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345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5]
《游褒禅山记》一课一练
游褒禅山记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不同类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2.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3.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C.此余之所得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选出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浮图,梵语(古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也叫做“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学者:此文“学者”与《师说》中古之“学者”的意义相同,同现代汉语中的“学者”也相同。
6.对加点的“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③入之甚寒
④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 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②④⑤/⑥
7.选出下列各句中“以”是介词的一项(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下列句中“观”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B.大王见臣列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9.选出句中“者”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10.下列句子的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B.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阅读下面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说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浏览完整试题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1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一句,联系前文,根据“深思慎取”的精神,作者论述有遗漏的词句吗?如有,试完整地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本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D(“至”是动词用作名词,其他是名词用作动词) 2.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3.B 4.C(A中“所以”表原因,B中“非常”是“不同寻常”的意思。D项中“至于”是“到……”的意思) 5.D
6.B(①③代词,它 ②④助词,的 ⑤⑥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7.B(A项中“以”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C项中“以”是表修辞关系的连词;D项中“以”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8.D(D项中“观”当动词讲,意思是“观察”,其他三项中的“观”都是名词。) 9.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B、C、D项中三者都译为“……的人”。)
10.B(应这样停顿: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1.B(观,景观) 12.“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 13.D(属于“无中生有”) 14.①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②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121.204.248.102)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游褒禅山记”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