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1417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7]
2009年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2009年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70篇
一、传闻•逸事
1.大度
韩魏公①在大名②日,有人送玉盏③二只,云:“耕者入坏冢④而得。表里无纤瑕,世宝⑤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以锦衣置玉盏其上。一日召漕使⑥,且将用之酌劝。俄为一吏⑥误触倒,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且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有时数⑦存焉。”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客皆叹服公之宽厚。
公帅定武⑧时,尝夜作书,令一兵持烛于旁。兵他顾,烛燃公须。公遽以袖摩之,而作书如故。少顷,间⑨视,则已易其人矣。公恐主吏笞之,亟⑩呼视之,曰:“勿较。渠已解⑾持烛矣。”军中咸服其度量。
(选自宋•刘斧《青锁高议》)
【注释】
①韩魏公:指北宋大臣韩琦,封魏国公。与范仲淹齐名,历任边疆大臣,功勋卓著。②大名:古地名,大名府,在今河北大名县。③玉盏:玉制酒杯。④坏冢(zhǒng):破败的坟墓。⑤世宝:传世之宝。⑥漕使:转运使,主管由水路输送粮食、给养。⑥吏:此处指仆人的头领。⑦时数:一定的时间和气数。⑧帅定武:担任定武(今河北省定县)统帅。⑨间视:偶尔抬头看。间,间或,偶尔。⑩亟:急。渠:他。⑾解:懂得。
【译文】
韩魏公在大名府任上时,有人送他两只玉制酒杯,说:“这是耕地的人到破败的坟墓中得来的,里外都没有一点儿的瑕疵,可算是传世之宝了。”韩魏公拿很多钱酬谢了献宝人,他格外欣赏珍惜(玉杯)。每次设宴招待客人,都要专门摆放一张桌子,把精美的绸缎铺上去,然后放上玉杯。有一天,韩魏公招待漕使,正要用玉杯来斟酒劝客,忽然被一个差役失手碰到掉在地上,两只玉杯都跌碎了。在座的客人们愣住了,而那差役吓得跪在地上等待处罚。韩魏公神色不变,对客人们说:“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时间和气数在那里。”又回过头对那差役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宾客们都赞叹韩魏公的宽厚。
韩魏公担任定武统帅时,曾经夜间写信,让一个士兵拿着火把在身旁照明。那个士兵向别处张望,火把(歪了)烧着了韩魏公的胡子,韩魏公急忙用袖子掸灭了,照旧写信。过了一会儿,偶尔抬头一看,已经换了一个士兵了。韩魏公担心长官会鞭打那个士兵,急忙喊那个长官来,看着他说:“不要追究他啦,他已经知道怎么拿火把了。”军中都很佩服韩魏公的宽厚大度。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顾吏曰 (2)烛燃公须 (3)公遽以袖摩之 (4)渠已解持烛矣
2.翻译
(1)凡物之成毁,有时数存焉。
(2)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3.韩魏公的大度是通过哪两件事体现出来的?请用简明语言概括之。
4.第一段除了神态和语言描写之外,还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公之宽厚”?


【参考答案】
1.(1)回头看 (2)通“燃”,烧 (3)迅速,急速 (4)他
2.(1)世间一切东西的存亡兴废,都有一定的时间和气数在那里。
(2)你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
3.不惩罚碰碎玉盏的侍卒 不惩罚烧着自己胡须的持烛士兵
4.衬托。通过坐客的惊愕和“吏的惶恐,衬托韩魏公的宽宏大量。”



浏览完整试题2.棘刺⑴雕猴
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⑵。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⑶日出,视之晏⑷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⑸之冶者⑹,谓燕王曰:“臣为削者⑺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⑼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⑽取之。”因逃。
(选自《韩非子⑾•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⑴棘刺:一种丛生的小枣树,枝有刺。母猴:即沐猴,又称猕猴,猴的一种。⑵五乘之奉:乘:方圆六里为一乘。韩非这里所说的“乘”,表示六里见方的土地上所上缴的赋税,它是用来作为官员的俸禄的。“五乘之奉”即用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奉”通“俸”,俸禄。⑶霁(jì):雨停天晴。⑷晏:天晴无云。⑸台下:与版本二中的“右御”相应,当时朝廷直属的官署名。另:“大赛”版本理解为:郑国的地名。⑹冶者:冶工,铁匠。⑺为削者:做刻刀的人。⑻以削削之:用刻刀来刻削它。⑼治:指雕刻。⑽之舍:到住处去。
⑾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法家的集大成者,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法令进行治理。其思想和主张为秦始皇所采纳,对秦统一六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起了重大作用,著有《韩非子》。《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又名《韩子》,韩非子第一个有意识有系统地收集、整理、创作寓言,并将它们分门别类的编辑起来,《储说》、《说林》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韩非子》不仅是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论鲜明、论谈犀利、文势充沛、气势磅礴的散文杰作。尤其是其中的寓言故事不仅数量多,而且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文学创作史上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寓言“棘刺母猴”中的卫国的骗子抓住燕王爱好细小巧妙的玩物的特点,哄骗燕王说他可以在酸枣树上的刺的尖上刻上沐猴,得到燕王信任并享受高官厚禄,弥天大谎被铁匠识破。寓言告诉人们,不管骗子如何花言巧语,施展骗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发现骗术终有破绽,只要细加分析和追究,一切黑嘴谎言都将原形毕露。
【译文】
卫国有个请求给燕王把棘刺的尖端雕刻成母猴的人,燕王很喜欢他,就用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养着他。燕王说:“我想看看你在棘刺的尖端上雕刻的母猴。”这个外来的卫国人说:“君主想要看它,必须半年不进入到后宫里面,不喝酒吃肉,在那雨停云散太阳出来的时候,趁那在半晴半阴的时候来观看它,这样棘刺尖端上的母猴才可以看到。”燕王于是就收养了那个卫国人,却又不能观看他雕刻的母猴。郑国有一个在朝廷直属官署中工作的(或:台下)的冶炼工人对燕王说:“我是做刻刀的,各种微小的东西都要用刻刀来雕刻它,而被雕刻的东西必须比刻刀大。现在荆棘的尖端容不下刻刀的锋刃,所以他很难用刻刀来雕刻棘刺的尖端。燕王不妨去看看他的刻刀,那么能不能在棘刺尖刻母猴就可以知道了。”燕王说:“好。”于是对那个卫国人说:“你雕刻棘刺,是用刻刀来刻它的吗?”那个卫国人说:“用刻刀刻的。”燕王说:“我想看看这刻刀。”那卫国人说:“请允许让我到住处去拿它。”他于是便趁机逃跑了。

附:不同版本
版本二:
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⑴冶工言王曰:“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⑵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囚而问之,果妄⑶,乃杀之。冶人谓王曰:“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⑷。”
⑴右御:当时朝廷直属的官署名。⑵燕:“燕”通“宴”,饮酒之意。⑶妄:虚假。⑷计无度量,言谈之士多‘棘刺’之说也:对于计谋,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来加以测度衡量,那么游说的人就多半会说些“把棘刺的尖端雕刻成母猴”的胡言乱语。

版本三:
燕王好微巧⑴,卫人曰:“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谓卫人曰:“客为棘,削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舍取之。”因逃。
⑴微巧:指小巧玲珑的东西。

【阅读训练】
1.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养之以五乘之奉
B.诸微物必以削削之
C.王试观客之削
D.人主欲观之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燕王说之
(2)雨霁日出
(3)难以治棘刺之端
3.把下面句子中的“削”字,按照用法分类。
臣为削①者也。诸微物必以削②削③之,而所削④必大于削⑤。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2)臣请之舍取之。
5.文中的燕王是个怎样的人?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C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A.代词,指代卫人。B.代词,指代“”微物。D.代词,指代“刻刀”。)
2.(1)通“悦”,以……为悦(大赛版本的答案)
(说明:个人拥有的原文版本、古汉语词典以及个人在网上所搜索的资料中,均译为“喜欢”或“高兴”。)
(2)雨停天晴
(3)事物的一头或一边
3.A.①②⑤(译为:刻刀) B.③④(译为:雕刻)
4.(1)各种微小的东西都要用刻刀来雕刻它,而被雕刻的东西必须比刻刀大。
(2)请允许让我到住处去拿它。


展开余下试题 5.燕王是个嗜奇多欲而又愚笨不堪的人。他喜欢新奇事物,使骗子钻了空子,卫人正是利用他多欲得特点,让他受骗上当。当得知“养卫人”而“不能观其母猴”时又束手无策,显得愚笨无能。
(补充:寓言告诉人们,不管骗子如何花言巧语,施展骗术,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就会发现骗术终有破绽,只要细加分析和追究,一切黑嘴谎言都将原形毕露。)

3.邓通蒙幸
邓通,以濯船①为黄头郎。孝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带后穿②。觉而之渐台③,以梦中阴自求推者郎,即见邓通,其衣后穿,梦中所见也。召问其名姓,姓邓氏,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通亦愿谨④,不好外交⑤,虽赐洗沐⑥,不欲出。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官至上大夫。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然邓通无他能,不能有所荐士,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⑦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如此。
(选自《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注释】
①濯(zhào)船:用桨划船。濯:通“棹”。②裻(dū):衣衫和横腰部分。带:衣带。穿:打结。③觉:指梦醒。之:往。渐台:建在未央宫西边苍池中的台子。④愿谨:性格老实谨慎。⑤外交:同别人交往。⑥洗沐:休假。按汉制,官吏五日一洗沐。⑦富通:使邓通富有。
【译文】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因为会划船当了黄头郎。孝文帝梦见自己想上天,却上不去,有个黄头郎从背后推他上了天,他回头看见那人衣衫的横腰部分,衣带在背后打了结。孝文帝梦醒后就前往渐台,按梦中所见暗暗地寻找推他上天的那个黄头郎,就见到了邓通,他的衣带在身后打了结,正是梦中所见的那个人。于是文帝把他召来询问他的姓名,姓邓名通,文帝很喜欢他,并尊宠他,对他一天比一天好。邓通也老实谨慎,不喜欢和外人交往,虽然皇帝赐给他假期,他也不想外出。于是皇帝赏赐他亿万钱竟达十多次,官职升到上大夫。文帝常常到邓通家游玩。但是邓通没有别的能耐,也没有能推荐贤士,只是自己处事谨慎来讨好皇上罢了。一次,皇上让一个善于相面的人给邓通相面,那人相面以后说:“他当会因贫穷而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就在于我,怎能说他会贫穷呢?”于是文帝又赏赐给邓通蜀郡严道的铜山,并允许他自铸钱币,因此,“邓氏钱”遍布全国。他的富有就是这个样子。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觉而之渐台
(2)以梦中阴自求推者郎
(3)尊幸之日异
(4)通亦愿谨
2.从文中看,邓通被宠幸的理由是_____和_____。造成“‘邓氏钱’布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
3.与“顾见其衣裻带后穿”中“衣”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B.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
C.即见邓通,其衣后穿
D.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


【参考答案】
1.(1)醒来 (2)暗自 (3)一天天 (4)老实谨慎
2.与孝文帝在梦中帮助自己成仙的人相似;为人谨慎,谄媚事主
统治阶级的荒淫,贪图个人享乐,任人失当,重用佞幸。
3.C(与例句都是名词,衣服) {A.名词作动词,封侯;B.名词作动词,用刀杀;D.名词作动词,穿(衣服)}
4. 能使邓通富有的就在于我,怎能说他会贫穷呢?

4.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④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⑤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犹牧⑦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⑧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商於(wù)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hǐ):猪。
  ③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淖(nào):烂泥。
  ⑥服田:驾牲口耕田。
  ⑦牧:统治、管理。
  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文言知识】
上文“子以予颠之倒之”中的“以”,作动词用,解为“认为”。有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也解为“认为”。
  上文“必以贤”中的“以”,解为“任用”,也作动词用。
  上文“无犊以耕”中的“以”,作连词用;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词用,解为“把”。
  【译文】
商於子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大猪不肯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目而视但没搭理他。宁毋子先生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应该是对现实有不平之气的那种人。”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驾之而东
(2)过而尤之
(3)子过矣
(4)安能耕耶
(5)不几颠之倒之乎
(6)子乃反怒而弗答
(7)顾谓弟子曰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
(2)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
3.本文是一篇讽喻性小品文,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无德无才的庸人充当地方官吏比作是_____,形象生动地揭示了_________这一社会问题。

【参考答案】
1.(1)向东行(指日出的方向) (2)指责 (3)犯错 (4)怎么 (5)接近
(6)竟然 (7)回头
2.(1)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
(2)您怎么不把责备我的话用来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呢?
3.驾驽猪耕田 如何合理使用人才

5.梓人①传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②焉。所职,寻、引③、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④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⑤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⑥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⑦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⑧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展开余下试题 【注释】
①梓人:从事建筑的人;木匠师傅。相当于现在的建筑师。②处:居住。③寻、引:测量长度的工具。古时八尺为一寻,十丈为一引。④砻斫:磨和砍削。⑤度:测量。⑥直:通“值”,价值,工价。⑦画宫:房屋施工图案。⑧圜视:向四周看
【译文】
翡封叔的家宅在光德里。一天,有位木匠敲他的门,情愿租间空屋子居住,用替屋主人服役来代替房租。他所执掌的是些度量长短,规划方圆和校正曲直的工具;家里不储备磨砺和砍削的器具。问他有什么能耐,他说:“我善于计算、测量木材,观看房屋的式样、高深、圆方、短长的适合不适合,我指挥驱使,而由众工匠去干。离了我,大家就不能建成一栋房子。所以我被官府供养着,得到的奉禄比别人多三倍;在私人家里干活,我取全部报酬的一大半。”
有一天,我进了他的住屋。他的床缺了腿却不修理,说:“将要请别的工匠来修理。”我很耻笑他,说他是没有才能却贪图俸禄喜爱钱财的人。
后来,京兆伊要修饰官衙的房屋。我到过那里。(在那里)蓄积了大量木材,招集了许多工匠。有的拿着斧斤,有的拿着刀锯,都围成一圈站着,面朝着(那位)木匠那位。木匠左手拿着长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间。他衡量房屋的承担情况,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选用,挥动他的木杖说:“用斧子砍!”那拿斧子的就跑道右边去砍;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锯!”那拿锯的就跑道左边去锯。不一会,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的发话,没有一个敢自做主张的。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生气地喝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恼恨。他在墙上绘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细致详尽地画出了它的建筑规模,计算图上微小的尺寸而建造起高楼大厦,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房屋建成后,他在上栋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来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向四周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我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啊!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梓人款其门
(2)众莫能就一宇
(3)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4)画宫于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裴封叔之第 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B.有梓人款其门 皆视其色
C.其床阙足而不能理 彼执斧者奔而右
D.愿佣隙宇而处焉 吾收其直太半焉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
4.联系上下文,可知第二段划线句“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作为一篇“传”,作者借此想表达的主要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敲 (2)完成 (3)缺 (4)墙壁
2.B(代词,他的)
(A: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D:兼词/句末语气词。)
3. 那些不能胜任的工匠,被他生气地喝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恼恨。
4.先抑后扬,为后文对梓人由嘲笑转为惊骇和佩服作铺垫。
5.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
6.祁黄羊去私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其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①而万物得遂长焉。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尉〕管理军事的官,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选自《吕氏春秋》②第一卷)
  【注释】
①德:指四季得以顺次交替的自然规律。②《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译文】
天不会为自己而覆盖什么,大地不会为自己私自储存什么,太阳和月亮没有为自己照耀什么,四季没有为自己而改变什么。它们推广和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因而万物才得以生长。尧有十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舜,舜有九个儿子,他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传给禹:都是大公无私的行为。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这个地方没有长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解狐适合。”平公说:“解狐不是你是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平公(称赞)说:“好的!”就任用了解狐。居住在国度里的人都称赞这件事。过了一些时候,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掌管军事的官,谁可以任用?”祁黄羊答道:“祁午合适。”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回答说:“您问可以任用的人,不是问我的儿子是谁。”晋平公又称赞说:“好的!”,就又任用了祁午。居住在国度里的人又都称赞这件事。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说:“真好啊,祁黄羊的话。他荐举外人,不(感情用事)排除自己的仇人,荐举自家的人,不(怕嫌疑)避开自己的儿子,祁黄羊可以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阅读训练】
1.在战国时代的“诸子争鸣”中,吕不韦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去私
(2)日月无其私烛也
(3)具有间
(4)其谁可而为之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万物得遂长焉 遂用之
B.解狐可 君问可
C.平公曰:“善。” 国人称善焉
D.至公也 祁黄羊可谓公矣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5.“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其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
6.从本文看,祁黄羊是个________的人。


【参考答案】
1.杂家
2.(1)抛弃 (2)照 (3)经过 (4)大概
3.D(公:大公无私。A:顺利地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2009年第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41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