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1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高一第二册语文期末试题
田中高一语文三模试卷
第一卷
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通霄 滑稽 自诩 车辙
B、畸形 笑靥 红缯 澜言
C、书藉 端倪 黄粱美梦 震憾
D、一觞一咏 游目俜怀 松菊尤存 构心斗角
2、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近一两个星期,这个班迟到现象十分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也很多,( )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
(2)、全国各地的卫生部门( )动手与研究,以防止禽流感的蔓延,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这顶工作已有明显成效。
(3)、数学老师看到全班同学正全神贯注地听课,便没注意到下课铃已响,( )讲下去了,以致影响了下一节课的老师上课。
A、因而 一起 径直 B、 从而 一齐 径自
C、因而 一齐 径自 D 、从而 一起 径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甲、乙、丙三人发言摘录,完成下面三题。
  甲:听说现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还有增多的趋势,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文言文可以学一点,但不要太多,因为我们是反对写文言文的。为什么要反对写文言文呢?首先,现代人要说现代话;其次,是文言文不易写好,为什么要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是目的不在于此(4)。我也赞成教点古诗文,因为现在的文风不大好。古人是很讲究文字(6)简洁、干净、利落的,这种文章很可以治治我们今天的文风。
  乙:我们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要明确,不是要复古,不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而是古为今用。阅读当代文章,有时需要有文言的知识。这些文章经常引用成语典故,也使用一些古代词语。当然,文白夹杂的文风不好,但古代词语吸收得当,文章是能增色的,我们不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者,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6)、文学。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6)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点古代作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也是必要的。
  丙:我不否认学习文言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为什么这些不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但是也要想一想,文言文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过时间筛选的,而把白话作为全面使用的工具才半个多世纪啊。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5)不可呢?文言文中有用的东西是否能从现代文里学到呢?比如:豁然开朗出于《桃花源记》,不读《桃花源记》是否也能学到呢?我看文言里有用的东西多数都能从白话里学到,不一定非要读《桃花源记》才能学到豁然开朗。
  分别指出甲(4题)、丙(5题)发言中两个此字(加下划线)所指代的内容。
  4.但是目的不在于此。 ( )
  A.说现代人的语言  B.多选些文言文  C.反对写文言文  D.用文言文写作


浏览完整试题  5.帮助是有的,但是否非此不可呢?( )
  A.从文言文里学习写作  B.把文言文的比重加大
  C.在白话文里添加文言成分  D.从白话文里学习文言词语
  6.甲和乙的发言中多处使用文字一词,对它们的正确理解是
  ①古人是很讲究文字简洁、干净、利落的
  ②全部否定传统的语言文字,文学
  ③文言文中的词汇和文字表现力等还在不断丰富现代汉语
  A.语言运用的风格 B.写作运用的语言 C.记录语言的符号 D.连缀成篇的文章
  答:句①中的文字指_____;
    句②中的文字指_____;
    句③中的文字指_____。。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至10题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7、下列加点的字与“朝歌夜弦,为秦宫人”中的“朝”“夜”两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B、未云何龙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骊山北构而西折
8、下列加点的各项与“六王毕,四海一”的“一”的用法相同的是( )
A、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惫。
C、为人五,为窗八。 D、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奈何取之尽锱铢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戍卒叫,函谷举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杀人如不能举 使六国各爱其人
10、对文章最后两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第三段用比喻句与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三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暴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四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第二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4分)
1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唐诗,回答后面的的问题(8分)
春日
作者: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注:霁光,雨后初晴的阳光。浮瓦,指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光闪闪不定,犹如在瓦上浮动。
① (4分,)诗的前两句写什么内容,请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答:
②(4分,)此诗的后两句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3、补写出下列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6分。错字、漏字、加字均不分。)
(1)_______ ,_______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既自以心为形役,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五、(22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至17题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
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
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
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
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
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
  “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窝还不如。主人并不


展开余下试题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
  “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
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子……”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
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一群奴才都出来,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
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
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14、文章开头写道:“奴才……诉苦。”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奴才诉苦时聪明人对他表示同情,奴才反而高兴起来,这是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奴才受到主人夸奖后,作者写了慰问的场面,这样写是否多余?为什么。(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聪明人、傻子和奴才都是反语,作者借此讽刺中国人的愚昧和麻木。
B、从文中对奴才的描绘可以看出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
C、“聪明人也惨然”中“惨然”一词,作者借表情描写极为传神地写出了聪明人对奴才的深切同情。
D、本文通过奴才两次诉苦的不同结局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E、文中描写奴才“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造成一种喜剧效果,使人产生一种欧亨利式的“含泪的微笑”。
六、(14分)
18、(4分)下面是几则自然物语,每则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引申出哲理,在题后横线上补出题中所要求的相应答案。
竹——每攀登一小步都做一次小结;过分地谦虚,难成栋梁。
梅花——每绽放一次,都能绽放出风格和气节;_________________
彩虹——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绚丽,也努力争取;依靠他人虚幻出的美丽终不能长久。
橡皮——________________;在计较别人的错误中消磨了自己的生命。
19、(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协调一致、句式对称。
将树比人自古有之,既像人,就有性格:主干粗壮伟岸,俨然彪形大汉,充满阳刚之气;枝条纤细低垂,充满阴柔之美,形若含羞少女,这不是典型的刚柔相济吗?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王蒙先生在《蚂蚁的哲学》中这样评价蚂蚁
第一,永不放弃。对障碍物要么翻过,要么绕道而行。
第二,未雨绸缪。整个夏天都在为遥远的冬天作准备。
请按照这种格式,针对狗或其它一种动物写出它的哲学。要求:先用熟语概括,再具体解释。
____的哲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晶莹圆润,爱不释手,美中不足的是上面有一个小黑占点。渔夫想,如果能将上面的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剥掉一层,黑点仍在,渔夫不断地剥下去,等到黑点没有了,珍珠也就不存在了。
在对人和其它事物的态度和方式上,常常有人犯了像渔夫一样的错误。
  请以“珍珠上的小黑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
1、 D(1、霄—宵2、澜—谰3、憾—撼4、俜—骋,尤—犹、)
2、 C(见教师用书246页第3题解析)
3、 正确答案为D。A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B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C句“50万朵”不能修饰“花粉”,应该在“50万朵”后面加“花”。
二、 前两题考查根据语境理解代词此的意义。第4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在上文中已出现过的内容。如果用A或C项代替此,势必造成前后矛盾,用B虽没有矛盾,但讲不通,只有D项是合适的,与上文也就一致了:我说可以教点文言文,但目的不在于用文言文写作。
  第5题理解更难一些,但只要弄清上文的意思,理解也就找到了门径。上文主要说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写作有帮助,随后是语意来一个转折:但是否非此不可呢?这个此自然就是指A(从文言文里学习作)了。D项正好与上文相反,造成矛盾,而B、C两项则转移了话题,与上文脱节。
  第6题是对文字这个多义词的语境义的判断。对多义词的理解,必须善于正确推断。其前提还是语境,第①句说文字简洁、干净、利落只可能指B(写作运用的语言)或D(连缀成篇的文章);第②句中的文字只有理解为C(记录语言的符号),方可与后面的文学相并列;第③句中的文字后有表现力相连,则只能理解为B(写作运用的语言)。脱离语境,凭空猜测,肯定答不好这类题的。
三、 7、D 8、D 9、A(B夺取;取得C、攻克;尽D、让;假使)10,C(对秦的灭亡无同情)
四、 11略,12见教辅118页,13略
五、 14——17见教辅48页
六、 、18——19见教辅72页。20见教辅204页
七、 略 (218.95.230.16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第二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