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198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8]
必修5第一、二单元月考试题
2009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从今天起,做一个自在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心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满意的答案。……
好,让我们微笑着开始这次旅程吧!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基础知识考查(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酒馔(zhuàn) 央浼(mian) 出岫(xiù) 耘耔(zǐ)
B、怂恿(sǒng) 睇眄(dì) 叨陪(tāo) 陶冶 (yě)
C、搠倒(shuo) 一稔(ren ) 流憩(qi) 船棹(zhao)
D、氽水(tǔn) 瘦削(xue) 熹微(xī) 拔擢(zhuó)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迤逦 物华天宝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B、搠风 哀声叹气 心神不定 宫殿庙宇
C、通霄 俊采星弛 没精打采 安然无恙
D、精髓 战战兢兢 不共带天 一见钟情
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现象的一组是( )
A、景翳翳以将入 B、乃瞻衡宇
C、遥襟甫畅 D、云销雨霁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问征夫以前路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5.下列句子加点字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
A、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B、园日涉以成趣
C、时矫首而遐观 D、悦亲戚之情话
6、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复驾言乎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 D.乐夫天命复奚疑
7、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1)云无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荣
(3)乐琴书以消忧 (4)聊乘化以归尽
(5)请息交以绝游 (6)问征夫以前路
(7)农人告余以春及 (8)眄庭柯以怡颜
A. (1)(2)/(3)(4)(5)/(6)(7)/(8)
B. (1)(2)/(3)(4)(8)/(5)/(6)(7)
C. (1)(2)(4)/(3)(8)/(5)/(6)(7)
D. (1)(2)(4)/(3)/(5)(8)/(6)(7)
8.下列对《滕王阁序》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才华横溢,能诗能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B.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英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一所楼阁。李元英后封为滕王,所以此楼命名为“滕王阁”。唐高宗时阎某任洪州都督又重新修缮,王勃在赴交趾探父途中,正遇当地在此大宴宾客,于是被邀参加宴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序文。
C.这篇序文,实际是一篇四字或六字相对偶的骈文。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流露了宿命论的消极情绪。
D.文中用典贴切,简练含蓄。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晒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相彼雨雪,先集维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1)时也。


浏览完整试题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2)。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遗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是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1)卿子冠军:即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援救赵国,途中,宋义畏缩不前,被项羽矫诏杀死。(2)楚怀王孙心: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拥立他为王,仍称怀王。项羽称霸后尊熊心为义帝。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间:离间
B.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稍微
C.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本:根本,质本的东西
D.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 比肩:并肩,引申为地位相等
10.下列句中加点字词意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B.知几其神乎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C.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以立楚怀王孙心 故舍汝而族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
11.依据文意,范增离开项羽的最佳时机的主要依据是( )
A.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B.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C.羽杀之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D.(义帝)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
12.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范增既不能促使项羽抓住机遇除去刘邦,又没有帮助项羽抢在刘邦之前进军关中,更没有阻止项羽弑杀义帝。所以作者评价时说范增“陋矣”。
B.作者认为项羽怀疑范增是两人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两人初期的政治地位为后来的矛盾埋下伏笔,后来政治主张上的巨大分歧又加剧了这个矛盾。
C.作者分析问题时,能从两方面着眼。比如作者认为项羽先有怀疑范增之心陈平的离间计才能发挥作用;又比如从一方面指出范增浅陋,从另一方面又指出范增也是人中豪杰。
D.本文结构上很有特色。从“增之去”这一点铺开,多次运用引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推理证明,层层深入,逻辑性强。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14分)
三、翻译下列句子。(9分)
13、(1)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3分)
译文:
(2)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3分)
译文:
(3)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3分)
译文 : 四、名句默写(10分)
14、⑴ ,风飘飘而吹衣。
⑵ ,时矫首而遐观。
⑶ ,临清流而赋诗。
⑷ ,访风景于崇阿。
⑸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⑹渔舟唱晚, 。
⑺雁阵惊寒, 。
⑻桂殿兰宫, 。
(9)木欣欣以向荣, 。
(10)既窈窕以寻壑, 。
五、鉴赏诗歌。(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5、(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的 。(2分)
(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六、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19题(19分)
读 书 苦 乐
杨 绛
①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②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展开余下试题 ④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⑤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塞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捡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⑥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16、第①段中作者认为,为了实用的读书“当然得下苦功夫”。(1)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属于“苦读”吗?(2)作者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赞成的,还是不赞成的?(4分)
答:(1) (2)
17、在作者读书的过程中的“乐在其中”包含那些方面?请用原文分条回答。(6分)
答:
18、(1)第④段中,“走入真境,遇见真人”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2)第⑥段中,“而犹存‘身’”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9、(1)文中作者认为的读书之“苦”指什么?
(2)作者认为的读书之“乐”指什么?(4分)
答:(1) (2)
七、 语言运用 (10分)
20、手机短信是数字时代一种时尚、便捷的交流方式。它短小精悍,轻松幽默,形式灵活,风格多样。品味下面两则生日祝福短信,然后自主拟写一条短信,表达自己对朋友(或同学)生日的问候与祝福。力求构思新颖,富有文采。(5分)
例:短信一:我问过烦恼了.它说它根本不爱你,它说永远都不会理你,并希望你不要自作多情;还有健康托我转告你:它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生日快乐!
短信二:装满一车爱心蛋糕,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你拥抱;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你微笑。生日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评委们对有关人物的评述多用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概述他们的事迹,对他们做出准确的评价。
例如: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浙江杭州人,1938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国。1958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的颁奖词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话,全段不超过100字。(5分)
林冲 别里科夫 王勃 陶渊明
-------------------------------------------------------------------
--------------------------------------------------------------------
八、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蝴蝶忙着游玩,撞到蛛网上去了。
蜻蜒忙着追小虫,撞到珠网上去了。
它们挣扎了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叹气道;“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蜻蜓说:“都怪那眩目有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
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动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麻痹。”
读完这则寓言,你有何感想?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

2009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 文 答 题 卷
第1卷(选择题 共36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非选择题 (共114分)
三、13.翻译(1)(3分)                        
      
(2)(3分)                           
     
(3)(3分)                            
                                   
四、14.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诗词鉴赏(6分)
15.(1)                
(2)              
六、16--19题(19分)
16、(4分)
答:(1) (2)
17、(6分)
答:

18、(1)(3分)答:
(2)(2分)答:


展开余下试题19、(4分)
答:(1)
(2)
七、 语言表达运用 (10分)
20.(5分)



21(5分)



高二语文月考试卷
参考答案
1、A 央浼(měi)
2、A(B朔风、唉声叹气;C通宵 “弛”为“驰”;D“带”为“戴” )
3、C(景通影 衡通横 销通消)
4、D(情话:古, 知心话;今,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以前:古,两个词 以,介词 拿
前,前方 今,某时之前的一段时间。 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今,狂妄而放肆。)
5、D(都是意动用法,A 使动 B 名作状 C 表时间副词)
6、C (介词结构后置句,A B D宾语前置句)
7、B(<1><2>连词,表修饰;<3><4><8>连词,表目的;<5>连词,表并列;<6><7>介词,拿 、把)
8、C 抒发的是个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感和不甘于现状的奋发心
9.B(稍:渐渐)
10.A(A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B前者表推测,大概;后者表选择关系的连词;C前者表并列,并且;后者表转折,反而;D前者表原因,因为;后者表目的,来。)
11.C(文章议论范增应何时离开项羽通以退为进的议论,提出“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以此推论可知)
12.A(范增没有见微知著,没有审时度势,更没有在政见不合时果断除掉项羽或者果断离开,所以作者认为范增“陋矣”)
13.(1)范增离去是对的,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了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翻译时必须落实对“之”“善”“情”的理解)。
(2)义帝的生死存亡,岂只关系到楚国的盛衰成败;也和范增的祸福密切相关。
(这一句考查学生能否结合语境灵活理解的能力,语言点在“独”;“之”可理解成为取独,但翻译时可以灵活处理。)
(3)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时机,却想依靠项羽成就一番事业,(见识)浅陋啊!(翻译时必须落实对“则”“以”的理解。)
【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暗中勾结,渐渐剥夺了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成为定局,君王也自为之吧。希望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回乡务农。”回乡时,还没到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背上痈疽发作就病死了。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对的,如果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了他;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罢了。既然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也可译为“因为什么事”)离开呢?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易经》说:“能洞察事情的发展趋势,大概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雪珠。”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子熊心;诸侯背叛他,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际上是主要谋划者。度帝的生死存亡,岂只关系到楚国的盛衰成败;也和范增的祝神速密切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项羽杀卿子冠军朱义;就是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本源。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计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能够乘机而入。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的君主呢?我曾经评论义帝;认为他是贤明君主。只派遣沛公入关却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发现了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如果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楚的指挥);中途杀义帝,一定不是范增的本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本意;他必然极力劝谏又没有被接受。不听取他的忠告又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时机,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一翻事业(见识)浅陋啊!
虽然如此,范增还是汉高祖畏惧的人物。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14、略
15、(1)寂静。(意思对即可)
(2)答案示例:下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不愿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表现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幽愤寂苦之情。
(4分,表现手法2分,简要分析2分。如从“虚实结合”“比喻”“象征”“衬托”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4分)
16、 ⑴不属于“苦读”, ⑵赞成 (共4分,每问2分)
17、(6分,每点2分)
①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回答“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得1分)
②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
③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必修5第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