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157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7]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试题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试题
一 选择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阡陌(qiān ) 淤泥(yū) 禾黍(shǔ)
B、沿溯(shuó) 郦道元(lì) 僦赁(lìn)
C.垂髻(tiáo) 亵玩(xiè) 绮丽(qǐ)
D.绝巘(yǎn) 亦未寝(qǐn) 雷霆(tíng)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B.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C.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D.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A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 震天激射,吞天沃日
C 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4、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B.“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5、下列句子的空处应填入的恰当诗句是( )
虽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古人的“——————”两句诗,可以说分别体现了这两种自然美。
A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B 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积累。(20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 ,------------------------- 。
2、《核舟记》中的核舟左窗刻的是:------------------------ ,--------------------------- 。
3、写出《春望》诗的颔联:--------------------------------,----------------------------- 。
4、《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 。
5、暮投石壕村,----------------------。老翁逾墙走,----------------------。
6、《归园田居》中具体描写劳动情景的诗句是:---------------------,-----------------------。
7、《游山西村》中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8、《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
9、高峰入云,--------------。两岸石壁,-------------------。----------------,四时俱备。-----------------,猿乌乱鸣;夕日欲颓,----------------------。
10、写出两句咏雪的诗词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三、阅读理解
(一)(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sù(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shù( )其间,清荣jùn(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zhān( )裳。”
1、 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①襄:( )②虽:( )③奔:( )
④疾:( ) ⑤湍:( )⑥良:( )


浏览完整试题3、翻译下面两句话。(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4、对本文结构安排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先总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B 本文是以时间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从春夏一直写到秋冬,写出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
C 本文是按空间方位顺序来安排文章结构的,从瞿塘峡写到巫峡,又写到了西陵峡,写了沿途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
D 本文安排结构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按空间顺序,而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来展开的。
5、夏季与春冬季节的三峡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夏:

春冬:

6、李白也有一首写三峡的诗,请默写出来。(3分)

(二)(16分)

(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1、 上段文字虚构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是成语-------的来源。(2分)
2、 在括号内填上省略的成分。(1分)
3、注音并解释。(2分)
间隔( )______________ 语( )________________

4、 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6分)
妻子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无论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5、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2分)



6、 桃花源人听了渔人详细介绍自己所听到的事情后,却感叹惋惜。你认为渔人介绍了些什么?桃花源人为什么感叹惋惜?(3分)




(三)(10分)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文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石壕吏》的姊妹篇是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翻译句子(2分)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妪”被抓走了吗?何以为证?(2分)


5、《杜臆》卷三云:“此老妇盖女中丈夫,至今无人识得。吏夜捉人,老翁走,此妇出门,便见胆识,而胸中已有成算。老翁之逃,妇教之也。吏呼则真,而妇啼一半装假,前致辞未必尽真也。……这里的推测把老妇说成是一个心计十足的人,你认为她是一个心眼多的人,还是一个顾全大局的女中豪杰?说说你的理由。(3分)

(四)(12分)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 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欣然( ) 念( )
遂( ) 相与( )
2、 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表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的议论语句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何要发出这样的议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但他始终保持着天真淳朴、终身不渝的性格,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你能写出他的一句诗来引证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注释:①管仲、隰(xǐ )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③不难:不惜,不耻。
5.“乃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老马之智可用也。
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

答案:
一、1、B 2、B 3、C 4、A 5、B
二、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展开余下试题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有吏夜捉人,老妇出门看 6、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9、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晓雾将歇 沉鳞竞跃 10、略
三、(一)1.溯嗽漱峻属沾 2.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马④快⑤急流的水⑥确实 3、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4、A 5、水涨流急;景色怡人
(二)1、世外桃源 2、桃花源人;渔人 3、jiàn 间隔、隔绝 yù 告诉 4、(1)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2)古义:不要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3)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5、为了避秦朝时的祸乱。6、介绍了秦末以来的历史。他们为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感叹惋惜,为桃花源外的人的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感叹、惋惜。
(三) 1、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2、《新安吏》《潼关吏》3、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隐约听到(有人)低声地哭。4、老妇被抓走了,从“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可以看出。5、略
(四)1、高兴的样子;想;于是;共同,一起。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院子里充满了月光,像是积满水,透亮光明,水中藻荇错杂,原来是竹子、松柏的影子。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内心郁闷难平,只能借景消愁,这一议论句蕴涵了作者内心所有的无奈和苦痛。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四、1.①结构助词,的    ②代词,羊  2.杨子    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5.B  6.B (220.160.73.21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关于“八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