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19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湖北黄冈蕲春一中2010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0届蕲春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Jiāng Xīngwàng 审题人:Chén Chūnbō
第Ⅰ卷 ( 选择题 共36分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栈道/颤动 号啕/豪放 湍急/坍塌 愤懑/扪心自问
B.崔嵬/委婉 赡养/嬗变 恣睢/污渍 当政/一夫当关
C.逶迤/颐养 孝悌/倜傥 庶几/讥讽 忖度/寸草春晖
D.福祉/咫尺 论语/伦理 肖像/咆哮 筵席/妍媸毕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考资源网
A.视界 钓杆 澄澈 悚然 坚苦卓绝
B.慰藉 谲诈 缜密 振奋 震聋发聩
C.摇惑 藐视 陨落 奥密 飞短流长
D.辞藻 静谧 毁谤 讽喻 流丽自然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李商隐的爱情诗深情绵邈,隐约迷离,刻骨铭心而又不易索解。
B.中国目前已有30位女导演在独立拍片。在世界影坛上,女导演一向是凤毛麟角。
C.“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已经一月有余,一切运转正常,从目前来看,它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是不容置喙的。
D.乌苏拉和孩子们在菜园里胼手胝足地管理着香蕉、海芋、丝兰、山药、南瓜和茄子。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奥巴马在大选前18个月就开始接受特勤局保护,比之前任何总统候选人都早,部分原因就在于许多带有种族色彩的言论都是针对他引起的。
B.通过本届奥运会,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运动健儿们在光彩夺目的场馆里同场竞技,用他们的精湛技艺博得了我们的赞叹。
C.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D.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 他有很多缺憾与局限,但他有着作为“人”最为可贵的一些品格,诸如热忱、悲悯等,而这些又正是很多人(包括一些所谓的成功者)所丢失的。
B. 到武汉古琴台去的人,未到之时,首先会想到钟子期和俞伯牙。到了之后,首先会谈到钟子期和俞伯牙。
C.为中国获得北京奥运首金的陈燮霞,看上去似乎只是一位十五、六岁的中学生。
D.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去粗取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生命探测仪
在遭受地震蹂躏的灾区,许多村镇被夷为平地,到处是残垣断壁和飘飞的尘土,究竟有多少灾民被困在废墟下,还难以统计。如何快速搜救废墟下奄奄一息的伤员,称为救灾的焦点和难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迹象也越来越弱。救援人员为了能及时发现废墟下的伤员,使用了一种高科技救生仪——专用于搜救灾难中被困人员的“生命探测仪”,救援人员可以透过混凝土、砖、雪、冰和泥浆,探测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是否还有生命迹象,从而实施救援。
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应用最多的生命探测仪,根据不同的原理分为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
光学生命探测仪,又被称为“蛇眼生命探测仪”,是利用光反射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像通下水道用的蛇皮管,能在瓦砾堆中自由扭动。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以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摄像仪器,将信息传送回来,救援人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
浏览完整试题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则具有夜视功能。它的原理是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可照常工作。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在感知人是否存活方面很擅长。它能够探测并且显示出被困者身体的热量,从而帮助救援人员很快确定被埋在废墟底下或隐藏在尘雾后面的被困者的位置。
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寻找生命靠的是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这种仪器有3个至6个“耳朵”——振动传感器,它能根据各个“耳朵”听到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采用逼近法来判断幸存者的具体位置。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因为设计者充分研究了人的发音频率。如果幸存者已经不能说话,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小的声响,也能够被它听到。即便被埋在一块相当严实的大面积水泥楼板下,只要心脏还有微弱的跳动,探测仪也能探测出来。
还有一种是美国研制的生命探测仪,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大卫•席思创造性地将雷达超宽频技术应用于安全救生系统的问题,使搜救工作比以往更迅速、更精确,也更安全。
超视安全系统是一个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的传感器;一个发送超宽频信号的发送器、一个探测接收返回信号的接收器、一台用于读入接收器信号并进行处理的电脑。生命探测仪实际上是一个呼吸和运动探测器,可以在30秒内探测出一定范围内遇险者的运动和呼吸,可以穿透障碍物(如钢筋混凝土砖墙、柏油层、泥石流和雪崩造成的积雪)进行探测,不受声音和背景噪音的影响。雷达信号发送器连续发射电磁信号,对一定空间进行扫描,接收器不断接收反射信号并对返回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如果被探测者保持静止,返回信号是相同的;如果目标在动,则信号有差异。通过对不同时间段接收的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判断目标是否在动。生命探测仪是通过测试被探测者的呼吸运动或者移动来工作的。由于呼吸的频率较低,一般每秒1次到2次,就可以把呼吸运动和其他较高频率的运动区分开来。测移动的原理也大致是这样。超视安全系统公司的天线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的两种火星探测器地质雷达天线之一,能够非常敏锐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运动,加上功率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是安全救生部门最好的帮手。
(选自《现代科技》2008年第8期)
6.下列对生命探测仪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A.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采用振动传感器来识别被困者发出的声音,并根据声音先后的微小差异来判断被困者的具体位置。
B.生命探测仪是一种用于探测生命迹象的高科技救援设备,包括光学生命探测仪、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和声波生命探测仪等。
C.热红外生命探测仪通过探测并显示被困者身体的热量,以帮助救援人员确定被困者的位置,不受光线的影响。
D.光学生命探测仪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整个仪器柔韧无比,能够于瓦砾堆中自由扭动,获取瓦砾深处的情况。
7.下列有关超视安全系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超视安全系统能够大面积、迅速而精确地侦测出被困者。
B.超视安全系统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
C.超视安全系统算得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器。
D.超视安全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呼吸和运动探测仪器。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红外生命探测仪白天、黑夜皆可工作,在感知被困者是否存活方面有独特作用。
B.光学生命探测仪获取信息靠的是仪器前面的细小探头,救援人员可以用它把瓦砾深处的情况看得清楚。
C.超视安全系统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易受背景噪音、现场地形等不利因素影响.
D.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被困者的说话声、肢体活动声及心脏跳动声。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学生命探测仪之所以被称为“蛇眼生命探测仪”,是因为其探头有似自由扭动的蛇头部的眼睛一般.
B.超视安全系统糅合了所有传统探测仪的优点和长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器。
C.超视安全系统可以称为“雷达生命探测仪”,与其他类型的生命探测仪相比,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D.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生命探测仪为被困人员的获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南康直节堂记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吏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阙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 绳:木匠用的墨线
B.岌然如揭太常之旗 揭:摇动
C. 吾欲为曲 曲:品行不正的人
D.怀思其人,其无已乎 其:大概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徐君性情的一项是
①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②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
③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④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例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⑤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⑥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展开余下试题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望圣把这厅堂叫“直节堂”,是因为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那种凛然正气像公卿大夫头顶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
B.以前没有人知道杉树的树荫底下有什么可贵之处,可徐望圣发现了它的可贵之处,这说明杉树很平凡,其崇高品质不易被发现。徐望圣温和善良,广施仁爱,苏辙认为他就是具有杉树品格的人,借客人之歌表明希望人们要爱惜他这样的人才。
C. 苏辙在本文中安排了一个客人,通过他醉醺醺地歌唱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和其兄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来讨论人生观是一样的表现手法。这个客人,可能是虚构的。客醉而歌,畅抒胸怀,是作者多年来遭遇不平、愤懑郁积的一次宣泄。
D. “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直节堂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表面状物,实则写人。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第Ⅱ卷
四、(24分)高考资源网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3分)
译文:
⑵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4分)
译文:
⑶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 鸪 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填空(每小题1分,共6分)
(1) 李白的诗飘逸豪放,他的《蜀道难》开篇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 ” 感情豪放,奠定了全诗的咏叹基调。
(2)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孔子令门人言志,曾皙所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最得他的赞许。
(4) _____________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短篇小说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的《故事新编》。
(6) 《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的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8分)
内心的故乡
林白
很多年前,我从报纸上剪下了一副川端康成的照片,他嘴角下垂,眼睛看着斜上方。那种孤冷、清寂和隐隐的惊恐,我从未在别的作家那里看到过。
川端康成从他幼年时代起就生活在一条死亡的河流里,两岁丧父,三岁失母,七岁时外祖母病故,到了十六岁,惟一的亲人外祖父也撒手而去。我想,一个在凄凉中生活、并且总想着自己是孤儿的人,大概脸上就会停留着这种表情吧。
我内心的表情是否正是如此呢?
那种隐约的惊恐不安,是我最熟悉的东西。
我出生在一个边远省份的小镇上,三岁丧父,母亲常年不在家。我经历了饥饿和失学,七岁开始独自生活,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几乎就是一块专门砸向我胸口的石头,它的冰冷、坚硬和黑暗,我很早就领教过了。
我不信任这个世界,怀疑一切人。八岁的时候,我的外祖母从镇上来看我,她给我买了我喜欢吃的叉烧包,但我却认为她在里面放了毒药。种种阴暗病态的念头一直折磨了我许多年,面对现实,我是一个脆弱的人,不击自碎,不战亦败。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写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宿命。
我很早就开始写日记。文字就像我死去的父亲和远在别处的母亲,又像是替我阻挡世界的厚厚的被子,它们从我的笔下,返回我的心脏,成为我黑暗中内心的光芒。现实被及时地忘记,人在幻觉中变得强大。文字们一个个手执剑戟,精勇突进,有多少凶恶的仇敌被它们一剑封喉;又有多少从未得到过的柔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经过文字,变成花瓣落回自己的肩头。
从日记出发,到达诗歌,又从诗歌到达小说,二十多年来,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的生活方式。
不写作我就会陷入抑郁,情绪低落、焦虑、烦躁不安,就像一个吸毒的人断了顿。写作则使我安静下来,重建信心,进入一种明亮的兴奋状态。写作顺利时我感到身体健康,人生美好,愿意活到一百岁。就这样,写作冲淡了我的恐惧,它使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并不像我生命早期所看到的那样处处黑暗。
我从版图最边远的省份来到北京。我成年以前并不喜欢我的家乡,事实上我更不满的是自己的生活,我在成长中焦虑、烦躁、惊恐不安,时刻盼望着逃离故乡,到远处去。我从北流到南宁,从南宁到武汉,最后来到北京。
现在我在北京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十多年,就像我至今分不清它他的东南西北,我同样无法洞悉它的秘密。北京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它远在我的身外。“虽信美而非吾土”,有时我会想起古代诗人王粲面对一座壮美的楼阁时的感慨。
就这样,故乡在我离开它多年之后才最终来到我的心里,只是此刻它已面目全非。三年前我回北流,我看到,它比七年前变得更加崭新和陌生,我认识的街道已经消失,熟悉的树木不见了,大片的田野变成了工地。尤其是,我的母语也夹杂了一些普通话和广东话,这使它变得奇怪。有一次文联在一家宾馆里请吃饭,饭桌上全是本地人,但上菜的小姐每上一道菜都用普通话而不是本地话报出菜名。我想,如果今天我仍生活在故乡,一定也像一个异乡人吧。
我住在东城一幢高层建筑的八层楼上,我女儿从五岁起就在阳台上种玉米,至今已经种了几年了,因吸不到地气,又没有充足的阳光,结果每年都不抽穗,女儿总是白欢喜一场。我想我有一半像这玉米,既不是城市之子,又不是自然之子。
好在文学收留了我,我无根的病态和焦虑,以及与人隔绝的空虚感,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安放。
我逐渐平静下来,这使我慢慢看到了他人的生存。
我愿意看得更多一些,自2000年的5月到9月,我一个人独自上路,四次进出北京,沿着黄河流域,旅行了两万多华里。我看到了无数的田野和山脉,看到了乡村的集市和学校,老人和孩子,羊和牛,送葬的队伍和晒在马路上的麦子。我虽不擅长参与社会现实的写作,但我确信,对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关注会使我内心变得健康一些。
展开余下试题
把自己写飞,这是我最后的理想。我相信,内心的故乡将在写作中出现。
我曾经如此畏惧这个世界,世界却以文学拥抱了我,我惟有感恩。
(略有删改)
【作者简介】林白,女,原名林白薇。1958年生于广西北流县。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武汉文学院专业作家,居北京、武汉两地。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万物花开》《守望空心岁月》等。她的作品常用“回忆”的方式叙述,善于捕捉女性内心复杂微妙的涌动。
16.为什么作者说“对这样的一个人来说,写作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宿命”?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
17.有人说,文中写“女儿”在阳台上种玉米的一段是多余的,你认为呢?谈谈你对这一段的理解。(3分)
答:
18.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5分)
⑴又有多少从未得到过的柔情,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经过文字,变成花瓣落回自己的肩头。
答:
⑵北京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但它远在我的身外。
答:
19.文章最后说“我曾经如此畏惧这个世界,世界却以文学拥抱了我,我惟有感恩”,作者说“世界却以文学拥抱了我”具体指的是什么?(6分)
答:
六、(12分)
20.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或哪一篇,并陈述理由。(4分)
第1组:孔子与庄子 第2组:李白与杜甫
第3组:《蜀道难》与《将进酒》 第4组:《阿Q正传》与《变形记》
[要求]①对所选组中两个人物或作品进行比较。②不出现常识性错误。③字数在60—90之间。
21.仿照《善良》的第一节,以“长大后”为开头,续写诗歌的第二节。(4分)
善良
小时候
善良是抚摸小鸟伤腿时流下的眼泪
是帮小猫找到妈妈后发出的欢笑
是阳光下那双童稚的眼睛
长大后
善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句式基本相同,字数接近。②内容符合“善良”的主旨。
22.我校将举行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你作为为运动会服务的志愿者,将为外县某中学生代表团服务。该中学生代表团已到达,你去迎接他们,请你致一段简明得体的欢迎辞。
[要求]①不得出现人名、学校名。②不超过60字。
答: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
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
[要求]①理解材料的寓意,从某一角度立意。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第二次月考题参考答案
1.D(A.zhàn/chàn háo/háo tuān/tān mèn/mén B. wéi/wěi shàn/shàn zi/zi dāng/dāng C. yí/yí tì/tì jī/jī cǔn/cùn D. zhǐ lún xiào yán )
2 D ( A.钓杆→钓竿 出自《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B. 震聋发聩→振聋发聩 C. 奥密→奥秘 D.均出自第五册第五单元P160-163“唐诗简介” )
3.C (A. 第五册课本P163 B.课本P184 D.课本P133 C.“不容置喙”意思是“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可改为“不容置疑”。)
4.C( A项句式杂糅“原因……引起的”。 B项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让”。 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保障和改善”。 )
5.A.(B应将中间的句号改为分号.;C.概数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D.“提高”“集中”后的顿号应该为逗号 )
6.D.(“整个仪器柔韧无比”表述有误,原文是“仪器的主体非常柔韧”)
7.A.(“能够大面积”表述有误,原文是“探测出一定范围内遇险者的运动和呼吸”)
8.D.(“能够很容易地识别出被困者的说话声、肢体活动声及心脏跳动声”表述有误,原文是“说话的声音对它来说最容易识别”)
9.B.(“糅合了所有传统探测仪的优点和长处”表述有误,从文中推知,只是吸取糅合了声波振动生命探测仪的优点和长处。)
10.B.( 揭:举起,高举 )
11.B.(②是写杉树的本性③是写树的属性⑥是写庭院中八棵杉树的生长姿态)
12.D.(是对直节堂前庭院里的杉树“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
13.⑴徐君(徐先生)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就改建成这座厅堂并将它命名为“直节”。
⑵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直。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松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给分点是“逐其性”“而”“宇”“以”)
⑶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给分点是“直”“折”“可为乎”)
【参考译文】
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举起的太
上一篇:
2009-2010上学期必修一测试
下一篇:
舒三中学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湖北黄冈蕲”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