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综合训练

阅读:1170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0]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综合复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诗人如画家设色作画,描摹早春特有的景致: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远胜过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人们怎么不珍惜早春这一最美好的时光?
1、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2、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许多写“春”景的,请写出其中两句。答案:
1、C (天街指京城的街道) 2、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练习: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2、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这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内容上描写了军营中的种种雄健,壮美的场景,思想感情上表达了 ,语言风格上 ,这些方面与婉约派词在风格上都有着截然的不同。
4、词的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5、写主帅军中生活的诗句:
6、侧面表现抗金将士英雄气概的诗句:
7、表达恢复中原大业,建立不朽功名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的诗句:
8、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答案:
1、可怜 2、D3、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壮丽豪放
4、从追忆过去回到现实,与前面词句形成极大的情感反差,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能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6、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评析: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与由此引发的诗人豪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多么美妙的诗情画意。
练习:1、诗中“晴空一鹤排云上”句中“排”字写出了作者一种的 的精神和气势。全诗的风格是 。
2、请你写出两句描写“秋”的古诗词。① ②
3、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浏览完整试题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4、表现不同腐朽势力妥协奋斗向上的坚定信念的诗句:
5、刘禹锡的《秋词》: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答案:
1、豪迈乐观 乐观明快。2、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3、D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十二、阅读《三峡》,回答1~5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 ②不见曦月 ③沿溯阻绝
④或王命急宣 ⑤飞漱其间 ⑥夏水襄陵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读了第②段的内容,你联想起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的哪一句诗?
我的联想:
4. 我能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①第⑶段中“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写出了江水的季节特点。“ ”“ ”色彩互异,“ ”“ ”动静相杂,相映成趣,令人无限遐想。
②“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以“清”字状 ,以“峻”状 ,以“荣”状 ,以“茂”字状 。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古人常用“三”字形容“多”或者“少”,如文中“猿鸣三声泪沾裳”。请你也举出两个含“三”字,其含义也是表示“多”或者“少”的成语、俗语、典故等。
我的积累:
②本文中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写水流之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写法不同,你能说说它们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我的赏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②属引凄异( )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①夏季:
②春冬:
③秋季:
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语句。
①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 ②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
③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 ④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
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
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一)郑人买履 《韩非子》
1、课文选自《 》,作者 ,战国末期 家, 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反归取之 (4)及反,市罢
3、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意并释义。
(1)先自度其足 音: 义: (2)吾忘持度 音: 义:
4、将“何不试之以足?”译成现代汉语。
5、这个故事讽刺了 的人。
(二)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意并解释其意义。
(1)遽契其舟 音: 义:
(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音: 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是吾剑之所从坠
(3)求剑若此 (4)不亦惑乎
3、辨别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见。
①楚人有涉江者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1) (2)
②从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至之市
4、读了这个故事,把你的感情写出来。
幼时记趣 沈 复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方出神
(3)捉蛤蟆,鞭数十 (4)尽为所吞
2、请写出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文章体现了作者幼时富于想象、幻想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加以体会。
5、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6、文中的“物外之趣”的含义是什么?请举出“物外之趣”的几个例子。
7、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阅读《郑人买履》,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① 履( ) ② 操( )③ 度( ) ④ 宁( )
2.翻译: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


展开余下试题3.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二、阅读《刻舟求剑》,完成文后问题。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涉( ) ②遽( )③是( ) ④求( )
2.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3.解释下加点的“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A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B至之市,而忘操之。C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⑴做代词,代物的:( )⑵做动词用的:( )
4.翻译: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
5.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三、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1. 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①于土墙凹凸处( 在 ) ②神游其中 ( 想像 )
③项为之强 ( 僵硬 ) ④留蚊于素帐中 (朴素的)
⑤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⑥鞭数十(鞭子)
⑦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⑧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2.解释一词多义:
①之 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②观 昂首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
③以 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
④为 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
⑤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 温故而知新( )
⑥其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
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
(1) 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句: 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写的趣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用4个字)
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神游丛草 (2)神游山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 。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
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答:_________。
16、“鹤”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请你写出两个带有“鹤”字的成语或诗句。1、 _________________ 2、_____ __ ________
四、阅读《三峡》,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略无阙处 ( )夏水襄陵 ( )良多趣味 ( )属引凄异 ( ) 沿溯阻绝( ) 飞漱其间( )晴初霜旦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⑵长:常有高猿长啸(       ) 巴东三峡巫峡长(       )
3.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得形神兼备,试分析好在哪里?
答:
5.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
6.文章为何没有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景色?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与唐朝哪位诗人写的哪首诗一致?请将诗人的名字及其诗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8.作者描写三峡壮丽景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 _。
9.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 _。
七、阅读《狼》,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止有剩骨 ( ) 并驱如故 ( )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 )
2.把下边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3.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其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屠乃奔倚其下 ( )
②以 以刀劈狼首 () 投以骨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可以为师矣 ( )
③之 复投之 ( ) 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目似瞑…… ( ) 又数刀毙之 ( )
4.《狼》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
5、“屠大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问题。(1分)
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
( l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2 )其一犬坐于前
7、文章通篇写“狼”,最后归结到“禽兽”上,请你说一说作者这样写的深刻含义。(3分)
8、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3个。(3分)
9、蒲松龄如何看待狼?你怎样看待狼?(4分)
八、阅读《〈论语〉八则》,完成文后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默而识之( )⑵不耻下问( )⑶不亦说乎( )
⑷不亦君子( )⑸学而不厌( )⑹人不知而不愠( )
⑺学而不思则罔( ) ⑻思而不学则殆( )
2.“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⑶温故而知新( ) ⑷学而不思则罔( )⑸择其善者而从之( )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
⑵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视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论语》是记录 的书。“论”是 的意思。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的创始人。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默而识之( )( ) ②学而不厌( )( )
③必有我师焉( ) ④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 )
17.翻泽下列句子
①何有了我哉: 。
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18.“默而识之”说的是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期期末复习 古诗文默写填空
1.“今夜月明人尽望, ”是唐代诗人 《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 ,是 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 , ”;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 , ”;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 ”。


展开余下试题3.《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 , ”。诗中有一个对偶句,暗示时光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 , 。”
5. 代诗人 的《赤壁》中,“ , ”两句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更妙的是“ , ”两句议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6.《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北宋文学家 写的一首词。词中“ , !”两句表现出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 代文学家 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 , ”;后两句“ , ”,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11.南宋爱国词人 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中用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描绘丰收在望的诗句是:“ , ”。诗中的两组对偶句分别是:“ , ”和“ , ”。
12.唐代文学家 的《秋词》一反前人悲秋之作,写出了秋高气爽的独特感受。其中“ , ”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诗中直抒赞秋胸臆的诗句是:“ , ”。
16诗人 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 , ”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怀念和深切同情。
19.《论语》是 经典著作之一,《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是: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 。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 ;⑥能表明孔子自谦的句子是: , ,
!⑦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⑧在欢迎会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欢迎大家来到我校。”⑨ “ , ,则不复也。”孔子的这些话强调了学生用心思考主动学习的重要性。⑩《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谈学习态度的有: 。
谈学习方法的有: 。
3、下列各句中句意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B.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D.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和税务总局5日联合发布公告,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广泛的意见,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次展览会的内容很吸引人,快到闭馆的时候了,人们还滔滔不绝的前去参观。
B.盐城人民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 •14 ”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D.随着翟志刚小心翼翼地打开“神七”飞船舱门进入太空,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正式开始。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②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④ ,可以为师矣。(《论语》)
⑤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⑥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诗句是“ , ”。
1.“今夜月明人尽望, ”是唐代诗人 《十五夜望月》中的咏月名句。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 ,是 代著名文学家,号东坡居士。词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词句是:“ , ”;直接写明月的词句是:“ , , ”; 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旷达胸襟的词句是:“ , ,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表明诗人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的名句是“ ,
标签: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综合训练
相关: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