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24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四川广安市高2010级2009-2010年度高考模拟试题(七)语文试题
四川广安市高2010级2009-2010年度高考模拟试题(七)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室号、座位号等相关信息填写在答题卷上。
2.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规定区域内核对答题题号后对应作答,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要求作答的试卷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玄妙/管弦 筵席/赝品 淬火/猝不及防
B.苑囿/宛如 舞蹈/倒卖 棱角/绫罗绸缎
C.箴言/信笺 糜烂/奢靡 被褥/相濡以沫
D.验证/入殓 褫夺/吓唬 龃龉/身陷囹圄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化装 欢度春节 雍容华贵 细水长流
B.悖谬 尾大不掉 出奇致胜 黄粱美梦
C.坐落 姗姗来迟 优柔寡断 积腋成裘
D.安详 各行其事 前倨后恭 风雨如晦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灾害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三人成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挑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奥运火炬在成都传递时,热情的成都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D.近日来,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以及香港股市大跌的直接冲击,方兴未艾的中国股市一路狂跌,指数下降一千多点,真让人闻“股”色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省在对口支援四川小金县灾后重建中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尊重当地群众的意愿,合理规划,科学重建。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帮助你走出这片陌生的领地。
C.朝鲜《劳动新闻》12日发表文章说,朝核问题是美国对朝政策的产物,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完全取决于美国是否转变对朝鲜的政策”。
D.在新的时代,“神七”的升空不仅是多种学科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且是航天事业的发展的结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纹/饰
①“纹”和“饰”通常被当作一个词,即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但“纹”与“饰”还是有区别的:“纹”者“文”也,“文”既可以表示“纹理”,更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意义;而“饰”有“巾”形,趋于“装饰”一义,其工艺内涵不言而喻。
②“纹”与“文”因何相通?一般的解释是“文”源于“纹”——鸟兽之纹启发了古人的造字思维,仓颉等人因而模仿足迹和毛羽,用交错的线条组织成形形色色的文字。尽管“纹”中有“文”,青铜器上的“纹”与“饰”却无法截然分开,因为青铜艺术讲究的就是“以纹为饰”。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纹饰,而其中又以动物纹为主体。根据出土情况来看,早期青铜器上几何纹很少担任主角,在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大行其道的时代,几何纹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等到动物纹从青铜器上淡出,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春秋战国之际,以几何纹为主体纹饰的青铜器已屡见不鲜,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浏览完整试题 ③青铜器上动物纹与几何纹的此消彼长,与早期彩陶图案的演化历程甚相契合。彩陶图案早于青铜纹饰,当青铜器开始铸造时,古人或许已经习惯了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做法,商代早期青铜器上就出现过只有一对兽目的兽面纹。与此相印证,龙山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也有强调眼睛的兽面纹。兽面纹即饕餮纹,属于青铜纹饰的代表,其特征是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眼睛在整个纹饰中居于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预示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不重要的地方尽可省略,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并予以夸张表现。不仅如此,人们还注意到,兽面纹的形成过程中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向心性,这种从两侧向中心聚拢而构成的图像,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对称与平衡。这是美的体现(“美”字也能对折),“纹”之所以能“饰”,依靠的的就是对称与平衡之美。
④然而就在动物纹趋于消歇之时,一种新的“纹”加入了“饰”的队伍,这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包括一些“前汉字”)。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没有文字,图形文字繁荣于商末夏初。其中,表现动物的可谓“文”中有“纹”,如羽纹、鳞文、甲纹和翼纹等,这些纹样使得这些文字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它们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在此我们看到了“以文为饰”,“饰”固然是一种辅助性的功能,但通过发挥这种辅助性的功能——“效用与花纹同”,“文”为自身赢得了成为艺术主体的机会。
⑤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体现在饕餮纹饰中的赫赫威议与勃勃生机,为金文书法所继承并传之后世。
(节选自《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作者:傅修延)
5.下面关于“纹”、“文”和“饰”的表述,与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
A.“纹”指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其中包括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动物纹,也包括几何纹以及青铜器上的文字。
B.从初始意义说,“文”是“纹”的同义词,但“文”还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更广泛的意义,“纹”中包含了“文”。
C.青铜器“以纹为饰”,所以,“饰”也可以视为“纹”的同义词。但是,“饰”的内涵,则更多地强调其作为工艺手段的装饰功能。
D.“文”起源于“纹”,“纹”的出现又早于“饰”。“纹”与“饰”既有一定的区别,在艺术表现方面又有相同的功能。
6.下列对文意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纹饰是青铜器上最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而动物纹又向来是纹饰的主体。
B.彩陶图案与青铜纹饰都采用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构图方法,这在早期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都可以得到印证。
C.兽面纹将最具本质传神意味的眼睛放在整个纹饰中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是与后来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相吻合的。
D.兽面纹的形成过程显示出强烈的向心性,就连其中的“美”字,也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对称与平衡”的关键理念。
7.下列关于汉字演化过程与特征的分析,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汉字起初是以“饰”的身份出现在青铜器上的,但通过发挥这种辅助性的功能,汉字后来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的主体。
B.繁荣于商末夏初的图形文字“文”中有“纹”,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因而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
C.汉字具有亦文亦图的性质,也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因而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
D.与纹饰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汉字书法传承了纹饰中的勃勃生机,并从而获得了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讫:终了,完毕。
B. 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
C. 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
D. 有短朱熹者,谓其疏于为政 短:诋毁,指摘。
9.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朱熹“善于处理政务”的一组是
①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 ②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③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 ④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⑤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⑥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A. ①③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
B. 朱熹对教育非常重视。在同安县任职时,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学生加以教育。在南康军任知军时经常到郡学里去与学生讲论学问,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展开余下试题C. 朱熹政绩显著,曾得到皇帝肯定。他能采取灵活合理的措施应对灾荒,帮助百姓渡过难关。他还能做到只身一人深入民间,察访百姓疾苦。
D. 朱熹在庆元年间被监察御史沈继祖上书诬告十罪,结果皇帝却免掉了沈的职务,取消了他的俸禄,连沈的学生蔡元定也遭到流放。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3分)

(2)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4分)


(3)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8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王昌龄的“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反说”。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反说”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本诗的关键字是“同”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
(1)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难》)
(2)博学之, ,慎思之, ,笃行之。(《中庸》)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然后君子。”(《论语》)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 。
(《兵车行》)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4~17题。
声音的联想
罗 兰
①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巅。那轻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都如旧梦般的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②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啼。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睛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与向往。那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怀,飘逸的想像。在那样的生活里;人属于自然。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和愚昧。
③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近自然,丢弃物质的争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安静。这宁静事实上是一种抛开争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④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那宁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水淙淙,似在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迎接我的是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⑤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浑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人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轻放手,在海流中。
⑥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的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和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作商品来传播的音乐,和当作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
14.文章以麻雀“轻俏的哨音” 开篇,有什么好处?(4分)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6分)
(1)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3分)


(2)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
你所感到的那种亲切安详的静。(3分)


16.文章④、⑤两段所写的自然界的“清泉”和“海潮”之声带给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6分)



17.文章第⑥段写自己对音乐的“顿悟”有什么作用?你是否赞同这种“顿悟”,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15分)
18.下面加点的是一些“时尚词语”,请对其中的信息加以整合,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词语的含义加以解释(6分)
⑴脱口秀、服装秀、发型秀、汽车秀、婚纱秀、大腕明星做秀


展开余下试题⑵热播、热映、热销、热线、热捧王菲、大跳狂野热舞、热裤昭示青春
⑶食品包装、真空包装、全新包装李宇春、全新包装越剧《红楼梦》
⑴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包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参考下面提供的资料,以现代化城市需要草地为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4分)
①人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每天都吸收大量的氧气,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②氧气仅占空气的20%左右。
③有人算过,地球上的空气如果得不到补充,500年就用完了。
④科学家们分析,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900公斤二氧化碳,制造出600公斤氧气。




                                      
20.说话的方式有直言和婉言。参照示例,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5分)
示例:
【公园入口处标语牌】
直言:请勿乱扔果皮纸屑!
婉言:不要让别人说,朋友,你没来之前,这儿的地面还是洁净的。
(1)【某快餐店店堂告示】
直言:衣衫不整,谢绝入内!
婉言:     (3分)
(2)【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其作品研讨会,她谢绝了】
婉言: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直言: (2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些眼泪,是有重量的——它表达着坦诚、渺小抑或悲伤。一滴泪的怦然滑落,就是一个怀抱,一个与自己亲近与真实相拥的怀抱;也是一种宗教,纪念着那些只属于内心的清澈、柔软与真诚。
请以“眼泪的重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四川广安市高2010级2009-2010年度高考模拟试题(七)参考答案
1.A(A.玄妙xuán/管弦xián,筵席yán/赝品yàn,淬火cuì/猝不及防cù,B.苑囿yuàn/宛如wǎn,舞蹈dǎo/倒卖dǎo,棱角léng/绫罗绸缎líng,C.箴言zhēn/信笺jīān,糜烂mí/奢靡mí,被褥rù/相濡以沫rú,D.验证yàn/入殓liàn,褫夺chǐ/吓唬hǔ,龃龉yǔ/身陷囹圄yǔ)
2.A(B.出奇制胜,C.集腋成裘,D.各行其是)
3.B (B 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属望文生义。 C不合语境。“十室九空”是指残酷搜刮、严重灾祸造成百姓贫困或流亡的凄凉景象。D“方兴未艾”意为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为褒义词,用在此处错误。)
4.C (A成分残缺,应是“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灾区群众负责的态度”。 B项主客倒置。D递进关系语序不当。)
5.D(“纹”的出现又早于“饰”文中无据。)
6.C (A错在“动物纹又向来是纹饰的主体”,B错在“都采用以……的方法”,将或然变为必然。D错在将“美”字列为兽面纹的图案。)
7.B(据原文第4段,“‘文’中有‘纹”’只是“表现动物的”图形文字的特点,而并非全部图形文字的特点,所以,该项有以偏概全之误。)
8. B(俾:使)
9. C(②表朱熹重视教育,③为王淮奏请让朱熹改任他职,④表朱熹的耿直、倔强性格)
10. D(被免职的应是朱熹,蔡元定应是朱熹的学生)
11. (1)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3分)
(2)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4分)
(3)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朱熹,字元晦,又作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亲朱松字乔年。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够讲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朱熹问道:“天的上面是什么?”父亲觉得十分惊奇。到他入学跟从老师读书时,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这样,就不能算作一个人!”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乡贡考试合格,后来考中了绍兴十八年的进士。在出任泉州同安县的主簿期间,他挑选本县德才优异的人当自己的学生,每天给他们讲授古圣先贤讲求自身修养和治理人民的学问,他还下令禁止妇女出家当尼姑道士。
淳熙五年,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知军。朱熹到任后,为百姓兴利除害。正逢那一年很久没有下雨,出现旱灾,朱熹非常重视救济饥荒的处置措施,救活的百姓很多。事情结束后,朱熹奏请朝廷按照规矩奖赏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他每有时间便到州郡的学校里去,找一些学生来,和他们讲论学问。还找到了白鹿洞书院的遗址,奏请朝廷重新修复,并亲自制订《白鹿洞书院学规》,让学生们遵守。
适逢浙东地区发生大饥荒,宰相王淮上书请求改任朱熹为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并要他马上单人赴任。朱熹以朝廷对南康军主动献纳粮食救荒的人没有给予奖赏,辞谢了这一职务,等到朝廷的奖赏颁发后,他才受职赴任。他接受任命后,随即写信到其他州郡,召募米商,蠲免他们的商税,要他们运粮食到浙东救灾。等他到任时,外地舟船运来的米已经堆积如山。朱熹每天出外调查访问人民的疾苦,走遍浙东全境,都是单人独车,不带随从,所到之地,人们都不知他是什么人。州县的官吏们害怕他的严峻作风,一听说他到来,有些人甚至自动弃职逃走;于是,他所管辖的境内,风纪肃然。凡是丁钱、和买、役法、榷酤这一类政事,只要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方,朱熹全部予以改正、革除。每次在救济灾荒之后,他都要按照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四川广安市”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2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