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7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2009年福建安溪第一中学高二第一阶段考语文试题
2009年安溪第一中学高二第一阶段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总角之宴, 。《诗经•氓》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2) 人生如梦, ? (苏轼《赤壁赋》)
斜阳草树,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章攻楚,败楚将屈丐,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
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意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袭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卫。于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
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将而伐曲沃 将:带兵 B.为秦则不为赖矣 赖:利益
C.卫必折而从之 折:反过来 D.因效金三百斤 效:献出
3.下列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樗里子受重视的一项是:
①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 ②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 ③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④于是遂解蒲而去 ⑤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⑥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④⑤⑥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4分)


浏览完整试题 译:
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5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5.(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觉民和觉慧从张家出来,遇到了剑云,便邀一起回家。不想剑云被克定邀去赌钱,让觉慧很气愤。回到家里,觉民在书房里写日记,觉慧一个人觉得无趣便信步在过道上走着,无意间听到鸣凤和婉儿谈论冯老太爷要在她们中挑一个做姨太太的事。觉慧很着急,鸣凤就向他赌咒,即使选了她,她也绝不去跟别人。(《家》)
B、“我的天啊!咱们这位女主人比鹞子还轻巧呢!最灵活的果都巴人或墨西哥人上高鞍也没她这本领。……” 。
堂吉诃德要去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可是桑丘却把路过的三个村姑说成是杜尔西内娅和随从。堂吉诃德便跪下大献殷勤,他看到那位被认作杜尔西内娅的村姑被驴儿掀翻在地,还一味地加以赞美,说了上述一番话。 (《堂吉诃德》)
C、马超在西凉太守韩遂的帮助下兴兵为马腾报仇。马超亲自带着一对士兵冲杀向曹军。杀得曹操为了掩饰身份,先是割断长胡子,后来又扯着旗角包颈而逃,最后连所穿的红袍也丢弃,幸亏曹洪赶来拦住马超,曹操才走脱。马超迟迟不能取胜,韩遂有意和谈。曹操乘机涂改韩遂的书信,进行离间。马超对韩遂立即产生了疑心,进而两人又互相残杀起来,曹操乘机取胜。 (《三国演义》)
D、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在城里传开后,引起了公愤。蓬风所长自告奋勇要去打官司,欧也妮谢绝了他的好意。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根据法律,如果太太死了,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葛朗台这才饶恕了女儿。 (《欧也妮•葛朗台》)
E、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上,吴荪甫收到了家乡发来的电报。知道家乡正在发生农民暴动,吴荪甫开始为他在家乡双桥镇的当铺、钱庄、米厂之类的资产担忧。他的脸上显出连老太爷过世都没露出过的忧愁。(《子夜》)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句话是《红楼梦》中某个人物说的,请你简述与这句话相关的《红楼梦》故事。 (《红楼梦》)
(2)爱斯美拉达失踪后,加西莫多跟克罗德爬上了钟塔,请概述接下来发生的事。(《巴黎圣母院》)
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渚: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贡想以博施于民、济助众人等事功去行仁道,孔于认为那是圣人的事功,只有尧舜那样的圣匠才能够做得到。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孔于“推己及人”的 “恕”,从爱自己推及到爱父母子女,再推及到爱天下的老人幼儿。”
C.孔子认为求仁之道不必好高骛远,劝子贡从浅近易行的“恕”做起.他人和我自己是一样的,所以以自身为喻,推及他人,即是行仁之道。
D.“仁”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不易把握,孔子从寻常事理人手,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阐明关于“仁”的基本主张。
(2)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孔于的“恕”的理解。(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中国文学的生命力
袁行霈
文学好象一个有机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变化、发展、革新,一旦凝固下来,就会逐渐失去生命力。所谓变化、发展、革新,无非有两条路线:一是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以诗为词,以赋为词,以文为词就是典型的例证。另一条路线是,一种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陈子昂、韩愈都是走的这条路线。中国三千年来文学之所以能延续不衰,原因即在于它始终在变化,从先秦诗骚,到汉赋,到南朝骈文,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一代一代不断有新的支流加入整个文学的长河之中。
然而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三千年来文学在本土翻新了多少次,后来再也翻新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来了。
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的文明。西方文学也像潮水一样涌进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吸取西方文学的新鲜血液,改变了自己的旧面貌。我们既要立足于中华大地,植根于传统文学的肥沃土壤,又必须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学的营养,培植新的文学之花。事实上,“五四”以后的小说和传统的文言小说、白话章回小说相比,“五四”以后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相比,在体制风格上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不继承传统就没有根,不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就没有变,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在中国传统文学体裁里,赋和骈文早已衰落了,今后也难以复兴。词和散曲本来有希望配合新的音乐,以新的面目求得新的繁荣,可是“五四”以来新的歌词创作并没有吸引大诗人的注意,歌词的一般创作水平一直处在较低的阶段。小说是“五四”以后成就最高的一种体裁,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在这个领域里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五四”以后的散文创作改用白话文,但和其他体裁相比,较多地保留了传统风格,也是很有希望的一个领域。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遗产是最丰富,可是“五四”以后的新诗,主要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几乎割断了传统形式,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这是最让人失望的一个领域。但是我相信,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中国文学概论•余论》,香港三联书店出版,有删改)
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以诗为词、以赋为词和以文为词的现象的出现,是文学在变化、发展、革新过程中文体内部的以复古为革新的运动的结果。
B. 受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农业国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学在经历了三千年来的发展与翻新之后,再也无法在本土翻出新鲜的花样。
C. 继承传统,中国文学就有了根;照搬外国的文学,中国的文学就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统观了中国文学之后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
D. 在“五四”运动以后发展的中国文学体裁中,小说是成就最高的一种,同时也是当代文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更是最有希望于近期内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文学体裁。
E. “五四”运动之后的新诗,主要借鉴西方文学,但在继承传统特色上明显不足,未能在广大读者中扎根。
10、通过本文的论述,作者认为从哪些方面才能增强中国文学的生命力? (3分)
答:

11、作者认为“在中国这个诗国里,诗歌一定会复兴的”的依据是什么? (4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文本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享受被骗
胡继云
大院里有一棵大槐树,没事时,大家爱凑在那里吹牛、下棋。老木坐在石礅上,慢慢地摇着扇子,憨憨地笑笑,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平日里,老木和爱人靠摆摊卖些旧书刊来为女儿赚点学费,也为老木自己赚几个酒钱。老木对顾客的态度极好,时间长了,便养成了这副憨憨的笑模样。
  槐花在头顶飘香的时候,大院里来了一个人,他穿着很旧的西服,头发乱得很,一身风尘与疲惫。那人可怜兮兮地掏出一张纸条,却是一份证明。证明上的文字是:兹有我县某某乡某某村某某人因家庭遭受火灾,致二死二伤,现因经济困难无法生活及治疗,故外出乞讨,希望各单位和个人给予帮助。证明的落款盖的是邻省某县民政局的大红印章。
  这可怜兮兮的人和他手中的纸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小李翻来覆去地看着纸条说:“民政局还鼓励人外出乞讨?没听说过。”老张伸着脖子说:“当地政府不可能不过问呀。”那人为难地说:“哪怕有一丝办法,我一个大老爷们也不会跑出来求助呀!”大家都怀疑地看着他,不再说话。老木摇着扇子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放到那人手上。那人收了钱,一次次对他拱手。
  那人走后,大家开始奚落老木。小李撇着嘴说:“骗子,十足的骗子!”老张不屑地瞟一眼老木说:“弱智啊,弱智!”就连老木的女儿也不满地瞪老木一眼。老木呢,憨憨地笑笑,看人家下棋去了。
  几日之后,又来了一个人,与上次那人一个口音,看起来极像个憨厚的农民。来人同样拿出一份装在塑料袋中的证明,同样乞求大家帮助,证明也同样盖着邻省某某县民政局的公章。只不过证明上的内容有所不同,称该县某某乡全境惨遭水患,百姓痛失家园。小李笑道:“又来了又来了。”老张讥讽道:“火灾、水灾都让你们赶上了,拿我们当什么人啦?”来人便有些木讷地笑,慢慢红了脸。老木依旧摇着扇子过来,递上茶杯让来人喝了两口水,说:“大老远过来,不容易,不容易。”说着,竟又掏了五元钱放进来人手中。
  老木的行为引起大家一片嘲笑。小李摇头说:“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不知道接受教训的人。”老张叹息说:“老木呀老木,你是不是脑子有病呀?”老木不说什么,仍是憨憨地笑笑,自顾摇着扇子。老木的女儿生气了,噘着嘴对老木说:“你摆半天书摊才赚几个钱?这五元钱要是买点肉,够全家吃一顿呢——你为什么要便宜一个骗子?”
  老木看看女儿,不笑了,摇摇头,慢慢收起折扇说:“骗子的伎俩是够笨拙的,怕是连小孩子都能看出来呢。你想,他的诡计这么容易被人识破,他还骗得了谁?骗不到钱怎么办?他可能会‘改善’或重新设计大的骗局。别忘了,所有的大骗子都是从小蒙小骗开始的。我看他累了一天也蛮可怜的,给他五元钱让他吃顿饭,他也许会好好想一想——你见过他们当中有人来过第二次吗?没有!他们可能就因为羞愧洗手不干了。我虽然花了五元钱,可这世上从今以后可能会减少一个骗子,这有什么不好?孩子,做人有时候心甘情愿地受骗,也是一种享受呢!”
  老木的话说得他女儿愣愣的,也说得大家沉默无言。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概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开头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的家庭情况、生存方式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B.故事的主要情节是主人公“老木”明知两个“乞丐”的乞讨有诈,却依然掏钱打发他们、不为人们理解的言行做法。
C.老木的两次行为引起大家一片嘲笑。人们说他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不知道接受教训。老木的女儿更是生气:“你为什么要便宜一个骗子?”
D.老木可怜这两个乞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都有地方行政部门出据的行乞证明,而且可怜兮兮,表情木讷。
E.尽管可怜兮兮的乞丐拿着盖有邻省某县民政局的大红印章的证明,大家仍然怀疑他:“民政局还鼓励人外出乞讨?没听说过。”
13.分析乞丐们持有的“地方行政部门”出据的行乞证明的虚假性:(4分)  
答:

14.“做人有时候心甘情愿地受骗,也是一种享受呢!”请你品味这句话的深层含义。(6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楚辞专家姜亮夫
1902年,姜亮夫出生于云南昭通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辈兄弟四人一榜中了三个举人,这些长辈都是他继承传统文化最早的启蒙老师。
1920年,他19岁,带着对封建大家庭的叛逆,出滇北,过宜宾,走进了中国儒学极盛的蜀中,拜名儒为师。1925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清华国学研究院。清华园浓郁的学术氛围,优雅的学习环境,使他觉得走进了一个无法以语言形容的高大而神圣的学术殿堂,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读书更精勤了,学业更精进了。大师的风范,人品、学识的拓展,视野的极大开阔,为他一生为人道德、学术建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王国维先生的具体指导下,他完成了研究生毕业论文《诗骚联绵字考》,第一次展示了他在传统学识,尤其是语言、文学、历史、经学等方面的深厚功底及对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思维、方法的正确理解与定位。
1928年,他来到上海。他被大学者胡朴安先生发现,被推荐到中国公学、持志大学教书。后又成了章太炎先生的入室弟子。在这里,他和学术界和文化界的著名人士开始了一生交往的友谊。也就在这时,他开始了楚辞学的研究。这事缘于恩师王国维先生跳昆明湖自尽。他内心极为伤痛,联想屈原忧国忧民终投汨罗江,决心发愤撰写《屈原赋校注》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此书借助目录学、版本学的深入研究,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取得重要成果,是近代有影响的屈赋注本之一。他提出“个别分析、综合整理”的主张,他以校注和书目两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依托,对楚辞各领域进行综合、阐发、概括,成果迭出。


展开余下试题1954年,他来浙江师范学院任教,便开始大量购置图书。楚辞类的历代主要书籍,基本集全。到60年代,他以三暇之余,已基本完成《楚辞通故》的资料汇集并开始撰写书稿,一直到80年代出版。这是他在大量汇集历代《楚辞》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他较成熟的学术思想体系和以“个别分析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文物、考古、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入手,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积十年之功而告完成的。他凭着这种淡定的心态,以几乎简单而纯白的心去爱他的学业,这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事。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姜亮夫19岁离家外出求学,是带着对封建大家庭的叛逆,也是带着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B.奔赴北京深造,结识名师,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阔,一下子使他走进了神圣的学术殿堂,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C.清华园浓郁的学术氛围,王国维、梁启超等大师的风范、人品和学识直接影响着他的学术之路。
D.研究生毕业论文第一次展示了他在传统学识,尤其是语言、文学、历史、经学方面的深厚功底,也奠定了学术之路的基础。
E.《楚辞通故》是姜亮夫研究的最大成就,是他学术思想体系探索和以“个别分析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的智慧结晶。
13.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姜亮夫的学术研究产生过重要影响?(4分)
答:

14.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姜亮夫取得楚辞研究成就的原因。(6分)
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3分)
①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②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③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④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答: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1 《西游记》被多次翻拍,《红楼梦》翻拍海选刚刚落幕,《四世同堂》翻拍已经完成,4月28日中央一套开始播出。
材料2 1985版的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被认为代表了中国本土电视剧“正史”的开端。新版刚播出一集,新旧版的对比就越来越热闹,甚至有人直言翻拍多余,超越经典是妄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内容。(2分)
(2)对上面材料反映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100字左右)。(5分)
六、写作(70分)
17.作文题目: 一样的
要求:(1)在“一样的”前面填上喻体,后面填上本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作文题。例如:《音乐一样的建筑》、《梦一样的中学生活》、《大海一样的胸怀》……(2)立意自定;(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书写工整;(5)不少于800字。
2009年安溪第一中学高二第一阶段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27分)
(一) (6分)
1.(1) 言笑晏晏 只是当时已惘然
(2) 一尊还酹江月 寻常巷陌
(3) 虽九死其尤未悔 君子生非异也 (每处1分,有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15分)
2.(3分) C(C:折:屈服) 3.(3分) B
4.(9分)
(1)楚王得知后怒不可遏,就责备周王,认为周王不应当这么敬重秦国的不速之客。 (4分)
(2) 现在秦国,是个如虎似狼的国家,派樗里子带着百辆战车进入周都。 (5分)
(三) (6分)
5.(1)答: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评分要点:分析意象2分,指出特征1分。) (3分)
(2)答:作者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评分要点:紧扣“独有”“偏惊”作分析2分,指出游宦他乡1分。) (3分)
二、6.(5分) B C(B.那番话不是堂吉诃德说的,而是桑丘说的;也不是见到她被驴儿掀翻在地时说的,而是见到她象男人那样矫捷地跃身上鞍时说的。C.曹操先是弃袍然后才割须,最后扯着旗角包颈而逃:)(选对一项得3分,选对两项得5分)
7.(5分)
(1)刘姥姥因生活艰难而到贾府攀亲,见到了凤姐。凤姐得知她的来意,先是诉说贾府表面轰轰烈烈,却大有大的难处,而后答应施舍二十两银子。于是刘姥姥高兴地对凤姐说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番话,拿了银钱千恩万谢地回去。
(2)加西莫多跟克罗德爬上了钟塔,发现爱斯美拉达将被绞死。克罗德也伸长了脖子,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一幕,他的脸上有魔鬼般的笑。加西莫多明白了一切,他愤怒地将克罗德推下钟楼,亲眼看着克罗德跌下去,又远远地看见爱斯美拉达被绞死,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啊!”
8.(1) A (“只有尧舜那样的圣王才能够做得到”有误,孔子认为,即使如尧舜这样的圣王,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3分)
(2)孔盂最高的道是“仁”,而“恕”是通向仁道的最基本的途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以推己之心来对待别人,这种“恕”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 (3分)
三、(12分)
9.(5分) A C(A.这种现象应是“各种文学体裁之间互相渗透,吸取其他体裁的艺术特点,变化出带有新的气质的作品”的例证;C.“照搬外国的文学”的“照搬”应为“借鉴”,“文学”应该是“优秀文学”)(答对一项3分,答对二项5分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09年福建”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