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0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8]
009—2010学年郑州市第四十七中高三语试题
2009—2010学年郑州市第四十七中高三
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10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处。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词语注音和字形方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口讷(nè) 福祉(zhǐ) 溘然长逝(kè) 疾痛惨怛(dá)
B.暮蔼(ǎi) 暴殄(tiǎn) 目不遐接(xiá) 绸颈之交(jìng)
C.睥睨(pì) 撕杀(sī) 光风霁月(jì) 蹉跎岁月(tuó)
D.饿殍(piáo) 幅射(fú) 惊魂甫定(pǔ) 振聋发聩(ku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南京揭幕。作为一个非政治性的论坛,“世界华商大会”已成为联系、_______五大洲华人的纽带和桥梁。
  ②对鲁迅,我们似乎知道的够多了。不是吗?他留下的数以百万字计的著作,都有详尽的注解;他生平的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________。
  ③美国国务院立即发表一项_______,告诫美国人警惕由于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可能导致的针对美国人或美国利益的恐怖袭击。
  A.沟通 考证 声明 B.勾通 考证 申明
  C.沟通 考订 声明 D.勾通 考订 申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600年前我国的航海先行者郑和以智慧为舵,意志为桨,和平为帆,披肝沥胆数十万里,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B.有些心情浮躁的人,每当听到一些顺耳的话,不管是外交辞令还是真心赞许,马上就变得非常“灿烂”,飘飘然忘乎所以。
C.“目前,汉语绝对是炙手可热。”亚洲协会副主席迈克尔•莱文说,“汉语甚至已成为 美国偏远地区的人们都想说的一种语言。”
D.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弘扬长城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八达岭将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八达岭长城国际文化艺术节。
B.论文、外语、文凭三大指标,在我国现行人才评价体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若仅以这三个指标评价人才,就会伤害不少人的积极性。
C.曾以推广“疯狂英语”而广为人知的李阳,以疯狂认读汉字和背诵古诗的方式,开始了自己推广“卓越汉语”的新目标。
D.肇事司机在小区门口撞倒老人后,不但没下车救人,反而开车连续五次碾压老人,直至老人死去。这样冷血的罪犯,一定要抓到不可。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孟子也许是东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系统地阐述战争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并把战争明确置于道德前提之上的古代思想家。和孔子一样,儒家最高的伦理原则“仁”是孟子战争观的源头,但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他将“仁”落实在“仁政”上,不同于孔子落实在“礼制”上。这样,首先在社会政治层面上,两者的战争观开始分道扬镳。孟子所描绘的“仁政”蓝图对于理解其战争思想是至关重要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内容便是“仁政”伊始,“王道”畅行的情景。孟子已将儒家道德原则的“仁”与现实主张“民本”一并融合于这张蓝图。其意义在于“民本”意识在伦理道德领域找到其依据,反过来,“仁”这一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亦在现实政治领域找到自己的归宿。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这和孔子将“仁”与“礼”统一在“礼制”中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样,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和工具就必然在孟子那里成为“行仁政”的手段。孟子反对以纯粹功利为目标的战争,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深恶痛绝,愤愤然而道:“善战者服上刑”。但他绝不是一个“非战主义者”和“非暴力主义者”,孟子竭力主张战争应成为行“仁政”手段,即为实现上述这幅蓝图之有力工具。基于此,他提出了一系一反映儒家战争观的重要概念和命题,例如“王师”、“仁者无敌”、“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天吏”、“以至仁伐至不仁”,“诛一夫”等。


浏览完整试题虽然,“仁政”已将“仁”与“民本”合二为一,然而其中仍然包含着两种价值尺度:一为道德、一为现实政治。“仁者无敌”立足于道德,“保民而王、莫之能御”则立足于现实政治层面,由于儒家的最终归属在道德领域,“王师”、“仁者无敌”、“以至仁伐至不仁”、“天吏”等又都属战争的道德命题,这就意味着“民本”意识已成为沟通战争与道德的大领域的媒介或中间环节。战争超越了功利层次上升至道德层次,并且在儒家的道德范围中获得道义的合理性以及最后的归宿。儒家道德原则了代了自然状态的功利原则,成为战争的前提。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经由“民本”这一环节继续延伸至战争领域,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战争即为“仁”这一道德观念在现实中最有力之代言人。因此,儒家的战争观在本质上是一种伦理主义的战争观,是东方文明史上独特的战争观。
5.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孔子并未阐明战争与道德的关系,但支持为维护“礼制”发动战争。
B.课文《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仁政”思想与“民本”思想的融合。
C.孟子关于“仁”的认识,沟通了抽象的道德彼岸和现实的此岸世界。
D.孟子反对以纯功利为目标的战争,但支持为行“仁政”发动的战争。
6.根据文意,下列史实,与“儒家战争观”关系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
A.陈胜起兵,因为“失期当斩”发动起义,告示众人“且壮干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帝王将相宁有种乎?”
B.汉高祖刘邦起兵之前,观看到秦始皇的赫然仪仗而起意,感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C.忽必烈灭宋,表示自己诚爱和平、体恤庶民,指责宋朝在边境“侵扰之暴不己”
声言自己被迫兴兵。
D.朱元璋“谋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曰:‘得毋当举大事乎?卜之吉,大
喜,”于是从军。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根据文意,孟子与孔子相比,其战争观的相同即最高伦理(道德)原则是“仁”。
B.孟子与孔子的战争观的不同点的一个方面是在社会政治层面上,将“仁”落实在
“仁政”。
C. 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将“仁”与“民本”相统一,也是孟子战争观不同于孔子的另一个方面。
D. 孟子认为,儒家最高道德原则“仁”只有借助战争这一极端暴力形式使自身得到最有力、最彻底的现实的外在显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
初为郡功曹,太守徐璆甚敬之.府中闻子将吏,莫不改操饰行。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①。又陈蕃②丧妻还葬,乡人毕至,而邵独不往。或问其故,劭曰:“太丘道广,广则难周;仲举性峻,峻则少通。故不造也。”其多所裁量若此。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邵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动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
劭从祖敬,敬子训,并为三公,相以能谄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数遗请劭。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劭邑人李逵,壮直有高气,劭初善之,而后为隙,又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司空杨彪辟,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或劝劭仕,对曰:“方今小人道长,王室作乱,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乃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礼之甚厚。劭不自安,靠其徒曰:“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遂复投扬州刺吏刘繇于曲阿。其后陶谦果捕诸寓士。及孙策平吴,劭与繇南奔豫章而卒。时年四十。兄虔亦知名,汝南人称平舆渊有二龙焉。
(取材于《后汉书•卷六十八》)
注释:①陈寔(shí)字仲弓,颍川许昌人,醒帝时曾任太丘县长,以平正闻名乡里。②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为人刚正,以气节名世。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去濮阳令归 去:前往 B.常卑辞厚礼 辞:言辞
C.故不造也 造:拜访 D.征,皆不就 就:任职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许劭有知人之明的一组是( )
①好人伦,多所赏识 。 ②府中闻子将为吏,莫不改操饰行。
③劭恶其薄行,终不候之。 ④劭初善之,而后为隙。
⑤举方正、敦朴,征,皆不就。 ⑥遂复投扬州刺吏刘繇于曲阿。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劭认为即便是名重当世的陈寔和陈蕃也各有其缺点,所以不去主动探望。
B.袁绍突然改变招摇过市的做法,不是由于品行高洁,而是因为害怕舆论监督。
C.曹操为了得到许劭的品评,先是卑辞厚礼,继而伺机威胁,可谓用心良苦。
D.许劭与许靖名望都很高,每月作“月旦评”,汝南人称赞二人“平舆渊有二龙”。

第Ⅱ卷(共120分)
四、(26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0)
⑴劭尝到颍川,多长者之游,唯不候陈寔。(3分)
译文:
⑵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 (3分)


展开余下试题译文:
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不如去之。(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 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①。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①第三联:北极,北极星,喻指北方的朝廷;西山寇盗,吐蕃。②第四联:后主,指蜀汉的刘禅;《梁甫吟》,诸葛亮躬耕南阳时常吟之歌。
(1)《登楼》的最后一句“日暮聊为梁甫吟”,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

(2)《登岳阳楼》与《登楼》二诗,均为杜甫登临诗的代表作,分别简析二者是如何由所望之景生发内心感怀的。(4分)
答:

1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8分)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 ;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③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
;孙子膑足,兵法修列……
④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 。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诗 意 的 栖 居(节选)
张 晓 惠
①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的发现,小城那古香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的向着夏日的太阳。
②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青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经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中探出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的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瞪黄瞪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要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块哪怕是缺损的,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的却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近了悠悠的岁月。
③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的我们是多么的钦羡住在这些小巷的同学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现出她诱人的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率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④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呈现或是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⑤诚然,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⑥不得而知。海德格尔呼吁的“诗意的栖居”又顽固的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子——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意味。
⑦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我是那么衷心地期盼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的嬗接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公里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的栖居”。
14.文章写眼前的古巷“无奈的向着夏日的太阳”、“带着两千多年记忆缄默不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答:

15.二、三两段分别写了小巷的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


16.第四段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雕梁画栋论斤处理”这句话可否省去?为什么?(6分)
答:

17.你认为《诗意的栖居》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
答:
六、(13分)
18.在下面这两面设计院的空缺处分别填入7个备选句子,使其语意连贯、完整,将正确的排序写在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
和我们熟悉的古装剧相比,《少年天子》多多少少有些新鲜,究竟新鲜在哪里呢?新鲜在台词。这种台词,有洞明世事的。 这让人领略到作者的思考。脱离画面去听《少年天子》,故事依然是衔接的,对台词的感受或许更加深切。
①这让人领略到作者的细腻
②比如郑亲王对急于想上战场立功的儿子说:“做人贵在不动声色,万万不可虚张声势。”
③比如顺治对安郡王说:“任何一个帝王都想永垂不朽、长命百岁,可最后都埋在了地下,掘地三尺,都只是白花花的骨头。”
④这让人领略到作者的悲观。
⑤比如宫中太监总管吴良畏对伺候谨贵人的小太监说:“谨贵人这盘菜算是凉了,你想不想挪挪桌呀?”
⑥除了这些,这种台词,还有蕴含哲理的。
⑦这种台词,也有透视人情的。


展开余下试题19.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北京一号”小卫星去年10月27日发射升空试运行,今年6月已经正式运行,具有侧摆功能,在轨寿命5年,每季度拍摄一幅分辨率为4米、覆盖六环内地区的遥感地图。本市拥有“北京一号”的完全自主控制权,各个委办局用它掌握全市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北京一号”在试运行期间已为奥运场馆建设、周边道路以及绿化建设的进度控制提供了监测,并为北京水资源调查、北京沙尘发源地变化调查等项目试拍摄了大量遥感图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一号”将直接为奥运会提供服务。
最近,国家文物局遥感考古联合实验室专家聂跃平等人通过对“北京一号”小卫星采集的数据研究发现,其4米分辨率的全色波段能够识别北京怀柔北部黄花城附近的砖长城。“北京一号”小卫星在数据获取、时间重访率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可以为长城普查提供很好的遥感数据。但对于土质长城和保存不是很好的砖长城,其4光全色波段能否识别,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20.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句子。(5分)
  我珍惜从茫茫人海中提取的人生养料,滋润我的生活,激励我的精神。我珍惜成功的经验,也怜惜失败的教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珍惜生活的每一个片断,每一个进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与失败,______________,都将融进我的血肉,陪伴我去书写更充实的人生。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番盛开怒放之后,一片片鲜艳的桃花随风飘落到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到这情景黯然伤神,对桃树说:“唉,你为什么不留住那花儿呢?难道你不知道,没有了花儿你就没有了美?”
“这个我当然知道。”桃树平静地说,“不过,为了秋天的满枝硕果,我必须放弃现在的美丽。”
这个寓言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呢?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2010学年度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B(A项全都正确。B项“蔼”应为“霭”,“遐”应为“暇”.“颈”音应为“jǐng”。C项“撕”应为“厮”。D项“幅”应为“辐”,“甫”音应为“fǔ”)
2. A(勾通:贬义,暗中串通,勾结。沟通,使双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考订:考据订正。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如声明立场。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申明:郑重地说明。如:申明理由)
3.2.B(A.不合语境.披肝沥胆: 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B.忘乎所以:①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②忘记了一切. C.感情色彩不当.炙手可热: 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D.望文生义.令行必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4.B(A.“振奋民族精神、弘扬长城文化、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语序不当,应为“弘扬长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国际间”赘余。C.“疯狂认读汉字和背诵古诗的方式”表意不明确,“开始”与“目标”搭配不当。D.“开车连续再次”语序不当,“一定要抓到不可”搭配不当。)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5.B(体现的是“仁”与“民本”思想的融合,二者在“仁政”的政治层面得到统一。)
6.C(忽必烈主以上刻意强调发动战争的道德意识,以迎合儒家战争观。其他三项,其目的或为个人成名,或为获得权力,或为趋吉避凶,未涉及战争的道德前提。)
7.D
三、(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8.A(离职、卸任)
9.C(②是从侧面说明许劭对人洞察入微,不是“直接表现”。④许劭与耿介刚直的李逵产生矛盾,不可能说明他善于知人,而是引人非议之处。)
10.D(被称赞“平舆渊有二龙”的是许劭与许虔。)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11.(略)
12.(1)“日暮聊为梁甫吟”一句,表面上写日暮之时唱起诸葛亮常吟的歌,将自己的这首诗比作《梁甫吟》,暗指今日济也之材稀缺,流露出为时局深深担忧、希望国家起用贤才的心意(或:暗示自己愿像诸葛亮那样为国分居、兼济天下却总是报国无门,流露出忧国忧民又无可奈何的情绪。)[评分标准:本题4分。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各2分。](2)《登岳阳楼》一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为所望之景,岳阳楼的壮观、洞庭湖的浩荡得到强化,从而反衬出老病之人的孤独、渺小,引发作者面对雄奇的胜景和壮阔的时代却无所作为的伤感情绪(或:忧国忧民的伤感情绪)。《登楼》一诗中,“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联为所望之景,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来表现季节变换和人世沧桑。面对花开似锦的春色,却又生活在万方多难的现实中,从而引发作者伤心又无奈的感怀。[评分标准:本题4分。两首诗中的“所见”“所感”,各1分。]
13.(8分)略
(每小题2分,每句1分。句中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4.(4分)对失去传统的无奈、无助和惆怅
15.(6分)第二段是雨中叩访小巷的所见所感,借以写其悠久的历史。第三段回忆小时候小巷的游戏和节日风情,表达对小巷的留恋。这两段让人为失去古朴典雅的诗意的栖居而惋惜,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16.(6分)不能。与前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写出众人对待历史、文化的麻木无知,发人深思。
17.(6分)文章告诉我们,现代化不能以丢失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代价,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诗意的精神生活的完美结合,才是我们的最高追求。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18. ③④⑦⑤①⑥②(3分)
19.北京小卫星发现新功能(又长新本事),拍摄遥感图片可作(助)长城普查。(3分,“新功能”“遥感图片”“长城普查”各1分)
20.这是一道仿写题。我珍惜痛苦的记忆,也珍惜欢乐的时光/我珍惜人生的每一次坎坷,每一次奋进/痛苦与欢乐。(5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1.(60分)
按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北京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阅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009—2010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