、(22分)16.(8分)(1)淡妆的女孩与浓妆艳抹的女孩对比;(2)淡淡的自然的西湖与浓丽的“人工”的西湖对比;(3)中国的水墨画与工笔重彩画、西方的油画对比;(4)茶与咖啡对比;(5)“淡的生存方式”与“浓的生存方式”对比。(8分,对比有四点,答出一点给2分。)
17.(4分)引用诗句意在说明中国水墨画“是一种省略的艺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观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更耐思索,更有韵味。(4分,两个要点,一点2分 )
18.(4分)①本色、自然、清新、纯净; ②恬静而柔和; ③是一种“省略”,简约而更具韵味; ④从容自如,审慎恬淡。 (4分,一共四点,答对一点1分。)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高二册半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