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2009—201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限: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伶俜(pīn) 窈窕(tiào) 机杼(zhù) 安步当车(dāng) B.悄然(qiāo) 伯仲(zhǒng) 怆然(chuàng) 弄巧成拙(zhuó) C.教坊(fāng) 柏森森(bǎi) 锦瑟(sè) 纤悉无遗(xiān) D.嘲哳(zhā) 凝噎(yè) 纶巾(guàn) 雕栏玉砌(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苍海 瓜州渡 陨命 青冥浩荡 B.台榭 幽愁 渌水 平心而论 C.寒喧 既使 烦躁 两全齐美 D.锻练 真缔 宣泄 招然若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执己见,二三其德。 B.迎面走来一群十七八岁的女孩儿,她们一路打闹着,欢声笑语不断。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她们,着实让不少路人纷纷回头。 C.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 D.宝马公司如果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说了他最担心的两件事:“其一是农民工返乡问题;其二是大学生就业 问题。” B.“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这是大家熟知的。钱钟书先生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C.2009年“3•15”晚会曝光了包括信息通讯、医药、公路、艺术品收藏……等几大行业的案例,引起了广大观众与网友的巨大反响。 D.李敖访问大陆时曾对媒体说,此行“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 5.对下列诗句所用到的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樯橹灰飞烟灭 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④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⑦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⑧古来万事东流水 A. ①⑤ / ②④ / ③⑧ / ⑥⑦ B. ①⑥ / ②④ / ③⑥ / ⑦⑧ C. ①⑤ / ②⑦ / ③⑤ / ④⑧ D. ①⑥ / ②⑦ / ③⑧ / ④⑤ 6.读以下四首诗歌,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是 A.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B.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C.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D.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节选) 叶维廉 中国古典诗里,利用未定位、未定关系、或关系模棱的词法语法,使读者获致一种自由观、 感、解读的空间,在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我在“语法与表现”里曾经提出“松风”“云山”等中国古典诗中常见的词语,并说英文大多译作winds in the pines(松中之风)或winds through the pines(穿过松树的风),这种解读把“松风”所提供的“置身其间”、物象并发(既见松亦感风)的全部环境缩改为单线的说明。又如“云山”常被解读为clouded mountains(云盖的山),clouds like mountains(像云的山)或mountains in the clouds(在云中的山),但事实上,就是因为“云”与“山”的空间关系模棱,所以能够同时兼容了三种情况。像这样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呈现在我们感受心境中的,是玲珑明彻的两件物象,我们活跃在其间,若即若离地,欲定关系而又不欲定关系。
浏览完整试题 我们再看两句诗被如此解读后的损失,便可以明白我为什么要在词语的模棱上做文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如果解读成“落花里有一个人独立着,微雨里有成双的燕子在飞”,或再简化些如“有人独立在落花里,有燕子双飞在微雨中”。这样的解读我们总觉得不妥,好像损失了很多东西。原因是:在文言的句法里,景物自现,在我们眼前演出,清澈、玲珑、活跃、简洁,合乎真实世界里我们可以进出的空间。白话式的解读里(英译亦多如此),戏剧演出没有了,景物的自主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侵扰,因为多了个突出的解说者在那里指点、说明“落花‘里’,‘有’人……”。 但偏偏,我们年青人的入门书《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部部都采取了这种解读方法,而把原有的传意活动,中国诗独特的观物、感物、表物的精华一扫而光。或者有人说,坊间《唐诗三百首》的语译都是由不正统的人为了读者的方便而做的,真正读诗的人不需要这种解读。事实上,以上的句例确实没有语译的需要,读者也自然可以直观而感的;但为什么又有这么多人提倡语译语解,而把原是“若即若离的、定位与不定位、指义与不指义之间”的自由空间改为单线、限指、定位的活动呢?这可以说是受了西方思想压迫后的一种矫枉过正的现象。 民初以来,五四左右,就有不少人开始指责中国语言缺乏逻辑,说中国画缺乏透视,仿佛西方的逻辑和透视才是表达的正途似的。不少语言学家便想着把中国语言“削足适履”地要配合西方的文法来说明,除了袭用了西方“关系决定性”很强的标点符号以外,还处处使到活泼泼而不必尽合文法的口语变为字字合文法的语言。(画透视的一节这里暂不讨论)影响所及,便是“中国诗句西方文法化”,如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1962,l979)。在该书的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节里,用的基本上就是西方文法的架构去分析中国诗的句法:f N—V—f N(f=形容词、N=名词、V=动词)。“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像这样的句法,中英文一般是共通的,问题不大。但像我前面讨论的例子,却不是这些文法构架可以解决的。由于王氏急于使句子合乎因果关系的逻辑,有很多句子的解读便无意中落入《唐诗三百首》语解的窠臼。最不妥当的是杜甫这两句“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被读为“风折之笋垂绿,雨肥之梅绽红”。在诗人的经验里,情形应该是这样的:诗人在行程中突然看见绿色垂着,一时还弄不清是什么东西,警觉后一看,原来是风折的竹子。这是经验过程的先后。如果我们说语言有一定的文法,在表现上,它还应配合经验的文法。“绿—垂—风折笋”正是语言的文法配合经验的文法,不可以反过来。“风折之笋垂绿”,是经验过的结论,不是经验当时的实际过程。当王力把该句看为倒装句法的时候,是从纯知性、纯理性的逻辑出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当然可以称它为倒装句法),如此便把经验的真质给解体了。 7.对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典诗中的“松风”在被翻译成英文后,成了“松中之风”或者“穿过松树的风”,这 种解读物象并发,让读者欲定关系又难定关系的全部环境变得简洁明了。 B.“云山”英译后被解读成“云盖的山”“像云的山”“在云中的山”,恰说明“云”“山”空 间关系模糊,这是未定位、未定关系或关系模棱的中国古典词法语法的体现。 C. 按作者观点,“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中的“岸花”“樯燕”不一定指“岸边的花”“樯上的燕”,“岸”与“花”、“樯”与“燕”的空间关系同样可以是多样的。 D. 中国古典诗的词法语法让读者在玲珑明彻的两件物象与物象之间作若即若离的指义活动,使读者如同“置身其中”,能活跃地解读很多东西。 8.对于“逻辑和透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语言缺乏逻辑,中国画缺乏透视”是“五四”前后一些人的看法,他们盲目把西方 的“语言和逻辑”当作表达的正途。 B. 不少语言学家为使中国语言配合西方的文法作出了积极努力,不仅运用了西方的标点符号, 还处处使不合文法的口语变得字字合文法。 C. 王力《汉语格律学》在分析中国诗句法时,单一从语言的文法出发,没有配合经验的文法, 过于注重因果逻辑关系,对某些诗句的解读是不恰当的。 D. 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不应该从纯知性、纯理性的逻辑出发,而应使语言的文法配合经验 的文法。 9.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解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时,无需一个突出的解读者指点,如果读者凭借词 语的模棱,完全可以置身于真实的世界。 B. 中文和英文句法是有共通之处的,例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用中文和英文文法 架构解读是相同的。 C. “绿—垂—风折笋”是按照诗人经验过程的先后来解读,“风折之笋垂绿”是按照因果逻 辑推出的结论解读,这两种解读方式是同样有道理的。 D. 因为西方思想压迫,语言学家们只好“削足适履”地放弃文言文句法,配合西方文法。 三.阅读《后汉书•宋弘传》(节选),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旬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②。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③,以乱雅颂④,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