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970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南充十中高2011级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南充十中高2011级1、2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
试 题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驯服(xún) 点缀(zhuì) 臆断(yì ) 赁(lìng)屋授课
B.徘徊(huái) 浸渍(zì ) 歆(qìn)羡 长歌当哭(dāng)
C.落蕊(ruǐ) 尸骸(hái ) 虐杀(nüè) 桀骜不驯(jié)
D.不惮(dàn) 颓废(tuí ) 牡蛎(nì) 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喇叭 落寞 菲薄 黯然泪下 B.窈然 谍血 噩耗 外交辞令
C.寥落 攒射 坍驰 阴谋密计 D.殒身 屠戮 凄艳 忧患倍尝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B.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C.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B.他对老总说,我拿人格向你保证,不管企业遇到多大困难,我和我的朋友一定鼎力相助,决不袖手旁观。
C.虽然积雪还没有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D.有一幅名画,画的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因为慈悲的观音愿为芸芸众生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隆,惟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样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重。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
浏览完整试题
⑤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且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两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⑥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叙、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5.下面对“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粱酒来”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B.强调李白作诗必得饮酒。
C.是对李白饮酒为诗的夸张调侃。 D.酒味与酒诗成就了李白的清新飘逸。
6.从全文看,不属于诗人喜酒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
B.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
C.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D.对文人而言,诗文是酒的伴生物,无酒不成诗。
7.下列对文章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说的“能饮一杯无”句的味道实际是指欲醉而未醉的境界。
B.“灯下清谈,这是散文式的饮酒。”意谓二人对酌,可以在散文般的意兴中驰骋。
C.三人以上群酌在作者看来带有戏剧诡异多变的味道,少了清幽的情趣。
D.“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形象地写出了部分古典诗的题材特点。
三、阅读《后汉书•宋弘传》(节选),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旬邑侯。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①,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②。弘闻之不悦,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③,以乱雅颂④,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令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注】①洽闻:见多识广。②繁声:音律轻妙多变的乐曲。③郑声:原指春秋时代郑国的音乐,后世称淫靡之音。④雅颂:儒家所认为的正统音乐。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清行致称 致:得到
B.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拜:任命,授予官职
C. 帝怪而问之 怪:责怪
D.而今数进郑声 进:演奏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宋弘恪尽职守、不徇私情的一组是( )
①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②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杨雄、刘向父子
③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 ④谭见弘,失其常度 ⑤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弘能恪守礼义,为人不苟。怒斥桓谭是其不苟处;引咎自责是其不苟处;面责皇帝,仍是其不苟处。
B.桓谭受到宋弘的责备后,在朝廷宴会上,当光武帝命他鼓琴时,他见到宋弘而“失其常度”,说明桓谭仍有羞耻之心,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C.宋弘多次举荐贤能,同时又是一位不循私情、正直不阿的良臣,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D.光武帝刘秀听了宋弘对自己的委婉的规劝后,便面有愧色,表示歉意,并有了“不复令谭给事中”的实际行动,对于一个封建皇帝来说,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文言翻译(10分)
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4分)
翻译:
②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3分)
翻译:
③.翻译下列文言段落中划线的语句(3分)
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即张允济)济谓其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翻译:
1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几万重。
展开余下试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做简要的分析。(4分)
答:
13.默写(5分,每空1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更待菊黄家酿熟,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安于途中
(1)从起点到终点,其间的距离就是途中。
(2)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
(3)自从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的或未知的终点。
(4)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总有日落,有起点当有终点,这很自然。每一个具体的生命也都难逃此劫。
(5)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有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成了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成了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6)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是一种煎敖,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真的就只有无奈吗?
(7)水气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是死亡。
(8)即使水气是因为对天空的抵达而成为彩虹,即使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它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水为虹和化蛹为蝶的。是过程成就了它们最终的美。
(9)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体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
(10)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确实是一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或者说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寓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11)但是生活,我们往往是在度过;而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于终极。仿佛最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此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我们对此处的风景因此常常忽视,并习惯于生活总是在别处。
(12)每一个至美的终极愿望当然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一个地方而赶一段路程。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13)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一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品质的愿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
(14)因为生活并不是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生命的途中才成其为生命。就像侯鸟,只有在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只有在不断地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15)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达到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
(16)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
(17)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尽享人生。
14.说说你对第九段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5分)
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
答:
15.第十二段句子“生活并不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中的“这些”指代什么?
(4分)
答:
16.指出并举例说明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两个主要特点。(8分)
(1)
(2)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开头作者首先解释了“途中”的含义,即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B.作者赞赏“安于途中”意味着否定“付出总有回报,耕耘是为了收获”。
C.“安于途中”是指在“途中”尽情演绎自己的生命,展示生命的活力,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
D.生命带给人太多的启示,每一个人的感悟不尽相同。有人追求结局的辉煌,有人关注过程的完满。本文作者属于后者。
E.文章第二段运用比喻,将道理说得浅显明了,生动形象。
六、(16分)
18.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改写相关语句。(6分)
不知什么时候起,①我们就生活在广告里了。广告事实上已经占据了我们整个时间和空间。②报纸、电视、广播甚至大街上,没有一处能少了广告 。
将画线①处改为比喻句,将画线②处改为排比句,以突出广告的铺天盖地之势。(不改变原意)
①
②
19.仿照下列例句,以“夏天”、“秋天”为情境,写两段与例句句式和意蕴相同的话。
仿照横线前的句子,再写两个结构基本相同,语意相关的句子。(6分)
例句:微笑是春天里的一缕轻风,温柔地吹拂着每颗沉睡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苏醒。
微笑是夏天里的 。
微笑是秋天里的 。
20.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4分)
庄山林说完了,转过身去喝水。可王杏花偏偏有个 的习惯,就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①
②
七、(6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你有储蓄的习惯吗?当一枚小小的硬币投入储蓄罐时,你也许不以为意,但积少成多,日久,也许会派上用场。其实,能够储蓄的何止硬币!如果你把诚实、谦虚、无私等美好品德投入心灵的储蓄罐中,你不就具有了崇高精神和美好人格吗?
展开余下试题
请以“储蓄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先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南充十中高2011级1、2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测试
答 题 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总分:
第Ⅰ卷(30分)
一~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答案
第II卷(120分)
四、(23分)
11.文言翻译。(10分)
①翻译
(4分)
②翻译
(3分)
③翻译:
(3分)
12.诗词鉴赏⑴
(4分)
⑵
(4分)
13、默写(5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更待菊黄家酿熟,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3)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4)千呼万唤始出来, 。(白居易《琵琶行》)
(5)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五、文学鉴赏(21分)
14. 答:
(5分)
15答:
(4分)
16. ⑴答:
(4分)
⑵答:
(4分)
17. (4分)
六、语言应用(16分)
18、①
(3分)
②
(3分)
19、微笑是夏天里的 。(3分)
微笑是秋天里的 。(3分)
20、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七、作文(6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第一次月考试卷答卷
下一篇:
九江市同文中学高二年级《论语选》读基础过关检测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南充十中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