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185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七年级上语文试卷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8题每空1分。)
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瞬间(sùn) 喧腾(xuān) 凝成(yí)
B、训诫(jiè) 啜泣(cuò) 嶙峋(xín)
C、骚扰(shāo) 辜负(ɡū) 茁壮(zhuó)
D、伫立(zhù) 鹤唳(lì) 伶仃(lí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乱年代 铃珑剔透 蜕作庸人 碌碌终身
B、冉冉升起 多姿多采 不可磨灭 回味无穷
C、各具风韵 一扫而光 阴晴园缺 异国他乡
D、如蚕结茧 获益匪浅 猝然长逝 逆来顺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太冷了,尽管穿上了羽绒服,我还是心惊肉跳。
B.我和他分开已经五年了,我最难忘记的就是他忍俊不禁的笑。
C.李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获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成熟了不少。
D.仅仅一套数学题,就耗费了我一上午的时间,是在是碌碌终生啊。
4、对下列文学名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带有全局意义的三次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都是以弱胜强,而又各有特点,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B.我们熟知的《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火烧草料场之后,在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嫉恶如仇。
C.《西游记》中唐僧跨下的白马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
D.《红楼梦》中宝黛初会,读西厢,菊花社,葬花,焚稿。都是关于林黛玉的故事。5、下列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处。
(1)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2)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仿照例句的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4分)
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3).如果我是大树,我将
7、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电脑功能的日趋完善,人们对它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毛笔或钢笔写字已经失去了实用的基础,老年人练字用于消遣或锻炼身体尚可,青少年学写字浪费时间没必要,一些家长还认为,如今的升学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孩子子参加“英语辅导班”“奥数培训班”的时间都还不够,哪有时间去练字呢?请你就“写好字是否重要”这一问题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超过80字)
8、原文填空。
(1) ,志在千里。
(2) ,青山郭外斜。
(3)曲径通幽处, 。
(4)我寄愁心与明月, 。
(5)岁寒, 。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7)《论语十则》中指出待人接物的原则是 , 。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童趣》回答9-12题(10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浏览完整试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2分)
(1)项为之强( ) (2)驱之别院(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1、依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2分)
12、“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一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紫藤萝瀑布》语段,回答13-16题。(10分)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2分)
14、作者对紫藤萝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仔细阅读文段,请你找一找文中都使用了哪些修辞,写出了花怎样的特点? (3分)
15、第⑦段中的加点字“它”指代的是__ ______。(2分)
16、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怎样理解?(3分)
(三)阅读《那双美丽的蓝眼睛》,回答17-21题(13分)
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哈尔滨市医大二院。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声喊叫。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②“你很疼吗?”女孩问。我点点头,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琴回来,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温柔的琴声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十三四岁女孩拉的。拉完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名字的组合,其实那双蓝眼睛已经告诉了我。忽然卡雅闭住双眼,靠在墙壁上。我问怎么了,她说头疼,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了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歌词早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曲调。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点地为我擦,眼圈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终于她的右眼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桃似地挂在脸上。我不想哭,可泪水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地守候在手术室外。卡雅被推出来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花放在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心里好苦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的同学来了,带来了她新学期的课本,他们说今天是卡雅的生日。这消息被大家知道了,礼物摆满了桌子,其中许多是医务人员送的。我送给卡雅一个新书包,又默默地为她包好书皮,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那天卡雅真开心,同学们把她打扮得像公主一样,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子和红皮鞋,还抱着那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色的眼睛》。
17、“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出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8、“她拉琴时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冲我微微一笑。”一句话使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19、第③段中写道:“那夜我睡不好了”,“我睡不好”的原因是什么?(2分)
20、第④段中“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句中的 “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的原因是什么?(3分)
21、联系全文,写出“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中的“美丽”的含义是什么?(3分)
(四)、阅读《艰辛的历程》,回答22-25题。(11分)
艰辛的历程
⑴“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⑵“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展开余下试题
⑶“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⑷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⑸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⑹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⑺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⑻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⑼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
⑽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⑾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⑿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选自《中国教育报》,作者平江人,有改动)
22、本文第⑻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2分)
23、本文第⑵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4分)
2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3分)
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25、你觉得应该学习文中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什么精神?(2分)
三、作文(50分)
26、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有 真好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词,比如,有书真好,有朋友真好,有爱真好,有理解真好,有健康真好,等等;也可以是多个词,比如,有妈妈在家的日子真好等等。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地名.。
(2)以“生活给我 (欢乐、苦恼、自信)”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词语,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要求真情实感。④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⑤不少于600字。
答案:
1、D 2、D 3、C 4、B
5、(1)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2)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1)、我将吹走所有的乌云。 (2)、我将洗净所有污秽。(3)奉献所有的绿荫。
7、略。8、略。9、略。10、略。
11、细心观察事物,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12、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13、看花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悟。
14、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花的生机盎然以及争先恐后开放的喜悦和自豪,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
15、盛开的紫藤萝瀑布。
16、看到这盛开的紫藤萝花,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睹物释怀,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
17、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卡雅眼睛的美丽。
18、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小女孩善解人意,写出我对她的喜爱之情。
19、得知卡雅脑子里长了个瘤。
20、,从精神上减轻我的疼痛;我被卡雅善解人意、坚强、乐观的精神所感动。
21、提示:写出“美丽”的两个含义,应从表层及内在两方面思考。①眼睛长得美;②卡雅心灵美。
22、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23、刚强。希望儿子凡事也要刚强。
24、离别 感恩 思念
25、克服困难,从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意思对即可) (202.107.96.209)
上一篇:
09-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病句与成语复习学案
下一篇:
诗歌鉴赏专题练习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8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