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169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9]
人教版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
高一上期末语文卷(一)
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遗施(wèi) 溘死(kè) 创伤(chuāng) 平仄(zhè)
B潜意识(qián) 殒身不恤(xù) 袅娜(nà) 精悍(hàn)
C公姥 (mǔ) 叱咤风云(chà) 庐冢(zhǒng ) 桀骜(ào)
D睚眦必报(zì) 流觞曲水(shāng) 蹑履(niè) 伶俜(p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欲盖弥彰 署名 寒暄 白头谐老
B 集思广益 垢骂 隐匿 励精图治
C 蓬荜生辉 租赁 踯躅 责无旁贷
D 胜卷在握 斑驳 譬如 曲意逢迎
D晚会结束后,评委会经过一番评头论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名单。
3.下列之的用法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 哀民生之多艰 ②惟江上之清风 ③项羽夜驰之沛公军 ④ 泣孤舟之嫠妇 ⑤固时俗之工巧 ⑥哀吾生之须臾 ⑦非常之观 ⑧高余冠之岌岌兮
A ①⑤⑥⑧/②③④/⑦ B ①⑤⑥/②④⑦/③/⑧
C ①⑤⑥⑦/②④/③⑧ D ①⑤⑥⑧/②④⑦/③
4.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离骚》是“楚辞体”的代表作,是我过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共三百多句。
B 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山居秋暝》、《鹿柴》等。
C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等。
D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叙述的记传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使官左丘明所作。
5.下列文言文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今闻购将军之首
B 誓天不相负 不吾知其亦已经兮
C 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甚取之也
D亦将有感于斯文 亦自缢于庭树
6.将下列句字填入段间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
据说清代有位读书人,因风吹乱了他的书页,引发诗兴,吟了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便招致了杀身之祸。因为当权者认为 。这“清风”诗案,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文字是极易招祸的。
①满族过去称女真,曾被视为未开发的落后民族
②“不识字”是诬蔑满族人文化水平低
③满族人入关后在武力上已征服了汉族
④但他们在心理上却常有民族自卑感,对汉族知识分子十分害怕
⑤“清风”是影射朝廷
A.③④①⑤② B.⑤②③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⑤②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散文可以叙事,可以写景, 可以刻画人物……。 但如果要它打动读者的心,就总归要以抒情为“点晴”之笔。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
C、《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母亲让幼梅赶快去问问,现在去还是否来得及?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8—10题。(6分,每小题2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浏览完整试题8.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杀人如不能举 沛公起如厕
B.刑人如恐不胜 沛公不胜杯杓
C.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其意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9.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刑人如恐不胜 B.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C.此亡秦之续耳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下列对语段内容的分析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樊哙出场说的两句话虽起势平淡,但却显现出樊哙的“勇”,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智勇双全”的性格展示垫铺了基础。
B.“按剑而跽”,这一微妙的动作,泄露出项羽内心的惶恐而惊慌,同时也有力地反衬、烘托了樊哙的威。
C.这段作者笔法虽简尤繁。从正面,也从侧面;写言行,描神态;示其忠,叙其勇,状其威,言其壮。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D.司马迁的笔下,樊哙绝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能言善辩的智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6题。每题2分
胡威少有志尚,厉清白。其父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踢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烧火做饭),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后因他信,具以白质。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三国志•注》)
11.对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阴资装百余里要之     阴:暗中。 B.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向:向来。
C.具以白质         白:告诉。 D.语及平生         及:到。
12.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威自京都省之
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自驱驴单行
A.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也相同。 B.两个“为”意义相同,两个“自”意义不同。
C.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也不同。 D.两个“为”意义不同,两个“自”意义相同。
1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威自京都省之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审问而明辨之也
C.食毕,复随旅进道 D.先其将归
寿毕,请以剑舞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1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是吾俸禄之余
B.故以为汝粮耳 具以白质
C.其父质之为荆州也 先其将归
D.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15.“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B.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去了又回来。
C.吃完饭,又随着旅行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D.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还道路客舍间。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胡威去荆州探望父亲,一路无车马童仆,自驱驴单行,拜见父亲后,他住在养马的房舍中十余日,告归。
B.胡质给胡威一匹绢为道路花费用,胡威问明绢的来历才接受,并把它作为路途花费而用了。
C.胡质帐下的都督为了讨好胡质,故意请假还家,与胡威同路而行,每事佐助经营,又少进饮食。
D.胡威怀疑,密诱问,才知道此人的身份,后来通过送信人告知胡质此事,胡质惩罚了那个都督。
17.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4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俗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开头两句诗起什么作用?(1分)
答: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两句诗是全诗的“精髓”,试作赏析。(3分)
答:

18.默写题(任选9题,每题1分)
(1).曾记否, , ?
(2).她静默地走近走近, ,她飘过像梦一般的, 。
(3).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
(5). 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6). 真的猛士, , 。
(7).微风过处, , 。
(8).桑之未落, 。 ,无食桑葚!
(9).民生各有所乐兮, 。 ,岂余心之可惩?
(1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
三.现代文阅读


展开余下试题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9—23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9.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不超过6个字)2分
答:
20.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而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产生遐想。文中“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实际上写了两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一种是        ,另一种是        。2分
2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写出了本体的什么特点?(3分)
22.上面这段文字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2分
23.颜色一词的语义应如何理解(  )2分
A.水给人视觉的色彩印象
B.水对人显示的一点利害
C.水的美的姿容
D.五光十色的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家 园 如 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牛皮纸蒙住的三扇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显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课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
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蛋,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外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把自己攀援成一株不老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24.这篇散文题为“家园如梦”,那么文章写了哪几个梦境?请写出其中的三个,每个不超过12个字。(6分)


25.文章中画线的句子写道,“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请根据文章本身提供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其深刻含义。(50字以内) (4分)


26.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5个“家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四.语言运用题
27.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达上存在一些毛病,请找出文中的4处毛病并改正。(4分)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世界水文专家协会主席米歇尔•奈特曾披露:“ 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由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中国水利部部长钮茂生日前发出警告: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在30 年内,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饮用水质已经成为12亿中国人生 存的尖锐问题。保护环境,改善水质,是当前中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② ③

28.仿照例句,选择新的喻体,另写两组句子,意思要完整。(4 分)
幸福是什么?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可以品出幸福的滋味。
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9.对联(任选一题作答)2分
第一题
①风送花香红满地, 。
②品美文若饮甘露, 。
第二题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 , 。
五、写作(70分)
30、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几个大学生结伴登山,天气突然变坏,却找不到出山的路。所幸警察、驻军联合搜救才免于山难。
“我们知道方向!”其中一个大学生躺在担架上对搜救者说,似乎很不服气。
“只知道方向有什么用?”搜救者不客气地说,“方向固然可以帮你找路,但并不等于路。方向告诉你该往西走,偏偏西边遇到山谷,你下不去;方向又指示你往北走,偏偏遇到一条河,你又无法渡过。到头来,方向没有错,路错了,惟有活活饿死在山里。”
在人生的旅途上,以为设定方向就能达到目标,而不衡量自己的能力,不慎重对待道路的选择,极可能遇到失败的命运。
请你以“方向”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一上期末语文卷(一)参考答案
1.D 平仄( zè ) 袅娜( nuó ) 叱咤风云( zhà)
2.C 白头偕老 诟骂 胜券在握
3.B ①⑤⑥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④⑦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③动词,到 ⑧定语后置的标志


展开余下试题4.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编年体著作。
5.C状语后置句,判断句;A为省略句 ;B为宾语前置;D为状语后置
6.C
7.B(A句句中省略号后不能再用句号。C句“乐府双璧”不能用书名号,应用引号。D句不该用问号,这里是陈述语气应用句号。)
二.文言文阅读
8、C 9 C 10 A   11.B(向:先前。)
  12.C(第一个“为”是动词“治理”,第二个“为”是动词“作为”;第一个“自”是介词“从”,第二个“自”是代词“自己”。)
  13.C(第一个“省”是“探望”,第二个“省”是“检查”;第一个“审”是“知道”,第二个“审”是“详细”;两个“毕”都是“完毕”;第一个“先”是“在……之前”,第二个“先”是“表率”。)
  14.B(第一个“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助词“的”。两个“以”是介词“把”。第一个“其”是“他的”,第二个“其”是“他”。第一个“因”是“于是”,第二个“因”是“通过”。)
  15.D(“旅”指“旅客”,“往还”指“往返道路客舍间”。)
  16.B(胡威没有花费这匹绢。)
  [译文]
  胡威少年有很高志向,严格要求自己品质清纯。他的父亲胡质管理荆州,胡威从京都去探望他。胡威家贫,没有车马童仆,胡威自己骑着驴单独前去,拜见了父亲。他的驴放在马圈中养了十几天,他告诉父亲要回家。临到辞别时,胡质送给胡威一匹绢,作为道路上的花费。胡威跪下说:“父亲大人很清白,我不知道从哪儿得到这绢?”胡质说:“这是我的俸禄剩余的,所以把它作为你的花费罢了。”胡威接受了绢,辞别父亲回家。每次到了客舍,自己放驴,取来柴草烧火做饭,吃完饭,又随着旅客上路,像这样往返道路客舍之间。胡质官署下面有个都督,向来不相识,在胡威将回家之前,请假回家,暗中准备行装在一百多里的地方邀请胡威。胡威于是和他结成同伴,每件事情这个都督都帮助他办,又稍微进献些饮食,这样走了几百里。胡威有点怀疑他,秘密地引诱询问,才知道他是父亲官署的都督,于是拿先前父亲送给他的绢答谢了他,打发他走了。后来通过别的送信人,把这些全都告诉了胡质。胡质下令用木棒打了那个都督一百下,除掉了他官名。他们父子清廉谨慎如此。于是父子名誉显著传闻,历任州郡长官。晋武帝召见胡威,谈论边境之事,说到一生的事。皇帝感叹他的父亲清廉,对胡威说:“您和父亲比,谁更清廉?”胡威说:“我不如父亲。”皇帝说:“因为什么不如?”回答说:“我父亲清廉恐怕别人知道,我清廉恐怕别人不知道,这是我不如父亲,差得很远啊。”
17.⑴提纲挈领,统摄全诗。⑵①从结构上看,“掬水”句紧承二句“夜”,“弄花”句紧承“春”;②两句写山中盛事,物我交融,“掬水”见其童心;③虚实结合,“掬水”句见其水清月明、“弄花”句将花香、衣香合为一体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8、默写题
1、到中流击水 , 浪遏飞舟
2.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3. 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
4. 悟言一室之内 放浪形骸之外
5. 渺沧海之一粟 挟飞仙以遨游
6.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8. 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
9. 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10.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三.现代文阅读
19.月色下的荷塘
20.绽放的荷花 含苞待放的荷花
21.通感。写出了清香的若有若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的特点。
22.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23.C
24、①井旁树上猴跃的童年;②母亲为我摘草莓刺破手指;③父亲爬上枫树为我取鸟蛋;④屋外山路送我走向生活。(以上四点任选三点即可,意思正确即可)
25、“我”是沿着山路走出故乡的,故乡给予“我”的一切正是“我”生活的源头,而“我”走出故乡后的经历也是故乡生活的延续。(意思正确即可。“源头”、“尽处”的内容每方面2分)
26、文末用了5个“家园”,构成博喻排比,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家园的作用:家园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牵挂。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附:五句话的内涵①家园始终给流浪者以温暖;②家园始终给流浪者以踏实、充实的感觉;③家园始终为流浪者排解各种困难;④家园永远给流浪者以前行的动力;⑤家园始终牵挂着远行的流浪者,而流浪者也对家园无限依恋。
四.语言运用:
27..①“全世界至少有5万人每天死于……”语序不当,将“每天”移至“至少”之 前,
②“发展中国家每年大约有2500多万人死于……”赘余,删去“大约”或“多”。
③“中国就会发生干净水源枯竭”,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危机”。
④“饮用水质已经 成为12亿中国人生存的尖锐问题”,结构混乱,改为“饮用水质已成为威胁12亿中国人生存 的尖锐问题”。
28.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可以带来幸福的气息。② 一间陋室,一卷书册可以领略幸福的风景。③ 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可以嚼出幸福的滋味。④ 一幅图画,一缕墨迹,可以透出幸福的情韵。) (每一句2 分.两个喻体必须同类)
29.第一题:①雨滋春树碧连天 ②赏名画如沐春风
第二题: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218.6.91.2)
标签: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人教版高一”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