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635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5]
《陋室铭》练习
刘禹锡
一.《陋室铭》选自《 》作者 , . 代诗人, 家,字 ,洛阳人。热心赞助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司马,后任连州,夔州,和州刺史,与柳宗元交易深厚,著《刘宾客集》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山/不在高,有仙/则明。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4 苔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 . 解释加点字:
1. 陋室:
2. 铭:
3 .斯 4.吾: 5. 馨:( ):
6. 鸿( )儒 : 鸿: 白丁:
7.调素琴: 调: 素: 8金经:
9.丝竹: 案牍:( )
10.劳形: 形: 11.何陋之有:
四.层意: 第一层:点明全文主旨“陋室”值得铭颂,是因为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第二层:写陋室的环境及主人的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层:总结上文,照应开头,说明“陋室不陋”。
中心: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告诫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六. 写作特色:
1.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运用典故 ,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
3.托物言志,运用借“陋室”扬“德馨”
4.反向立意,不写陋,只写不陋。
五.
1. 本文是一篇骈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2 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文。
3.下文则用“ ”写室外环境之幽雅
4. 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
5. 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6.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7.全文的主旨句:
8.统领全篇,为全文点睛之词是:
9.“ ”说明来的人少,“ ”说明庭草不除,渲染了( 恬静 )的气氛,反映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心态。
10.实写:“ ” 虚写:” ” 虚实结合,表现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
11.全文从三方面来写 : , , 突出作者的美德。
12.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
13.“何陋之有”此句出自《 》。原文是“子欲居久夷,或曰:‘陋,何之有?’”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4.“孔子云:何陋之有?”运用 、 的修辞
1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什么写作手法?
16.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7.默写全文:
浏览完整试题
七.词类活用:
1. 名:出名(名词动用)
2. 乱:使……乱(使动用法
3。劳:使……劳累(使动用法)
八.全文三雅:环境之雅; 交往之雅; 情趣之雅 。
注:本文是作者被贬为地方官,在和州刺史任上写的。
参考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何陋之有
7.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8.德馨
9.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10.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12.“庐”,“亭”是古代贤者诸葛亮、扬子云居室,作者以此自比,表明他以古代贤者为榜样的志向及抱负。
13.论语•子罕
14.引用,反问
15,类比
文学常识:全唐诗 刘禹锡 唐 哲学 梦得 (59.46.80.125)
上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下一篇:
湖北石首博雅高中高三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试题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陋室铭》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