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26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福建仙游侨中语文月考试卷
2010届福建仙游华侨中学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完卷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4)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5)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6)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4题。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①喜,字之曰“鼎石”。惠帝②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③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
〔注〕:①太祖:明太祖朱元璋。 ②惠帝:朱元璋之孙,朱元璋死后即位,建文是其年号。③燕王:朱元璋第四子,推翻惠帝即位,即明成祖朱棣。④磔,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 部:部队,部下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 缀:追击
D.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屯:驻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铁铉善于裁决疑狱,太祖朱元璋为此以“鼎石” 二字赐予他,又先后封他为山东参政、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等职,足见朱元璋对他的器重。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守城部队都望风而溃,只有铁铉孤军固守德州。
浏览完整试题
C.燕王朱棣连续三个月攻打济南,遭到铁铉等守城将士的顽强抵抗。由于久攻不下,军队疲惫,燕王决定撤兵北归,从长计议。
D.盛庸率军在东昌大败燕军,斩杀了燕军大将张玉,取得了抗击燕军以来的重大胜利,从此燕军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5分)
(2)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4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雨 后 池 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5.(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分)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4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薛蟠向柳湘莲调情遭柳一顿暴打,只被打得“好兄弟”“好哥哥”“好老爷”的乱叫,喝了泥水才给放过。原来这柳湘莲最痛恨这个不堪的薛蟠,只和宝玉交好。前文宝玉挨打,忠肃王爷要找的戏子琪官就是他。后来尤三姐耻情拔剑自刎,他后悔莫及,也拔剑自刎。(《红楼梦》)
B.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落娃,便鼓起勇气当面向她忏悔,并表示愿意娶她以赎罪;玛丝洛娃宽恕了他,并请求他向法院疏通减刑。(《复活》)
C.《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首判词写的是贾元春这个人物。(《红楼梦》)
D.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黛玉由落花想到自己凄苦的命运,口吟《葬花词》,令人想到一个闺中少女,高洁多情却又孤独绝望,宝玉听罢不觉痴倒。(《红楼梦》)
E.聂赫留朵夫返身回到法院脱下大衣,走上楼去。他在第一条走廊里就遇见了法纳林。他拦住律师,说有事要同他商量。玛丝洛娃被判刑后,聂赫留朵夫认为法庭作出的判决是不公正的。他去找律师法纳林,准备把案件告到高级法院。(《复活》)
7.名著简答题。(以下任选一题,字数100字左右;5分)
(1)具体说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得知宝玉将娶宝钗和贾宝玉发现新娘是宝钗后各有什么样的反应。
(2)简述玛丝洛娃在爱情上最终放弃聂赫留朵夫而选择西蒙松的原因。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8.阅读《论语》片段,回答问题。
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③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④?且而与其从辟⑤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⑥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选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
注:①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②耦而耕:两个合力耕作。③执舆:即“执辔”。④之:与。⑤辟:同“避”。⑥耰:yōu,用土覆盖种子。
(1)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桀溺认为,世事污浊,无法改变。
B、子路把二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很是失望。
C、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天下不太平,才更有改变它的必要。
D、孔子预先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
(2)简述文中两种思想的不同。(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9—11题。
“城市文明”问题在当前的提出,我想有两个背景最值得关注:一是从全球范围看,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进程,在极大地推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城市社会学家所谓的“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直接影响到当今世界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城市化进程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必然表现,也是“城市文明”在当前备受关注的直接原因。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现实与理论上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城市文明的研究与建设,有两个问题需要先行解决。首先,什么是文明,它有哪些具体的层面与内涵,这些具体层面与内涵的相互关系如何?这是建构一个科学的发展框架,使城市文明和谐、健康地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明”最早见于《易•乾•文言》和《尚书•舜典》,是指一整套用来区别“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的“形式符号系统”,具体地说就是先秦儒家津津乐道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的主要功能是为政治服务,所以中国古代的“文明”主要指“政治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也多有论述,核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成果,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 由此可知,“文明”的基本内涵决定了其功能相应有三:在“物质文明”层面,以生产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它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在“政治文明”层面,以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创造与运用为标志,它表现为一种与野蛮时代或野蛮民族有着本质差异的社会生活方式;在 “精神文明”层面,以伦理、艺术等人文精神的创造为最高目标与理想,它是一种在大自然、动物界及野蛮社会中不可想像的艺术生活方式与审美精神境界。
其次,要弄清“文明”与“城市”的关系。从起源上讲,“文明”与“城市”关系密切,中西皆然。英语的“文明”(civiliza—tion)源于拉丁文的“civitis(城市),最初指城市居民的风俗、习惯和道德的高贵。荷兰学者彼得•李伯庚在研究欧洲文化史时就指出,在16、17世纪,欧洲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是“农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么文雅”。早在中国的周代,人们就把祭祀与礼仪中心看做是“城市”的标志,这意味着,按照礼仪制度组织起来的人类社会,既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同时也是最初的城市文明形态。
尽管城市文明的内涵也主要有三层,但它的核心无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讲的“礼”与“乐”,用今天的话说是“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文明史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越往上追溯,城市的重心就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因为只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与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才能顶住野蛮人或外来文明的军事压力,以及维护好内部的安定团结。但随着城市在当代的发展,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水平的最高理想。或者说,由于“文明病”、城市问题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相关,因而中国古人最看重的“礼”与“乐”,在当前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还可以说,在“礼”与“乐”之间,由于“礼”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目标是建设和谐城市,所以,“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代表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高目标。 (选自《艺术与城市文明》,有删节)
展开余下试题
9.下列理解与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 )
A.城市化进程是“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并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B.“城市文明”在当前虽然备受关注,但我们的准备,却不足乃至匮乏。
C.文明史与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城市的重心越来越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D.“文明病”、城市问题的大量涌现,使“礼”与“乐”在当前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E.“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因此它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10.根据第二段内容,分点概括“文明”的三种功能。(3分)
11.结合全文,指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阐明“城市文明”这一问题的。(4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做)(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以下甲、乙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4题。
办 事 儿 学科网
王和文 学科网
每次探亲回家,父亲都会提起表哥。他通常这样说,你表哥真不错,经常来照料我们,大大小小的事都替着张罗。 学科网
表哥待我们真是好。我在县城读书的时候,伙食差,经常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多亏了表哥,他当时在县里最气派的第一饭店工作,晚上下了班,经常到学校里给我送去一大块熟牛肉或狗肉,看着我吃下才笑眯眯地离开。 学科网
我有时会问,你这样做好吗?
表哥说,我们那里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人吃嘛,撑死了能吃多少?
我很感动,也很诧异,但是狗肉堵着嘴,想不出恰当的话来,只能说,你们不会把饭店拿垮了吧?
果然被我不幸言中。我考上大学的第二年,第一饭店停业了。表哥呢?进了一家金属乐器制造厂。
我再次放假回家,发现家里的橱柜.水缸盖.锅盖乃至簸箕,全都是亮闪闪的优质材料。
我的心一沉!侧立起耳朵,看着父亲。他老人家果然又说,你表哥真是不错。
我决定和表哥谈一谈。我尽量委婉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你这样做对单位和个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样下去对自己是很不利的。
表哥很尊重我这个小弟,他也相当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思:你表哥我没有别的本事,只能拿破料子给亲戚朋友办点事儿;要是这点事儿都办不了,我还不憋屈死啊;又不是偷出去卖钱,自己人用嘛,打死了能用多少?
我乖乖地闭上嘴巴。
不过,表哥还是感谢我的开导,他说,放心吧老弟,我倒是想拿金块呢,可也得有啊,厂里只有铝合金和擦琴的布料。
我这才注意到,他家里的窗帘.床单.电视机罩……都是上好的白棉纱布。
我讪讪地说,你们,你们不会把工厂拿垮了吧?
果然又被我不幸而言中。没过两年,乐器厂倒闭了。表哥呢,下岗了。
又是一年过去。
我再一次回家。阔同学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我去洗手间,没想到竟遇见了表哥!他做了这里的保洁员。
意外相逢,我们都特别高兴。表哥实在见老,也是奔50岁的人啦,但是热情和仗义丝毫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他把正在维修请您稍候的大牌子架到洗手间门外,说,不让别人进来,给你专用!
我大着舌头说,这不太好吧?
表哥说,嗨,这点事情都办不到,你表哥我在这里不是白混了么?
从洗手间出来,我发现衣兜里鼓鼓的,掏出来一看,是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去的五六包卫生纸。我隐约记起表哥刚才说过一句话:这里只有这东西,真不好意思拿出手。
我嘿嘿笑了,眼泪却止不住流下来……
(选自《京江晚报》)
12.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中的表哥是一个对亲戚朋友热情仗义,喜欢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艺术形象。
B.小说中表哥的境况每况愈下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味损害集体利益,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的利益。
C.小说中的表哥办事儿注重了人情,注重了个人利益,忽略了制度,忽视了集体利益,这让我深恶痛绝。
D.小说通过对表哥前两次的工作中损公肥私的描写,既能让读者感受到表哥最后做了保洁员的情节安排是一种必然,又为结尾处的高潮铺垫蓄势。
E.小说中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对比等手法刻画处表哥的形象,体现出表哥其实是个很爱面子的人。
13.文章的题目是《办事儿》,请问主人公表哥办了哪些事,他究竟会不会办事儿。(4分)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耐人寻味,请探究小说的结尾有什么耐人寻味之处。(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忆蔡尚思先生
施宣圆
5月20日,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享年104岁。噩耗传来,我思绪滚滚,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与匡亚明先生争论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他给我们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选修课,我有时去旁听。那时老师下课后就回去,学生和他们接触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80年代初以后,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年2月的一天,他来电要我去他家,说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张《文汇报》,指着学林版一篇匡亚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说,他不同意匡老的观点,要写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革命,是南京大学校长,是一位孔子研究专家。匡老的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一是凡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宗法等级制、专制君王统治利益的,必须批判,必须决裂;二是凡属于含有合理因素、又含有历史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因素的思想,必须进行科学分析,批判其消极因素,吸取其积极因素;三是凡属至今仍有生命力而闪耀真理智慧因素的要发扬光大。
不久,蔡尚思先生送来文章:《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指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坚持“两分法”,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匡老的“三分法”不是研究孔子的根本方法。两篇文章发表后,成为当时还未形成争鸣风气的学术界的一段佳话。
“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
蔡先生不仅在学术上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些不良的学术风气,也敢于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1997年国庆节,我去他家,他说现在学术界都说陈寅恪是“国学大师”,简直是“大家公认”的,他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贵在实事求是,不能信口开河。
上世纪20年代初,陈寅恪曾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教授的身份在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讲课,蔡先生听过他的课。蔡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而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可以说周秦诸子是中国文化的老祖宗,而陈寅恪先生却反而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今人盛称周秦之国粹,实大误”。难道有这样的“国学大师”吗?蔡先生认为:“陈寅恪先生确是大师,但要知道,在大师中,他是中国史学大师之一与通晓多种多国文字大师,而不是所谓的‘国学大师’。”
展开余下试题
他对老师是很尊重和钦佩的,再三强调,仅凭陈寅恪通晓十六七种文字,他就真是古今中外第一人,比所谓“国学大师”更加难能可贵,更加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我问他敢不敢写文章发表?他说怎么不敢。说罢,从信封中抽出一篇稿子,我一看,标题:我知道的陈寅恪先生(发表时改为《陈寅恪不是“国学大师”》),原来,他稿子已经写好。“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尊重历史事实。”蔡先生这样说。
“学术研究贵在争鸣”
在学术界,蔡先生是以敢于讲真话、敢于争鸣著称的一位老教授。解放前,他就以批判封建礼教道统而得罪国民党当局。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地参加孔学和其他学术问题的争论。每次参加学术研讨会,不管大会还是小会,他都与人争鸣;他的文章都要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于是,有人说蔡先生思想“偏激”、“好辩”;也有人劝他做学术界的“好好先生”,年龄那么大了,何苦再去得罪人呢?然而,他总是坚信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在学术上决不朝秦暮楚。他的态度是真诚的,他的见解是他研究的心得,他的讲话发自他的内心。
蔡先生说:“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没有争鸣就不能有所创新,自成一家。没有争鸣就只好陈陈相因,人云亦云,变成奴才,止步不前,葬送学术。”他多次在报刊上著文呼吁:学术没有禁区,学术必须民主,学术必须争鸣,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没有争鸣就出不了大家。他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不断实践自己的诺言。正因为如此,他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思想家一一进行剖析,重新评估,完成了以《中国传统思想的总批判》为代表的20余部中国思想史大著,在学术界独树一帜,成一家之言。
(《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5月30日)
1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匡亚明认为应该用“三分法”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指凡属于糟粕的内容必须抛弃;凡属于合理又含有历史局限性的内容则有选择地吸收;凡属于真理的内容则要发扬光大。
B.“学术研究贵在争鸣”是蔡尚思先生的治学观点,也是他的行为方针。
C.蔡尚思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且值得骄傲的就是周秦诸子,而陈寅恪先生却认为“周秦诸子,实无足称”。为此又引发了学术界的一场争论。
D.蔡尚思先生对老师陈寅恪很尊重很钦佩,虽然如此,他仍然不赞同人们称陈为“国学大师”,表现了蔡尚思先生敢于求实的精神。
E.蔡尚思先生认为在孔子及孔学的研究中应坚持传统的“两分法”。并由此引发了与匡亚明先生的一段争论。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所起的作用。(4分)
14.从蔡尚思先生敢于争鸣的优秀品质中,从他的事迹中,你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哪些收获或启示?请谈谈。(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黑匣子”下定义。(3分)
①黑匣子用来记录飞机飞行中的各种资料
②飞机失事后可以依据黑匣子的记录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
③黑匣子是一种飞行记录仪
④黑匣子装在飞机的座舱里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某一小学课堂。老师提问:“雪融化了是什么?”有学生回答:“春天。”老师摇头,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水”字,并要求同学记住这个标准答案。
材料二:某一小学课堂。老师讲“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山茶花”,一学生举手发言,称鲜血不可能染红山茶花,并解释了花朵呈不同颜色的道理。但老师不认同。
(1)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相同的问题?请用一句话概括。(2分)
(2)请针对以上提供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5分)
六、写作(7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世纪90年代,巴以签订了“奥斯陆协议”,为中东和平打开了一扇迎接曙光的大门,人们通过这扇门沟通、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拉宾被暗杀后,这扇门又被缓缓地关上了,后来巴以之间又多了一段墙——一段隔离墙,阻隔了两国人民的交流,加深了双方的隔膜。巴以人民在门和墙之间挣扎,中东和平在门和墙之间徘徊。门是在墙上开凿的,而门关上了,也就成了墙。
你是怎样看待门和墙的?以你的思索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
2010届仙游华侨中学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1)纵一葦之所如(2)俯察品类之盛 (3)虽九死其犹未悔
(4)士贰其行 (5)幽咽泉流冰下难(6)连峰去天不盈尺
2.B (“部”在句中为统领,指挥。)
3.D(A.封铁铉为山东参政等职不是太祖在位时发生的事。B.铁铉并不是孤军固守德州,而是与参军高巍从临邑到济南同盛庸、宋参军等人一起誓死以守。C.燕王兵退北平的关键原因是担心被平安将军断绝粮道。)
4.(1)译文:所以趁着大败李景隆的锐气,竭尽全力攻打,希望一定能攻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5分,“乘”“期”“拔”“为……所”各1分,大意对1分。)
(2)译文:燕王登上皇位后,将铁铉抓至京城。铁铉背对着燕王坐在朝堂上大骂。燕王让他回头,他始终不回头,最后就在闹市上被磔裂而死。(“ 反背”“ 回顾” “遂磔于市”句式,大意对1分。)
【参考译文】
铁铉,邓州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被选授予礼部给事中一职,后调任都督府断事。曾经审判疑难案件,案情立即清楚。太祖很喜欢他,赐给他字为“鼎石”。惠帝建文初年,任山东参政。李景隆北伐燕王之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在白沟河打了败仗,单枪匹马逃到德州,守城部队都望风而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慨涕泣,从临邑赶到(奔向)济南,和盛庸、宋参军等人誓死守城。燕王的军队攻打德州,李景隆跑去投靠铁铉。德州被攻陷后,燕军收缴了城中储存的上百万财物,势力更加强大。燕军接着攻打济南,景隆又被打败,向南逃跑。铁铉与盛庸等人登上城墙抵抗敌人。燕兵筑堤引水灌入济南城,又布下长长的包围圈,昼夜不停地攻击。铁铉用计焚烧了燕兵攻城的器械,并不时地出兵攻击。又派遣一千人出城诈降,燕王非常高兴,军中士兵都欢呼。铁铉在城墙上埋伏下精兵,等燕王进城后,就放下铁闸攻击他。又另外设下伏兵和断桥之计。不久发生了意外,燕王还没有进城铁闸就突然落了下来。燕王大惊而逃,伏兵出击,而桥在仓促之间也没有断裂,燕王策马逃走。燕王很愤怒,千方百计进攻济南。一共经过三个月,始终因为铁铉牢固的守卫不能攻下(济南)。在这时,平安将军率军二十万,将要收复德州,来断绝燕军的粮道。燕王害怕了,于是撤兵回到北方。
燕王从发兵以来,攻打真定两天没有攻下来,就马上放弃离开。唯独认为得到济南,就可以截断南北相通的道路,就可以在此划定疆界驻守,金陵也就不难图谋了。所以趁着大破李景隆的锐气,竭尽全力攻打,希望一定能攻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惠文帝听说
上一篇:
高一必修3月考试题
下一篇:
辽宁省沈阳市翔宇中学201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福建仙游侨”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