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19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9]
盐城市龙冈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一
2009.9 盐城市龙冈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题
甲 必考内容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
1. 下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 稽查/稽首  诘难/诘屈聱牙   福祉/趾高气扬
  B. 靓丽/靓妆  属意/前后相属   绚烂/徇私舞弊
  C. 栖息/哂笑  坎坷/沉疴    倾圮/杞人忧天
D. 诰命/桎梏  炽热/叱咤    缱绻/卷帙浩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据报称,某些腐败分子公然将赃款移到国外,试图瞒天过海,逃避法律制裁,对此,纪检和检察部门要严加防范。
B.近日,有关四川地震的报道沸沸扬扬,读者从中看到了不少震撼人心的故事,心灵不断受到爱与生命的荡涤。
C.不少参与拉萨3•14打、砸、抢、烧活动的人,其实是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躲在幕后策划的达赖集团骨干分子才是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
D.我们要铸就辉煌的人生,就必须砸碎精神枷锁,丢掉思想包袱,走出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秘鲁政府宣布5月19日为全国哀悼日。根据这项政令,在哀悼日当天,秘鲁全国所有机构都将降半旗对在中国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所有人员致哀。
B.我国科学家初步判断,这次汶川大地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板块向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青藏高原使青藏高原迅速隆起造成的,其持续时间长,破坏作用大。
C.美国去年10月宣布将成立非洲司令部,然而,非洲国家对美国在非洲设立司令部的动机普遍存在怀疑,纷纷进行抵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最终放弃了将该司令部设在非洲的计划。
D.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道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
4.世界著名的美国咖啡厅连锁企业星巴克在故宫开了六年,许多人对此已见怪不怪。但央视著名英语主播芮成钢却发出抗议,认为“故宫里的星巴克”对中国文化是种糟蹋。并以个人名义向星巴克新总裁发出抗议书,要求星巴克从故宫里搬出去。请你对此表明看法,适当阐述支持或反对的理由。(5分)
 
 
5. 请你用对联形式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则标题。(4分)
(盐城4月20日讯) 今年谷雨时节,我市千年古镇――便仓牡丹园中的枯枝牡丹尽情绽放,吸引了市内外众多游客前往观赏。
便仓镇位于盐城市区204国道向南五十里处,这里的枯枝牡丹以奇、特、怪、灵著称于世。被名为“枯枝牡丹”,意为这种花在花开的时候,枝叶枯萎而花朵艳丽。为保护这里的牡丹资源,政府不断拨款修缮扩建,现牡丹园已占地0.71公顷,并在园内建起八角回廊、天香亭、奇葩轩和牡丹仙子塑像等景点。今年花开时节,每天来此的游客有近千名。男女老幼,云集便仓,盛世名园,赏心悦目,大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
上联:
下联: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8分)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浏览完整试题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时山后诸州俱陷,唯平州为张觉所据。金人入燕,以觉为临海军节度使。其后叛金,金人攻之,觉败奔燕。金人来索急,安中不得已,缢杀之,函其首送金。郭药师宣言曰:“金人欲觉即与,若求药师,亦将与之乎?”安中惧,奏其言,因力求罢。药师自是解体,金人终以是启衅。安中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召还,除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能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又贬单州团练副使。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封逻卒夜迹盗 迹:足迹、踪迹
B、安中廉知之 廉:考察、查访
C、时上方乡神仙之事 乡:在乡间
D、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 知:知道、了解
7. 下列句子中,全都显示王安中有奇才有胆识的一组是:( )
①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 ②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③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④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
⑤缢杀之,函其首送金 ⑥奏其言,因力求罢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政和年间,天下的人争着谈出现的吉祥的征兆,王安中与其他朝廷大臣一起作笺表祝贺,宋徽宗看到王安中所写的笺表,称他是个有奇才的人。
B、王安中多次上奏列数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的罪行,皇上允诺等过了天宁节就罢免蔡京。蔡京非常害怕,日夜守在宫中,流着泪恳请皇上开恩。
C、宣和年间,金人归顺宋王朝,后又攻入燕地,并用张觉担任临海节度使。后来张觉背叛金人,被金人打败后投奔宋燕山府,最终死于宋人手中。
D、王安中主动要求到燕山府任职,但由于未能处理好与辽降将郭药师之间的关系,导致郭药师“叛变”,安中后被朝廷“召还”,官职一降而再降。
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
译文:
(2)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
译文:
(3)药师自是解体,金人终以是启衅
译文: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分)
11. 名句名篇填空(8分)
(1)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纵一苇之所如, 。
(4)舞幽壑之潜蛟, 。
(5)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6)如切如磋,      。(《诗经》)
(7)欲速则不达, 。(《论语》)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2~15题(20分)
草屋的声音
赵伟平
  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徙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和生命的叠重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然而,最终也是那些和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收获最后的田野,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得了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着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
  ⑤草屋留给我记忆的更多的是宁静。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屋东北角有一颗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侧长着一颗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那些美味。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最后像神韵一样,雪脚踩得无声无息了。满世界一屋银妆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很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里发出的种种声音!
(选自2007年8月7日《解放日报》)
12.结合全文的内容来看,作者“聆听”到哪些“声音”?(4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分)
14.第⑤自然段中写终年不枯的茗苳草,草屋前后的梧桐和枣树,对描写草屋起到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标题为“草屋的声音”,第⑦自然段中又说“草屋无言”。你怎样从这看似矛盾的话语中理解和评价作者包蕴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6分)
乙、选考内容
(以下两类阅读题,考生只能选定其中一类作答,不得选做另一类中的题目)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谢有顺
①“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这种散文的普遍特点是,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力图通过对旧文化、旧人物的缅怀和追思,建立起一种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新散文路径。这个潮流的倡导者,以前有余秋雨,以后有王充闾、卞毓方、费振钟、朱鸿等人,他们所出示的话语风度,满足了许多人的文化期待,也使许多人觉得在散文中建构大话语模式的梦想正在实现——或者说,已经初步实现。
②“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遗留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必要的清理。据我有限的阅读,我发现,文化大散文有一个普遍而深刻的匮乏,那就是在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无法到达的地方,作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请求历史史料的援助。甚至,在一些人的笔下,那些本应是背景的史料,因着作者的转述,反而成了文章的主体,留给个人的想象空间就显得非常狭窄,自由心性的抒发和心灵力度的展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不说这些历史史料许多都有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局限,我只想探讨,作为一个文化历史散文作者,如何能够不像历史学家那样忙于对史料下结论,而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历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也就是说,对于散文而言,历史这个阔大命题的诱人之处,并不在于诉诸史料的历史传奇和历史苦难的演义,而是在于那些长年沉潜在民间的独特段落和瞬间。这些段落和瞬间里面所蕴含的精神消息,往往才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它与在野的文明、异质的文化、民间的传统一脉相承。我以为,如何更多地发现这些段落和瞬间,并为这些段落和瞬间找到合适的心灵形式,使之缝合到一个大的精神气场之中,是历史文化散文作者急需共同解决的难题。
③历史是什么?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历史是知识和材料,是铁的事实,所以他们有理由寻求历史的正解;而如果一个散文作者也像历史学家那样试图以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解的话,那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之外,我想不会有其他的收获。
④因此,我认为,历史的力量,对于散文作者来说,恰恰是以非历史的方式达到的;它不是为了寻求历史的正解,而是为了接通历史中秘密的心灵通道。可是,当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进入历史的时候,往往表露出一种试图纠正历史的文化态度,他们的行文中,似乎总是在辨白,在澄清,在告诉读者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恰恰忘记了他们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并不足以做这样正统的事情。结果,多数的历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它无非是专注于王朝、权力、知识分子、气节、人格、忠诚与反抗、悲情与沧桑之类,并无多少新鲜的发现。
⑤这样的历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散文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入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之中。可困境恰恰就在这里,当历史在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时,也为他们设下了陷阱:由于历史的阴影过于强大,作家往往无法挣脱它的圈套和逻辑,最终只好臣服于它。在最需要作家发表史识,最需要作家表现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时候,作家的身影却淹没在历史那阔大的阴影里,这与文学所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以为只有历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不是受制于历史(更不是简单地转述历史),而是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他的写作才会贯彻出真正有价值的个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⑥如果说,历史研究主要是材料发现,那么,散文写作则应该是一种精神发现;这种精神发现又往往是非历史的,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联结历史和作家之间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达历史的人性深处。
⑦因此,历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于作家们缺乏历史知识,而在于他们缺乏史识,缺乏深邃的精神识见。没有“史识”,作家就无法超越材料,获得洞见;没有“史识”,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与历史、文化发生精神对话,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蒙蔽。
16.选出下列对“大话语模式”的内涵解说正确的一项(3分)
A.散文大规模地涉足历史的后花园,以余秋雨、王充闾、卞毓方等的散文为模式。
B.散文追思旧文化旧人物,作品有豪放的、有史学力度的、比较大气的语言风格。
C.散文作品注重诉诸史料的历史传奇和历史苦难的演义。
D.散文作品尽可能多地去发现历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
17.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这句话讽刺了某些历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贻笑大方。
B.这篇文章不否认文化大散文成就,成就在于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灵和精神触角。
C.本文批评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试图用史料说话并求历史的正确”的做法,落到了整体主义和社会公论的旧话语制度中。
D.文章认为文学需要的独立和创造的品质,文化散文作者的写作应该以非历史的方式来面对历史本身。
18.联系全文,概括“不读文化大散文”的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认为,文化散文作者应该以怎样的方式面对历史来进行创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蔡元培的北大时代   
黄艾禾
①北大因为蔡元培,从此确立其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
②1916年时的北大,虽然已经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其作为“皇家大学”的官僚气与衙门气依然浓厚。在教员中,有不少是北洋政府的官僚,这些教师即使不学无术,也受到学生巴结,以便日后自已当官仕途方便。陶希圣先生对那时的北大曾有这样的回忆:“民国初年。贵族子弟仍然不少。……两院一堂是八大胡同受欢迎的重要的顾客。一堂就是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北大的这种腐败名声,蔡元培早有所闻,朋友们也劝他不要去,担心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名声有碍”,然而蔡元培内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实际上,“教育救国”的理念,是蔡元培自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坚信不移的信念。


展开余下试题③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据当时正在北大上学的顾颉刚的回忆,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就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也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④蔡元培1月4日到北大上任,1月11 日就呈请教育部聘任陈独秀出任文科学长。蔡元培与陈独秀个性完全不同,但是蔡元培看中陈独秀的,是他的新锐和毅力。一旦下定决心,就来一趟“亲顾茅庐”。他去陈独秀的住处拜访陈时,因陈独秀习惯晚睡晚起,他就耐心地坐在门口的一只小板凳上,等待着年龄小他一轮的陈独秀醒来。
⑤在蔡元培引进了陈独秀后,又引进了胡适进北大当教师。而胡适当时不过是个连博士学位还没拿到的毛头小伙——后来,胡适在他的纪念文章里曾提到,如果没有蔡元培,他的一生很可能会在一家二三流的报刊编辑生涯中度过。
⑥引进陈独秀与胡适,是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著名八字方针下的两段佳话。蔡元培决心以这八个字来塑造北大.这是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就已埋下的心愿。在这种精神指导下,北大吸引了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大师云集,各种文化社团风起云涌。而那种“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那种民主自由的风气,从那时开始形成,成为北大异于其他大学、吸引后来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独特传统。
⑦实行教授治校,也是蔡元培在国外留学期间感悟到的。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建立起教授会、评议会,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举等举措,都是对德国大学管理方法的仿效。据时任北大教授的沈尹默的回忆,当时的评议会,由全体教授推举,约五人中选一人。凡校中章程规律,都要经评议会同意。
⑧讲到蔡元培与北京大学,就必然讲到“五四运动”。在蔡元培的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孕育了丰厚的文化背景,而“五四运动”本身,也直接与蔡元培相关。1919年5月4日。在游行队伍从红楼出发之前,蔡元培曾在出口处挡了一下。他表示大家有什么要求,他可以代表同学们向政府提出来。但在激愤之下,学生们不肯。
⑨1919年5月4日当晚,蔡元培对学生们说:“你们今天所做的事情我全知道了,我寄以相当的同情。”话一出,全场欢声雷动。蔡又说:“我是全校之主,我自当尽营救学生之责……我保证在三天之内,把被捕同学营救回来。”……
⑩在社会的强大舆论压力下,被捕学生于5月7 日被保释出狱。而蔡元培却在5月8 日向政府提出辞呈。第二天,就悄然去了天津,后来回了浙江老家。
○111923年之后的蔡元培,人或在海外,或在国内办大学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已不再管理北大校务,但是,北大却从此确立了现代传统和校格。而蔡元培也因北大,成为伟大的教育家。 (选自《新闻周刊》2006年第5期,有删改)
16.下列不能表现蔡元培任校长前北大黑暗现实的一项是(3分)
A.官僚气与和衙门气浓厚,校风腐败,道德沦丧。
B.民国初年,学生大多数为贵族子弟。
C.不少教员是不学无术的政府的官僚,学生为以后做官而巴结他们。
D.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
17.蔡元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造北大,请选出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3分)
A.实施“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八字治校方针,吸引中国的各路学术精英。
B.他“不做官”,不打官腔,没有官气,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
C.成立各种社团,倡导师生间问难质疑、坐而论道的学风,形成师生之间民主自由的风气。
D.学习国外大学管理经验,实行教授治校,同情、支持学生的爱国行为。
18.蔡元培引进杰出人才,以引进陈独秀和胡适为例,看出他有怎样的理念和胸怀?写引进两个人,写作方法有何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毛泽东曾赞誉蔡元培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本文哪些方面体现了蔡元培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特征?请简要论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作文(70分)
美丽是一种客观存在,美丽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很宽泛,又很狭窄,在美丽面前,我们欣悦,我们沉思;在美丽面前,我们回溯,我们眺望;在美丽面前,我们有说不尽的故事,描不尽的景致,抒不完的情愫,道不完的感想。
请以“在美丽面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09.9 盐城市龙冈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题答题纸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作文 总分
4 5 9 10 11 12 13 14 15 18 19
得分

选择题(注意看清题号填答案,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6 7 8 16 17
答案
4.(5分)


5、(4分)
9、(9分)(1)(3分)
(2)(3分)
(3)(3分)
10.(1)(4分)


(2)(4分)
11.(1)
(2)
(3) (4)
(5) (6)
(7)
12.(6分)
13.(3分)

14.(4分)
15.(6分)


注意:选考题做答案前先在所选文本
标签:苏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盐城市龙冈”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