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2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3]
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模块模拟试卷
2008-200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模块模拟试卷
语 文 (5)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 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共26分)
一、基础知识(9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迤俪(yǐ) 癖好(pǐ) 安然无恙(yàng) 不落言筌(quán)
B. 赍发(jí) 决起(xuè) 接踵而至(zhǒng) 恶乎待哉(è)
C. 窈窕(tiáo) 撮合(cuò) 心有余悸(jì) 遥思远怅(chàng)
D. 潦(liǎo)水 轻鸢(yuān) 一蹴而就(cōu) 模棱两可(léng)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酩酊大醉 苍海桑田 得鱼忘筌 关怀备至
B. 标新立意 通宵达旦 义愤填膺 仗义执言
C. 峥嵘岁月 引咎辞职 相形见绌 首屈一指
D. 仓皇失措 无事生非 荡气回肠 万马齐谙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 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B.《庄子》乃战国时期庄周所著, 原为52篇, 现存33篇, 分为内篇7篇, 外篇15篇, 杂篇11篇。唐中宗曾下诏名《庄子》为《华南真经》。
C. 契诃夫,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与欧 • 享利、莫泊桑合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其代表作有: 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 剧本《套中人》等。
D. 钱钟书, 字默存, 号槐聚, 曾用笔名中书君。著作有: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人 • 兽 • 鬼》, 长篇小说《围城》, 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等。
二、课内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4-6题。
咬文嚼字(节选)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 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 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 有“鸟宿池边树, 僧推月下门”两句, 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 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 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 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 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 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 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 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 他有兴致出来步月, 兴尽而返, 独往独来, 自在无碍,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 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 他自己不甘寂寞, 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 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 “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 “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 “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 打破了岑寂, 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 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 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 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 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 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4. 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联系全文, 发挥你的想象, 猜一猜韩愈选“敲”的理由。(3分)
浏览完整试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说法, 符合文段内容的两项是( )( )(2分)
A. 要想通过更改一两个字就使文字顺畅或漂亮是不可能的。
B. 作者对“推敲”优劣的分析和观点其目的并不是要推翻韩愈。
C. 作者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 只有作者自己才知道。
D. “推”和“敲”不是文字上的分别, 而是意境上的分别。
E. 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考虑用什么样的字词才能准确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问题。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7-9题。
陈情表(节选)
[晋]李密
……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诏书将下, 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 除臣洗马。猥以微贱, 当侍东宫,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 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 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 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8.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今臣亡国贱俘 B.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 又二年, 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D. 州司临门, 急于星火
9. 对选文的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面重在叙事中动以深情, 这三段则重在陈情中晓以大义。
B. 在陈情中既表述自己“愿乞终养”的决心, 又表达了活着尽忠效力, 死后亦当感恩图报的情感。
C. 选段融情于理, 连用了“凡在” “况臣” “今臣” “且臣” “但以”等词语, 曲折而又有条理。
D. 作者用两个年龄数字作对比, 意在表明孝比忠更重要。
第二卷(共124分)
四、(23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8分)
阅读《孟子》的选段, 回答10-11题。
子产听郑国之政①, 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②。孟子曰: “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 徒杠成; 十二月, 舆梁成, 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 行辟人可也, 焉得人人而济之? 故为政者, 每人而悦之, 日亦不足矣。”
[注] ①子产: 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姓公孙, 名侨, 字子产。②溱、洧: 郑国的两条河流名。
10. 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子产听郑国之政, 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3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为政者, 每人而悦之, 日亦不足矣。(2分)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 回答12-13题。
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①,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②云, 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③几度秋。
阁中帝子④今何在? 栏外长江空自流。
[注] ①渚: 江中小洲。②浦: 水边。③物换星移: 物象变幻, 星辰移动, 指时间流逝。④帝子: 指滕王李元婴。
12.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体会诗歌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怀。(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8分)
14. _______________, 鸟倦飞而知还。
15. 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__, 抚孤松而盘桓。
17. __________________, 烟光凝而暮山紫。
18. __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19. 渔舟唱晚, 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20.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五、名著阅读(7分)
21. 选择题:《三国演义》是围绕以 ______、______和______, 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 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2分)
A. 刘备为代表的吴国 曹操为代表的秦国 孙权为代表的魏国
B. 刘备为代表的魏国 曹操为代表的吴国 孙权为代表的蜀国
C. 刘备为代表的齐国 曹操为代表的蜀国 孙权为代表的魏国
D. 刘备为代表的蜀国 曹操为代表的魏国 孙权为代表的吴国
22. 简答题:(任选一题)(150字左右)(5分)
(1) 下列文字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周瑜急急下得船时, 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 “周郎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又折兵! ”周郎的“妙计”是什么? 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 请简要叙述。
(2) 简述《堂吉诃德》中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六、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23-26题。
瑕之美
徜徉于芳林之中, 采红撷绿, 每见枯枝败叶, 却无触目萧索之感, 反觉新陈代谢, 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 而别具魅力。
《水浒传》里, 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 却又鲁莽得可爱; 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 狠劲上来, 其尖利歹毒, 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 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 把“二”说成“爱”; 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 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 呼之欲出。古往今来, 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 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 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
我想, “缺陷”之所以为美, 在于它的真实。谚云: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 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 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 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 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鲁迅批评《三国演义》作者“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笔者认为, 欲显长厚, 是作家或可揣摩的意愿, 似伪则是“七实三虚”的描写所以产生的客观效果, 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的歇后语, 可见似伪的一面却是刘备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的缘由之一。即使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 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 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 就愈有生命力, 于是就愈美, “美是生活! ”
展开余下试题
“缺陷”之成为美, 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 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 或者浮现在嘴角, 或者隐匿于颈后, 绝不相同; 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 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 让人按图索骥, 抑或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 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 既非外形的丑态, 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 “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 使人物又各具风采, 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 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
或问, 难道只要“缺陷”都是美, 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 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 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 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 塑造美的人物形象, 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 还须再次说明, 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 即: “缺陷”只是局部, 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 不是有“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吗? 艺术的逻辑和生活的逻辑相一致。至于身心俱丑的人物, 已经不是什么“缺陷”了, 鞭挞这样的人物, 也不是在表现“缺陷”。
一言以蔽之, 瑕不掩瑜, 瑕之美, 在于真实与韵致。
23.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缺陷美”的深刻见解,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缺陷美”的定义。(不多于4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从全文看, “缺陷美”别具魅力的原因是什么?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简要阐述你对“‘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 既非外形的丑态, 也非内心的恶德”的理解。(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第1自然段借用芳林之中的“枯枝败叶”来指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外形或内心的某种“缺陷”。
B. 很多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都有“缺陷”, 正是这种“缺陷”, 使人物形象变得真实可信, 所以作者说这是“缺陷美”。
C. 作者认为, 《三国演义》的作者对刘备这一人物的处理恰到好处, 正是“似伪”这一“缺陷”使得刘备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D. 作者认为, 塑造美的形象不但可以而且必须表现局部的“缺陷”, 否则, 就完美得如镜中花、水中月, 难以捉摸得到。
E. 作者借用“东施效颦”的典故说明整体、非局部的缺陷是称不上缺陷美的。
七、语言运用(9分)
27. 会意法是汉字造字法之一。现在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来对某些汉字重新“会意”。请仿照例句方式, 开始进行你的“会意”吧!(4分)
例: 诗: “诗”是寺庙里的语言, 自然是超出平常的。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下面一段文字中词语, 有的必须删去, 有的不能删去, 有的可删可不删。请将必须删去的找出来, 并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准确地将其词语删去。(3分)
为了感谢广大读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本杂志的支持, 进一步地提高本杂志的质量, 更好地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 现本杂志拟决定开展读者调查活动, 读者意见表已附在本期中, 本杂志希望广大读者认真地填写读者意见表, 并及时寄回本杂志编辑部。
29. 请对出下联:(2分)
上联:钱钟书轻钱钟书 下联: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70分)
30. 阅读下面的材料, 按要求写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 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 非常羡慕, 心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 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 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 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 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 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子太轻, 爪子又被毛缠住, 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 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125.77.44.192)
上一篇: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下一篇:
(通用)文化底蕴--高考满分作文速成教程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08-2009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