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969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高一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出题人:汪晓丹 谭 红 罗 萍 审题人:游峻松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做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课内文言现象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一处错误的是 ( )
A.秦军汜(fán)南 夜缒(zhuì)而出 共(gòng)其困乏 失其所与,不知(zhī)
B.栖(qī)于会稽 爪(zhǎo)牙之士 寡人请更(gēng) 贾(jiǎ)人夏则资皮
C.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 妾(qiè)之美我 窥(kuī)镜而自视
D.大臣强(qiǎng)谏 没(mò)死以闻 不肖(xiào)子孙 媪之送燕(yān)后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逢孙 阙秦 卑鄙 妇儒皆知
B.蓑笠 磨砺 会稽 卧薪尝胆
C.朝廷 进谏 面刺 秦晋之好
D.贱息 膏腴 恃辇 旅进旅退
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触龙说赵太后 说:劝说,说服。
C.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为:给予。
D.吊有忧,贺有喜 吊:悲伤。
4.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入而徐趋(趋:小步快走) B.至而自谢(谢:感谢)
C.持其踵为之泣(泣:哭泣) D.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微独:不仅)
5.找出全有通假字的一项 ( )
①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 ③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④窥镜而自视 ⑤少益耆食 ⑥而挟重器多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乃号令于三军曰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7.下列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的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8.下列句子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老妇恃辇而行。
9.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⑤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⑥忌不自信
⑦赵氏求救于齐 ⑧陈胜者,阳城人也
A.①⑧/②④/③⑤/⑥⑦ B.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C.①⑧/②⑥/③⑦/④⑤ D.①⑧/②⑥/③⑤/④⑦
10.下面各句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 又败之于没 B.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D.夫晋,何厌之有
11.选择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烛之武退秦师 B.阙秦以利晋 C.渔人甚异之 D.春风又绿江南岸
浏览完整试题
12.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句是( )
A.以乱易整,不武 B.必以长安君为质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三个加点的词都是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指晋文公的妻子,秦伯的女儿)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封锁,指围困郑国和秦国)
④然谋臣与爪牙之土,不可不养而择也(爪牙:武土,属贬义词,指勾践的帮凶)
⑤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通“征”,指赋税徭役)
⑥失其所与,不知(与:动词,结交,这里和所组成名词性结构,意思是朋友或盟国)
⑦虽无四方之忧(虽:虽然)
⑧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这里指委婉地对他人进行规劝)
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约:置办,配备)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⑦ C.③⑤⑧⑨ D.④⑤⑥⑨
14.下列句子诵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见/久也 B.今/齐地/方千里
C.遂使之/行成于吴 D.太后之色/少解
15.选择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相同的一项( )
例句:闻寡人之耳者
A.将军身披坚执锐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登东山而小鲁 D.失期,法当斩
16.对下面省略句省略部分补充有误的一项是( )
A.敢以(“灭郑之事”)烦执事
B.曰:“君过矣,(我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
C.客从外来,(客)与(邹忌)坐谈,问之客曰
D.明日,徐公来,(邹忌)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徐公美丽)
17.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春秋战国时的大量史料,记载了许多历史故事,文字优美,文学性强。
B.《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又称《春秋外传》。
D.《战国策》又名《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
(一)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竭力
B.窃自恕 窃:私意,表谦虚
C.乃自强步 强:勉强
D.少益耆食 益:更加
19.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②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④和于身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0.下列对文段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进攻赵国,齐国又不来帮助,因此,赵太后非常气愤。
B.第1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展现了赵国面临的困境,为触龙的出场做了铺垫。
C.触龙同赵太后闲谈养生之道,是为了赵太后能答应安排他的小儿子进宫当侍卫。
D.“太后之色少解”是因为触龙有了不必让长安君作人质就可以退敌的良策。
(二)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脯也,无不啜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21.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1) 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2)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A.(1)很少有人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2)四方之士到越国来,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
B.(1)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2)(对于)前来越国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礼待他们。
C.(1)很少有人听说古代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我,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2)(对于)前来越国的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他,以示尊重。
D.(1)我听说古代的国君,四方百姓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
(2)四方之士到越国来,一定在庙堂上赠给他们礼物,以示尊重。
2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勾践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人们生儿育女,以增加越国人口,从而积蓄国力。
B.越国十年不收赋税,百姓都积蓄了三年的口粮,为报仇雪耻奠定了物质基础。
C.勾践还令官府收养那些孤苦无依靠的有病贫穷的人,使他们能够安乐的生活。
D.勾践亲自耕种自食其力,让其夫人动手织布,以解决穿衣问题,真可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三)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展开余下试题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振百姓 振:同“赈”,救济
B.进取于君 进:前进
C.是臣代君君民也 君:统治
D.分食食之 食:给……吃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请以奉宾客 奉厚而无劳
B.景公使使者至 恣君之所使之
C.寡人不知 失其所与,不知
D.使吏致千金与市租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2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请以奉宾客 以乱易整
B.忠臣不为也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C.若是其贫也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是寡人之过也 行李之往来
26.下列句式与“是寡人之过也”的句式完全不同一项是 ( )
A.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C.此则寡人之罪也
D.若是其贫也
2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是齐国春秋时期与管仲同时期的大政治家。他生活俭朴,忧国忧民,却不接受景公的千金之赐。
B.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晏子与管仲进行对比,突出了晏子的高尚品德。
C.晏子之所以不接受景公的千金之赐,是因为不愿做一个不忠、不仁、不智之人。
D.晏子认为管仲接受桓公的五百里的土地人口的赏赐,是圣人千虑之一失。
第Ⅱ卷
三、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共21分)
(一)课内句子翻译:(11分)
2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
2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分)
30.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2分)
31.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2分)
32.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3分)
(二)课外句子翻译。(每句5分,共10分)
33.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晏子辞千金》)
34.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四、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共15分)
1.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不仁; ,不知; ,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2.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 ,旱则资舟, ,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 ,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3.由此观之, 。 (《邹忌讽齐王纳谏》)
4.乃下令:“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5.父母之爱子, 。 (《触龙说赵太后》)
高2012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一、1、B 贾(jiǎ)人应为贾(gǔ)人 A项有两处,共(gōng)其困乏,不知(zhì)
2、A(妇孺皆知)
3、D吊:安慰
4、B (谢:道歉)
5、C
6、D(A、乃:才;于是。B、于:对;在。 C、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D、替,给。)
7、D
8、D,
9、D 判断句 / 宾语前置 / 省略句 / 介宾结构倒装
10、B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1、C 意动用法
12、C(A、B、D项均为介词,C均为连词)
13、B
14、C(遂使之行/成于吴)
15、B 使动用法
16、C(“邹忌”与“客”坐谈)
17、A(《左传》只保存了春秋时的史料)
二、(一)18、D 19、D 20、B
(二)21、B 22、C
(三)23、B 向上,在朝中
24、B.派遣 ( A 供养;俸禄 C 知道;通“智” D 送;招致 )
25、A.用,介词 (B做,动词; 替、给,介词 C像,动词;假如,连词 D 的,助词;主谓之间不译,助词)
26、D
27、A,文中“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
三、准确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30分)
28、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哪一个漂亮?
29、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邑,您是知道它的难处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30、地位高贵却没有什么功勋,俸禄丰厚却没有功劳,并且拥有的珍贵器物很多。
31、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32、然后恭卑地服侍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33、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以君之赐”中的“以”、“泽”、“延”翻译各1分,句意2分)
34、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秦国的君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还”、“卒”、“度”翻译各1分,句意2分)
四、1、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2、冬则资絺 水则资车 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3、 王之蔽甚矣
4、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上书谏寡人者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
5、则为之计深远 (125.71.71.185)
上一篇:
福州市重点私立校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卷
下一篇:
舜耕中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上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高一语文第”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