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405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5]
向青春举杯专题测试题
“ 向青春举杯”专题测试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峥嵘(róng) 遒劲(qiú) 磕绊(kē) 引吭高歌(háng)
B.浪遏(è) 惆怅(chàng) 百舸(gě) 自艾自怜(āi)
C.晨曦(xī) 恪守(gè) 纤巧(xiān) 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 乖僻(pì) 蛮横(hèng)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惘 百无聊赖 翱游 入不敷出 B.干瘪 汗流夹背 炫耀 鬼迷心窍
C.藐视 絮絮叨叨 急躁 废寝忘食 D.菲薄 痴心妄想 沉缅 惊惶失措
3.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沉湎 的回忆。我不知道我对你的爱,十八年来是否夹杂有一些不经心的,任性的以及成人对孩子不够了解的 ,而曾使你难过。
现在你正准备大专联考 深感读书之苦,我象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 鞭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升学竞争的胜利。
A. 眷恋 责备 而 甚至 B. 留恋 责备 并 而且
C. 责难 眷恋 并 而且 D. 留恋 责难 而 甚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马克思以自己十七岁的年纪向社会发出了自己浩大的职业理想宣告,在与伟人的对话中,我们应该尝试着考虑自己一生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D.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也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但又有谁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这类教诲了呢?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些第三代移民,在物质方面已经西化,但在精神方面,祖国母亲赋予他们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难以更改。
B、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该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C、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D、科学上的发明创造都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劳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C、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D.教师果真只管“讲”的吗?学生果真只管“听”的吗?一“讲”一“听”之间,语文教学就能收到效果吗?
二、阅读题
(一)阅读《我的四季》中片断,完成7—10题(16分)
①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浏览完整试题
②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③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种滋味,便夭折了。
④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7.第①段中反复使用“望眼欲穿”“盼着”各有什么好处。(3分)
答:
8.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 (3分)
答:
9.简要说明第④段中划线句的深刻含义。(4分)
答:
10.节选文字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面对灾难、痛苦的两种不同的人生的态度,试概括这两种人生态度。(6分)
答:
(二)阅读文言短文,完成11-13题,共7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①荀巨伯: 东汉桓帝时义士。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③委:丢下。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1、在上文加下划线的语句加上个逗号,将其断开。(2分)
12、翻译下面语句。(2分)
吾今死矣,子速去!
答:
1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4、(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15-18题。(共17分)
流放出生命的精彩
杨晓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来到遥远的伊犁。那里,曾是林则徐的流放地。到伊犁的当天下午,穿过宽阔的伊犁河,我们来到这里的林则徐纪念馆,只见门前冷冷清清,没有一个前来参观的人。走进展馆,里面仅一间约两百平米的展室,室内布置简陋,文物不多,四壁的图片及说明也大多见过,远不如虎门的气派。
家住深圳,我几乎每年都要去虎门。那里的林则徐纪念馆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在一起,规模庞大,展馆外还有林则徐销烟池和虎门炮台遗址。每次去,总见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故来伊犁前,对参观的事不太在意。犹如看戏,高潮过了,后面的戏,则容易被忽略。
然而,或许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当我越过千山万水,从发达繁荣的广东,来到偏僻遥远的边疆伊犁,当我从林则徐虎门销烟任两广总督的辉煌之地,来到他被革官免职、惨遭发配的流放地,再看这曾经熟悉的图片和文物,再去体验和感受林则徐的风雨人生,尤其是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和“高潮之后的戏”,心中的震憾和感动,却是我在虎门所不曾有过的。
林则徐是在花甲之年,被流放到新疆伊犁的。此时,他的仕途一落千丈,前途一片渺茫。昔日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从声名赫赫的两广总督到被皇帝革官免职,从威震四海的英雄到发配边疆的“罪臣”。因大功获重罪,真是千古奇冤!但更折磨人的是,处罚并非一步到位,而是“钝刀割肉”般地拖了一年半。从1840年9月到1842年3月,林则徐先后被革职查办,以“四品钦衔”遣戍伊犁,改遣开封协助王鼎治水,最终被流放伊犁,整个过程历时一年半,前后跨三个年度,其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一次比一次伤心。尤其是最后一次,林则徐治水立了大功,按惯例应可将功折罪,但道光帝仍将林则徐发配伊犁。王鼎不平,向皇上当面苦谏,不成,便自杀,成为一时震惊朝野的“尸谏”事件,然而,道光帝依旧无动于衷。林则徐身心俱损,国难当头、报国无门的绝望,加上治水劳累、戍途奔波,他在西安大病了两个多月,到1842年8月才从西安启程,踏上流放伊犁的漫漫戍途。在流放伊犁的三年多时间里,林则徐强忍身体极度不适,拖着多病之躯,为新疆呕心沥血。他亲历南疆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吐鲁番等地考察,行程二万多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开荒屯田。他亲自设计并率领民夫修筑龙口水段水渠,后被称为“林公渠”。他还积极改进推广“坎儿井”,被当地人民称为“林公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倾心尽力地为国效力;也不仅在于他广东禁烟、虎门销烟等的惊世之举。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然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展开余下试题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浓墨重彩的亮点,成为林则徐青史留名的标记。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林则徐人格和精神的全部精彩。时势造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除个人具备的英雄品质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危难的时局,百姓的呼声,肩负的职责,把林则徐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给他创造了成为英雄的历史机遇。而流放伊犁,使林则徐远离了时势环境的客观影响,如何生存,如何作为,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他个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个人意志和品质,这对他的英雄人格和本质恰恰是个严峻的考验。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人生如戏。如果把林则徐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戏的话,那戏的高潮,恰恰是他被流放伊犁的这段经历。而以往的辉煌与显赫,似乎都是为此所作的铺垫和积蓄。就像瀑布,其精彩动人之处,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也非中间断崖的陡峭,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纵身飞泻。而此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悲壮的一跃,所作的铺垫,所制造的落差,所积蓄的能量!
(选自《散文》2004年第12期,有改动)
15、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每题12分,4分)
⑴ 静观他辉煌之后的坎坷。
⑵ 人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容易,但要在逆境中坚守慎独难。
16、本文题目是《流放出生命的精彩》,结合全文内容,回答:对林则徐而言,“生命的精彩”包括哪些具体内容?(4分)
17、文中有多处对比,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的?(3分)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些对比的作用。(2分)
1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为线索,概括描写了林则徐坎坷的人生经历,赞美了林则徐忍辱负重、宠辱不惊的高尚情操,读来感人至深。
B、本文第四段,作者描写了林则徐被流放过程的艰辛曲折,是为了更充分地表现林则徐的风雨人生,衬托林则徐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C、说到林则徐,人们往往想到虎门,而很少人想到伊犁。因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铸造了林则徐一生的辉煌,而流放伊犁则是林则徐人生的低谷和悲剧。
D、第五段,作者通过分析林则徐的著名诗句,说明了林则徐无论是仕途通达,身居高位,还是遭到流放,身处逆境,都能镇定自若,慷慨悲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他的乐观豁达的性格。
E、本文以交代作者的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而后穿插林则徐的流放经历,最后以议论、抒情作结,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9.续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8分)
①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②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③ ,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 。
④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三、作文(50分)
拥有亲情和友谊是幸福的,亲近自然和艺术是幸福的,阅读经典、追求理想、品味成功也是幸福的……
生活中,点点滴滴,只要你用心品味,无处没有幸福。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202.101.186.137)
上一篇:
《师说》同步测验
下一篇:
隆回二中2010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一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向青春举杯”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