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59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9]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匮乏 馈赠 喟叹 发聋振聩 B.惬意 挈带 堆砌 锲而不舍
C.枢纽 倏忽 殊荣 毁家纾难 D.枭雄 骁勇 销毁 祸起萧墙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欣赏杜甫那些千古留传的诗作时,我们一定会感悟到在忧患重重的现实处境中
诗人的感情心志与民生痛苦如胶似漆般的结合在一起。
B.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
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C.鲁迅总是独具匠心地抓住一切机会,运用他特有的幽默才能,出奇不意地使词语
闪烁出动人的艺术的光芒。
D.辽阔苍茫的戈壁荒漠,飘渺洁白的雪山冰峰,森严幽深的皇城内院,人声鼎沸的
京城市井,灵秀旖旎的青山碧水,这一切使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浓郁的诗意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每年一度的杭州西湖博览会烟花晚会让整个西湖的夜空流光溢彩,如果苏东坡也
能看上一眼,说不定又能为我们留下许多美妙的诗句。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国庆”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
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C.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我们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于是经过全体村民的讨论,大家
一致认为,有必要另找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安土重迁、重建家园。
D.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本月刚刚在北京音乐厅演出结束,无独有偶,维也纳交响乐
团也将在下个月来北京举办音乐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公司专业的技术人才、雄厚的技术力量、科学的管理方法,积极创新,开拓市场,
竭诚为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提供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完善的服务。
B.形成高考移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方参加高考的人数、录取分数线和录取人
数不同造成的。
C.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的措施,对于职工行
使民主管理权利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D.目前,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
府只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5.昨天,北京大学进行了自主招生考试。有考生告诉记者:“题目活,题型新。比如语文第一题用拼音默写宋词,挺新鲜的,从没这么考过。还有对对联,给‘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对出下联,挺有意思的。”除笔试外,考生还须参加由北大教授组成的专家组面试,在15分钟面试时间内自我陈述并抽签答问,以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1)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2)写出“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的下联。 (3分)
6.阅读下面的寓言,指出其寓意。(概括不超过20个字,3分)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故事告诉我们 。
7.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也在发展。生活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的语言现象,成语新解便是其中之一。比如有人这样解释成语:


浏览完整试题杯水车薪:指有些人的工作,每天办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可以买一辆车的工资。
度日如年:指公务员的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知书达礼:仅知道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会送礼。
……
请谈谈你对成语新解现象的看法。(不超过100个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城市准入与共同体精神
①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在讨论准入制度,以便把“低素质”的人排除在城市之外,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准入制度的提出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这个背景就是城市治安的恶化。有人认为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可是这种变相的户籍制度和市场经济有着根本的冲突。经济学家们早就发现,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知道这场博弈是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时,当他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②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过去说农民老实厚道,特别是那些越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就越老实厚道。如今突然把这些农民称为“低素质”的闲杂人员,说他们是犯罪的根源,原因之一,是他们离开了过去那个面对面的生活圈子,来到了谁也不认识的大城市。来无踪去无影,老实厚道已经不符合他们生存的利益。大家要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一锤子买卖当然就没有必要信守不断重复的交易或游戏规则,偷偷抢抢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③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就需要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这样,大家即使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再简单地说,构成社会基础的是一个共同体或者社区。
④现代国家成了维护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比如,
当你到美国的一个大都市,可以把自己的信用卡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用不着担心自己受欺诈。现代国家的管理已经如此周密,保证了这种不相干的人之间的交易也是要重复的。不过,所有这些都不能取代基层的制度建设;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怎么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城市化进程恰恰是这方面的一块试金石。
⑤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还是战后的日本。一位日本官员在10年前说了一句话:日本是一个村庄!高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没有打破村庄里那种面对面的社会人际纽带。战后日本给农民的福利非常丰厚,农村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一流的。在工业化进程中,东京的一个大公司跑到一个村子,一下子把村子里一年毕业的学生全雇下来。这样,村子里一代人集体进城,到了一个公司,有了终身的工作和优厚的福利。他们自然以公司为家,在大都市还和在村子里一样,维持着对小共同体的忠诚。
⑥从世界工业化的大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准入制度不仅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从长期看,可能会把治安搞得更坏。城市治安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来“闲杂人员”失去了传统的共同体和面对的人际网络,同时又不能进入新的共同体,并建立新的人际网络。这样的环境自然促使他们在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时进行一次性的交易。上述各国国情虽然不同,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治安问题的根本都是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本文取材于薛涌《不要把穷人拒于城市之外》)
8.“共同体精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一场经济博弈中,当那些追求最大利益的博弈者们对其他博弈者过去的表现都
相当了解时,当博弈人数有限时,他们之间就更喜欢合作。
B.社会成员都意识到彼此打交道不是一锤子买卖,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或者游戏
要不断重复,彼此要不断增进了解,共处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圈子”之中。
C.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时时顾及对他人的责任。也就是说,一个共同体或者社
区可以构成社会基础。
D.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社区接纳外来人员,使他们把城市看做是自己的家园,建立
新的共同体的归依感和责任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城市实现长治久安的因素是( )
A.国家应具有维持陌生人之间游戏规则并确保这种游戏不断重复的权威。
B.最大限度地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C.立法接纳入城者为城市共同体中体面的一分子。
D.准入制度无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
10.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提供的信息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治安的恶化,21世纪中国几大城市都制定了准入制度,把“低素质”的
人排除在城市之外,以维持城市基本的社会秩序。
B.城市的外来闲杂人员是造成人们缺乏基本安全感的罪魁祸首,必须限制。
C.在人们从村庄一样的面对面社区走进现代大都市所代表的陌生人社会时,城市化
进程决定能否最大限度上维护传统的共同体纽带。
D.战后的日本在城市化中吸收外来人员方面最成功的原因是日本是一个以农民为主
要社会成员的村庄。
11.文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治安问题?(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7分)
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
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英文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文字之一。中文和英文,很难说哪一个更好、更优美,只能通过比较,来分辨出两种语言文字各自的魅力。《红楼梦》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桥梁,《红楼梦》的英文译本,是最美的英文和最美的中文的对撞、比拼。比拼的结果,不是分出谁高谁低,在中文和英文的对撞里,它们魅力各显,激越飞扬,淋漓尽致。
1.从英文到中文
有这么一段英文:
Soon they had finished their tea and sat down to a collection of choice wine and delicacies.
上面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可以翻译成:他们很快喝完了茶,然后,坐下来尽享美食佳肴。——这样的中文译文,应该说是基本合格的。但是,实际上,这句英文是《红楼梦》一句话的翻译结果。我们看看曹雪芹的原话是什么:


展开余下试题须臾茶毕,早已设下杯盘,那美酒佳肴自不必说。(第八回)
上面这段英文是标准的英文,上下文衔接连贯,句式紧凑,而曹雪芹的原文呢,无疑是非常好的中文,是流水句式,生动鲜活,比起“基本合格”的中文来说,有天壤之别!
2.从中文到英文
第17回“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脉,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我们看这句《红楼梦》里的中文,第一小句8个字,中间小句4、5、4个字,结尾7、6个字,流水句,节奏感好,情景清新明快,画面感强,是典型的优美的中文。
我们看看英文翻译:
“A stream gushed through an opening at the foot of the garden wall into a channel barely a foot wide which ran to the foot of the rear terrace and thence round the side of the house to the front, where it meandered through the bamboos of the forecourt before finally disappearing through another opening in the surrounding wall.”
我突出句中的逗号,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是英文的一个大长句。这个英文长句,很气派,前半句竟然有40个词,后半句有19个词,蔚为大观,就像一列火车,呼啦啦拽起了那么多的车厢,轰然前行。中文习惯于短句子,读写听说,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短句子会让我们更加便利,更加舒服。如果说英文是一列长长的火车,那么中文呢,就像个手推车,一人一车,翻山越岭,细步款款。
3.“火车中文”的尴尬
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今天,我们已经写不出曹雪芹那样的中文了。近代以降,我们草草地放下了手推车,急急火火地上了火车,以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中文才能够“现代化”。今日的“中文”,叫做“现代汉语”,是在繁琐缜密的语法规则下制造出来的中文,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的中文,中文成了“产品”,已经不是曹雪芹的“中文”了。沧海桑田,一言难尽……
有人说要恢复“曹雪芹式的中文”,要恢复传统中文的魅力,怎么办?我以为我们还是从培养鉴赏力开始吧,要知道“曹雪芹中文”的魅力到底在哪里,学会鉴赏她,欣赏她;要让人们知道,传统中文又“美”又“好”,她比现代汉语“美”在哪里,“好”在哪里。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语言文字仅仅是个工具,她不仅是工具,而且是媒介,是文明传承的介质,是人们获取精神美感和灵魂归属的介质。中文已经存在几千年了,现代汉语的语法准则才不过100多年的时间,用100多年的尺子,去规范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语言文字,这把尺子太弱,太短,太贫乏无力了。
提高传统中文的鉴赏力,必须要克服的就是“火车中文”。
比如:尽管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23日呼吁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实现停火,但布什对此表示拒绝并反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停火。
上面这句话,前半句也是40个字,赫然展开,虽然气派,但是让人眩晕,我们阅读起来,也很吃力,习惯了读短句子的中国人,也许得憋着一口气才能读完这个“火车中文”。越到最后,气息越短,这样的阅读感受多么糟糕啊!中文上了“火车”,跟《红楼梦》渐行渐远,跟中国人愉悦的阅读感受渐行渐远。
再看“那则让她哭了整整一夜的她母亲昨晚因车祸受重伤而不治身亡的消息对她来说的确是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这句话是“超级火车中文”,简直就是动车组,竟然包括了整整45个字,从现代汉语语法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崩溃的句子,现代汉语的语法却无能为力,这是多么荒谬的事情!在这里,“曹雪芹的中文”已经死了,是被“火车中文”撞死的。
品红楼,品的是曹雪芹的中文,这是一种审美的语言,让人感叹,也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的中文说“女孩”,曹雪芹中文则说“豆蔻”;
今天的中文说“女人”,曹雪芹中文则说“巾帼”;
今天的中文说“美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
今天的中文说“老人”,曹雪芹中文则说“白发”;
今天的中文说“海棠花在春天里静静地开放着”,曹雪芹中文则说“海棠春睡”;
今天的中文说“一个美女一生总是会受很多的痛苦和伤害,命运总是不理想”,曹雪芹中文则说“红颜薄命”。
今天的中文说“白色的眉毛”,曹雪芹中文则说“秋眉”;
……
12.“尽管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23日呼吁美国总统布什要求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
实现停火,但布什对此表示拒绝并反对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立即停火。”是一个不
太符合中文阅读习惯的长句,请你将它改成3个连贯的短句。(3分)

13.本文题目“曹雪芹其实是被‘火车’撞死的?”,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题目起得
好不好,说说你的看法。(3分)

14.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认为的“曹雪芹式的中文”具有怎样的特点?文中所说的现代汉语有什么特点?(3分)

15.第26回,“宝玉无精打采的,只得依他。晃出了房门,在回廊上调弄了一会雀儿;出至院外,顺着沁芳溪看了一会金鱼。” 这段话在写宝玉春困打盹,袭人劝他出去走走,消消困。阅读了本文之后,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4分)

16.该文是《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一书中的一个章节,从上文来看,作者用莎士比亚来借代什么?用林黛玉借代什么?结合你的阅读经历,你能举出一个“曹雪芹式的中文”的例子吗?(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
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是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治:建造
B.以属客而告之 属:“嘱”,叮嘱
C.而吾亭适成 适:恰好
D.岁且荐饥 荐:连续,一再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为亭于堂之北 B. 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展开余下试题 请于当道 句读之不知
C.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 D. 越三月,乙卯乃雨
洎牧以谗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A.予至扶风之明年
B.以为休息之所
C.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
D.于是举酒于亭上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因久旱逢甘雨而欣喜,作者的心情也很高兴,故以“喜雨”名其亭,这与杜
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表现作者在意的不是个人的悲欢离合,
而是天下苍生的幸福安宁。
B.全文结构谨严,脉络清晰,如剥茧抽丝。语言轻快活泼,文笔淋漓酣畅,充分表
现作者的喜悦心情,极富感染力。
C.第三段把议论寓于对话之中,句末一个反问句,强化了“文眼”之意。第四段以
歌作结,引出给亭命名的缘由,照应首段。全文以一“志”贯穿,首尾呼应,结
构谨严。
D.开篇点明用“雨”命名的缘由,接着援引古人以喜为名的三个例子,这三件事不
仅有趣,而且都与国家政治有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作者看重的是国计民生,而
非亭名。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3分)

(2)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5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2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2分)

2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这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6分)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4.(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2分)

(2)文中“问一得三”的“三”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这段文字反映了
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4分)

(四)古诗文默写:(8分)
2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白部分。(只选4小题)
(1)庄生晓梦迷蝴蝶,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
商隐《锦瑟》)
(2)蜀道之难,难与上青天, 。 ,枯松倒挂倚
绝壁。(李白《蜀道难》)
(3)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
(晏殊《蝶恋花》)
(4)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
(5)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
(6)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不亦远乎?”(《论语》)
四、作文(60分)
26.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南马高中高三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3分)
1)

2)
6.(3分)

7.(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 9. 10.
11.(3分)


12.(3分)


13.(3分)


14.(3分)


15.(4分)


标签:浙教版 高三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浙江省东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