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631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1]
11.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基础牢固(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加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面面相觑(qù) 睨柱(nì) 蔺相如(lìn) 左右皆靡(mǐ, )
B、请奉盆缶(fǒu) 嫔妃(pín ) 欲毋行(wú) 刎颈之交(wěn)
C、遗赵王书(wèi) 鄙贱(bǐ. ) 就汤镬(huò) 渑池(miǎn)
D、礼节甚倨(jū) 肉袒(tǎn ) 与王诀(jué.) 相如虽驽(noú)
2.选出无通假字的一项:( )
A.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B.固请,召有司案图
C.唯大王与臣孰计议之 D.请奉盆缶秦王
3.选出对“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翻译正确的一句:( )
A.蔺相如料想到秦王特意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着给赵国城池,赵国实际上不能得到。
B.相如猜想秦王故意装作送给赵国城池,实际上不可能得到。
C.蔺相如料到秦王故意用欺骗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赵国实在不可得。
D.相如料到秦王只不过是用欺诈的手段假装着给赵国城池,赵国实际上不能得到。
4.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诸侯以下官阶,由高到低如下:上大夫、上卿、大夫。
B.“召有司案图”中的“有司”,在古代是对地方官吏的通称。
C.“负荆请罪”的“荆”指的是荆条,“负荆”意思即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
D.“汤镬”是古代一种酷刑;古代调动官职叫“拜”。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B.《史记》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其中“世家”用以记述帝王将相的事迹,如《陈涉世家》。
C.“二十四”史诗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都属“二十四史”。
D.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6.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
A.周郑交恶 B.初一交战
C.合从缔交 D.交不忠兮怨长
7.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完璧归赵 B.宁许以负秦曲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毕礼而归之
8.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A.③④ B.④⑧ C.⑥⑧ D.③⑥
二、阅读鉴赏(21分)(1—3小题各4分,第4题14分,共26分)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浏览完整试题 1.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徒以吾两人在也 B.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翻译下列语句(14分)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分)
译文: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4分)
译文: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分)
译文: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4分)
译文:
三、积累运用(共34分)
1.填空(16分)
(1)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 ,夏阳人。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 到 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 篇,世家 篇,列传 篇,年表 篇,书 篇,共52万字,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 、 用于记述人物事迹, 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鲁迅曾这样评价《史记》:“ , 。”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含义:(8分)
(1)臣愿奉璧往使 通 ,解释:
(2)拜送书于庭 通 ,解释:
(3)召有司案图 通 ,解释: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解释:
3.给下面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10分)
①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拜送书于庭
⑤何功之有哉 ⑥使不辱于诸侯 ⑦此人力士 ⑧谁可使者
⑨为夫婿所薄 ⑩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 判断句:
(2) 被动句:
(3) 宾语前置:
(4) 谓语前置:
(5) 状语后置: (222.90.72.190)
标签:人教版 高二 必修四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11.廉颇蔺相”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3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